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两年间,广东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带动16万人实现就业创业,走出了一条有效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粤菜师傅”也正成为面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的亮丽名片。
连日来,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全媒体报道团队就此深入广东各地展开采访,从今天起推出“粤菜师傅”工程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粤菜师傅 岭南新味》,敬请关注。
“粤菜师傅”工程令顺德菜迎来更上层楼的新契机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韬远
顺德无愧是闻名海内外的鱼米之乡,它既是广东的重要产鱼基地,又是粤菜厨艺的重要发祥地——鱼出顺德,厨出凤城。当地人烹鱼的方式丰富多样,但“一鱼百吃,四字为首”,“鲜、真、嫩、滑”四字真诀从明朝传承至今,一直是顺德大厨烹饪各色鱼品的要领。
近百年来,越来越多的顺德厨师走出顺德,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传扬粤菜风味。为了满足当地人的口味,同时保留顺德烹鱼的特色,一大批顺德大厨不断尝试研发新菜,使得鱼肴美馔,色香千变。这些层出不穷的烹鱼新法,让顺德菜长久地保持其独特魅力。近两年,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持续推进,顺德菜更是迎来了更上层楼的重大契机。
顺德养殖户按精心调配生态养殖方案养殖塘鱼
【师傅说粤菜】
一鱼烹出几百种食法 融合创新成就粤菜经典
蒸鱼是顺德最为常见的家常菜,也是顺德饭店必须做好的一道招牌菜。在顺德,一鱼烹出数百种味道,融合创新成就了顺德蒸鱼这一粤菜经典。
大厨用心频推新菜式
数百年来,顺德大厨必须首先做好一道“首本菜”——清蒸鱼。它讲究“太羹玄酒,清淡为上”,只讲火候,不加调料,连葱花都不放,没有半点腥味,只显出鱼本身独有的鲜嫩香滑。
过了这一关,就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妙手翻天,花样百出了。顺德厨师更善于打破常规,将各地的烹饪手法加以提炼,在传统的蒸鱼手法上加以创新改造。近年,在几乎不食辣的顺德,有一道功夫蒸鱼却颇受欢迎。厨师别出心裁地将辛辣口味的花椒油淋到鲜美的蒸鱼上,竟激发出别样的滋味。
多元结构的客人,决定了风味的多元化。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手一双。这些带着外省风格的鱼馔,在如今的顺德酒楼十分普遍。“在四川的一次考察中,萌生了借鉴川菜的做法,创一种以顺德厨艺为基础的麻香鱼。”据最早尝试这一做法的味可道行政总厨郑远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道菜式创新地结合川菜与粤菜的特点,既要用传统顺德蒸鱼的方法蒸制一遍,又要用上加工过的花椒油激活鱼的鲜香,品尝起来鱼肉鲜嫩而麻辣,颇受食客欢迎。
从百年前延续至今,顺德菜的热度始终不减,融合与创新可谓是其最重要的法门。一代代顺德厨师对传统菜式加以改进,融合了川菜、鲁菜、淮扬菜等其他菜系的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的改良菜式。“印象中,以前传统的顺德鱼的菜式也就不过几十样。”顺德饮食协会的理论顾问廖锡祥说,这些年,在编写顺德菜谱时,才发现如今顺德酒楼中主打的烹鱼菜式数不胜数。仅在其收集整理的《顺德菜精选》一书中,光鱼的做法就有250多种。
标准化助顺德菜走出广东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在顺德厨师挖空心思创新鱼的做法的同时,将传统地道的顺德鱼的烹饪方式明确下来,形成标准也是当地餐饮业界关注的一件大事。
