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腾不出时间做早餐。有调查显示,至少有60%的人在外吃早餐。
卫生、方便、可口、丰富是市民对早餐的最大期望。而南昌的早餐品种单一,叫得响的品牌少。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大批早餐连锁店抢滩南昌早餐市场,在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上下功夫,提升市民的早餐质量。对此,专家表示,南昌早餐经济潜力巨大,早餐市场蛋糕可以做大,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是一大突破口。
现状
南昌早餐品种单一,
拌粉、瓦罐汤、油条、包子馒头是主角
清晨7点,位于南昌沙井路的沿街早餐店开启热闹的一天,每天早晨都有大批市民来这里吃早餐。
对于部分南昌人来说,一碗拌粉、一罐瓦罐汤、一根油条或是几个包子馒头便是一顿早餐,品种较为单一,而且比较固定。拌粉、瓦罐汤、油条、包子馒头是早餐的主角。
记者发现,沙井路与银都路相交的区域聚集了20余家餐饮店,不少餐饮店在经营中晚餐的同时兼营早餐,粉、面是早餐的主要类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个区域,本土品牌早餐店和外来品牌早餐店可谓平分天下,沙县小吃、成都担担面、桂林米粉等是外来早餐店的代表,南昌拌粉、瓦罐汤、抚州汤粉等是本土早餐店的代表,这些不同品牌的餐饮店连片成线,竞争异常激烈。
18日上午11时,虽临近中午,位于红谷中大道绿地中央广场的“老三院粉店”依然“客满为患”,不少市民纷纷来这里享用迟来的早餐。
“这个店是几十年的老店,我从小就爱吃他们家的拌粉。”特意从九龙湖来此吃早餐的王亚对记者表示。
记者走访发现,店内近十名店员各司其职,虽忙碌但淡定。“从到红谷滩开店起,我们生意一直都这么好,我们都习惯了。”其中一名店员介绍。说起自家的早餐店,店内员工都感到自豪。
目前,该店已经开了30多年,有三家分店。“我们这家店从1983年开到现在,也算南昌老字号早餐店了。”一店员表示,之前蜗居在南昌市第三医院后头,一开就是数十年。
记者发现,不少餐饮店由于缺乏特色等原因,难以赢得客源,生意清淡,甚至倒闭。沙井路上的一家抚州汤粉店仅经营了2个月就挂牌转让。而在一些餐饮经营者看来,早餐似乎是“鸡肋”,利润空间有限。南昌市凤凰中大道一餐饮店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早餐是微利行业,一个鸡蛋就赚几毛钱。忙碌一早上,即使有300人吃早餐,营业额也只有1000元左右,不及正餐一桌酒席的收入。”这也是规模较大、设施较全的酒店不愿经营早餐的原因。
问题
部分早餐店卫生状况堪忧
“早餐游击队”常见
吃早餐,你是愿意走一段路去干净卫生的早餐店,还是愿意在路边摊凑合一下,直接在碗上套个塑料袋?和其他城市一样,南昌市内也有很多“早餐游击队”,他们卫生标准不统一,无防尘措施,锅里的油不知用了多少遍,而且品种单一,以油条、包子、馒头、鸡蛋等为主,难以满足市民吃上卫生、方便、优质早餐的期望。然而,由于价格便宜,而且分布在人流量大的社区和街巷,大多生意不错。
南昌市东湖区裘家厂社区紧靠着阳明路、象山北路这两条重要道路,这个社区的几条巷子里聚集了多家早餐店,每天早上食客众多。有一些市民反映,其中的一些早餐店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本月15日早上,记者在裘家厂社区的一条巷子发现,一些餐饮店门口污水横流,餐厨垃圾、废水一同被倒入下水道,食客用过的餐盘直接放在一个大脚盆里,等待统一清洗。
而比卫生状况差更可怕的是,这几年南昌“毒包子”、“毒油条”时有出现。2016年7月上旬,南昌市东湖区检察院联合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东湖区公安分局对辖区十余家早餐店(摊点)的油条和半成品面团进行了抽查,经检测,辖区6家早餐店(摊点)油条中铝的残留量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均为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目前它们已经被立案侦查。
发展
南昌随处可见早餐连锁店
