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开店致富,结果10年积蓄,5个月全赔光,我开奶茶店后悔了!
在网络上大家都说“辞职开店,比打工强!”
真的是这样吗?开奶茶店的张文娟对此表示不认同。
最近粉丝张文娟来稿,讲述了她辞职回到老家江西南昌进贤县开奶茶店的创业故事,张文娟懊悔道:“本想开店致富,结果没想到10年积蓄,在5个月里全赔光,我开奶茶店后悔了,当初不应该这么冲动形式,希望我的开店失败经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张文娟原本是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公司,月薪1.8万元,虽然工资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在上海这个地方消费也高,纵然张文娟很节俭,但是一个月下来能存下的钱不到万把块。
10年下来,张文娟有了60万积蓄,本想着去老家县城买套房子,但是对于在上班每天996,007的工作张文娟已经厌倦了。
< class="pgc-img">>平时爱喝奶茶的张文娟,于是想到了回老家县城开一家奶茶店,自己当老板。
网络上大家都说:“辞职开店,比打工强!”也许是喝了这一碗心灵鸡汤,也许是真的厌倦了无休止的996工作,张文娟带着10年积蓄回到了县城老家。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张文娟在南昌进贤县老家的一条商业街上找到了一间面积60平米的店面,没有开奶茶店的经验,张文娟又回到上海,加盟了一家以前经常去喝的奶茶店。
< class="pgc-img">>合作谈下来之后,张文娟开始按照总部的要求对门店进行装修,由于不懂装修,张文娟于是花了15万元包给了当地一家装修公司。
装修公司花费了近1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家门店装修好了。
接下来便是从上海总部采购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各种设施,前后又花费了近15万元,再加上店面租金和押金等各种费用,张文静的60万积蓄,在开业前已经花掉了近40元。
< class="pgc-img">>张文娟按照父母的要求,请人算了一下开业时间,定在了星期一。
开业当天为了吸引更多人前来消费,张文娟按照总部的指导搞了买一送一的活动,有了这个优惠力度巨大的活动,开业当天吸引了不少顾客上门。
特别是到了下午放学时间,门店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张文娟和3名店员忙得脚不沾地,晚饭都是父母带到店里大家才有空吃饭。
开业生意火爆,给了张文娟很大的信心,虽然累但是却没有在上海996工作那么疲惫。
< class="pgc-img">>开业盛况维持了半个月,张文娟和店员们每天都累得不行,晚上统计数据一看,做的却是人气生意,并不赚钱,甚至搞活动期间每天都要亏损近600元。
又累又不赚钱,张文娟自然不想再继续搞这个活动了,但是总部导师却不同意,坚持要张文娟继续搞活动,导师表示:“开店前3个月那是养店期,都不赚钱的,都要亏损,等3个月后,你有了人气,自然就会赚钱了。”
张文娟一听,很有道理,于是继续搞活动。
买一送一,价格实惠,深受学生党和县城年轻人的喜爱,门店生意一直都很火爆,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天都在亏钱。
有一天张文娟无意中看到了网上奶茶原料的价格,同样一箱原料,网络上价格180元一件,而在总部进货却要380元一件,贵了一倍不止。
< class="pgc-img">>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张文娟质问总部,没想到总部却以:“一分钱一分货,二者品质完全不同”作为答复,张文娟也不傻,从网络上购买了一件试了一下,发现口味就是一模一样的,连厂家都一样。
这时张文娟才反应过来,总部导师所说的先要亏损3个月,只是为了让他多从总部采购原料,至于她的门店赚不赚钱,总部自然不会在意。
张文娟暂停了买一送一的活动,没了实惠,门店生意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张文娟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低价购买,这家奶茶店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变成了低价奶茶店,价格稍微贵一点,根本就卖不出去。