“顺德餐饮企业众多,同一个菜品,大家都在做,但用料、做法不一,品质也是良莠不齐,对于外地人而言,要找到地道的顺德味道,并不容易。”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所长欧阳丹说,顺德将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口碑较好的餐企、厨师组织起来,共同商讨从原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制定出标准后大家共同执行,从而保证了菜品的基本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展开,这一工作不断提速。去年10月,首批20道顺德特色菜标准已经正式发布。
“以前粤菜行业缺乏标准化,培养人才和传承难度大,不确定性多,因此制定标准化是粤菜发展和传承必不可少的环节。”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餐饮行业协会罗兆波会长表示,有标准就能制定教材,标准化培养粤菜师傅人才,这样粤菜才能有标准地走出广东,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实际上,标准化是佛山推动粤菜走出去的第一步。记者了解到,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佛山正推进粤菜粤厨走出去工程,计划到2021年年底,推动一批佛山餐饮名店、名厨、名菜和特色食材、食品走出去,传播推广佛山粤菜粤厨和岭南美食,提升粤菜在国际上的美誉度。
年轻的“粤菜师傅”学习烹鱼
[我是粤菜师傅]
凉山青年顺德学厨 “粤菜师傅”助力脱贫
在四川金沙江附近的一处农家乐里,老板王荣虎和妻子正在后厨前厅来回忙碌着,一道道用凉州本地的食材烹饪出的粤菜,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店中的客人络绎不绝。
王荣虎是深度贫困地区——四川凉山金阳县的一名彝族老乡,同时也是从顺德厨师学院毕业的粤菜学员。多年前,王荣虎在金沙江边开了一家小小的餐馆,但手艺一般,餐馆生意一直很冷清。一直以来,他都很希望提升自己手艺。去年5月,他听说顺德厨师学院开班招生,还免费教学,他马上将家里的小店关门过来顺德学习。
带着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愿望,王荣虎十分刻苦。作为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每次上课,他都要站在最前排,生怕漏掉一个环节。下课后,他还会留下继续磨炼刀功、刀法。顺德拆鱼羹、顺德三宝、煎焗鱼头……这些顺德经典菜的做法,他一一铭记于心。
“为了能让这群凉山人回乡之后,做的菜更加适应当地人的胃口,我们反复琢磨,研发出了一批能够用凉山食材做出的新菜式。”顺德厨师学院的老师黎永泰说。
培训完成之后,王荣虎赶紧回到了金阳将饭店开起来,并改成了鱼庄、更新了菜单,顺德菜成为了店里的招牌菜。顺德厨艺加凉山食材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很快,“鱼庄” 成了当地的网红小馆,不少客人慕名而来,一家人的生活也明显改善。
据悉,顺德厨师学院成立以来,已经迎来了千余名来自省内贫困地区以及对口扶贫的四川凉山的贫困青年来此学做粤菜。顺德厨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甘慕仪说,一人学厨、全家脱贫。以厨艺为媒,为脱贫“造血”,烹饪粤菜的这门好手艺,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有了希望。
顺德厨师学院是佛山落实“粤菜师傅”工程的诸多载体之一。作为粤菜人才培养和精准扶贫一条重要通道,“粤菜师傅”工程对于带动就业创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显著。自开展“粤菜师傅”工程以来,佛山已组织上万人完成“粤菜师傅”餐饮人才技能培训。
[师傅教路]
怎样做好一条鱼?