早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南昌人口吸纳能力持续提升,2016年年末南昌常住人口537.14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6.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8.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82万人。南昌大都市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至203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400万人,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城镇群。高速发展的南昌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据《2017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显示,南昌已入选中国十大最年轻城市。毋庸置疑,南昌早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窥一斑而知全豹,“老三院粉店”从一家无名早餐店,到如今受众人追捧,从这可以窥见南昌早餐经济的发展与布局。像许多餐饮店一样,因城市建设、房屋拆迁等原因,“老三院粉店”不得不从老城区转移至新城区红谷滩。“现在我们三家店的生意都很好,红谷滩店每天能卖出千余碗拌粉!”该店店员说。
曾经,老城区早点丰富、品种多,是南昌早餐经济主要发展区域,而随着城市扩展,“早餐经济”也随之过江,众多早餐店布局红谷滩新区。
独木不成林,近几年,大批早餐连锁店抢滩南昌早餐市场,鲜徕客、包大人、稻香等一批早餐连锁店在南昌遍地开花,发展势头强劲。这些早点连锁店满足了人们对于品质健康早餐的需求。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30名市民,其中20名市民称自己最希望吃早餐的地方是有卫生和品质保证的品牌餐饮网点。“相对于独立的个体,这些连锁早餐店有品牌,里面的食材、品质让消费者可能更放心。”
鲜徕客是南昌本土早餐连锁的佼佼者,作为南昌市政府早餐工程企业,它拥有自己的早餐生产流水线,每日早餐统一向门店配送,早餐生产过程采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模式,以此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2017年5月,鲜徕客“养生食品、餐饮连锁”项目正式启动。其将投资8000万打造新型养生食品、餐饮连锁生产基地,这个从南昌市青山湖区走出的本土品牌,开始向全省,乃至全国延展。
012年~2013年,是南昌商业发展跨越式的一年,这一年内,南昌迎来了3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南昌商业格局也从传统的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变。
2012年8月24日,红谷滩万达广场开业;2013年11月29日,世茂广场开业。在那一年,还有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恒茂梦时代广场”开业。
赣江东岸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从区位看,梦时代,位于北京东路南侧,上海路西侧,项目处于城东核心,周边人口密度高。
< class="pgc-img">>从梦时代的建筑设计看,规划理念还是非常超前的。它融合了室内mall、街区商业、外街商业、地铁商业、独栋百货商业、写字楼、公寓等多元素为一体的超级综合体。
此外,在多个节点还设计了下沉广场,柔化了地下空间与室外空间的界限。主要的街区廊道,设计有玻璃顶,通过连廊串联成为一个整体。
在优秀的建筑设计之下,项目还规划有3万㎡的屋顶公园;2000余㎡的天幕,面积是全国第二,高度是全国第一。承载着诸多优势,项目在2013年11月正式开业。
项目的过去
< class="pgc-img">>从项目开发历史看,项目是在2007年正式落地,2010年启动建设,其中家乐福超市早于商场兑现,在2013年5月23日开业,为南昌家乐福第二家门店。
将近半年后,2013年11月9日,梦时代正式开业。它是南昌老城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当时引进了优衣库、HM、星巴克、KFC、必胜客等主力店,开业便轰动了南昌。既有连锁的餐饮品牌,又有快时尚,所以这个品牌阵容在当时,仅次于红谷滩万达广场。
< class="pgc-img">>从开业以来保持着高热度,一直是南昌商业的人流量扛把子,2015年年底,南昌地铁1号线通车,恒茂梦时代负一层直通地铁站,人气再上一层楼。
再加上周边没有出现“竞争者”,梦时代就在时间的照看下,安安稳稳的渡过了几年,直到百盛撤店,梦时代才有了新变化。在这开业的9年中,梦时代广经历了重重变动,那么,它现在的人气如何?
