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重任CEO以来,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陆续对呷哺集团进行了很多大动作的调整,比如重新梳理扩张计划、推出高性价比菜单、关闭亏损门店等等。
9月24日,继“呷哺呷哺”“湊湊”等品牌之后,呷哺集团又推出新品牌——趁烧,意在布局烧烤赛道。
据贺光启介绍,新品牌“趁烧”首创“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全新“餐饮+”模型,首批20余家门店将落户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未来3年门店数将突破百家。
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接受媒体采访,受访者供图
“火锅和烧烤是我国餐饮市场最大的两个板块,烧烤赛道暂未出现一家头部品牌或企业。”贺光启表示,这也是呷哺集团“跨界”切入烧烤赛道的主要原因。
然而,虽然同属餐饮行业,火锅与烧烤毕竟分属不同赛道,对于呷哺集团而言,此番“跨界”将带来哪些新挑战,预期目标能否如愿实现,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火锅头部玩家“跨界”布局烧烤,看中千亿蓝海市场?
9月24日,趁烧全国首家门店落户上海日月光中心。该品牌由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带队,潜心打磨8年。品牌发布会现场,贺光启详细介绍了趁烧的商业模型:“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业态,让消费者60%至70%享受的是美食,30%至40%享受的是欢乐,客单价定位250元左右。
为什么要做“趁烧”?贺光启在接受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群访时回应:“趁烧的名字、商标,是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取好并注册的。选中烧烤赛道,一方面是这个市场足够大,同时,当下的烧烤市场还没有一家领军企业出现,所以我们想来抢占一些这个蓝海市场的市场份额。”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火锅产值约9500亿元,烧烤产值约为2700亿元,火锅和烧烤已成为人们聚餐时选择最多的餐饮品类。
企查查统计的烧烤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情况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烧烤相关企业总量为85.2万家,现存49.3万家。从注册数量年度分布来看,近十年烧烤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22年9月19日,我国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的烧烤相关企业占94%,1000万至5000万以上的企业仅一家,而5000万以上的企业为零。
客单价250元、三年欲开店百家,趁烧能如愿吗?
或许烧烤的确是一个能够“割到韭菜”的黄金赛道,不过,疫情之下,餐饮业损失惨重,呷哺集团选择在此时发展新品牌,遭到了诸多质疑和担忧。
而贺光启认为,虽然疫情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当前的商业条件比较好,烧烤企业的获客能力比较好,我们希望趁烧可以成为继‘呷哺呷哺’‘湊湊’之后,呷哺集团的第三个增长引擎。”
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人均消费在41元至70元的烧烤品牌占比为51.9%,人均消费在71元至100元的烧烤品牌占比为24.6%,而客单价40元以下以及100元以上的烧烤品牌占比较低,分别占了8.9%和14.6%。可见,烧烤市场呈现出典型的纺锤状发展形态,中端烧烤品牌居多,低端和高端品牌偏少。
这次,趁烧的客单价定位在250元,是基于哪些考虑?是否担心价格太高导致门庭冷落?
“趁烧的确是现在呷哺集团客单价最高的品牌。” 贺光启说,“目前,我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已经向国际化消费城市转型,呈现出高端和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根据我们之前的市场调查,200元至300元的高端烧肉赛道,暂未出现大型的头部品牌,这条赛道是一片蓝海。我们计划将趁烧打造成高端烧肉赛道的头部品牌。”
其实,通过不同的客单价也可以看出,呷哺集团正通过呷哺呷哺、湊湊、趁烧三个品牌,完成大众、中高端、高端餐饮消费赛道的布局。
谈到具体规划,贺光启告诉记者,趁烧计划在明年(2023年)开出至少20家门店,首批门店将落户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首选上海田子坊、北京三里屯等网红打卡地;自2024年起,趁烧预计每年至少以新增“30+”门店的速度进行扩张,重点选择杭州、重庆、天津等核心城市,未来3年计划突破百家门店。
3000万集团会员系统上线,将斥资亿元进行数字化升级
记者注意到,呷哺集团多品牌会员系统已经正式上线,会员数已突破3000万。据了解,该系统可根据数字分析模型,为不同品牌精准、智能化相互引流,从而达到“大品牌”带“小品牌”的目的。
然而,呷哺呷哺、湊湊、趁烧分别有着不同的客单价,如何确保消费者能同时接受三个品牌?或者说,客单价有着显著差异的三个品牌,相互之间如何引流?
