网时刻记者 刘璇 长沙报道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全省大量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体门店客户流量减少,线下消费群体减少,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对于吃货们来说,目前是不是还不敢下馆子解馋?其实,湖南有很多餐厅已经“线上建店”,线上开业了。
为帮助全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难关促发展,顺利实施复工复产,湖南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联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饿了么、口碑、蜂鸟即配、客如云)、美团、美食每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行了放宽入驻条件、降低平台服务费、支持线上经营(平台准入、安全保障、供应链服务、现金流支撑、专业线上营运辅导)等措施,以帮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快速恢复生产经营。
倡导“线上建店”实现运营转型
“我们正在倡导全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线上建店’,实现运营转型,以降低停业期间损失。”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个私指导中心主任陈颖介绍,企业和工商户们可以通过饿了么“传统餐企快速服务保障小组”极速上线,将堂食运营转为线上运营(可开通外卖、借助口碑平台发布“厨师上门服务”“到店自提”“预售服务”等);还可以在美团平台开通外卖申请特快通道,商户只需扫码进入极速上线通道,即有专人进行后台审核,最快3小时即可完成全部流程;商户如希望复工,外卖开通当天就能营业。同时,平台将为入驻商户提供线上营销、技术支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助力商户快速复工复产。
陈颖建议,除了通过公域流量平台运营,中小餐厅还可以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如通过企业自建小程序,实现网上运营。也可用社群运营帮助中小餐厅销售半成品与原材料,开拓餐厅新零售。
两大平台各出奇招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此次疫情对不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尤其是生活服务业商户造成很大冲击。
据阿里本地生活湖南分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黄灿介绍,为降低网上运营成本,在饿了么新上线的品牌商家,将获得3%的费率优惠,为期3个月,申请日至2020年4月15日止。同时,从2020年2月1日起,对口碑商家免除商品佣金至2020年3月31日;对已经购买的年费类产品的口碑商家,例如旺铺等,免费延长有效期3个月;对2020年4月15日以前签约的传统餐饮企业商户,新上线外卖平台后第一个月,提供免费外卖运营专家服务。同时,饿了么还将为省个私协会企业商户提供特殊扶持,针对新老商户,平台在基本流量扶持的基础上,还将于1个月内分批次给予额外流量扶持,申请日至2020年3月31日止。特殊情况,延至4月15日止。
与此同时,美团也启动了“商户伙伴佣金返还计划”,对优质餐饮外卖商户、尤其是经营情况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户,按不低于3%~5%的比例返还外卖佣金,返还的佣金将直接打入商户的美团账户,可用于线上营销和流量推广。自2020年3月1日起,对新合作及续签的到店餐饮及本地生活服务商户,延长年费有效期两个月。美团到店针对参与3月行业复苏营销活动的本地生活服务商户,活动团购、次卡、预订产品全部免除佣金。同时启动“安心消费月”巨额补贴,推出“安心消费月”计划。美团外卖、美团到店餐饮等服务产品将在月内为全国商户发放超过4亿元的补贴,通过用户红包优惠券、补贴折扣等形式,为用户安心消费送福利。为更好地推动酒店、民宿及景区恢复经营,美团启动10亿元商家经营补贴,提升营销效率和收益管理能力。
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亚苹
“网红小吃店排起了长队,饭店又要取号呷饭了,熟悉的长沙回来了,真好。”3月15日,长沙市民倩倩在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收获了40多个赞。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长沙街头,一批又一批餐馆在大街小巷内悄然开张,灶台上的锅气撩拨着食客的心弦,里脊肉、老长沙大香肠在油锅内肆意翻滚,天南海北的风味小吃捎来了“春的讯息”。
长沙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全市开业复工餐饮超5成,下阶段,该局将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零售、“无接触”概念下无人零售等模式发展,打造15分钟生活圈。
(3月15日,长沙市五一新村米粉店内,顾客分桌用餐。 记者 黄亚苹 摄)
现场:登记信息隔桌用餐,火锅店又开始排队了
