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烘焙加盟排行榜,瑞可甜心为何能位居前列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烘焙加盟排行榜中众多出色的烘焙品牌,瑞可甜心以其显著的优势,牢牢占据前列之位。它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

烘焙加盟排行榜中众多出色的烘焙品牌,瑞可甜心以其显著的优势,牢牢占据前列之位。它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始终如一地坚持对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对烘焙工艺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品牌形象的精心打造。

< class="pgc-img">

首先,产品品质是保持口碑的基础。其始终如一地采用高品质的原材料,对烘焙工艺的每个细节都倾注心血,从而确保每一款产品皆具备上佳的口感与卓越的品质。

其次,其独特的品牌形象是重要支撑。它以温馨、甜美、时尚的形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这种形象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品牌的服务理念和文化内涵中。它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 class="pgc-img">

瑞可甜心的产品种类丰富多元,无论是传统的面包、蛋糕,还是时尚的甜品、咖啡,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在加盟支持方面,瑞可甜心为加盟商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支持。从选址到装修,从培训到营销,每个环节都给予全面的协助,助力加盟商顺利开店并实现盈利。

此外,其对创新的重视亦是关键因素。紧密追踪市场潮流,不断推出新颖的产品和独具创意的营销策略,持续保持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 class="pgc-img">

最后,瑞可甜心以其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极高,这也为加盟商带来了源源不绝的客源和出色的业绩。可以说,瑞可甜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卓越品质和创新精神,更在于其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 class="pgc-img">

图源自电影《街角洋果子店》

作者:吴邵格 | 编辑:葛伟炜


“烘焙下沉,没那么容易。”


说到烘焙,或许大家最明显的感受便是今年这个赛道变安静了。


从投融资信息可以看出,墨茉点心局、虎头局、鲍师傅、爸爸糖、幸福西饼等连锁烘焙品牌最近的融资都停留在了去年。投资人对烘焙赛道的态度也从去年的“疯狂”转变为如今的谨慎与观望。


正因如此,今年8月份关于连锁烘焙社区店可斯贝莉获得千万级B轮融资的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一时间关于该品牌的讨论不绝于耳。


“让我比较吃惊的是这个牌子很快就起来了,一夜间开出了多家门店。”这是可斯贝莉给厦门探店博主四喜留下的印象;上海的消费者汤汤对于这个品牌却比较陌生:“从没见过这个品牌,他家的面包好吃吗?”


可斯贝莉创立于2019年,据媒体报道,是福建本土快餐品牌华莱士创始人华怀庆的二次创业项目。据企查查显示,可斯贝莉的董事长华怀庆,正是华莱士董事长华怀余的亲弟弟。


< class="pgc-img">

可斯贝莉门店,受访者供图


被誉为“下沉市场开店王者”的华莱士,至今在全国已有近17000家门店,远超肯德基、麦当劳门店数之和。


“师出同门”的可斯贝莉同样聚焦二三线城市及社区,成立仅3年时间,便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开出约200家门店,此轮融资后,计划到今年底扩张至300家门店,3年内达到1000家。


然而,相比于汉堡炸鸡,要在烘焙行业实现这个目标,难度非比寻常。


美团餐饮数据观发布的《2022烘焙品类发展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烘焙行业整体销售额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但仅有几家连锁烘焙品牌门店数超过千家,大多数烘焙品牌仍属于夫妻店的形式,单店占比近68%,10~100家规模门店数占比约12%,100~300家规模的品牌门店数占比6%。


饮食习惯、不同地域的口味差异,以及激烈的行业内部竞争,甚至是来自茶饮、咖啡等赛道的跨界蚕食,都是造成烘焙行业当下格局的重要因素。虽然这些是每一个入局烘焙赛道的品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对于雄心勃勃定下扩张计划的可斯贝莉而言,则显得格外突出。


副食,翻身太艰难


单看市场规模,烘焙行业显然是个诱人的香饽饽。据欧睿数据,2020年全球烘焙终端零售规模达3850亿美元,中国大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烘焙市场,2020年规模341亿美元(约2358亿人民币)


然而分配到每个人,数据不容乐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Euromonitor,2019年我国烘焙人均消费量7.8kg/人,而日本、美国、法国分别为22.3kg/人、43.1kg/人、75.8kg/人。不仅人均消费量差距巨大,人均消费单价同样较低,2019年仅为3.15美元/kg,不及日本人均消费单价(7.22美元/kg)的一半。


我国人口基数大是其中的一大原因,而更为重要的是,烘焙产品在我国国民的饮食习惯中自始至终只是副食。


烘焙食品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西周时期,就因祭祀、筵席需求诞生了早期的“面点”,隋唐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面点作坊和制作名师,然而直到1950年代我国现代烘焙业正式拉开帷幕,烘焙食品却始终“敌”不过米面等主食。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烘焙产品的消费场景已经从节日送礼、生日庆祝等特殊场景,延伸到了休闲零食、下午茶,以及以早餐为主的主食消费。