“我们是在呷哺呷哺开了很多年之后,开始发展湊湊,也是在湊湊开了很久之后,才正式推出趁烧,陪伴呷哺呷哺或者湊湊成长起来的那批人,已经有了新的消费需求,我们每个品牌都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我们相信,喜欢吃呷哺呷哺和湊湊的人,也会乐意来尝试我们的趁烧,同时,我们对趁烧的口味也很有自信,一定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贺光启表示,“消费者每餐的消费预算是不固定的,而我们集团的三个品牌则可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预算需求。”
据悉,未来3年,呷哺集团计划以亿元级资金投入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包括采购品控、仓储配送、营运管理、数字营销等领域。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餐饮数字化是行业跨代发展的趋势,数字化有助于提升企业决策和分析能力,也能进一步优化消费者的体验。”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呷哺呷哺实现营业收入约21.56亿元,净利润约亏损2.78亿元,股价也随之下滑,而近期,其股价有所回升。
2022年以来,上市公司呷哺呷哺的股价走势图
对此,贺光启向记者透露:“我个人是十分关注我们的股价走势的。”他认为,相较于国外餐饮品牌,我国餐饮企业的市场估值普遍较低,“进入下半年,伴随着疫情的好转,我们七八月份的营收和利润表现都不错,股价的回升体现了市场正在给我们相对正确的评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孙文轩 校对 卢茜
出高端烤肉品牌“趁烧欢乐烧肉”(下称“趁烧”)未满两年,“火锅第一股”呷哺集团(0520.HK)正在收缩其业务规模。今年春节前,广州、深圳各有一家“趁烧”门店关闭,而广州目前仅剩的最后一家“趁烧”烤肉也即将停业,届时,“趁烧”在全国将只剩下上海两家门店。
针对“趁烧”广州门店是否将关闭以及“趁烧”品牌业务是否收缩一事,3月3日,“趁烧”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趁烧’餐厅目前均在正常营业。下一步,趁烧也将持续赋能品牌,聚焦产品出新、模型精进、氛围打造等方面;同时也将按照计划稳步扩张。”
不过,南方都市报记者从“趁烧”广州门店多名店员和商场方均了解到,“趁烧”广州门店将要关闭一事属实。
每月营业额仅有30多万
广州最后一家“趁烧”被曝将关店
呷呷集团于1999年在北京创立,目前旗下拥有三大品牌——平价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定位中高端的火锅品牌湊湊以及烤肉品牌“趁烧”。截至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拥有门店843家,湊湊门店249家,趁烧门店3家。
据南方都市报,在广州仅剩的一家“趁烧”店铺,现场就餐的顾客很少,约四分之三的餐桌都是空着的。“趁烧”(天河城店)的多名店员均透露了该店将闭店的消息。该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家店于2023年7月对外营业,由于生意情况不理想,目前定于今年3月底正式停业。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关停广州门店是呷哺集团的考量,在天河城店关停后,整个广州就没有“趁烧”门店了。门店员工正在考虑是否去呷哺集团旗下其他餐饮品牌工作。
据上述工作人员透露,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以“趁烧”天河城店为例,其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30多万元,但租金就达到20万元,此外,还有水电、人工等成本,每个月基本上处于亏损的状态。其认为,门店经营情况与很多因素挂钩,比如门店的装修氛围、烤肉的品味、团队的服务、性价比等等。
针对“趁烧”(天河城店)是否要关闭一事,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趁烧’餐厅目前均在正常营业。”但是,商场方则称,“趁烧”(天河城店)确实将撤场。天河城招商部相关负责人确认,天河城的品牌将焕新调整。
除了“趁烧”(天河城店)外,就在今年春节前,“趁烧”广州领展购物广场店和“趁烧”深圳益田假日店均正式停业,“趁烧”位于上海的五角万达广场店和悦荟广场店也分别在今年1月及2月前后关闭。此外,“趁烧”杭州湖滨银泰店也在今年1月前后关闭。
客单价定位250元左右
创始人曾称3年要开上百家店
据新京报,2022年9月24日,继“呷哺呷哺”“湊湊”等品牌之后,呷哺集团又推出新品牌——趁烧,意在布局烧烤赛道。据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当时介绍,新品牌“趁烧”首创“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全新“餐饮+”模型,首批20余家门店将落户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未来3年门店数将突破百家。