张文娟找总部理论,没想到却被总部拉黑了,开业第5个月,张文娟隔壁新开了一家蜜雪冰城, 前被总部坑了,后有强劲对手,张文娟计算了一下,开业5个月来,自己的60万积蓄全部花光了,还欠了朋友2万块。
< class="pgc-img">>心灰意冷的张文娟决定彻底关闭这家伤心的奶茶店,张文娟痛心道:“我开奶茶店5个月,赔光60万积蓄,这60万积蓄是我在上海辛苦工作10年才存下来的,如今全打水漂了。本想开店致富,没想到却开店致贫了。”
张文娟眼泪泛光,忍不住哭了起来。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工作的这十几年,身边很多同事陆续辞职后,说打工永远没有出路,创业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所以好多同事都选择去创业了。开店是普通人能想到创业的第一选择,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聊了三位辞职去开店的男同事们。那么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我身边辞职去开店的女同事,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
< class="pgc-img">>孙女士,大学毕业刚出来工作一年的时候辞职的,为什么辞职呢,家里面是农村的,在毕业工作的第一年家里拆迁了,拆了2套房子和200万现金。拆迁后立马辞职回家了,在家歇了几个月觉得无所事事,于是想开个店。那个时候适合女孩子开店的最佳首选是奶茶店,于是就用拆迁的钱买了一个临街商铺,50个平方,150万。我当时问她,为什么要买个商铺。同事说我爸爸妈妈要买的,说租房子做生意就是给房东打工,反正现在有钱,不如全款买一个,以后等我结婚就是我的陪嫁,说出去也有面子。我听了觉得蛮有道理的。
< class="pgc-img">>奶茶店加盟了一个品牌,总共花了三十几万吧,刚开始开的时候生意还不错,一年能挣个二十几万,后来奶茶店遍地开花了,各种品牌全来了,一条街上竟然开了三十几家奶茶店,奶茶价格也下调了很多,每天累死累活的赚的也不多了,于是最后关门把铺子租出去了。房租一年4万块钱。自己找了个清闲的班去上了,早9晚5,一年能赚个8万块钱,周末双休,还有五险一金,。自从不开奶茶店后,朋友圈晒的全是各种美食和旅游照片。
对于她而言,年纪轻轻就创过业了,体验过了,最后还是选择上班,按照她的想法,早几年已经赚到钱了,现在奶茶店泛滥,竞争太激烈,赚不到什么钱,自己也不想年纪轻轻天天守在店里。现在要去享受生活了。她说她爸爸妈妈住一套安置房,她自己住一套,还有一套商铺,过日子够的很了。自己年纪马上也不小了,快30岁了,想找个对象成家了,在35岁前生娃。
真羡慕这位同事,年纪不大已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家里还拆迁了,不用买房没有房贷压力,还有一个商铺傍身,未来的日子肯定是过得非常舒心,希望她早日找到另一半,开气人生新篇章。
喜欢喝奶茶吗?
如今,奶茶风正在年轻群体中盛行。在难得的闲暇时间,大家手捧奶茶聊着共同的话题,增进着彼此间的关系。
“虽然知道经常喝奶茶不是特别健康,但用一杯甜蜜的奶茶润色一天的疲劳不美吗。”时常在办公室组织奶茶局的张瀚(化名)说。
奶茶市场的爆发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涌入。不入局不知局之险,奶茶行业表面的火爆下隐藏了真实的残酷。新来者很快发现,他们不仅需要迎接巨头抢占市场的压力,和同行抢夺客源的勇气,更需要每天依靠着“曙光即将到来”的信仰熬过漫长的蛰伏期。
见过太多年轻人兴奋地涌入这个市场,短暂经营后惨淡而归的阿喵说:“奶茶市场看似热闹。但真正盈利的不到10%,剩下的90%都生存艰难。”
新店靠“熬”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应该对开奶茶店打上问号。至少,不会这么盲目乐观。”回忆起决定开奶茶店时的美好憧憬,林静(化名)感慨万千。
2019年,23岁的林静发现身边喝奶茶的人越来越多。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发现奶茶是融入同事群体里的“硬通货”;周末逛街时,随处可遇到手捧奶茶的小哥哥小姐姐。