尤其是当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他们在饮食上追求多元化、速食、健康以及颜值,为烘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增长动力。据艾媒咨询,2020 年中国72.3%的Z世代会购买烘焙食品。


这也意味着,烘焙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入局者只要抓住机遇,就能抢占市场,取得长足发展,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可斯贝莉。


然而,结合烘焙产品的特质,细细梳理就不难发现,阻挡在可斯贝莉等烘焙店面前、首当其中的,便是来自早餐赛道的竞争——更为确切的,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


中式早餐的种类与花样丰富而多元,包子、油条、烙饼、煎饼、烧卖、水饺,热干面、肉夹馍……相比面包等烘焙产品,上述的每一样都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 class="pgc-img">


虽然在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面包成为了最节省时间也最为便捷的早餐选项,但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无法养成每天早上吃面包的习惯。


“就是方便,头一天晚上在家门口的面包店买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微波炉里转上30秒就能吃。有时候赶时间,套上保鲜袋,一路上边赶公交边吃。”汤汤是个职场新人,在上海陆家嘴地区上班,她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一星期内自己选择面包作为早点不会超过2次,“中国人的肠胃还是更适合中式早点。”


据统计,2020年我国烘焙食品零售额中面包占比18%,人均面包年消费量1.65kg,不足日本(9.64kg/人)的20%。


不仅是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将烘焙产品当早餐就更不买账了。家住四川梅州市的私房烘焙创业者潘潘表示:“尽管自己是做烘焙生意的,一家人也做不到连着2天吃面包、蛋糕当早餐。”


显然,博大精深且根深蒂固的中华饮食文化下,面包主食化的道路似乎还十分漫长,甚至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消费者更愿意将烘焙食品定位为零食,主打蛋糕、糕点等品类的下午茶成为了烘焙消费的主要场景,咖啡、茶饮、新中式点心品牌纷纷入局。在品牌、资方、各类KOL和意见领袖的共同“拱火”之下,烘焙食品的休闲属性正不断被强化。


下沉,现实更复杂


我国的烘焙行业中,支撑千亿规模零售额的主力军正是烘焙店。据华安证券发布的研报称,烘焙店销售额在烘焙食品零售额中的占比达到72.4%,且近五年均保持在70%以上。


然而,全国近50万家烘焙门店,更多是以地区连锁和个体经营者的形式存在,鲜有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品牌。


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仅有米兰西饼、好利来、幸福西饼、85度C等少数几家品牌的门店数超过千家。其中,米兰西饼作为湖北当地品牌,已下沉至省内的天门、潜江、黄石等市;好利来主要布局华北地区;幸福西饼盘踞华南;85度C则聚焦长三角地区。


显然,目前我国烘焙行业的格局仍以区域性品牌为主,换个角度来解读便是——每个区域的烘焙赛道都充斥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外来客的可斯贝莉,想要将门店开遍全国,就得有本事斗得过“地头蛇”,而这并不容易。


< class="pgc-img">

受访者供图


首先面临的便是饮食习惯与口味差异。无论是烘焙品类,还是产品的口感、甜度、松软度等各个方面,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存在不小的差别。


但对于全国连锁烘焙品牌来说,产品线和口味已经基本固定,想要迎合当地消费者,从了解口味偏好、饮食习惯,到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不仅耗时费力,更要在供应链、门店精细化运营等各个方面下足工夫。


相较之下,本土烘焙连锁品牌更容易做到本地化经营


新零售商业评论在调研中了解到,各地区的本土烘焙企业正在快速迭代、壮大实力。


以长沙市场为例,烘焙品牌罗森尼娜深耕本地市场,在长沙有30多万电子会员,2021年线上全渠道销售额突破4300万元;另一本土烘焙品牌罗莎蛋糕目前在长沙拥有150家门店、60多万线下注册会员,正计划进一步聚焦私域流量运营,提升复购和客单价。


除了本土连锁烘焙店外,当地的夫妻老婆店也是不容小觑的竞争者。


来自四川梅州市的私房烘焙创业者潘潘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85度C、面包新语这类连锁烘焙店,好几家都在梅州开垮了。但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在社区做烘焙店,生意都还不错。”


这些夫妻老婆烘焙店,主要聚焦于服务社区居民,有的店主甚至就住在附近小区。他们用当地方言接待周边居民,大多有几样拿手且受欢迎的烘焙糕点,并且会根据顾客的反馈,及时调整产品口味或推出新品,因而拥有较大的用户黏性。


< class="pgc-img">


与此同时,虽然下沉市场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增强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需求等有利因素,但实际经营中,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深圳连锁烘焙店创业者木木向新零售商业评论讲述了在下沉市场开烘焙店所遇到的诸多难题。


