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的菜饭特别好吃,几乎人人都会点,晚了就买不到了……还有杂粮饭、本帮酱鸭、红烧肉等,也特别受欢迎。”8月13日上午,在闵行区浦江镇,位于闵驰二路上的欣佳宝邸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开业,84岁的居民鱼伯伯早早就过来等着用餐。据悉,食堂试运营十多天以来,几乎天天排队,日用餐量已迅速从最初的每天300客上升到每天500多客。
欣佳宝邸社区长者食堂位于街边一楼,靠近路口,位置方便,在设计装修上更是考虑了诸多适老化细节,比如暖色灯光、防滑地砖、防碰撞圆桌角、爱心拐杖夹、桌边起身扶手、上下梯扶手等。区别于普通社区餐厅的环境设计,让老年人就餐安心更暖心。
这也是浦江镇第5家社区食堂,提供中晚餐,全年无休,可满足周边15分钟生活圈大约16个小区的老年助餐需求。
浦江镇老龄条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60周岁以上的居民已占38%以上,欣佳宝邸所在的南浦航区域常住老年人口达1万多,老年助餐需求迫切。今年初,欣佳宝邸居民区“挤”出13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在镇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克服办证、装修、电量扩容等困难,成功将其改造成社区长者食堂,并引进专业第三方进行运营管理。
社区食堂办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鱼伯伯告诉记者,老伴去美国照顾孙辈了,他自己一个人居住,平时基本不做饭,都在外面吃,“品尝下来,我对这个社区食堂非常满意,一是干净卫生,二是服务态度好,最重要的,还是饭菜好吃。所以,试运营期间,我就天天来吃饭,过几天,社区食堂也将供应早餐,到时候,我的一日三餐都准备在这里解决”。
据了解,该食堂曾在开业前进行了专业的市场调研,询问上百位老年人的口味以及饮食需求,设计出了丰富多样、低盐低油、清淡易消化的适老化菜品。其中,每日的现炒时蔬,就有十几个品种可供选择,能让老年人摄入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为老年人的健康加分。
“我们卖的并不是大锅菜,而都是用小锅炒出来的,一锅只出10份菜,更加入味,更加好吃,而且,菜品以本帮菜为主,厨师也是本地师傅,烧出来的地道菜特别受老上海欢迎,比如招牌本帮酱鸭,采用秘制酱汁,咸甜适中,占据叔叔阿姨们的回购榜第一名,另外,上海熏鱼、外婆红烧肉也毫不逊色……”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说。
在这里,“一碗米饭”也得到老人的纷纷点赞,卖成了“爆款”。据介绍,这家食堂烧饭只用纯净水,而且,不用大蒸箱来蒸,而用小电饭锅来煮,一锅只出10碗饭,如此,米饭更香,吃口更好,“店里有一位阿姨专门负责烧饭,16只电饭锅一字排开,一天要煮4轮。”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堂还特别供应杂粮饭,会提前将杂粮浸泡4个小时,再用专业方法将其煮至入口软糯,不仅健康好吃,也对牙齿不太好的老年人更加友好。
记者看到,上午10:30,食堂里已是人头攒动,有的老人打好饭菜开始堂食,有的老人则打了几个菜带回家用餐,大家不时互相打招呼。人群中,提着一只竹篮的杨阿姨特别显眼,篮子里是打包好的热饭热菜,“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我买回去和她一起吃”。
价格实惠,也是社区食堂受欢迎的理由之一。鱼伯伯说,自己每顿三个菜一份饭,在一般餐厅起码需要40元,在社区食堂只要30元左右,而且,80岁以上老人还享受8折,自己实际只要付24元。
据了解,60岁以上老年居民均可享受用餐折扣,其中,60周岁~69周岁享88折,70周岁~79周岁享85折,80周岁以上享8折。60岁以上退伍军人,直接享受8折优惠。浦江镇低保低收入人群,出具相关证明,每日一餐立减6元。
老人用餐前带好相关证件办理用餐卡,配合工作人员录入相关基本信息,即可享受智慧用餐流程。选好心仪的菜品放至结账柜台,系统会根据录入的基本信息,分档自动打折扣款,省去每次出示证件等诸多麻烦,大大提升了结账速度以及老年人的就餐体验。