当天,趁烧全国首家门店落户上海日月光中心。该品牌由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带队,潜心打磨8年。品牌发布会现场,贺光启详细介绍了趁烧的商业模型:“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业态,让消费者60%至70%享受的是美食,30%至40%享受的是欢乐,客单价定位250元左右。
“趁烧的确是现在呷哺集团客单价最高的品牌。” 贺光启彼时说,“目前,我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已经向国际化消费城市转型,呈现出高端和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根据我们之前的市场调查,200元至300元的高端烧肉赛道,暂未出现大型的头部品牌,这条赛道是一片蓝海。我们计划将趁烧打造成高端烧肉赛道的头部品牌。”
据蓝鲸财经,2022年12月1日,呷哺呷哺发布烧肉新品牌“趁烧”业绩。数据显示,趁烧上海首店月均营收破250万元,最高翻台率破6翻,全年单店营收预破3000万,年坪效预破9万元。
“趁烧的首店业绩数据已远超于同行,有望成为集团第三条高增长曲线。”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以外,趁烧也成为机构投资人、网红和商业地产人争相打卡的新地标,集团多名负责人几乎“被迫”全天候在门店办公。相关负责人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开业前两月,集团的CFO几乎每天都在门店办公,一天接待好几拨机构投资者调研,都是自费品尝。
网友吐槽“湊湊”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
呷哺集团预计去年亏损近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潇湘晨报报道,3月7日,#湊湊火锅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 登上热搜,引发用户热议。此前,如果2人就餐,无论是选择单锅还是鸳鸯锅,锅底收费均为69元,而在调整后,单锅的价格为52-118元,仅有2种锅底的价格低于此前的69元;鸳鸯锅锅底的价格为66-129元,仅有1种组合搭配的鸳鸯锅锅底价格低于此前的69元。
网友吐槽
针对消费者吐槽2人就餐锅底变贵的问题,湊湊官方客服此前回应称,之前湊湊锅底是按照人数收费,人数越多越贵。这次调整为按照锅底类型收费,并且上线了小份菜,人越多越实惠。同时,客服指出,在价格调整前,2人锅是以低于成本的售价回馈给消费者的。
3月8日,呷哺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预期收入约为人民币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5%。相较2022年公司净亏损约3.31亿元,集团预期2023年净亏损约1.8亿元至2亿元之间,亏损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
呷哺集团表示,该年度的净亏损主要由于谨慎复盘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于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亿元。同时,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6亿元,以及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尚处亏损。
为持续改善运营打下良好基础,湊湊层面将采取菜品上市进程提速,提前半年至一年规划未来新品上市计划及节奏,建立菜品库作为新品储备;通过促销“组合拳”与消费者建立联结,提升品牌忠诚度以及采取升级内部培训体系的措施。
编辑|王月龙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
餐厅大横厅的方正格局,背靠背的组合沙发,一边是起居室,一边是下午茶休闲与阅读亲子区,大横厅的格局,空间开阔大气
< class="pgc-img">>岛台加餐桌的组合,时尚且大气,在这里可以烘焙,就餐,也是亲子手工的区域
< class="pgc-img">>专属的私密办公区域,安静,不打扰到家人休闲
< class="pgc-img">>双一字型厨房,洗切炒,动线方便快捷,设备间的洞洞板,非常的实用
< class="pgc-img">>客厅外的阳台,作为洗衣和晾晒和休闲区,根据每位业主的需求,可以打通与客厅形成更大空间
< class="pgc-img">>卧室套房的设计,独立的卫生间,夜里起夜更加方便快捷
< class="pgc-img">>充满童趣的儿童房空间,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快乐长大
< class="pgc-img">>公卫干湿分离,再也不用担心早上起来排队上厕所了
< class="pgc-img">>主卧衣帽间,L型开敞的格局搭配书桌,空间感变得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