“无论在下沉市场还是一线城市,开一家烘焙店基本需要十几到三四十万元。比如深圳,虽然人工、水电成本较高,但门店租金基本是押一付一或是押二付一,而在低线城市普遍要求半年一付或是一年一付,这样算下来,前期投入的租金成本就差不多了,而三四线城市通常还需支付高额的转让费。”最后一合计,在深圳与在三四线城市开烘焙店,前期投入的成本差不多。


而单店日均营业额却有着天壤之别,“以某全国性直营烘焙品牌为例,开在深圳的门店大约能做到6000多元,而三四线的单店日均最多不超过3000元。”投资回报率低,且开出的门店数越多,收支越不平衡,目前该品牌已经卡在下沉路上。


此外,因为是跨省开店,如果在当地没有熟人,往往还会遇到租店被坑、门店扩容手续迟迟办不下来等情况,让人应接不暇,叫苦不迭。


模式,还没有跑通


连锁门店扩张的基础在于高效的单店模型,而可斯贝莉在定价策略、门店选址、组织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都承袭自华莱士,换句话说,将华莱士已经验证过的模式,搬到同为餐饮食品的烘焙赛道,结果自然是好的——或许这也是资本方看好可斯贝莉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媒体报道,可斯贝莉2015年初入市场时,将门店开在社区和学校周边,主推一款售价仅3元的面包,平价定位与华莱士的“10块钱3个汉堡”如出一辙。


在股权结构上,可斯贝莉沿用了华莱士著名的433“福州模式”,即运营团队占股40%,外部门店开发团队占30%,剩下30%归公司后勤、其他门店利益相关者共同分配。


此外,可斯贝莉在门店扩张上还采取了“翻牌式合伙加盟制度”,“收编”个体烘焙门店,除了对门店进行统一装修改造、接入供应链外,股份也按433制进行分配。


在厦门,通过翻牌加入可斯贝莉的门店,毛利率据称能达到65%~70%,净利润20%~25%,普遍高于85度C、好利来和面包新语。


与此同时,为了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可斯贝莉不断优化烘焙产品结构,营收中50%为店内现烤产品,20%为本地化食品。其中,现烤产品采用前店后厂模式,由中央厨房制作冷冻面团,运输至门店,现烤现卖。


并且,在供应链端,可斯贝莉各地门店集中采购,采取与当地厂商合作的形式,既整合了供应链产能资源,又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与饮食习惯。


怎么看这都是再完美不过的经营模式,但屡屡曝出的华莱士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刷新了消费者的认知下限,更让人不禁怀疑其商业模式存在先天不足。


2021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餐饮业安全检查结果显示,自当年8月30日至12月13日以来,在近200条通报信息中,北京不同的华莱士餐厅共计被通报24次。


新零售商业评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涉及华莱士的相关投诉高达2904条,多为“食品未烧熟”“吃出骨刺、虫子等异物”“食物发霉、变质”等投诉内容。


< class="pgc-img">

图源微博


事实上,一切的根源,正是华莱士引以为豪的合作连锁模式,而对于可斯贝莉而言,诸多弊端与问题的显现或许只是时间而已。


仔细分析华莱士的合作连锁模式,不难发现,华莱士通过股份下放的方式,让员工、外部合作者与公司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然而,在低价策略下,一味降低产品成本必然导致员工、合作者为了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压缩成本。


曾有餐饮行业从业者向媒体透露,在华莱士全国统一的低价定价体系下,门店只能从原材料的利益最大化中获取利润,于是,反复用油、使用过期原材料等食品安全问题便也在所难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如果餐饮企业没有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KPI考核的第一要素,那么安全隐患必然很大。


同样的股权结构、商业模式之下,可斯贝莉如果无法摆正成本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无法正视消费者眼中的性价比究竟是什么,或许很快就会陷入危机重重的局面。


烘焙下沉,道阻且长。可斯贝莉能否成为下沉市场烘焙连锁品牌No.1,还需等待市场检验……


今日话题:你看好烘焙版“华莱士”吗?

021年新中式点心有多火,如今的质疑声就有多大。

新中式点心还是门好生意吗?品类的发展前景到底怎么样?

本文看点:

新中式点心是虚火吗?

国潮烘焙还能火多久?

泸溪河、墨茉、虎头局谁能成为新中式烘焙的头部?

< class="pgc-img">

新中式烘焙店铺没人排队了、资本正在逃离……

近期,唱衰新中式点心的声浪有点猛。

犹记得两个月前,墨茉点心局北京首店——西单大悦城店开业时,由店员树立起的提示等待时长的牌子,最高已经达到7个小时——相当于从北京到长沙的高铁时长。

这样的排队盛况之前也不只在墨茉上演。虎头局、泸溪河等新中式点心代表品牌,从去年开始,就成了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很多年轻人为了买一盒现烤麻薯,不惜排队三四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

与此同时,资本的疯狂下注也体现了新中式点心的火爆程度。

以2020年6月成立的墨茉为例,融资频率基本以三个月为单位。仅仅在成立的一年时间里,其便一举拿到了五轮融资。店面仅14家时估值就超过了10亿元,这意味着其一家6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价值就达到了近1亿元。

