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冰柜、净水器、电脑、电磁炉……近日,在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鹿鸣乡雄里村,都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原来,这是一家爱心企业为云南贫困地区捐赠的物资,而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还是一名退伍老兵。
辛勇是昆明香醇贵府餐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今年37岁。在部队服役10年退役后,凭着身上那股敢打敢拼的劲,通过自主创业,开起了餐饮公司。
虽然退役了,可辛勇一直以军人的姿态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意越做越红火后,他总想着,要为社会做点什么。为此,辛勇决定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3月14日,辛勇筹备爱心物资,分别运往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和大理祥云县鹿鸣乡雄里村2个地方,进行爱心捐赠。他表示,部队培养了自己,自己就应该退伍不褪色,用实际行动践行退役军人的本色。
在听到辛勇的爱心捐赠事迹后,云南省委宣传部驻红河县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李荣春深受感动,他表示这样的行为为开展扶贫工作带来了支持和激励。同样,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鹿鸣乡党委书记李红志表示,将把此次捐赠的生活物资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唤起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今后我将继续助力脱贫攻坚,践行企业的社会担当,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辛勇说。
云南网通讯员 智建立
腐博物馆揭牌。张楠 摄
首届昆明市呈贡区七步场豆腐文化旅游节于2日开幕。参加“高铁经济看呈贡媒体行”活动的记者也走进“豆腐特色社区”七步场,感受豆腐香醇之美,了解豆腐“进化史”。
据介绍,此次文化节持续两天,以“品豆腐百味,扬非遗文化”为主题。2日,七步场豆腐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
举行后,豆腐博物馆正式开馆纳客,豆腐博物馆以传统豆腐制作手艺为主题,展现了豆腐制造的全过程。
据了解,七步场社区制作臭豆腐的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据1992年版《呈贡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七步场生产板豆腐、卤腐、臭豆腐,兴盛时加工豆腐者一、二百户,名驰四乡……(完)(韩海阔)
豆腐博物馆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张楠 摄
豆腐文化旅游节上的文艺表演 张楠 摄
豆腐宴的美食。张楠 摄
豆腐长街宴。张楠 摄
书法家夏泉为“高铁经济看呈贡媒体行”活动现场泼墨题名。 张楠 摄
中国,花椒是一种独特的香辛料
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
红烧、卤味、小菜、泡菜
等菜肴均可用到它
因地理位置的不同
花椒的口味也有不同
来看看云南的这些花椒
楚雄大姚花椒
7月6日,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涧水塘村热闹非凡,大姚县金碧镇首届花椒节在这里举行。
距离县城22公里的涧水塘村高寒冷凉,风景如画,椒香扑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村。为了让这里的人家早日走上小康路,涧水塘村紧扣生态立村、产业富村、环境优村、文明兴村、旅游强村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花椒。花椒,成了涧水塘村人民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
大姚花椒味鲜浓、果大、产量高。大姚县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宜花椒生长,广大群众在多年的花椒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开拓了较好的花椒营销市场。
位于金碧镇西北方位的大姚铁锁乡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所生产的青花椒颗粒青绿、辛香鲜麻、口味纯正。
立足本地实际和资源优势,大姚县近年来在发展高原特色节水农业中提出了“盘活山地资源,再造绿色银行”的发展思路,专门成立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并多渠道整合绿化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保等工程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地分区域、分地块发展花椒种植。
大理永平花椒
永平花椒个大色红、油润发亮、壳肉厚实、香气纯正而浓郁,味道纯麻爽口,是颇受欢迎的调味佳品。用它制作的花椒油调配川滇菜肴,具有麻辣香醇、味道可口的特点。它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入药,具有明目镇痛、杀虫驱寒的功能。
永平县的花椒出产量高,其主产于义路、金河、古富、初一铺、大平坦、官应、李子树、文库等地。这些地方气候湿润,日照条件好,山岩起伏,灌木丛生,昼夜温差大,适宜于花椒的种植和生长。
近几年来,永平花椒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该县县委政府把经济林果的发展作为生态农业的一项重头产业来抓,花椒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品行销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玉溪峨山花椒
峨山大龙潭的花椒以果粒大、色泽好、油亮、口感香麻而闻名。