奶茶市场一片大好前景,让林静动起了开奶茶店的念头。跑了一圈市场后,她毅然向父母借了20万元,要开一家奶茶店。
让林静纠结的是,是加盟品牌,还是做自有品牌。
加盟品牌,意味着能获得品牌背书,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获得消费者。但需要支付不菲的品牌费用。自有品牌尽管能节省相应成本,但除了需要自己四处寻找原料,打造口感配料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做推广营销。
曾经开过奶茶店的大学学姐韩可(化名)得知后,力劝她选择后者,“加盟费动辄就数万元,太贵不说,而且品牌方没有想象的那么靠谱。”韩可说,“自己做品牌,能自己掌控方向。材料选择、口感打造和推广运营都能自己说了算。”
林静听了学姐的意见。针对年轻人追求小清新的爱好,她特意将店铺装修成浅绿色,在品牌LOGO、杯身设计、宣传文案上都体现清新精致的格调。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感,林静花费上千元在线上学习奶茶制作过程外,还买回多个“网红茶同款配方”进行调配,并邀请喜欢奶茶的朋友体验点评,再根据大家的回馈进行口感改良。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林静的奶茶店在当地开业。尽管同一条街上有贡茶、奈雪的茶等几家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店,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有抗衡的底气。
底气来自于价格。林静曾算过笔账:一杯奶茶的成本在2至3元,即使加上新鲜水果,成本也不会超过5元。她将价格定在每杯8至15元之间,远低于其他同行。“前期只能通过价格来抢客源。每天只要能卖30杯,每个月就有近万元利润,足以养活自己。”
但现实比林静所预期的更为残酷,奶茶店开业后,来店客人寥寥无几,甚至几天才能卖出一两杯奶茶。
经营两年,林静的奶茶店勉强支撑。“关了有点舍不得”,林静说,“现在只能慢慢熬下去。”
加盟遇“坑”
在得知林静准备开奶茶店时,韩可曾多次劝导她不要贸然尝试。至少,不要轻易去加盟品牌。
“别以为加盟品牌就能躺着赚钱。里面坑太多了。”2018年时,毕业工作两年的韩可选择了一家号称旗下有“超五百多家连锁店”的奶茶品牌加盟。
“对方告诉我,缴纳5万元加盟费,品牌方会对奶茶店铺进行装修设计,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机器和原材料、推广营销培训等全方面的扶持。”韩可称。
韩可算过开店成本,首笔资金除了加盟费5万元、保证金3万元、设备和首批原料费10万元外,再加上店面租金、员工工资等费用,总共需要30万元上下。
这已经超出了韩可最初的预算,但此时的她信心十足:按照介绍,只要一年时间就能将成本全部赚回来。
然而烦心事接踵而来。签约前,工作人员曾表示设备只要四五万,但实际上这笔开支花掉她近十万元。让她气愤的是,其中多台设备的价格明显高于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售价。
“一台制冰机需要近万元,但淘宝相似的只要几千元。只需要几百元的收银机,对方开出的价格是几千元。网上价值几百元的原料,公司进货价也几乎翻了一倍。”韩可表示,甚至公司最初提及的“免费”装修材料,最终也以各种明目收取了她近三万元费用。
不断向对方账户打钱的韩可此刻却没有退路,“人都已经上船了,一切只能听对方的安排。”
原本以为店开起来后会相对轻松,但她很快发现这家公司此前所承诺的人员培训、原料调配等课程也很少实现。每当对方主动联系她时,通话内容大多是催促她赶紧确定下一批原料的订单量。
在考察期间,公司人员为她规划销量时,告诉她每个月至少销售2000杯,这让韩可在首批进货时特意多下了货量。但实际上店铺月销量不足300杯,导致大量原料囤积在库房。
韩可曾询问过对方,能否等第一批原料消化后再下订单,但对方以合同规定为由要求她必须订货,否则将没收保证金。