< class="pgc-img">

2019年成立的虎头局,也体验到了被明星资本“宠爱”的快感,半年内分别拿下红杉、IDG和纪源资本等在内的两轮融资。

作为“初代网红”的鲍师傅,亦被资本看上了。据AI财经社报道,鲍师傅在门店不到100家时,就曾收到估值100亿的投资意向书,如此计算,其单店估值也超1亿。

红餐品牌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0多家中式糕点企业获得了融资,而且都是有实力的资本在“抢注”,业内有传言称当时一度出现大多数VC机构想投却投不进的情况。

而这些无疑与当下的质疑声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新中式点心有多火,如今的质疑声就有多大。

新中式点心还是门好生意吗?品类的发展前景到底怎么样?本篇观察君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1

不排队、门店亏钱、融资无进展……

新中式烘焙不香了?

观察君梳理发现,引发舆论对新中式烘焙的反思主要来自几方面:新中式烘焙门店不排队了,门店开始亏钱了,资本也开始降温。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则是2022年伊始,被顶上热搜的“墨茉点心局裁员”的消息。

2月18日,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称,从长沙走出来的网红点心品牌墨茉点心局,在春节前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裁掉了约40%的品牌员工。此外,财务、人事部门也出现人员变动。

< class="pgc-img">

△墨茉点心局,图片源于品牌官微。

对此,墨茉回复称“2021年墨茉点心局做了部门调整,但后台部门调整比例不到20%,占总员工数比例不到2%,人员也在大量招聘中。”并于2月19日发布了一则招聘广告,称还要招聘200人,地区涉及长沙、武汉、北京和杭州。

虽然裁员风波止于此,但却引来了外界对于新中式烘焙品牌们的质疑声:新中式烘焙不香了,一些门店业绩下滑很厉害。

据“连线”报道,虎头局渣打饼行在开启全国快速扩张之路后,单店销售额出现下滑,在长沙大本营的门店目前处于亏钱状态。

此外,亦有不少媒体指出,资本开始降温,对中式点心没那么上劲儿了。自从去年10月至今,基本上没有品牌曝出新的融资消息。

“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虎头局在2021年年底已经开始接触投资人,欲寻求新一轮融资,并希望在2022年3月敲定融资协议。截止到目前,尚未有其新一轮融资完成的消息披露。

中式点心真的不香了?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虎头局渣打饼行官方微博。

观察君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事实并没有这么悲观。

首先说“新中式烘焙门店不排队了”,在大众点评上,观察君确实看到不少长沙的网友反馈,“随到随买,不用排队”这类说法。

在当地业内人士看来,相比去年,墨茉的长沙门店火爆情况可能不如往常。

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长沙游客大幅减少。在整个城市的旅游经济降温的大前提下,墨茉自然也难以幸免。尤其相比去年品牌风头正盛之时,受“喝茶颜悦色,吃墨茉点心”的傍名牌营销效应影响,到长沙打卡墨茉成了游客的必备项目。

其二,长沙当地中式点心铺饱和,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现在长沙的中式点心铺太多了,消费者可选择性大,不少新品牌更是采用低价引流策略,分流了原本为墨茉和虎头局的消费人群。”长沙餐饮媒体人好哥如是说。

观察君也发现,仅墨茉在长沙就已开出了40余家店铺。同样诞生于长沙的虎头局,在当地已有11家店。长沙各式中式点心新品牌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三食而粒、秘旨糕点行、小卒饼行等。

< class="pgc-img">

但在北京、武汉等地,墨茉和虎头局目前均呈现出扩张状态,多家门店仍有排队现象。知情人士表示,墨茉在北京和武汉的门店,单日营收五六万很正常,最高接近10万,大部分门店月售百万。

目前墨茉集中布局北京、武汉两个城市,北京已开9家,武汉已开12家。虎头局在武汉和墨茉“血拼”,亦开出了14家门店,与此同时,其扩张重心还明显往一线城市转移,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加速开店。

泸溪河虽没传出融资消息,但其门店扩张也异常凶猛,在全国广撒网,去年在宁波、杭州、温州、济南、厦门、成都等多地开出首店。全年共新开了128家门店,从去年12月至今,其每月新开门店保持在30家以上。目前,其全国总门店规模已突破300家,而且都是直营门店。虽然泸溪河是创立于十年前的老牌,但它显然赶上了新中式点心崛起的东风,成为了该领域一匹低调的黑马。

< class="pgc-img">

△泸溪河南京江宁太阳城店,图片源于品牌官微。

总的来说,中式点心在长沙确实不如去年那般火爆,随着新品牌频出,门店增多,客流被严重分流,新中式烘焙品牌也出现了不排队的情况。同时,资本相比去年似乎也更冷静了。

但另一方面,头部品牌仍在全国加速跑马圈地,新品牌们不断入局跟进。

那么,新中式烘焙这条赛道到底是真火还是虚火?或许我们需要回到新中式烘焙赛道火爆的契机去一探究竟。

2

新中式烘焙是怎么火起来的?