“请您登记个人信息,用餐前双手请先消毒。”3月14日晚,倩倩在长沙市中山路么子烤肉店内,出示湖南电子健康码、测量体温后等待进店用餐,“幸好提前电话预约座位,不然要排队。”
成功入座后,店内服务员提醒,每桌最多可供3人同时用餐,用餐不超过90分钟,“点菜、加菜、买单请扫描桌脚二维码自助服务,除更换油纸外,尽可能减少面对面服务。”
倩倩介绍,看到湖南省新冠肺炎住院确诊病例清零的消息,吃货的心终于安耐不住了,便约上好友准备下馆子搓一顿,“打了几个预约电话,晚高峰吃饭都得排队,最夸张的是董记老清泉火锅,最快用餐时间到了晚上9点。”
(徐记海鲜长沙19家门店已开放堂食,每桌间隔不小于1米。 受访者供图)
行业:使出“十八般武艺”,邀食客品尝春的味道
打开门锁、将倒摞在桌面上的餐椅拿下、新鲜采购的食材塞入冰柜,3月13日凌晨,长沙市毛家桥巷内的米粉店店主王华来到店内,当天是春节后米粉店恢复营业的第一天。
“老客都打电话问开业时间,前几天,形势好转才从老家回来。”为了买了新鲜、便宜的原材料,他骑着电瓶车跑了3家菜市场,眼瞅着菜摊上的蕨菜鲜嫩欲滴,他打算创新一个蕨菜炒腊肉的菜码。
餐饮复工正当时,走在解放西路、黄兴南路步行街上,餐企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刺激消费,平日里有些傲娇的店小二也主动向行人“推销”自家产品。如,老字号杨裕兴主动减免门店加盟费,火宫殿首次推出16.8元至168元小吃套餐,湖北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持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可在长沙27家大斌串串火锅店享受2020年无限次免费就餐。
徐记海鲜产品服务于客户体验运营中心总监吴先生介绍,品牌在长沙19家门店已全部恢复堂食,为保障用餐安全,门店严格执行24道消毒流程,公共区域30分钟消毒一次,“大厅每桌用餐人数上限为6人,倡导顾客使用公勺公筷。”
“正逢春季,徐记海鲜上新黄豆酱闷银尖鱼、香椿煎蛋、泥丁蒸鲜鲍等十几种菜品,欢迎顾客来感受春的味道。”吴先生表示,品牌还首次推出158元、238元两种档位的位上套餐,包含肉末海参捞饭、深井烧鹅皇、蚌仔等美食。
此外,3月16日17时,超级文和友海信广场店将恢复堂食,首批开放约200个餐位,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预定,品尝到油爆虾、炭炉蟹、麻油猪血、老长沙大香肠等一大批地道风味小吃。
(3月15日,岳麓山美食街小吃门店恢复了往日生机,市民正在排队点餐。记者 黄亚苹 摄)
数据:超5成餐企开业复工,一批餐饮名店开启堂食服务
长沙市复工复业整体情况如何?来自长沙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长沙市限上批发零售企业2174家,已复工2102家,复工率达96.7%,其中37家大型品牌超市企业193家门店以及58家商业综合体全部实现开门营业,员工到岗率超90%;规上服务业企业1864家,已复工1691家,复工率达到90.7%。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行业有序复工。
从餐饮方面来说,全市各类餐饮服务单位77590家,目前开业复工超5成,玉楼东、火宫殿、杨裕兴、徐记海鲜、乌龙山寨等长沙餐饮名店均已开启堂食服务;外卖配送站点配送能力基本恢复,订单随生活秩序的恢复和营业餐饮门店的增加而倍增。
链接
推动“无接触”概念下无人零售等模式发展
如何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复工复业,充分释放消费潜能?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长沙市商务局将围绕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开学节点,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各大市场拓宽节假日消费空间,举办市区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提振消费信心。
此外,该局还将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零售、“无接触”概念下无人零售等模式发展;支持一批搭载快递、生鲜送货等便民服务功能的便利店规范化发展,打造“小而精”的社区门店;探索建设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中心,整合零售、餐饮、家政、修理等多种便民服务,打造市民15分钟生活圈。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百城千味,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近日,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正式揭晓,119座城市及地区2797家餐厅上榜。此次“必吃榜”发榜城市首次破百,商户数、城市数均达历年新高,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记者了解到,湖南上榜商户数达60家,其中长沙有46家餐厅上榜,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4%,位列全国第十三。长沙上榜餐厅中,10家为扎根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近半数为新上榜商户。更多城市特色餐厅上榜,占比达55%,其中近四成为新上榜,丹丹热卤、一传食面粉店、田小狗的饭店等地道小店出现在榜单上,榜单“发现感”显著提升。