项目的现在
< class="pgc-img">>虽然是开发型的商场,但梦时代似乎从不受天气的影响,它的人流量,远比想象中的大,从节假日的客流看,人还是非常多的,甚至部分街道挤满了人。
< class="pgc-img">>一楼多为小吃美食、奶茶等快餐饮店。
< class="pgc-img">>天幕下方应该是梦时代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空间更为宽敞,可以通往多个分区和地下室。
< class="pgc-img">>一到晚上就聚满了人,成为了宠物交流天地。
< class="pgc-img">>另一侧是百盛优客,外围以饮品店为主,包括tgs coffee、太平洋咖啡等。
< class="pgc-img">>一层的临街区域以奶茶店为主。
< class="pgc-img">>商超二层以上,以主餐门店为主。
< class="pgc-img">>该区域为围合式,上方设计有玻璃顶棚。
< class="pgc-img">>临外街区域为街区式半开放式商业,顶部也设计有钢结构玻璃顶棚,两侧主要也以餐饮为主。
< class="pgc-img">>项目连接公寓区域人气相对较弱,品牌更换速度很快,大都以生活服务类为主。
< class="pgc-img">>百盛优客广场为梦时代唯一的室内mall,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其中一层以服饰、黄金珠宝、美妆护肤、餐饮为主。
< class="pgc-img">>地下商业以生活服务为主,包括盒马、NOME等。
< class="pgc-img">>9年了为何持续火热
梦时代虽然说体量很大,建筑形态也很丰富,但逛起来,丝毫不觉得乱。一方面在于廊道多,另一方面则是下沉广场多。
< class="pgc-img">>项目为了打通与地下商业的整体性,在多个区域设计了数个下沉广场,可以快速通往地下停车场合地下商业。
< class="pgc-img">>每栋商业建筑之间都有连廊进行串联,形成了一个商业整体。
< class="pgc-img">>负一层可以直通地铁站,目前人气还是非常不错,主要是餐饮占比很高,特别是小吃美食,还引进了盒马鲜生,充分契合了项目购物群体的年轻特征性。
此外,在建筑的布局看,项目虽然说很大,但每层之间都能快速互通进行商业引流,除了负一楼部分区域以外,其他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商业四角。
< class="pgc-img">>此外,停车收费标准30分钟内免停,对于开车一族很友好。从外部环境看,项目位于青山湖老城区,周边人口密度高,通过地铁1号线,吸纳高新区的学生人群。所以,在多重优势之下,项目才能持久火热。
< class="pgc-img">>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梦时代如何长红,也的确需要更为前卫的思考,引进更多潮流、网红品牌,来应对商业市场的竞争。
来源:文字图片来自洪城时刻
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烟火气,是南昌这座城市最本原、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日前,大众点评平台发布的2023“必吃榜”中,南昌有18家优质餐厅上榜。
值得关注的是,上榜的餐厅中烟火小店占比近40%,最贴近城市烟火气的餐饮行业,凭着好吃不贵又接地气的门店,拨动无数食客们的“心弦”。从餐饮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南昌这座城市的美食密码与消费趋势。
一个印象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美食,是吸引许多人来南昌的原因之一。
“特种兵旅游之极限24小时吃遍南昌,南昌拌粉吃了,万寿宫去了,蟹脚捞粉吃了,绿豆饼排到了……”这是最近“特种兵”旅游在网络上兴起的一种拍摄记录方式。“去一座城市游玩,时间、行程、预算都有限,在做旅游攻略的时候,往往会参考本地市民口碑和网络评价。”趁着暑期带孩子从西安到南昌游玩的市民李诗琴告诉记者,“来南昌后,我就根据‘必吃榜’选择了一两家店进行打卡,毕竟吃得好也会在旅行中加深对一座城市的印象。”
6月27日,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发布,在这份由消费者“吃出来”的美食榜单上,共2062家餐厅上榜。其中提到,榜单中近一半商户为新上榜餐厅,非连锁烟火小店占比近40%。
南昌的18家上榜餐厅中,有包括平价美味的打平火·鲜辣小炒(蛤蟆街店)、网红美食店铺老三样·美食研发馆(绿茵路店)、开了30余年的老字号李师傅家常菜等十余家本地烟火小店。“我经常看到新开的或者有很多好评的店铺,就会约上朋友一起去尝尝鲜,无论多远,就是为了这一口‘好恰’。”家住南昌县的市民刘莉莉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数以万计充满烟火气的店铺串联成南昌经济的“毛细血管”,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对食材的敬畏,他们日复一日用一餐一食抚慰来往食客,成为城市温暖的底色。
一番体验