顺德菜烹调鱼有何诀窍?顺德味可道行政总厨郑远文向记者介绍了一道简单实用的“功夫鱼”做法:
准备一条新鲜的桂鱼。将鱼肉与鱼骨分离出来。鱼骨难熟,上蒸锅大火蒸五分钟左右。
鱼肉切片,先用盐覆盖,再用水冲洗干净,彻底去除血水,毛巾吸干,减少水分让调味更易渗入。放入适量盐、糖和味精、生粉,搅拌均匀,让肉充分吸收调味料后,倒入一点花生油。
鱼肉用煮火锅的方式制作。将水烧开,放入鱼片,泛白变熟即出锅,与蒸好的鱼骨放在一起,将葱花蒜蓉花椒放在鱼肉之上,将香油烧热浇上去提香,一道麻辣鲜香、鱼味十足的功夫鱼便完成了。
这道菜由于骨肉分开处理,两部分都能熟到恰到好处。
顺德还保留了不少的鱼塘
【粤菜大产业】
顺德靓鱼无泥味腥味 驰名食材搅旺“舌尖产业”
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顺德现有鱼塘约15万亩,淡水养殖年产量逾28万吨,顺德养殖户更是数量庞大。近年来,当地正从一条条淡水鱼入手,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撬动起一个庞大的粤菜产业链。
科学养殖提升食材品质
一道美味的“鱼肴”,食材是关键。顺德优质粤菜食材产业发展的背后,是科学养殖的强大支撑。
在顺德均安一片800多亩的省级草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磊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基地根据均安当地水源和土壤精心调配生态草鱼养殖方案,严格流程出产的草鱼,没有泥味、腥味。在养殖过程中投喂的草料,也使其肉质更为紧致,更符合顺德菜烹饪食法的需求。企业还与周边农户合作养殖。由均健提供草鲩种、生产资料、养殖技术标准,而合作的农户必须要按要求养殖出质量达标的鱼。
事实上,佛山“粤菜师傅”工程已将优质粤菜食材工程列入其中,希望食材的提升,保障粤菜出品的品质。
除了在养殖过程下足功夫,当地还建立起农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和问题溯源追责制度,对辖区内和外延农业的鱼塘实行追溯码管理。一条鱼从顺德哪里来?用过什么饲料药品?运输过程有什么问题?都能通过该系统进行溯源,当地希望用原料的提升,以确保使用顺德淡水鱼做出的菜品品质。
以美食推动乡村振兴
在对淡水鱼进行品种优选、科学养殖的同时,顺德美食产业还向全链条延伸发展。
顺德勒流稔海村是鳗鱼养殖基地,当地鳗鱼养殖面积超2.5万亩,产量占全国10%,年产值达29亿元,是国内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当地推动稔海鳗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烤鳗产品发展,制作的十余种烤鳗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稔海村形成了完整的鳗鱼产业链。
“一条鳗鱼让这个原本相对落后的小村落成为了有名的富裕村,彻底地改变了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稔海村党委书记周健朋介绍,稔海村计划把鳗鱼美食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在村中打造一个鳗鱼产品展示区,吸引游客来此观光的同时,品尝美味,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以美食为媒,正在让不少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到“盘活”。这也是广东推动“粤菜师傅”工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深挖传统乡村粤菜美食,与民俗文化、农业观光休闲等相结合,打造一批乡村粤菜美食旅游景点和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
在顺德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进行这一尝试,金榜牛乳、均安蒸猪等乡土美食正带旺一批乡村粤菜美食旅游景点。在传承粤菜文化的同时,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力精准扶贫,走出一条“色香味俱全”的扶贫和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从业故事]
鲜活加州鲈 源源不断走向全国
加州鲈鱼肉质细腻,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味。不说不知道,佛山还是全国最大的加州鲈养殖基地,产量占全国近2/3。在佛山,鲜活的加州鲈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堪称美食产业上下游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一个典型。