雨后的大龙潭山水清净空灵,在以他斗村委会尖山脚下,闻名县内外的橄榄甸花椒,吸收一夏热量的花椒果实,在田野村庄之间释放香气。
橄榄甸花椒是对尖山附近村寨花椒的总称,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由于植被茂密,空气富含氧气,土壤肥力足,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花椒品质超群,肉厚籽小,麻香兼具,是烹制当地特色佳肴不可缺少的佐料,每年果还没有成熟,就被各地客户预定一空。
干柴烧大锅,泉水煮整鸡,当地颇负名气的彝家“簸簸鸡”需要的核心配料便是当地的花椒。鸡肉历经两三个小时煮熬后,汤色金黄、鸡皮漫油。将整只鸡从大锅捞取待凉,同时将鲜花椒在石臼或木臼中捣碎。把整鸡切成块,把花椒碎沬泼在放在盆中的鸡肉中,双手握盆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将花椒的油香迅速扩散到每块鸡肉。彝家“簸簸鸡”可上桌了,皮黄肉白,其味绝佳。
昆明西山谷律花椒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地区平均海拔2195米,适宜于花椒的生长,谷律花椒种植有200年历史,具有粒大、麻香味浓、无污染的特点,堪称花椒之极品。
过去,谷律当地农户种植的花椒规模小、产量低,花椒树不多,只供自家食用。2005年,西山区成立了以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之后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彻底解决了该地花椒的销售问题。其产品除了满足云南市场外,还销往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昭通永善花椒
永善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全年气候温良、日照充足,土壤富含各类矿物质。在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条件下,当地种植的花椒具有颗粒大、香味浓、麻味纯、含油量高、色质鲜的独特品质。其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经济效益高,产业链条长,被人们称之为能致富的“铁杆庄稼”。
极目远眺,漫山的花椒树上挂着一颗颗浑圆饱满,青翠欲滴的花椒,山风吹来,椒香扑鼻。
近年来,永善县在高原特色农业和金沙江库区移民后续发展政策的扶持下,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金江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不断提升金江花椒的“含金量”。
昭通鲁甸花椒
鲁甸县江边河谷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构成独特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条件,使鲁甸花椒生长在空气清新、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形成特有的品质,走出大山,香麻天下,火爆市场。
鲁甸青花椒颗粒硕大,麻味纯正、浓郁,富含维生素、镁、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鲁甸青花椒的种植,至今依旧遵循千年古法,以农家肥培土育苗,不用农药,人工采收,高原红日自然晾晒,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造就出绿色纯净的品质,深受广大客商及市民喜爱。
为大兴花椒产业,助农增收,鲁甸县委、县政府力推青花椒后续产业研发工作,先后扶持了一批从事青花椒产业的龙头企业。青花椒种植大户,从事青花椒加工、营销的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鲁甸人民对花椒还有着特殊的感情,在“8·03”云南鲁甸地震中,地震来时花椒还保住了许多村民的命。因为地震发生时,有部分村民到山上摘花椒,因此才躲过一劫。
丽江华坪花椒
华坪县适宜花椒种植的区域较广,海拔、气候、土壤、种植历史和现有实践经验等都适宜发展花椒。从2004年以来,华坪县在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时以花椒为主要树种,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实践证明,花椒具有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病性强、采收期限长、能保持水土等优点,特别是在干旱严重的时候,青花椒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旱性和较好的收益。
据了解,华坪境内的花椒品种主要有青椒、真花椒(学名子母椒)、大红袍等,其中青椒具有生长快、结果多、产量高、上市早等特点,当进入盛产期后,每亩产鲜椒可达500公斤。红花椒具有麻香味纯正、营养价值高等特性。花椒已成为华坪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产业。
在云南人民的餐桌上
经常可以见到花椒的身影
下面给你推荐几道
有花椒参与的
看似配角
实则主角的菜肴
老麻抄手
老麻抄手最魔性的地方在于对麻味的分类:微微麻、微麻、中麻、老麻及特麻让喜爱花椒的人大呼过瘾。
相对于其他口味的抄手来说,一碗老麻抄手外表看似风平浪静,吃下去的波澜壮阔远非其他口味的抄手能比。你能感受到花椒的香麻味充斥着味蕾,像无数的跳跳糖在舌尖跳舞,久久挥之不去。
花椒鸡
花椒鸡有跌打骨折调理、活血化瘀调理和高血压调理的作用。其味道麻辣鲜香,鸡肉嫩,味浓香,带有花椒麻辣,吃起来很过瘾。
花椒能有效的去腥增香,花椒鸡的重头戏是花椒的加入。可将花椒放在制作好的鸡肉表面,然后用热油淋入激发花椒的香味;也可在鸡肉快成熟时放入花椒一同煎炒爆香。制作花椒鸡可用新鲜青花椒或晒干后的干花椒,但口感上最适合的依旧是青花椒。
花椒鱼片
花椒鱼片以鱼肉为主料,花椒为辅料。浓郁的麻香气息才是它真正的招牌。汤底里还有脆脆的莴笋片和清爽的金针菇,非常爽口。
花椒鱼片做法简单,鱼片做好后,另放锅于旺火上,放植物油烧至七成热,下花椒炸香起锅淋在鱼片上面即成。鱼片细嫩滑嫩,花椒猛烈的刺激给人一种畅快之感。
青花椒烧鸡枞
5月-10月,是云南的雨季,此时的鸡枞菌最为鲜美。鸡枞菌的肉质细密洁白,吃起来清香可口,鲜美有嚼劲。
青花椒烧鸡枞既保留有鸡枞的原味,更有搭配鲜香麻辣的青花椒,滋味鲜美。可用来下饭、拌面吃,鲜辣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