新中式烘焙为什么爆火?观察君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原因:品牌创新+资本助推。

1.点心局们最大的特色是“西点中做+国潮风”

品牌创新首先体现在产品创新上,西点中做和零食化为主要产品创新方式,卖点则为现烤现卖,低糖低脂更健康。

目前多家中式点心品牌主推的产品,大都利用西点中常见的蛋挞、泡芙、芝士等,“改头换面”后重现,然后再搭配桃酥、蝴蝶酥、芝麻脆饼这类重新包装的传统中式糕点。

就拿麻薯来说,多年前就有了,只是以前比较大只,也没有品牌去主推。新中式点心品牌把它做小的同时创新了更多口味,比如咖啡味、鲜奶提子味等,并把它做成主打产品,这在传统的烘焙市场很少见,有差异化特性。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墨茉点心局官微。

同时,新中式烘焙品牌们还会对这些产品搭配一些中式要素。如墨茉点心局的“糖葫芦麻薯”“脸谱灌浆曲奇”,都是在西点的基础上,加了像糖葫芦和脸谱这样的中式元素。

此外,传统的中式点心都是论斤称着买,有的一斤几十块,让人望而却步。而新中式点心商家们则是一份份分好,包装精美,又方便携带,价格负担也小。

品牌创新的另一个表现是,门店装修设计走国潮风。

借势国潮崛起的红利,新中式烘焙品牌狠狠地圈了一波粉。如墨茉点心局的“狮”,虎头局的“虎”等典型的中式元素,很好地体现了品牌调性,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情绪和文化价值,迎合了年轻人彰显个性,塑造社交形象的新需求。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虎头局渣打饼行官微。

消费投资领军人物、B资本董事长王岑曾说过,如果是5年前,甚至3年前,墨茉点心局可能都不会赢得这么多掌声,但现在国货、国风国潮拥有巨大的流量红利,流量红利直接等于销售费用的效率更高、毛利更高。

“一个东西突然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首先这个浪潮,起码你应该拥抱,否则代价就是销售费用很高。”观察君认为,这句话适用于所有新创品牌。

还有一点值得说道的是,点心局们相比传统烘焙品牌采取了较为高调的选址策略,一般选择城市最好的地段,用最贵的房租来换取最大的曝光度,自带引流效应。墨茉长沙首店开在网红商圈五一广场,刚开业时的排队效应被极大地扩散,加上长沙这座“造星城市”的加持,其才得以火速出圈。

2.资本们想赌出一个烘焙界的喜茶或奈雪

再来谈谈资本助推,资本为什么突然就看上了新中式烘焙?

在观察君看来,其实是因为他们想赌出一个烘焙界的喜茶或奈雪。

按照美团龙珠创始合伙人朱拥华对外的说法,第一次走进墨茉点心局门店的场景,让他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在深圳看到喜茶门店时的感觉。“瞬间感受到那种点心香味、国风环境与人潮汹涌带来的冲击。”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虎头局渣打饼行官方微博。

严格来说,烘焙赛道实际上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便迎来了投资热潮。一位投资界业内人士说,“先是互联网行业被投资得差不多了,然后一部分机构瞄向了茶饮行业。茶饮这波热度过去后,投资机构发现烘焙单店收入也不错,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对于单店收入,中式糕点的门店面积一般都在30~50平米左右,比中式茶饮略大,但客单价却比奶茶高很多。虎头局创始人胡亭曾经向媒体透露,虎头局55平米的门店曾创下单月127万元营收的纪录,坪效达到2万元每平米。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也曾对媒体表示,墨茉点心局60~70平方米的店面,月营业额可以做到200万元,最快三个月即可回本,完全提升了休闲食品所能达到的盈利高度。

中国的烘焙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增速明显。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糕点面包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1129.8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81.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50%,预计2021年全国糕点面包业的规模达2424.57亿元。

另一方面,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集中度并不高。

尽管好利来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开设了连锁店,元祖食品、面包新语、克莉丝汀、巴黎贝甜等外资烘焙品牌,也已登陆中国大陆市场近20年,但还没有一个所谓的全国连锁烘焙品牌门店超过千家。

最后,让资本下定决心的,是休闲属性的中式糕点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高频刚需。

根据人民网和腾讯TMI联合发布的《00后生活方式洞察报告》显示,有超过74%的00后有消费休闲类食品的习惯,相比80后人群,只是为了对付一顿早饭或者过生日才去买一个面包西点,00后和90后会为了口味和创意去买一个中式糕点。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墨茉点心局官微。

艾媒的《2021年中式糕点新国潮趋势发展报告》也显示,在2021年的烘焙消费人群中22~40岁的人群占比高达78%,而女性占比高达61%。可以说,糕点和烘焙食品是当代年轻人消费频次最高、且用户群体最多的休闲食品之一。而抓住年轻人的胃显然是资本的野心。