在佛山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何氏水产总部基地的户外厂区,羊城晚报记者看到矗立着不少2米高的巨大圆桶型建筑,这些正是他们养鱼的“秘密武器”。“圆桶内的水会不停地上下循环,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高密度养鱼,赋予了鱼更好的口感和品质。”何氏水产创始人何华先告诉记者,这套设备还融入了自动化技术,让养殖变得可控。每个桶中配有多个感应器,能根据环境温度实时控制水温等。水温控制得越完美,鱼的成活率就越高,同时水中的氧气含量、进出水量都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也打造了一个暂养鱼的最佳环境。而设备中加入的生物水处理技术,则能去除鱼身上的泥腥味,保证鱼的健康鲜活。
鱼的品质好坏,鲜活与否可谓关键。佛山养殖的加州鲈得以长途跋涉抵达数千公里外的农贸市场,还鲜活如初也不容易。“我们通过降温让鱼休眠,到目的地后,经过简单的升温,让鱼慢慢苏醒,这些鱼又活蹦乱跳了。这一技术能让水产品在5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中成活率达到99%。”何华先说,如此一来,佛山有了更大的市场,也鼓励了佛山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量。
如今,每天都有15万公斤活鱼从这里运往全国50多个城市,这么庞大的活鱼数量并非都来自何氏自有的养殖池,更多的是来自其周边农户的鱼塘。何氏水产已与超过1.5万农户签订了标准化养殖经营合同。在龙头企业何氏水产的带动下,原来一家一户分散的鱼塘实现连片养殖,养殖户户均增收达3万元,直接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也彻底改变了一大批农户的生活。
[产业数据]
佛山顺德:
水产养殖面积近15万亩
水产品年产量28.5万吨
水产业产值近65亿元
淡水养殖品种达40多个
各类水产专业合作社近30个
省级水产龙头企业15家
水产品罐头加工厂2家
鳗鱼产量占全国10%,年产值达29亿元
顺德养殖出的新鲜鱼
【文化品粤菜】
当年“顺德妈祖”曾是顺德菜的推广大使……
厨出凤城,寻味顺德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如今,这句话早已成为人们介绍粤菜时,最常用的俗语,并已成为顺德粤菜的一张金字招牌,吸引着四方来客前来顺德寻味。
“厨出凤城”,这句话的背景要追溯到数百年之前。顺德商品经济发达,当地人饮食考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顺德菜,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顺德当地的美食文化研究者廖锡祥翻找收集资料发现,清末民初开始,凤城厨师挟技出外闯世界,他们前往穗、港、澳,以至东南亚及欧、美、非洲开餐馆酒楼,把以顺德菜作为粤菜的代表推向全球。此外,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对顺德菜的推广可谓功不可没,这就是被称为“顺德妈姐”的自梳女,她们烹饪功夫一流,清末很多在外国家庭担任保姆的自梳女,不少被雇主家一同带回欧美、南洋地区。百年前,自梳女在海外落地生根后,也成为第一批的顺德菜“推广大使”,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因此知道顺德菜的美味了。
出生于顺德的著名文化学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也曾在其出版的《广府海韵》一书中写到,“在海外,顺德饭馆每每是粤菜会所”,这可谓是顺德菜开始红遍海内外的最好写实。
顺德菜备受青睐,也使得顺德大厨开始盛名在外、受到追捧。在紧挨着顺德的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更是名厨名师的“大舞台”。不少顺德来的大厨纷纷前往广州一显身手,而许多饭店则冠以“凤城厨师主理”的招牌以招徕客人。而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大多乐于高薪争聘顺德厨师,让当地粤人得以品尝正宗的家乡味道。
有鉴于此,1996年修成的《顺德县志》写下了掷地有声的一笔:“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名声越发响亮,不少外地人热衷于来此美食诞生之地寻访、品味最为地道的顺德菜。很快,曾经出走顺德的大厨纷纷回到顺德发展,一些手艺出众的本地人也开起了私房菜馆。而“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对培养更多凤城名厨、传承发展粤菜文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名厨回归,名店云集已经是如今顺德美食圈的真实写照。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在顺德本地已经聚集了超过3万家餐饮店,里面不少是顺德厨师掌勺烹饪。在顺德有着全国数量最多的“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从事餐饮行业的厨师则超过10万人,使顺德成为了全国名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成就了如今“食在顺德,厨在凤城”之景。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 罗韬
总执行:马汉青 施沛霖 李青
版式统筹:刘苗
<>顺德的一个小镇上
藏着一道闻名省港澳的美味佳熬
色泽金黄、软而不硬,
细腻幼滑,味甜鲜香!