浦江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完善其他区域的社区长者食堂建设,挖掘好辖区资源,进一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用餐需求,布局好“社区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社区助餐点”,提供“套餐化、个性化”助老餐服务,打造“浦江?食光里”品牌。“不仅要让老年人吃得实惠,还要让他们吃得放心、安心、开心。”
来源:作者:黄勇娣
何吃得好、吃得安心
一直是老年群体关心的民生问题
随着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社区长者食堂
不断推陈出新
老年人的吃饭问题
正逐渐找到“最优解”
图源:上海嘉定
但在实际运行中
还是会碰到
因居民的不同需求
而带来的问题
记者刘康霞今天来到
嘉定区吉镇北路社区的我嘉餐厅
这家社区食堂虽然空间不大
但是非常整洁
为居民供应早中晚三餐
图源:上海民政
吉镇北路社区食堂
从今年2月起正式营业
并从7月29日起供应晚餐
对于户籍在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人
还有每天3元的助餐补贴
现场贴出的一周菜单显示
这里菜品丰富
菜的单价从3元到18元不等
也有15元和20元的套餐
但近日,食堂贴出公告
从7月29日开始
最低消费达到7元
才能使用老人助餐补贴
对于这项规定
居民有些不理解
对于这个情况,真新街道吉镇北路我嘉餐厅负责人殷晓雯解释,此前餐厅并没有最低消费,但出现了部分老人只拿包子、鸡蛋等菜品凑满3元享受减免的情况,这也导致其他有购买需求的居民却买不到相应菜品。在收到居民投诉后,餐厅和街道研究讨论后,设定了满7元才能享受补贴的规定。规定实施后,大部分居民都表示,有了基础门槛,菜品买不到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据介绍,真新街道规划的15分钟生活圈社区食堂共有4家,位于吉镇北路的这家是今年新开放的,颇受周边居民欢迎,日均供应餐食500客左右。对于需要最低消费才能享受助餐补贴的情况,真新街道主任沈元雄说,这是综合了菜品质量、价格、服务和供需平衡后,研判制定的。未来,社区食堂对于惠民政策将采取更规范的表述,同时进一步改善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居民的满足感。
嘉定区民政局局长何志军表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嘉定全区共有24家长者食堂,未来根据就餐需求还会继续开设新的服务点。而对于最低消费,民政局并没有统一规定。
嘉定区区长高香表示,长者食堂设立最低消费有综合因素的考量,我们理解运营商要算经济账,但能够享受助餐补贴的老人也是政府实事工程的特定对象。她指出,各街镇在制定规则时,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考量,兼顾各方利益。
听民声、解民忧
察民情,汇民智
2024夏令热线·区长访谈
欢迎您的参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记者:刘康霞、王迪杰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严萍
不论是新开业的餐厅,还是经营了数年的老店,都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连日来,中海社区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倡导餐饮经营者、消费者践行“光盘行动”。社区工作人员连去10余家餐饮店,发现健康餐饮观念越来越普及。
4月8日午时,在北寒北巷的一家川菜馆内,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并且还有几名外卖小哥在等待取餐。“以前的菜品只有1个规格,胃口小的顾客独自用餐,肯定吃不了。如今,每道菜都有大、中、小3个规格,线上线下销售都非常火爆。”该店负责人表示,虽说大份菜的利润更高,但大部分顾客选择小份菜的意识越来越强。所以,点餐时,服务员会主推小份菜。女顾客单独吃,小份菜荤素搭配加个米饭,吃得饱又不浪费。
同样,在北寒路的一处家常菜餐馆,餐具从以前的圆形菜碗,换成了容量更小的菜盘,价格也相应下调。门店负责人介绍,调整餐盘后,收餐时可以看到光盘率明显提升,很少有剩餐。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适度点餐、吃不完“兜”着走的好习惯。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梁蕊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