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58座城市新发榜
深度旅游时代来临,“美食目的地化”成为趋势。八岁的“必吃榜”在“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基础上,跟随8亿用户的脚步,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今年“必吃榜”新增58座美食城市,一众既坚守餐饮初心、极具本地特色,又能彰显城市文化的美食商户上榜。
长沙鲁哥饭店创始人周雪琴更作为连续5年上榜商户代表,在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暨颁奖盛典上发言。“鲁哥饭店始终坚持对老长沙菜的执著与追求。”周雪琴表示,“上榜必吃榜后,鲁哥饭店迎来了更多外地游客,他们慕名而来,品尝地道的长沙美食。许多顾客在品尝过我们的菜品后,通过大众点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好评和宝贵的建议,提高了我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今年新发榜城市广东清远,距离市中心50多公里的翔仔农家菜·新鲜无花果浸鸡店,是广东人心中典型的“山卡拉农庄”。据凌老板介绍,自家走地鸡用的是清远鸡1号苗,养在5公里外的村子里,由73岁老父亲亲手照料,真正坚持了“鸡要现抓鱼要现杀”的地道吃法,为全国食客还原最自然的老广味道。
美食是城市的底色。江苏盐城的20年老店米肠汤饭,则用一碗每日现熬12小时的猪骨浓汤,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2004年,盐城刚开始有韩企入驻,我们带着朝鲜族传统手艺从长春过来创业。”朝鲜族人张老板介绍。现如今,盐城快速发展,还成了“味蕾游”宝藏目的地。“现在国内游客越来越多,都是奔着盐城韩料正宗来的。”
阿拉伯籍老板穆罕奈德在义乌的BEYTIRESTAURANT贝迪餐厅,也在今年登上了金华“必吃榜”。 “店里现在有‘八国厨师’,总共300多道菜,涵盖近20国口味。”贝迪介绍。近年来义乌旅游爆火,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店里土耳其烤肉等招牌菜深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2023年,衡阳、张家界作为湖南省宝藏城市新发榜,9家美食商户上榜,2024“必吃榜”将成为更多本地用户与异地游客的“美食之旅向导”。
除了新晋宝藏城市,风景区、县城也有餐厅登上榜单。新上榜商户——山下人家·土砂锅腊排馆就是一家开在成都青城山风景区的农家土菜馆。本地人彭老板介绍,招牌菜“土砂锅腊排”的原料是自家新鲜腌制的青城山特色腊肉,用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县土火锅慢煨两小时而成,“想把小店做成‘腊肉体验馆’,弘扬家乡美食文化。”
“味蕾游”爆红的2023年,不少游客为了一道菜,奔赴一座城。景德镇的瓷泥煨鸡、延边的朝鲜参鸡汤、襄阳的黄酒配牛肉面......一张更为丰富全面的美食榜单,进一步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美食之旅向导”。
更多地道餐厅上榜,小店也有大舞台
一份“8亿人吃出来”的美食榜单,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过去一年,用户更多用‘地道风味’‘锅气十足’称赞餐厅口味超出预期,也会用‘价格不过百’‘食材新鲜’来评价餐厅体验超出预期。”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在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暨颁奖盛典上提到。
“创新不忘本 传承不守旧。”基于餐饮消费的新趋势,更多坚持新鲜食材、烟火气十足的地道餐馆出现在榜单上。2797家上榜商户中,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烟火小店占比达46%,小吃商户超过500家。
在广东深圳的蛇口市场门口,潮汕人叶向家凭借着父辈传授的裹粽手艺,从推车摆摊开始,将20年老店—嘉华小吃店做上了“必吃榜”。粽子热气腾腾地出锅,店门外挤满了排队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所有粽子店内现包,高峰期4个‘粽子工’从早到晚忙不停,一天卖出好几千个。”叶向家介绍。“开在菜市场边,透着老蛇口独特生活气息的市井老店。”有大众点评用户评价。
城市另一头深圳龙岗区,新上榜餐厅——昌记猪脚饭店里,黄老板正满头大汗地为客人切制烧腊和猪脚。一家三四十平的街边小店,日日用份量十足的地道潮汕猪脚饭,抚慰城市打拼者的心。“一份20元,从未涨过价。生意也没想过要做大,就想认真把这家店做好,照顾好每位食客,发扬潮汕的美食传统和精神。”黄老板说道。
坚持每日现做豆花的重庆龚大娃豆花面,上海 “酒楼水平”的粤菜小档匠心小厨,老板娘亲力亲为的成都歆瑞源油卤串串、凌晨三点开始忙活的武汉老通城豆皮大王......“小店也有大舞台”,2024年“必吃榜”榜单上有近1300家街头巷尾的地道小馆,成为本地人推荐、外地人种草的美食之选。
记者了解到,“必吃榜”的评选坚持三个原则:坚持“万里挑一”;坚持基于当年用户的真实评价评选;坚持无人为提名,做真正“由8亿用户吃出来”的榜单。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