总的来说,大赛道、年轻人、走国风是新品牌吸引资本的三个关键特征。资本的介入,显然给新中式烘焙品牌“跑马圈地”提供了助力,而规模塑造影响力,各地门店增多又进一步助推了赛道的火热。

由此可见,新中式烘焙赛道火是真火,但是根基不稳却也是事实。

3

新中式烘焙进入混战,内卷初显

那么,这种火(风口)还能持续多久?观察君认为,分析这个问题需要分两个角度,一个是品类,一个是品牌。

从品类的角度来看,新中式烘焙可以说是由墨茉和虎头局开创的一个新细分品类,做的是中国本土零食中小糕点的复兴。而这个复兴背后,是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

老品类长期缺乏创新且主流产品价格偏低,而消费者需要更新鲜、更健康的产品,新式烘焙就能满足这种需求,他们用新的产品形式、新的品牌价值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升级需求。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在2017-2018年,资本蜂拥的是幸福西饼、原麦山丘这样的西式烘焙;到了2019-2020年间,轩妈食品、小白心里软这样的短保烘焙受资本青睐有加;而从2020年下旬开始,墨茉点心局、泸溪河、虎头局等国潮烘焙便开始进入资本视野。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墨茉点心局官微。

虽然当下是国潮烘焙的风口,但并不意味着西式烘焙、短保烘焙就完全没有市场了,这些领域也照样有领头羊品牌和追随者品牌。只要有细分市场需求,就一定有品牌发展的机会。

所以,当下对新中式烘焙还能火多久的质疑,主要是针对墨茉、虎头局,还有各地的“点心局”这些网红品牌来的。在讨论它们能火多久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目前新中式烘焙的市场概况及竞争态势。

1.新品牌层出不穷

虎头局和墨茉火爆之后,多个一线城市都涌现出来了本地品牌。

比如魔都有“珍糕兴点心局”,天津有“唐小合点心局”,广州有“狮头点心局”,厦门有“虤茶点心局”“三味酥屋点心局”,福州有“未芝点心局”,连“南洋大师傅”所属公司也赶紧趁势推出“南洋点心局”。

层出不穷的新品牌,一边助推着品类持续火热,一方面也不断分散着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得每个新品牌“占领顾客心智”的营销成本变高。

2.点位卡位赛激烈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该赛道的知名品牌都在抢占一线城市。

以去年9月,南洋点心局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广安门外大街天虹商场开出首店为标志。11月,虎头局首店落子五棵松华熙LIVE购物中心,而不远处,泸溪河的新店铺也在装修中。12月,墨茉点心局北京西单大悦城首店开业,紧接着其一口气连开7店,且选址都在黄金地段。

进入2022年,柒月点心局也进入北京。点心局们都想在京占领一席之地,而这种现象在其他一线城市也在上演。

而微观来看,具体到一个城市,大家都在抢核心商圈。以郑州为例,尽管虎头局和墨茉还没有进入,但是市场已经开启了“门对门”的正面较量。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鲍师傅官方微博。

郑州某购物中心负一层,十几步的距离内就扎推了四个品牌。其中一家点心局的左手边是泸溪河,右手前方是一家饼局;而这家饼局的正对面,又是鲍师傅。整个小吃层约80多家门店,已经扎堆了10多家烘焙品牌。贴身肉搏的画面感很强。

江湖传闻,这种抢点布局已经把一些购物中心的点位租金拉高到了月租38万。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堪比卖豪车的租金!”有烘焙达人感慨。

3.产品同质化严重

除了门店布局的“贴身肉搏”,产品线也越发相似。

新中式点心品牌的主推产品基本上大同小异,都集中在麻薯、泡芙、桃酥、蛋挞上面,而且人均都在30-50元之间。

特别是超级爆品“麻薯”,几乎成为每家的标配。比如泸溪河,原来的招牌产品是桃酥,如今,主推产品变成了台湾麻薯、金牌鲜花饼、原味泡芙。

还比如,在主打国风仙豆糕的烘焙品牌的菜单中,除了爆品仙豆糕,手工麻薯也成为引流产品。比如喜茶热麦,推出了布蕾QQ麻薯等芋泥麻薯系列产品。甚至就连卖铜锣烧的章台柳,也推出了芋泥麻薯铜锣烧。由此可见竞争有多么激烈。

同质化的后果是,不少消费者买完就忘(对品牌没记忆点),甚至把几家的产品放在一起,拆掉包装,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出谁是谁家的。

4.老品牌奋起直追

竞争已经不局限于新品牌之间,而是已经升级到整个烘焙行业的较量。

就在上述四家新中式烘焙的周边,还分布着多个知名烘焙老牌。其中有韩国品牌多乐之日,有国货品牌一点花钿、泸溪河桃酥,有主打可颂的月枫堂,有西树泡芙,也有喜茶的“茶+烘焙”品牌“喜茶热麦”。

