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演员郑恺投资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内装潢涉嫌抄袭一事,7月20日凌晨,吼堂老火锅方面再次发表声明,要求郑恺督促调查结果并向公众公布,同时要求火凤祥鲜货火锅所有门店更改对外整体形象。
7月20日上午,新京报记者联系到火凤祥鲜货火锅的招商经理,并拿到最新招商资料,其门店场景图片等已明显有所减少,有更新。吼堂老火锅在查看这份最新招商资料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招商资料看,新的门店实景装潢已不涉及和吼堂老火锅装潢类似的图片。
尽管才刚开一家店,但火凤祥已经规划到2022年底门店数量至少要突破540家。新京报记者咨询了解到,加盟开设一家火凤祥,投入加盟费、品牌使用费、装修、设计等所有的总成本大约需要两三百万元。业内认为,明星流量加持配合短回本周期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关注,开放加盟能帮助品牌实现规模扩张,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而火凤祥此次涉嫌抄袭事件可能会对品牌造成一定的损伤。
吼堂要求火凤祥更改整体形象,担忧未来反被指侵权
最近两日,明星郑恺新开的火凤祥鲜货火锅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7月18日晚,吼堂老火锅公开发文称,郑恺在宁波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装修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其招商宣传册使用吼堂老火锅实景图。7月19日早,“郑恺火锅店抄袭”上了微博热搜首位,引发网友广泛讨论。7月19日下午,火凤祥鲜货火锅发表声明称,已联系专业人士展开调查,郑恺也转发微博称,“如有侵权,立即整改”。
7月20日凌晨,吼堂老火锅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再度发声。根据吼堂方面的说法,公司尚未收到郑恺方对于此事的直接回复,仅在微博上看到了其“如有侵权,立即整改”的表态。
此外,吼堂方面还提出两方面的要求:请郑恺督促并推进此次涉嫌抄袭事件的调查,并即时向公众公布调查结果;请火凤样宁波店和未来可能开设的直营店、加盟店,立即停止和不再使用与吼堂老火锅相同及近似的装潢,更改火凤祥对外的整体营业形象,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月20日上午,吼堂老火锅联合创始人袁烨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并未与火凤祥鲜货火锅方面取得直接联系,而是由中间人沟通,因此针对此事还没有解决方案。不过,吼堂老火锅目前在成都仅有一家门店,且并未开放加盟,而火凤祥鲜货火锅已开放招商加盟,担心这些新开的加盟店继续使用该装潢,吼堂老火锅作为单个门店,未来可能会被误认为侵权。
火凤祥更新招商资料,部分涉嫌抄袭内容已改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吼堂老火锅在声明中提到,据火凤祥鲜货火锅宣传手册,2020年,预计在全国开设签约门店50家,2021年新签约180家,2022年将在国外开店。
“他们招商手册上的5张图是我们店里的实景”,袁烨向新京报记者展示火凤祥鲜货火锅此前的招商手册时说,这份招商手册是今年5月有餐饮同行提供给吼堂老火锅方面的,当时提醒注意防范侵权。
根据火凤祥鲜货火锅方面的声明,公司明确表示要对此事进行调查,郑恺本人也表示如有侵权立即整改。
7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以加盟商身份拨打火凤祥鲜货火锅加盟电话,其招商加盟仍在进行中。据一位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介绍,火凤祥鲜货火锅加盟费28万元,仅作为品牌使用费,保证金5万元,装修设计及设备等需要另外缴纳相关费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从上述招商工作人员提供的加盟资料看,与吼堂老火锅方面拿到的那份,在文字、部分图片等内容上有重复之处,不过室内场景图片和相关资料明显有所减少。
袁烨看后表示,之前火凤祥鲜货火锅招商手册中直接使用的吼堂门店实景图已经没有了,应该是更新了。随后,新京报记者再次以加盟商身份要求火凤祥招商处工作人员提供内部装修图,对方尚未回复。
火凤祥欲高速扩张,加盟开店总成本两三百万元
根据天眼查,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5位股东控股。其中,自然人张松持股55%,为最大股东;股东之一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0%;郑恺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0%。也就是说,郑恺通过该公司间接持股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足10%。