“美食让我有种融入南昌生活的亲切感”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2.1%。在美食江湖里,餐饮业的持续向好,让南昌散发着令人向往的魅力,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位于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附近的老三样·美食传承店,店招上醒目的“传承一座城”字样与明亮的玻璃窗,扮靓了一路街景。“您好,等人可以先取号排队。”还未到饭点,店里已经忙碌了起来。
“我们是第三年上榜了,评上‘必吃榜’对我们这种街坊店是一种肯定和激励。”老三样联合创始人纪望利告诉记者,2017年老三样第一家店在船山路开业,凭借食客的口碑相传,餐厅收获了一批慕名而来的“粉丝”。“现在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店铺也有带动作用。”纪望利说,许多游客来南昌的目的不仅是美景,更多的是被南昌的美食所吸引。
店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店员们按照出菜口的单子一个接一个端菜上桌让。食客们三五好友围坐在木桌旁谈笑风生,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搪瓷碗和复古风的场景摆设,让人在用餐的同时仿佛邂逅了一段老南昌的旧时光。“这是我第一次来南昌,在这里吃到了很多南昌的经典菜式和特色小吃,有种融入了南昌生活和饮食文化的亲切感。”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李秀芸说。
纪望利说,“我们希望能做成南昌餐饮消费的代表品牌,成为更多人来南昌的打卡必选,让大家在品尝之后感受到‘南昌真好’。”
一种记忆
烟火微光下,南昌人最踏实的幸福
一台小方桌一个扎马凳,一瓶南昌啤酒配上一碟炒螺蛳,是印在许多南昌人记忆里夏天的快乐。
下午6点半,老闵田螺馆里人声鼎沸,顾客们围桌而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杯酒言欢,好不惬意。厨房内工作人员忙得热火朝天,特色香辣大田螺、经典油浸鱼、蟹脚捞粉等一道道具有南昌特色的美食不断从上餐档口送出,刺激着顾客的味蕾。老板黄继中坐不住,也加入到上菜的队伍中。
“‘必吃榜’终于看到我们了,是金子总会发光。”黄继中说,“开第一家店的时候,都是全家上阵,父亲老闵主灶,孩子们打下手,由于价格实惠、口味独特,渐渐从国道旁土菜馆到街边的苍蝇小店。”面积从10平方米的小档口扩张到200多平方米的大门店,从一个门店到三家分店。经过30余年的耕耘,老闵一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响,不变的是他们始终陪伴在街坊左右。
黄继中告诉记者,为了街坊最熟悉的美食,老闵到现在仍然坚持每天凌晨2点水产市场下货后,亲自去挑选第一批新鲜水产。一家店铺的烟火微光,也是一家老小的生计,让人感受到南昌城的勃勃生机和南昌人的生活热忱,在老闵他们的生活里,有着最简单、最踏实的幸福。
“有的时候下班回来晚了,不想买菜做饭,就会和家人出去好好吃一顿。”在老闵田螺馆店内,市民刘江华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和妻子结婚并有了属于他们的小家,夫妻俩常常会讨论去哪里尝尝“鲜”。“这次我们两个人在这里消费也就一百块左右,非常经济实惠。”刘江华说。
一份信心
专家:餐饮经济提振城市经济活力
“当前,南昌整体餐饮市场加快恢复,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信心持续增强,在婚宴市场和特色休闲餐饮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费潜能释放。”南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南昌市梦圆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锦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政府部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支持下,全市餐饮收入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在打造美食街、夜经济等形成美食聚集场所等方面,对于南昌城市经济活力和拉动内需、提振信心、满足民生需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餐饮消费方面,南昌人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目前,以日常就餐的刚性需求占大多数,那么菜品单价便宜,经济又实惠的街边烟火店就有优势。此外,朋友、同学聚餐和家庭聚会的就餐人数也在增多。”杨锦荣表示,“现在网络自媒体新媒体推广平台的发展,也在助推网红特色店的持续火爆。无论是餐饮消费还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最终都是服务百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所以消费就是要在不断贴近民生、做出特色和‘烟火气’,他们反映出来的也正是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黄琛琛实习生周宇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