事实上,泸溪河就是老牌突围的典型代表。当墨茉、虎头局把新中式点心这股旋风卷起来之后,泸溪河很快跟上,推出台湾麻薯、泡芙、盘挞等网红产品,很多消费者误以为它也是新品牌,如今也总是被拿来和墨茉、虎头局相提并论。虽然它也确有实力,但过去十年间它一直默默无闻,如今因为行动迅速,才得以火遍全国。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泸溪河官方微博。

泸溪河甚至被曝出不屑于资本抛来的橄榄枝:拒绝接触财务顾问,没有融资意向,联系方式也不给。这种神秘感更是拉升了品牌的好感度。

成立于2015年的祥禾饽饽铺,同样算是一家“老字号”,目前在天津有十余家门店,具有较高的区域知名度。去年10月也获得由CMC资本独家领投,同创伟业跟投,不二资本作为战略投资方的联合投资,融资金额过亿元人民币。

所以说,老牌也是此轮中式点心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拿北京市场来说,“墨茉们”面对的是北京稻香村、富华斋、詹记、汉糕堂、点金狮等盘踞当地多年的烘焙品牌。

< class="pgc-img">

而来自85℃、原麦山丘、面包新语、巴黎贝甜、味多美等西式烘焙品牌的竞争同样不容小觑。

在墨茉点心局北京新世界店筹备开业之际,邻居原麦山丘在同时进行2.0门店的升级改造。而在一条马路之隔的新世界百货二期底商,泸溪河店门口排起购买桃酥的小长队,85℃门店也有不少顾客光顾。小小的一个路口,成为新老烘焙品牌争夺北京市场的缩影。

< class="pgc-img">

△墨茉点心局·北京新世界店,?图片源于品牌官微。

对于它们而言,复制麻薯、盘挞等热门产品的成本趋近于零,并且它们还有着墨茉点心局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上海的红宝石、武汉的仟吉、成都的马得利蛋糕等区域强牌,通常有政企合作市场的强大话语权。

5.茶饮品牌跨界抢食

正是因为新中式烘焙和新茶饮的用户高度重合,墨茉当初才和茶颜悦色捆绑营销。其创始人王瑜霄曾表示,对于开店的设想是,每三家茶颜悦色,就有一家墨茉点心局。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墨茉点心局微信公众号。

在搭配上,甜食与茶饮几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令新烘焙品牌们意想不到的是,新茶饮也磨刀霍霍来抢食。

今年1月,头部茶饮品牌奈雪开始布局新中式点心,其小程序上,新增了“新中式点心”品类,包括麻薯、肉松小贝、蝴蝶酥等20多种产品。现烤的新中式点心目前只在部分店铺有,但未来全国门店都会陆续上架。

喜茶早在2017年就布局烘焙品牌,去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多款地域性烘焙产品,包括西安桂花宽面蛋糕、济南阿胶苹果包、无锡梅花糕等。与此同时,喜茶的货架正频繁上新着各式预制包装点心。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喜茶官方公众号。

同样是国风、国潮定位,同样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新茶饮与新烘焙这种原本模糊的边界感也意味着,更容易“被切入”的新烘焙赛道的厮杀将变得更加惨烈。

4

破局之道:

产品力定生死,扩展销售渠道是机会

在上述种种竞争环境下,新中式烘焙品牌的日子,显然并不会像表面上看着那般光鲜。文章开头说的,长沙门店月营收从百万降到三十万,有的甚至亏钱,这些也可能在其他城市继续上演。

有媒体报道,在被誉为“网红品牌内卷地”的北京朝阳大悦城,店铺的年平均淘汰率约30%,其中烘焙品牌的换店率更是遥遥领先。负一层地铁入口的泸溪河排队的人流可以蛇形走位三圈,而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是曾经备受欢迎的面包新语,而随着楼上墨茉点心局的入驻,泸溪河的店员已经开始忧心顾客的分流。

美团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烘焙门店的平均存活时长为32个月,还不到三年。之所以会这样短命,观察君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在资本的助推之下,总有更具“新鲜感”的品牌出现攫取年轻人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烘焙品牌在迅速规模化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单店品控参差不齐等问题。加上线下门店的店租、人工等成本高昂,在失去了资本输血之后,也会难以为继。

一位投资人解释:“新中式烘焙品牌所在的赛道并非真正降温,而是投资市场逐步回归到正常状态。中式糕点品牌尤其是网红品牌大多存在同质化问题,一旦消费者兴趣下降,自然会面临过气风险。”

1.留存和复购,决定品牌能走多远

同质化显然加速了这场淘汰赛。

在此之前,业内已经有了一个饱受同质化伤害的经典案例——鲍师傅。以肉松小贝起家的鲍师傅,曾经深陷“李鬼”之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品太容易仿制,并且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仿品与正品口感几无二致。

