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现煮、现熬,把制作过程搬到店门口,呈现热气蒸腾的烟火气,苏州一家手作茶饮店火了。
开业一周便冲上当地饮品热门榜Top1,吸引了大批博主到店打卡,单日出杯量达3000~4000杯。
这家店有哪些借鉴之处?效率与匠心真的能平衡吗?
单日卖出3000+杯
苏州走红一家“茶饮手作工坊”
进入2024,“手作”的热度还在上升。最近又有一家手作店刷屏饮品人的朋友圈:
它叫“拾柴手作”,开在苏州热闹的观前街商圈。凭借着现蒸、现煮、现熬,纯手工制作的出品模式,开业一周,就登上大众点评苏州热门饮品榜Top1,吸引不少饮品同行探店打卡。
从外观上看,该店以原木色为主基调,搭配金属板材,从门头、logo,到产品包装,都呈现出简洁、质朴之感,各种新鲜食材原料在店内展柜整齐摆放,清晰可见。
在产品上,拾柴手作以还原食材本味为产品价值点。菜单涵盖手作、果茶、乳茶、柠茶、雪糕等6大系列近30款单品,单品售价集中在20~28元。
以网友最推荐的有机米麻薯为例,用新鲜现做的米麻薯、芋泥铺底,再注入斯里兰卡红茶与明治鲜牛乳,最后覆上一层现烤的黑糖芝士奶盖。
“入口是熟悉的米香,整体香甜软糯”,“好喝”“有料”是评价中出现的高频词。
为了突出手作理念,他们还把制作区搬到了前厅,展示店员处理食材的全过程。
清洗、蒸煮、捣捻、搅拌……升腾的烟火气,频频引得路人驻足围观。伴随着阵阵凤梨香、芋头香、糯米香飘出,不少消费者感叹,“竟在一杯奶茶中感受到了锅气。”
我了解到,这是百分茶旗下的手作品牌,开业以来人气只增不减。据官方数据统计,该店每天的出杯量可以达到3000~4000杯。
手作是饮品业近两年的热点,但是以标准化出品、走量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饮品业,手作店真的赚钱吗?拾柴手作是怎么做的?
< class="pgc-img">>放大原料价值、出品提速
他们用4个思路卖火手作茶
随着茶饮内卷愈演愈烈,用“手作”体现产品差异化与价值感,从而找到生存出路的故事正在行业反复上演。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小金金手作已发展至38家;牧白手作则跑出了110家门店;被视为“广西之光”的阿嬷手作不断拓城,今年1月把门店开进了成都。众多新一线、二线城市,也都出现了地方特色的手作品牌。
入局者越来越多,如何脱颖而出?我发现拾柴手作有几个创新做法:
1、手打、现蒸、现熬,把“制作过程”搬到消费者面前
拾柴手作最大的特色,就是把核心制作环节搬到了正门口。
消费者在进店前,就能通过门口酷似锅状、被命名为“拾柴站”的半开放式操作区,全方位、无死角地观看食材处理过程,糯米、芋头、板栗、珍珠…从原生态变为饮品小料,都在众人的“监督”下进行。
以米麻薯为例,店员需要将糯米洗净后上锅蒸煮,后经捶捣、搅打,直至熟糯米变为顺滑拉丝的状态才算完成。
通过制作流程的可视化,拾柴手作让消费者切实地感受到“原来一杯奶茶是这样做出来的”,从而放大消费者对产品“真材实料”的感知,让其觉得安全可控,从而建立品牌信任。
2、用“香气”让消费者上头,找到差异化卖点
随着市面上的手作门店越开越多,米麻薯、芋泥、板栗、黑糖珍珠成为门店标配,如何将产品做出“新”意?