它深受老人家的喜爱
是摆酒设宴的必选菜品
它就是广东顺德地方传统名食之一
鱼腐
鱼腐,素以顺德乐从镇制作技艺最为精湛,亦称“乐从鱼腐”。
它以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幼滑甘香,诱人食欲而享有盛誉。
在乐从摆酒设宴必有鱼腐,据说没有则会降低酒宴的价值。
直到现在,鱼腐闻名省港澳一带,也是乐从海外华侨钟爱的食物。
乐从鱼腐“有段古”
据传,古代乐从沙滘乡有个孝女,她常见老父每日吃咸鱼青菜而郁郁寡欢,于是想弄一种新菜肴出来,好让老人家换换口味并且开开心。
于是,她从鲮鱼脊肉上刮出鱼青,加入配料和鸡蛋液,搅匀,捏成丸子,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最后烹制成菜。老人家品尝了这道新菜后,终于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很快这种美食在当地流传开来并逐渐远播。乡亲们特意把这款美食叫“娱父”,就是娱乐父亲之意。
由于这道菜的主料是鱼,形状又略似炸豆腐,后来谐音称为“鱼腐”。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的《美味求真》已载有鱼腐一菜。
鱼腐具有成菜快捷、组合性强、适应面广等特点
入馔最宜炆、酿、浸、烩
可以提高菜肴的档次
有诗咏乐从鱼腐:
“甘香幼滑色鲜黄,浸烩炆扒尽擅长。
信手拈来堪入馔,须臾可作靓羹汤。”
在佛山名厨车鉴的《塘鱼百味》菜谱中
就有10款鱼腐菜肴
如“鲜奶滑鱼腐”、“脆皮酿鱼腐”、“三丝烩鱼腐”、“郊菜扒鱼腐”等
火锅蔬菜鱼腐
鲜奶滑鱼腐
冬菇蚝油扒鱼腐
油炸鱼腐(才不是炸鸡块)
.
那么让我们看看鱼腐是怎么制作的
荔枝君写着写着突然肚子大饿
不行了
我要立即买几斤鱼腐炒鱼吃
>若说那座城市值得为美食去一遭,那必定是凤城顺德。
尽管顺德只是广东佛山的一个区,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美食之都”。就连澎湃新闻称顺德是“一座为吃而生的城市!”
“食在广州、厨在凤城”,位于珠三角平原中部的顺德土地肥沃、遍地鱼塘,而且作为粤菜的发源地之一,顺德因纪录片《寻味顺德》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大家心中的美食胜地!
食不厌精是顺德美食的宗旨。塘鱼、山鸡,仅仅这两种食材,顺德人就探索到了极致。
鱼生、鱼丸、鱼皮、甜醋浸鲢片……百来种鱼菜,鱼的每一个部位都被发掘出最适宜的烹饪方式;
白切鸡、锡纸焗鸡、盐焗鸡、手撕鸡……几十种鸡,却都能呈现清爽嫩滑的口感,保留食材本味,顺德的美食江湖,至少有一半是这些私房菜。
而另一半才是小吃,米粉、云吞面、冰室……,它们与当地人日常生活伴生,又被顺德厨师融入了早茶中,成为炒牛奶、脆皮伦教糕、糯米糍等等点心。
据马蜂窝的数据,刚刚过去的中秋十一长假,顺德成为2023热度上升最快的美食目的地。
有人说,别的地方可能是一两种好吃,而顺德是每一个都好吃,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前段时间小编刚去了趟顺德。去了才知道,这里不仅美食遍地,还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艺术之都”、更是一派不输江南的岭南水乡风情。
这里随处可见岭南建筑,来到顺德可以去百年粤园清晖园逛逛。也可去顺德最早有人聚居的逢简水乡走走,至今这里还保留着那份朴实的烟火气。