按照当前销量根本不可能在预期时间内回本,这时她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奶茶快招公司了。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面上出现大量奶茶品牌快招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在热门商圈有直营店,以新奇设计搭配轰炸营销的手段走红。同时辅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吸引新来者加盟。在签约后通过销售物料和原料等产品赚取加盟商费用,而收钱后则开始对加盟商不闻不问。
“太多奶茶快招公司活跃在市场上,他们将自己包装成大牌奶茶品牌,吸引着无数新入行者的加盟。”有着多年奶茶店经营经历的阿喵(化名)告诉记者,“新来者往往容易被类似公司欺骗,损失惨重。”
一年合同到期后,韩可决定退出,之前花数十万购买的设备也以两万元打包卖给了废品回收商,“再也不做梦了。”
没有“躺赢”
“经营一家奶茶店的核心不是加盟或者自有品牌,而是如何做好日常的经营。”刚满30岁,却在浙江有着5年奶茶店经营经历的阿喵表示,“很多年轻人以为加盟奶茶品牌就能‘躺赢’,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学毕业后不久,阿喵就开起奶茶店。这些年里,他见过太多年轻人涌入这个市场,短暂经营后惨淡而归的场景。“最兴盛时一条普通的街道上都有七八家奶茶店,但能存活一年时间的却寥寥无几。”
阿喵告诉记者,即使新来者加盟的是正规奶茶品牌,也只是入行的初级阶段。如何将奶茶店运营起来,才是最终盈利的关键。“从选址到调制奶茶、招募培训员工、和同行抢客源,不可能完全指望品牌,更多还是要靠自己的经营。”
奶茶店所处的位置决定着其能否获得机会。当年在开店前,阿喵为了寻找心仪的店铺,曾拉上朋友在城市里四处寻觅。
“学校、商圈周边因为人流量的原因,肯定是最好的位置。但这些却并非你能随便拿到的。”阿喵曾找过多家商圈,但在提交品牌计划书后,得到的回复是:不太知名的品牌谢绝入场。在多次拜访后,一家商场终于答应了他,但同时提出:一年内必须带来相应客流量,否则必须离场。
拿下合适的位置只是第一步。在奶茶店开业后,阿喵每天几乎有12个小时都呆在奶茶店里,自开业后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时间。白天有客人时他忙着为客人点单、制作奶茶、收拾桌椅,晚上打烊后则拉着奶茶师傅一起研发新品,根据市场风向和同行动态来针对性地打造产品。他想打造出爆款商品,“爆款是抢夺市场的资本,如果所有产品都同质化,意味着你随时可能被行业淘汰。”
阿喵每天还要和周边多家奶茶店抢夺客源,“对每个消费者都要照顾到位。毕竟每个单一客源背后,很可能有着同样喜好类似口感的客群。”
深知自家的奶茶无法和大品牌抗衡,阿喵除了调整价格,定期推出套餐活动外,还决定走网红路线。他曾花大价钱砸进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邀请网红在上面晒照和点评,甚至找到当地地推团队假扮客人,每天定时在门口排队,营造出“网红”氛围来。
如今,阿喵的奶茶店生意稳定在月销量6000杯上下,按照每杯10元利润计算,他每个月能收入近6万元,“算是活下来了。”
但阿喵同样感受到奶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随着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越来越多品牌奶茶在推广上的发力,近两年店铺营业额下降了至少20%。
“和大的奶茶品牌相比,自有奶茶店无论在资金还是影响力上都没有可比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倒闭。”阿喵说,“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改良品质,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现在进场风险和机会并存。”即将大学毕业的王雨(化名)正在犹豫,“不想朝九晚五工作,想开家奶茶店,每天在各种水果香味和奶香中,为不同客人调制奶茶,感觉是件很浪漫幸福的事。”
现实也让很多曾经满怀希望的新来者逐渐离开。
晚上10点,林静拉下店铺大门,她依然憧憬未来,“如果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有甜蜜的滋味,那奶茶就有市场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