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纳税人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我们讨论一般纳税人情况。假设梁小餐饮公司免费提供员工餐,员工餐进项税额如何处理?我们分不同情况讨论:
1.单独购进、验收、盘点,单独供应商,与正常原材料供应商不是同一个,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供应链设置含税价格即可。
根据每个月入库单据结转凭证如下: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贷:应付账款
2.若员工餐的原材料和正常原材料一个供应商,虽然原材料可以区分,但供应商无普票,只能开增值税专票,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实务操作,同一个供应商既给档口送货又给员工餐送货,都开具增值税专票,系统里设置好每个品项的含税以及不含税单价,尤其税率有13%和9%的。一般都是次月对账,开发票后再付款。
月末结转凭证,可设置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热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冷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100
贷:应付账款
同时做,根据员工餐部门系统入库单上的税额(取数规则)作如下,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5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5
保证员工餐入库单上的含税金额与账务系统一致
次月来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1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
同时做
借: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
实际中可能有暂估尾差,需要调整
借:原材料-部门 ±0.01
贷: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0.01
财会〔2016 〕22号文件规定,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通俗说:不暂估进项税额,但个人从实务操作来看,可以暂估进项税额,核对往来方便。
< class="pgc-img">>3.若员工餐的原材料和正常原材料一个供应商,员工餐原材料可以开普票,设置品项时按普票设置,含税和不含税一致(默认前提是直拨原材料员工餐和档口不一样),档口的原材料按专票设置即可,但如果员工餐和档口共同使用是一个品项时不可以,还需要回到第2点方法。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热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原材料-冷菜(部门)不含税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4.统一购进在库房时,各个档口和员工餐共同使用,我们要准确核算,例如员工餐领用的库房调味料,领用时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库房购进时
借:原材料-库房(部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员工餐领用时,根据出库单上的税额(取数规则)
借:原材料-员工餐(部门)
贷:原材料-库房(部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期末员工餐盘点时,取数规则为含税金额。
1)上月员工餐出库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3
贷:原材料-盘点-员工餐 3
2)本月购进员工餐出库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10
贷:原材料-员工餐 10
3)期末员工餐假退库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4
借:原材料-盘点-员工餐 4
4)结转员工餐费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过渡
员工餐费用=3+10-4=9,按职能部门与餐厅人数比例划分员工餐,假设8:1划分。
借:销售费用-福利费-员工餐 8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员工餐 1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员工餐 9
-END-
天说下库房的管理:
酒店的库房存放着日常经营中的方方面面的物资,是酒店各部门的经营枢纽,关系到各个部门经营所需用品。所以库房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库房物资入库根据物资类别分设两个总库,一个物料总库,一个酒水总库。食材类别直拨到餐饮各部门,根据食材类别设置二级科目。
总库归属财务管理,各部门分设二级库房,由各部门专人管理,财务随时抽查各二级库物资使用及存放情况。
财务物料总库入库类别设置:分别为办公用品类、清洁用品类、低值易耗品类、布草类、工程用品类、服装类、印刷品类、一次性用品类、固定资产类、商品类,这些类别可根据自己酒店经营所需物资自行增加。
财务酒水总库入库类别设置:
饮料类、白酒类、啤酒类、香烟类、茶叶类、调料类、粮油类、鲍翅类、等等,也是根据需要增加类别。
每日的食材直拨到餐饮部门,但是也根据食材类别分类直拨入库,分别为青菜类、粮油类、调料类、副食类、海鲜类、冰鲜类、冻品类、干鲜类、牛羊肉类、猪肉类、鸡产品类、蛋类、熟食类、等等也是自行增加。
因为每日入库物品较多,库房管理员设置两个岗位,分别管理两个库房。食材的验收设置一个岗位,休息时由库房管理员替岗完成工作。
每日物资采购由各部门提交采购申请单,按财务流程审批后交由采购员进行采购,急需物资可以特殊处理。
食材的采购因为具有特殊性,可以不用提交财务流程审批,由后厨直接提交采购申请给采购员。
库房管理员验收时根据采购申请单上的物资进行核对是否符合标准,包括数量、质量、价格、规格型号等进行监督,与采购单据不符可以拒不入库。
。
<>信公众号的存在不再单纯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更是一个可以留住顾客、产生利益的好平台。然而,很多餐饮店虽然也开通了公众号,却并不知道该怎么用起来。你知道餐厅可以用公众号做什么吗?
在我国微信拥有巨大的受众。作为新的传播渠道,微信自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因为微信使用者基数大、微信传播方便快捷等特点,很多餐饮企业都将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己企业的窗口,向消费者传达企业信息,吸引客户,增加客户粘性。
根据对餐饮业微信公众号现状据调查数据显示,在随机挑选的上万个调查样本中,超过7成的餐饮店开通了订阅服务号。也更好地为企业提高了品牌的辨识度,62.1%的公众号已经完成了认证程序。下面简单就微信公众号的调查数据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为餐饮企业经营者提供现实的参考。
餐饮业微信营销状况
1、89%的餐饮行业都是使用微信第三方产品,只有11%自行研发;
2、餐饮行业的微信公众号中,只有36%的有菜单,64%没有微信自定义菜单;
3、餐饮行业的微信公众号当前粉丝数目在1000以下的超过80%;
4、在线客服、电话直拨、菜品暂时是餐饮行业微信开发模式的最主要需求;
5、餐饮行业在微信的推送内容上,大多数账户是一周2次;
6、在餐饮行业推送的信息内容中,菜品打折占19.8%,促销活动占20.1%;
7、在餐饮行业的微信营销活动率,有40.1%表示未开展过微信粉丝互动活动;
8、餐饮行业微信公众号的阅读率普遍偏低,单篇阅读率90%没超过100;
9、餐饮行业76.6%的公众号,每日粉丝上涨不超过10个;
10、38%的餐饮店每周通过微信消费数量在5单以下。
餐饮微信账号的功能
1. 远程排号、查号
在用餐高峰期,顾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餐饮企业可在公众找内增加排号和查询叫号状态等微信运营模式,来改善顾客的用餐体验,消除消费者现场等待的急躁心情,提升消费者在餐饮消费中的愉快程度。
2. 在线点餐
顾客在落座前自助点餐时间,提高翻台率;点餐系统同餐饮终端系统打通,顾客下单后直接同步至后厨,降低用餐高峰期餐厅服务压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工成本。
3. 桌面二维码收银方案
A、在桌面固定关联桌号的二维码;
B、顾客扫描二维码,可自助完成点餐、买单等操作;
C、点击“结账”按钮即可自动显示当前账单;
D、顾客自主完成支付流程;
E、顾客手机和服务员收银终端收到支付成功反馈。增加消费的透明度和互动,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
4. 终端二维码收银方案
在移动终端、收银小票等显示收款二维码;顾客扫描二维码,进入电子账单页面;点击支付按钮完成支付流程;顾客手机和服务员收银终端收到支付成功反馈;缩短交易时间,让交易变得的快捷方便。
5. 储值卡方案
储值卡有助于餐厅提前锁定顾客,沉淀资金。通过微信推出虚拟储值卡,可较实体卡有效降低使用门槛,提高顾客使用比例。增加消费者的粘度,同时给消费者带来尊宠,满足消费者的荣誉感。
6. 寻找成就感
建立会员积分体系,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快速沉淀会员,并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特点等方面做到精准营销,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结 语
总之,微信公众号作为餐饮企业的窗口,它有利于打通和消费者互动的渠道,在消费过程中以及售后都会增加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体验和认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如果充分加以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