这样一个好吃好玩又好逛,生活节奏恰到好处的宝藏小城,只有去一次和无数次~
地铁连接的美食城
藏着国内最美味的私房菜
今年上半年,顺德的第一条地铁终于开通了,直通佛山和广州南站,将这个岭南水乡的美食碎片连接在一起,让顺德成为珠三角最触手可及的美食目的地。
这一路我们将经过陈村、北滘、伦教,半小时后直达中心城区大良,这里每个镇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挨个尝个遍~
陈村
陈村最有名的是它的米粉,它比广东常见的河粉要更薄更滑,口感更像北方的凉皮,如果要与香油、酱油、酸姜丝、炒芝麻等一起凉拌,就是常见的捞粉,单独沾上蒸排骨、蒸鱼等酱汁,也能唇齿留鲜。
/黄但记陈村粉/
它的诞生还要细数到陈村人黄但,他在广府河粉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试验出一款无添加米粉,这种粉之后也被后人称之为“陈村粉”。
北滘
北滘可是美的、碧桂园的大本营,这里有多处建筑艺术,也有顺德最地道的美食。
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为北滘的和美术馆奉献了唯一的清水混凝土双螺旋结构楼梯设计,为北滘带来了现代新潮,还有源源不断感受建筑艺术的年轻人。
这里的美食也更显新潮,机器人餐厅、建筑与美食结合,都是北滘的特色。形式多样化下,售卖的依然是传统的顺德古法菜。壕气加持下,私房菜也含金量十足。
伦教
注意,不是伦敦,是伦教,伦教糕在顺德手信里可以说是TOP1了。
/珍之宝酒楼/
这里最著名的酒楼当属珍之宝,这是一家本地人都强推的早茶酒楼。脆皮伦教糕、金箔黑珍珠蛋挞、水牛奶金龟包……满眼望去,都是珠光宝气,很有上个世纪广东的味道。
避风塘虾饺是最爱,另外脆皮伦教糕也是伦教特色了。不过由于酒楼做大做强,顺德不同地方都开了分店,但伦教总店还是最值得体验的!
大良
大良是顺德的宇宙中心,华盖路步行街、清晖园、顺峰山公园、华侨城欢乐海岸等景点都聚集在此。围绕着这些地方,美食数不胜数。
/太艮堡毋米粥/
大良第一顿最合适的打开方式就是粥底火锅。
这家毋米粥真的没有缺点,生蚝、白贝、牛肉等所有食材都非常鲜美,米汁把肉的水分裹住,鲜到爆汁。
吃到最后涮一根炸得酥的油条,这时粥与涮过的所有食材融为一体,此时呷一口正正好。
其它店铺推荐:
顺峰山庄:顺峰山脚下的酒楼,环境清幽,出品稳定
华生行:一家老字号糖水店,粽子是招牌,双皮奶也不容错过
论起吃“鲜”
勒流人称得上第一名!
除了以上地铁直达的地方,顺德还有一些小镇实在是隐藏得太深了,我们今天挖到的勒流镇就是顺德一个冷门又不容忽视的地方。
勒流
“食在广州,厨出凤厨”,其实这后面还有一句“味在勒流”。因此,当想要寻找最不让人失望的私房菜时,顺德人马上让我直奔勒流镇。
作为中华美食名镇,有句话叫“厨房龙,勒流公”,勒流才是顺德平靓正的代表地区,家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康记饭店/
勒流的名菜以鱼为首。厨师熟知每一种鱼的结构和纹理,熟练的将活鱼拆解,出锅后的鱼鲜、嫩、滑,且无骨。
这家店藏在勒流黄连古村河涌旁一棵大榕树下,不是本地人根本找不到,但一提到鱼生大家都会想到它。
鱼生正不正,点鲩鱼就知道了,在厨师精湛刀工下,一条鱼可以切成四蝶鱼生,每一片鱼都晶莹剔透,纹理十分有层次感,入口糯中带脆,回味甘甜,一点也不腥!
除了鱼生,其它部位还能做成鱼皮、鱼骨、鱼粥。花一条鱼的价钱,可以吃到四个菜!