有资料显示,郑恺曾公开表示自己从头到尾都在参与这家店的管理,包括装修细节和菜品、食材等。业内人士认为,火凤祥鲜货火锅一开始正是看中了明星这一优势,在门店开业及招商加盟时就将“流量明星+媒体宣传”作为宣传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背靠明星效应,尽管目前仅有1家店就涉嫌侵权纠纷,但在开店方面,火凤祥鲜货火锅已经定下了较高的目标。
根据火凤祥鲜货火锅招商经理提供的资料,2020年预计全国签约门店50家,其中开业30家,包含直营店5家;2021年则预计新签约180家,直营店20家;预计到2022年将管理国内已经开业的260家门店,且要新签约300家店并开业276家,并进军国外市场开5-10家店。如果按照其2022年的规划推算,年底至少门店数量要突破540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新开180家店,平均每两天新开1家餐厅,而加盟是其扩张的主要方式。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不包含房租,开设一家火凤祥需要缴纳加盟费、品牌使用费、装修、设计、广告营销等费用共143万元。而根据招商工作人员介绍,开店总成本约为两三百万元。以一家130个餐位的餐厅为例,月均利润能达到18万元,回本周期为7.88个月。
明星站台能给餐饮业带来巨大的线下流量,此前也有多位明星涉足火锅业态,例如包贝尓开设的辣庄火锅,陈赫开设的贤合庄火锅等,但明星开设的餐饮店也被曝出过食品安全隐患。自2017年以来,韩寒开设的餐厅“很高兴遇见你”多次被曝出后厨脏乱差,员工未持有健康证上岗,厨师偷吃、鼠患等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多家餐厅也先后关停,对品牌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同样是在2017年,包贝尔辣庄火锅有加盟店被曝鸭血用牛血兑水而成,总部与加盟商矛盾升级,当时作为投资人之一的包贝尔露面,称在辣庄火锅日常管理中参与较少,对此事件并不知情,“对产品的监督不严及管理上的漏洞深感自责。”
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去明星餐饮店很多时候是奔着明星去的,当明星餐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明星见面需求时,就需要好的产品来拉回顾客。“明星餐饮店往往只是一时热闹,一般投资较大,在装潢、菜品种类等方面体现明星的喜好与个性。”他还提到,明星餐饮这种代运营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加盟商等于散养”,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很难直接对接明星,总公司容易造成决策的不及时,严重者可能造成门店倒闭。
此外,业内认为,明星流量加持配合短回本周期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但对于餐饮品牌而言,开放加盟能帮助品牌实现规模扩张,选址范围扩大化,同时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有企业甚至直言,品牌方想挣品牌长远的钱,而部分加盟商只想借品牌短期势能挣快钱。对于火凤祥鲜货火锅而言,如何在规模扩张和食品安全方面做到统一,是其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此次的涉嫌抄袭事件也会对其品牌造成一定的损伤。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柳宝庆
来源:新京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年上半年,湊湊火锅创始人张振纬卸任品牌CEO,并从呷哺呷哺集团离职的消息震动了整个餐饮圈。
国际顶级资本红杉资本数亿元押注,全行业都在关注他接下来会做一个什么样的餐饮项目。就在上周,答案揭晓。
2021年11月26日,由张振纬操盘的全新火锅店品牌“谢谢锅”广州天河城店、深圳皇庭广场店同时开业,立刻引来大批顾客追捧排队。12月中旬,上海港汇恒隆店和上海七宝万科店也将相继开业。
谢谢锅独创了“涮+烤+酒饮”的多元素融合模式,打造出了一个轻松解压的体验式餐饮业态。据了解,刚一开业,国内众多一线商业地产纷纷来踩点和洽谈合作,反映了业界对这个新模式的认可。
张振纬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内参君的独家专访,深入谈了谈此次创立新品牌的心得和对市场的洞察。
总第 2900 期
餐企老板内参 王菁 | 文
探店印象:
勇于“做加法”,体验感爆炸
谢谢锅广州门店,位于天河城购物中心7楼,周末时段处于全天需要排队的状态。店内风格偏工业风,主色调是具有未来感的金属色,铁桶造型的座位,月球造型的吊灯,墙壁上搞怪的人脸雕塑,都使这家店给人第一印象,更像是一间时尚小酒馆。