最终,盗版门店的泛滥,既伤害了鲍师傅的品牌口碑,也戳穿了令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网红泡沫,肉松小贝迅速成为各大点心品牌店的标配,鲍师傅的排队盛况也不如从前。

在打卡网友的反馈中,观察君也看到,不少消费者坦言:“两家都主打蝴蝶酥,谁不排队去谁家买。”

这其实折射出了一个本质问题,就是这些新品牌能火多久,表面上考验的是应对各种竞争的能力,最终还是落到产品力上。餐饮生意的本质是留存和复购,如果没有到达这个拐点,品牌必然走不远。

而目前市场上的新烘焙品牌,热度上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打卡的年轻人,也包括一些探店博主等,但是排队人数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回购率就高,排队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导致消费者预期提高而体验感降低,如果口味达不到预期,那消费者很可能就是排队打卡,买完就忘。

“味道一般,吃过第一次后,并没有复购的欲望,不明白这个品牌为什么火爆。”当多数消费者给出这样的反馈时,这个品牌就距离出局不远了。

更别说,有的几乎是“墨茉们”的仿版,而且以放加盟的方式割韭菜,这类品牌天生产品力就不足,品牌生命注定是昙花一现,想跟风创业的人一定要警惕。

2.扩展线上销售渠道,拉高营收天花板

目前,全国短保烘焙行业还没有绝对的头部品牌,在一次采访中,墨茉点心局创始人王瑜霄说,“预计要三五年才会像喜茶、奈雪那样形成真正的头部效应”。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泸溪河官方微博。

显然,目前国内烘焙市场仍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阶段,区域性品牌较多,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当下的现实是,同质化、模仿抄袭严重,不论跨界者,还是行业老玩家,中式点心们的品牌壁垒和护城河暂时都没有特别明晰。

如何破局?

产品创新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王瑜霄坦言,一款新品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会被其他品牌模仿。“有经验的糕点师吃一口就可以知道产品的配料”,对于自身来说,墨茉点心局还在不断改变形态中,希望能够以创新维持品牌的热度,同时结合品牌输出以求站稳脚跟。

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也提到,传统糕点应该把最具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文化守住,要有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否则热度仅能维持数月。

除了不断创新强化产品力,扩展布局新渠道也许是条不错的路子。

虎头局已经在这方面尝到甜头。虎头局一方面利用直播间优惠券对线下门店引流,另一方面在天猫店上线更多非现烤现卖类的糕点。据了解 ,虎头局电商平台于2021年9月正式上线,至今已实现数千万业绩增长。

< class="pgc-img">

△虎头局渣打饼行,图片源于品牌官微。

2021年12月24日,虎头局渣打饼行和天猫签署战略合作。

前不久,虎头局对外透露,还将继续深化电商平台布局。可以预想,多矩阵、多平台售卖不同品类,进行本地生活与线上电商的组合搭配将是其下一个阶段的重点。

获得过亿元首轮融资的“祥禾饽饽铺”,也表示在门店经营规划方面会继续加大线上渠道投入,此外也在和线下商超、便利店渠道对接。

< class="pgc-img">

△祥禾饽饽铺,图片源于品牌官方公众号。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家连锁烘焙糕点品牌已开启抖音直播,越来越多烘焙品牌选择将全部或大部分销售转移到线上。

除了虎头局这类新中式烘焙网红,还有像上海红宝石、西区老大房这类上海的传统老字号品牌,以及幸福西饼和轩妈蛋黄酥这类品牌,均在借助线上渠道和直播等方式,大举收割下沉市场。

门店数量少、覆盖度低的新烘焙品牌们,正在采取类似的策略,拉高营收的天花板。

小结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零食化点心的多元化需求不断上升,新中式烘焙市场的盘子将越来越大。

但梳理烘焙赛道过往的发展历程,网红品牌总是来了又走,如今剩下的还是元祖、好利来、味多美,以及更具历史的稻香村、广州酒家等老字号,牢牢把守着生日蛋糕以及伴手礼两大市场刚需,形成更加长久和稳定的生意。

所以,新品牌若不想成过客,就得有长跑的身体素质。

资本只是这场中式烘焙赛跑的催化剂,未来真正考验品牌生命长度的,一是产品创新迭代能力,二是企业组织力。就像王瑜霄所说,除了拼产品以外,未来的品牌要想出来,拼的还是运营和服务。

参考资料:

1、北京,点心局们的新战场 | 壹览商业

2、墨茉裁员风波背后:被资本蜂拥的国潮烘焙,还能火多久?| 创业邦

3、中式烘焙很香?但墨茉点心局未必 | 鹿财经

4、虎头局、红宝石涌入抖音,新老中式网红烘焙品牌玩得懂直播吗?| CBNData消费站

5、新中式烘焙开启“乱战”模式,明年将进入淘汰赛 | 餐饮新连锁


来源 | 餐饮品牌观察

作者 | 红餐品牌研究院

设计 | 黄李辉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