/稔海和民饭店/
中国鳗鱼在勒流,顺德竟藏着一个“中国鳗鱼之乡”稔海村。
烤鳗鱼、煎焗鳗鱼、盘龙鳝等都是这里的鳗鱼名菜。其中,盘龙鳝如同一条龙盘踞在瓷碟上,褐色酱汁下露出白色鱼肉,吃起来肉质弹力十足。
这家店就在稔海村内,村民房子外墙上挂着蓑衣和捕鱼工具,吃完饭还可以一路逛一逛,感受渔村风情。
/烧鹅棉/
勒流烧腊也有自己的流派,选用马岗鹅,采用最传统的炭火烧制工艺,其烧鹅一口咬下去,皮薄而脆,肉汁浓厚。
这家店是勒流烧鹅代表,它家烧鹅虽然能在厚厚的皮下看见白色的脂肪,却没有肥腻感,还泛有淡淡的酒香味。
一口咬下去,首先是脆皮,其次是饱满肉汁,把这两者的口感平衡得极好。除了烧鹅,额外会送一份烧鹅汁,用来拌粉、佐菜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不喜欢肥肉的人来说,这家靓烧鹅简直是天堂。尽管十一点才开门,但常常一两个小时就卖完收摊了!
/振记冰室/
广东必须要有冰室啦,振记冰室始于1984年,无疑是独属于顺德回忆的老冰室。
在勒流人尽皆知,现在依然是过去老冰室的样子,简陋的门脸和塑料桌椅,手写招牌,贩卖红豆冰、菠萝冰、芒果冰、雪球等,经典长盛不衰。
其它店铺推荐:
正唞私房菜、勒流公私房菜
珍成炸滋味:顺德炸物天花板,开了十多年的路边大排档,招牌是龙眼炸猪肉。
阿多私房菜:勒流桑拿菜的代表,桑叶上铺虫草花,盖上鸡或鱼,蒸三分钟,鸡皮是又嫩又脆
不到容桂,不算来过顺德
容桂
顺着地铁终点站再往南行,就到了容桂,另一个顺德美食大镇。
由于它交汇了多条高铁线路,拥有自己的火车站,在地铁开通前,这里才是最容易抵达的顺德“好吃”头牌。
当年的厂房、烟囱、船锚、石墩都被保留下来,还多了许多霓虹招牌、涂鸦、灯塔、鲜花,摇身变为如今潮流打卡地。这里也是年轻人最爱去的美食之地。
那些容桂知名糖水店、小吃店都在这里开了分店,除了顺德传统美食,这里还有火锅、烧烤、酒吧、露营咖啡、音乐。
/周大娘牛乳店/
甜度适宜,招牌是与奶有关的各种甜品,凤凰奶、双皮奶……,在渔人码头散步拍照,正好来一碗当地甜品。
眼前是广阔江面,是有序入海的船只,耳边是江风,是货船鸣笛声,看一场渔人码头日落,喝一杯江边小酒馆,不禁感叹,顺德人是会“叹世界”的。
/梁权名鸡/
这是个真实藏在巷子里的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店里就三个菜,一个是鸡煲,另两个是鲫鱼和排骨。靠这三道菜,开了26年,容桂人从小吃到大。
鸡煲是招牌,用的是广东经典啫煲方法。
为了保证口感,半只鸡会分成两个煲上,确保每一块鸡都有好好被啫到,这样煲出来的鸡肉身紧实,鸡皮带有焦香。每一份鸡煲都配有鸡杂青菜汤,刚好解了啫啫鸡的油腻。
/根哥美食/
广东人无鸡不成席!这是顺德第一家栋企鸡,凭把名声传遍了珠三角。
栋企鸡意思是站立起来的烧鸡,用盐和盐焗鸡调料腌制,用滚烫的水浇灌,把鸡皮变得收缩紧致,放入明炉烧制,未见鸡,味先至。
这只站着的鸡变得金黄,皮脆汁厚,用手撕最过瘾。最多的时候根哥一天要卖掉300只鸡!
在容桂,可以说全民皆厨,如果你问他们最好吃的在哪里,他们永远会说“自家的“!
其它店铺推荐:
花花大排档:顺德第一卜卜蚬,秘制汤底,鲜嫩贝肉。
容边排骨饭:你见过蒸到焦黄的排骨吗?尽管是大排档,早上七点就已经门庭若市。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