落座开始用餐,体验上的融合感更为明显。火锅、烧烤、奶茶、鸡尾酒,搭配驻场演唱和随时唱跳的店员,一时很难说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复合业态。
模式:白天奶茶晚上酒,火锅烧烤贯穿全时段
门口醒目的外带区,显示着谢谢锅将奶茶做为重要的卖点。走进店内,内参君桌上放着造型独特的铜铸“火山锅”,外圈金属盘可以烧烤,中间两格涮火锅。
店员告诉内参君,广州这家店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1点到夜里2点,深圳上海的两家一楼临街门店则几乎是全天候营业。
夜里,自然是酒的主场,广州门店的商场宣传上显示,每晚9点之后,58元即可无限畅饮制定酒水,而深圳店则将时间提前到了下午6点,颇像小酒吧里“欢乐时光”的模式。
“火锅+茶饮”本来就是张振纬的首创,对此整个餐饮行业都不陌生。而谢谢锅则像一个“高阶版”,给“火锅+奶茶”最火网红组合,增加酒水,增加营业时段,再次拓展了业态和营业时长的边界。
产品:有料锅底,无限续料,涮烤饮三合一
翻开菜单发现,产品上的亮点也很足,首先是价值感极高的“有料锅底”。
既有“鸭血辣卤锅”“金汤美颜花胶鸡”等经典锅底,又有“黑蒜淮山牛膝骨锅”“番茄螺蛳粉锅”等创意锅底,还有是熟悉的“鸭血豆腐无限续加”。
近20种肉类品质感在线,值得注意的是,肉类可以由顾客自由选择烤还是涮,一道菜两种吃法。海鲜和素菜也有亮点,有充满地域特色的台东海香菇、油螺肉,还有市面上少见的黑牛肝菌。
“重头戏”奶茶菜单上,足有25款产品,既有广受欢迎的大红袍系列,还有创新的青砖系列。酒单的选择也非常丰富,种类不亚于一家专业小酒馆,葡葡子、樱樱美代子、桃荔桃气等特调鸡尾酒的名字,非常讨女性顾客的喜欢。
价格方面,谢谢锅的锅底价格为79元,采取“买半锅送半锅”的双拼模式,一份锅底的价钱可以品尝两种口味。肉品既有上百元的谷饲精品牛肉,也有30-60元价格亲民的猪牛羊肉。
据内参君估计,除酒水外的人均消费约为130元左右,价格比湊湊略低些,而丰富的饮品显然是更为可观的利润来源。奶茶价格多在20元上下,鸡尾酒和啤酒从18元到48元不等。
空间:潮酷工业风,一店一景,社交感拉满
广州门店的面积约在600平方左右,有大约50张餐台,店中央设有演唱吧台,服务员也会时不时地来一段唱跳,整个营业时段店里都十分热闹。
而在大众点评上,内参君发现,深圳门店的装修风格明显不同,显得更加简洁潮流。上海店则风格更加华丽。
虽然一店一景,但是不变的是充满时尚感的风格,以及欢快热闹的社交氛围。
新世代火锅小酒馆
谢谢锅在商业模式上的高明之处
近段时间,火锅品类乃至整个餐饮行业的创新节奏偏向保守,头部品牌纷纷在“练内功”,或以微创新的形式提升营收。像谢谢锅这样对品类进行全方位大幅度创新改造的,应该是今年的独一份了。
张振纬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内参君的独家专访,谈了创立新品牌的心得和对市场的洞察。
“手感又回来了。谢谢锅广州深圳两家店的开业状况超出预期,没有枉费团队的心血。”在他看来,疫情后消费形态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年轻人压力大,需要轻松解压可以喝点小酒的氛围,消费场所也由商场扩充到街边。”
在沟通中,内参君梳理出了谢谢锅在商业模式上的几个突出亮点。
罕见的商场餐饮店型,商圈多元化配置的必选
目前的4家谢谢锅门店,其中深圳和上海二店都位于商场一楼临街位置。
在商场里,餐饮业态往往集中在地下楼层和高层,一楼临街餐饮往往只有简快餐和茶饮。而谢谢锅的出现,相信可以让许多高端商圈的招商负责人眼前一亮。
谢谢锅的品牌格调高,适合作为商场的“门面”。作为全时段运营的业态,谢谢锅可以为商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一楼则更加方便时段和空间的拓展利用。
需要排队的餐厅很多,能在夜晚时段还人头攒动的餐厅就显得弥足珍贵的了。在11月28日晚9点,广州店还保持着满座加95组等位的状态,引流能力可见一斑。
品类叠品类,场景套场景,打开餐饮体验万花筒
在玩转了火锅+茶饮后,谢谢锅的品类融合显得更加大胆。把火锅、烧烤、奶茶、酒水一网打尽,这些品类之间的排列组合,已经让用餐体验极大地复合化了,可以适应一天中大部分运营时段的弹性需求。
由于火锅和烧烤的食材,很大程度上是通用的,从体验和运营上,都显得比较和谐。而酒饮+火锅,以及酒饮+烧烤,也同样是绝配。
而风格时尚的空间,穿插其中的演出,则在极力打造具有传播效应的社交场景。这种多元层叠的营业模式,让谢谢锅成了一个就餐体验的万花筒。不同的时段来,点不同的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为复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内而外的年轻化感染力,真正吃定Z世代
在店内用餐时,能感觉到店员都非常年轻有活力,他们像朋友一样和客人打招呼,在服务的间隙时不时地上舞台“露一手”,整个用餐的节奏也被他们带得十分轻快。
在大众点评上,内参君发现,不少顾客都注意到了这种轻松而热情的门店服务,感到十分轻松和独特。
除了时尚的装修,这种由内而外的活力,才是门店“年轻感”的来源,给年轻顾客群体带来了强烈的亲近感。
张振纬解释道,这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门店体验,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自信和朝气,“年轻人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缓解压力,轻松开心地社交。”
热情洋溢的服务,关键在于门店在培训阶段,就非常注重激发他们作为年轻人的自尊自信。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价值,才是最符合年轻人价值观的工作方式。
正是这种高水平的培训,让谢谢锅彻底巩固了品牌的定位,也划定了护城河。
驾轻就熟的实力
承载了“更进一步”的野心
菜品-服务-场景,组成了餐厅“社交”氛围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除了高品质感的餐饮体验之外,给年轻人提供舒适自在的 “社交空间”,是谢谢锅最重要的差异化定位。
火锅和烧烤的烟火气,加上无限畅饮的奶茶酒水,双层放纵的自由轻松感,给年轻人的夜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选择,也使得门店打开了全时段营收的天花板。
湊湊火锅在产品、模式、运营上的成功,全行业都有目共睹。而在谢谢锅上,内参君看到了张振纬“更进一步”的野心。
更具创意的有料锅底,更加新鲜独特的涮烤食材,更加丰富的奶茶酒水选择,更讨年轻人喜欢的轻松环境。在每一个有可能提升体验的点上,谢谢锅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做得更精彩”。
在极具想象力的模式创新背后,是张振纬及其团队为品牌打造出的坚实护城河。
与其他餐饮创业者不同的是,谢谢锅创始人张振纬在餐饮行业已经有过多个成功项目。因此,谢谢锅从一开始的模式设定上,背后就有他的深度思考和多年市场验证。
例如,在火锅、烤肉、酒饮、茶饮的销售占比和利润贡献比上,包括该模式对各时段翻台的影响等,都是经过精密的科学测算得来的,先设定了一个理想的财务模型——最终可以实现比市面上现有的火锅店更优的盈利模型。
同时,跟其他传统的餐饮企业相比,谢谢锅有更为先进的现代治理制度。谢谢锅创始团队都拥有这家公司的股权或期权,这使得团队除了之前张振纬创办湊湊火锅的老班底,还吸引了不少来自互联网、新零售等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
“在我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公司。这个公司应该是人人平等、大家按照贡献度来共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最终也能体现在股权和期权的激励机制上。”张振纬说。
最后,做加法,始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叠加一种品类,增加一款产品,拓展一种时段,都会给让运营层面的压力呈指数级上升。
如此复杂的新项目,还计划快速扩张,需要团队有非常强的运营能力和异地扩张能力。但对于谢谢锅团队来说,这恰恰是最驾轻就熟的部分,张振纬回顾,整个项目上最耗心力的反而是在新模式的设定、商业模型的反复推敲上。
张振纬向内参君介绍,将在2022年将门店数拓展至40-50家左右。这又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和野心的数字。
火锅品类近两年来遇到的创新瓶颈十分明显,谢谢锅则提供了一个出色的创新突围样本。在今后的市场环境里,谢谢锅的全新模式能否展现其独特魅力,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独家内幕:张振纬离任湊湊官宣,新创业项目已获顶级风投1.5亿投资》
面新闻记者 韩建文
近日,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食品”)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锅圈食品实现收入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71.73亿元;在净利润方面,其在2020年、2021年分别亏损4329.2万元、4.61亿元,2022年实现盈利2.4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锅圈食品旗下拥有品牌“锅圈食汇”,是一家社区餐饮数字零售化企业。企业覆盖火锅、烧烤食材、饮料、一人食、即烹套餐、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等品类,满足社区百姓多种居家需求。锅圈食品最后一版招股书显示,锅圈食汇目前有6家直营店,其余全部为加盟店,截至2023年9月26日,锅圈食汇门店增至9978家。
火锅界的蜜雪冰城 高度依赖加盟商
过去几年,锅圈食品依靠加盟模式急速扩张。通过不到6年的时间,锅圈食品从卖火锅食材的小店,迅速成长为一个规模过万家的连锁品牌,惊人的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蜜雪冰城、绝味鸭脖、正新鸡排等传统加盟模式的“玩家”。在营收规模上,锅圈食品更是超过了作为国内生产速冻食品早、规模大、市场网络广,已经成立31年的三全食品,在2022年达到了71.7亿元。
锅圈食品营收高度依赖加盟商,招股书显示,其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分别约为29.18亿元、37.28亿元及64.7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均超90%,该比例在2020年高达98.2%。不过锅圈食品的主要收入并不来自这些加盟店的加盟费,而是来自这些加盟店销售锅圈食品的自有品牌产品。
与其说锅圈食品是“火锅食材零售商”,不如称其为“火锅食材批发商”,更像是“火锅食材搬运工”。查看其官网产品信息,就会发现锅圈火锅食材和烧烤食材的品类均为常见品类,并无独特突出的品类。事实上,在2021年8月前,锅圈食品没有自己的食材加工厂,产品均为外购,配送和仓储也完全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而在2021年8月后,锅圈食品收购或控股了几家食材加工厂,虽然部分食材实现自制,但部分食材厨具等依旧要从安井、三全等供应商处采购,未根本改变“采购转手销售加盟店”这一模式。
受益于饮食习惯变化 聚焦“在家吃饭”专一场景
近几年,消费者在家吃火锅的意愿逐渐增强,方便实惠、干净卫生、温馨舒适、口味自由、节约环保,这些都是大家更愿意在家吃火锅的理由。因此,在家吃火锅的场景其市场规模相当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在2022年的规模为人民币3673亿元,占2022年中国在家吃饭市场的6.5%。
在偌大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中,锅圈食品不仅走对了独特模式,而且精准把握了“时机”。过去几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吃火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控制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情况,也让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居家消费的热潮让家庭火锅的需求暴涨,对锅圈食品借机扩张加盟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目前近万家门店的事实,锅圈食品很明显并不满足。锅圈食品董事长杨明超曾公开表示,要用三年时间,将门店数量提升至20000家,并将锅圈食汇做成“中国最大的社区中央厨房连锁”。跳出在家吃火锅的限制,锅圈食品在招股书中称,其提供的各种食品配料可以混合搭配,能够形成具有巨大组合潜力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
招股书截图
预制菜食安有挑战 加盟商盈利可持续成难题
外界看来,锅圈食品是一套非常简单的预制菜商业逻辑,竞争门槛很低,但其优势就在于先发制人,通过急速扩张进一步阻断竞争对手的准入。杨明超曾表示,锅圈食汇的预制菜定位为速烹菜,要保留烟火气,可以做到中餐到家。这种表达形式成为锅圈食汇预制菜的表达形式,希望用多快好省办法送到万家餐桌,成为继菜场买菜、外卖、社会餐饮之外的第四种解决方案,追逐五分钟的吃饭范围。
但目前,国内预制菜的争议非常大,特别是消费者层面。首先是口味问题,预制菜被部分人认为太过工业化、制式化,缺少自身特色,甚至缺少鲜美的滋味和锅气;然后是品质问题,预制菜长期冷冻,可能导致食物状态不理想,选品本身也缺少标准;其次是安全问题,预制菜的质量在市场上层次不齐,部分还缺乏监管,消费者对卫生、健康存疑;此外还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问题: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实际货品与商家图片、网页等宣传内容不符,预制菜很难实现对美食的“还原”,难以受到部分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预制菜食安问题的争议现阶段还无法解决外,对于锅圈食品的上市,加盟商的担忧也需要高度关注。首先是迅速扩张的加盟店导致内卷非常严重,加大促销的决策让不少加盟商难以承受,盈利情况不如人意。不少加盟店之间的距离不到2公里,甚至小于1.5公里。如此密集,加盟店之间互相竞争加剧,利润变薄甚至亏损难以避免。此外,加盟店无法享受到企业真正的让利,促销活动的让利最终传递给了消费者,加盟商却不赚钱,加上疫情带来的风口逐渐淡化,火锅食材店对消费者吸引力大降,许多加盟商被紧紧“套牢”。由此看来,如何平衡加盟商赚钱和消费者享受在家吃饭场景的双方需求,将非常考验锅圈食品的运营能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