拾柴手作的思路是,一方面,用原产地精选食材,提升经典手作饮品的质感。
比如,东北黑土地孕育的有机糯米;甘甜细腻的山东泰山板栗;口感沙松的荔浦芋头……除了在店内整齐陈列原料外,还将相关信息印在标签上,向消费者传递健康、天然的信号。
同时,为了迎合控糖趋势全线使用阿拉伯糖,减轻消费者的“甜蜜负担”。
另一方面,凸显“手作果茶”的价值感。以门店热销的古法土凤梨为例,使用菲律宾土凤梨,切成颗粒熬煮成果酱,果肉混合凤梨汁制成凤梨冻,再搭配上乌龙茶与鲜牛奶,清爽之余还原经典小吃“凤梨酥”的风味。
在该款产品制作过程中,传递出的香气也成为引流利器。有不少网友就表示“被浓郁的凤梨香吸引到店”。
3、半分钟就能出杯,提升手作运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拾柴手作走红后,门店每天虽然排起长队,但在社交平台上,却很少出现吐槽的声音。多数消费者都表示,“比预想中拿到饮品的时间快得多。”
拾柴手作主理人周洋介绍,基于此前的门店运营经验,在出品效率方面,员工培训、标准的SOP、合理的动线设计缺一不可。
“虽然是新鲜现制,但我们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比如手作麻薯、芋泥、珍珠、凤梨等,将原料现场备好,成熟的员工半分钟就可以制作一杯饮品。”周洋说。
4、把产地原料作为周边,用人文情怀带动传播
在产品、体验、效率之外,拾柴手作通过食材文化打造品牌力。
在周边的设计上不局限于胸针、印章等文创,而是回归食材本身,把东北的有机糯米、现熬的土凤梨酱,作为赠送周边,进一步向消费者传递出自然、朴素之感,此举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不少口碑与认可。
周洋告诉我,这是源于品牌slogan,即“相信土地的力量”。坚持探寻更天然、更纯粹的食材,结合古法手作工艺,“把土地最好的滋味都装进一杯茶里”,真正地将茶饮融入大众生活。
< class="pgc-img">>2024年
手作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总结来说,拾柴手作出圈的关键,就是将茶饮附加食材文化,打造出了一套兼顾品质与效率的产品思路,为消费者带来一种沉浸式的手作饮品体验。
在周洋看来,手作饮品不会昙花一现。“作为在台湾、两广一带具有广泛基础的出品形式,是有生命力、有‘根’的品类。”
“如今鲜奶茶大流行,背后传递出的是消费者对茶饮最基础食材的升级需求,这是餐饮升级的一个大方向。“周洋说。
“手作类产品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用鲜奶、鲜果、原叶茶、有机食材,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
可以预见,这种自带“新鲜”“现制”标签的手作饮品,在短期内依然是市场上相对稀缺的产品,能够吸引一波关注与流量。
但随着门店数量增加,服务理念能否真正落地,品控如何保持稳定,怎样做到效率与匠心的平衡,是经营者需要思考的。
< class="pgc-img">>今的学生、上班族等年轻人对潮流饮品的接纳度极大,巨大的消费市场促使各式饮品迅速崛起。目前我国的茶饮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隐藏着巨大的价值和市场远景。
2004年,COCO都可奶茶开始进入大陆市场疯狂扩张;2006年,快乐柠檬进驻上海做起手工制作鲜奶茶;2011年,一点点入驻,推出现煮奶茶;2014年,贡茶入驻,奶盖奶茶兴起;至2015年,网红茶饮如喜茶、奈雪の茶等入驻......茶饮行业品牌格局初立。
< class="pgc-img">>据说开一个奶茶店投入成本并不大,回报率却很可观。但是茶饮行业真的像外界传言一样是暴利吗?哪个茶饮品牌最赚钱呢?
本文将深度解析现在最流行的茶饮品牌,揭开茶饮行业的秘密。
“街边派”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等加盟店谁最能赚?
快乐柠檬于2006年诞生于上海,随即在香港、广州、北京等遍地开花;2010年,快乐柠檬第一家海外店马尼拉开店,如今全球已有近1000家门店。
来自台湾的COCO都可奶茶,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超过3000家门市,是各大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曝光度最高的连锁茶饮品牌。
一点点原名“50岚”,1994年在台湾创立,2010年进军大陆改名“一点点”;2015年一点点以每月新增20家门店的速度在大陆迅速扩张,目前在全国已有2000家门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以北京某一点点门店为例,其月总销售额是135W,其中线下营业额每月45W,剩下的是外卖。而北京某COCO都可门店一个月能卖100万。
整体来讲,加盟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都是能挣到钱的,但是相比之下,一点点更赚钱。
为什么一点点发展如此迅速且颇受欢迎呢?
1. 运营标准化
得益于台湾50岚的供应链,一点点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拓店并保持稳定,其门店运营也十分标准化。
一点点门店的门店设计,以绿色为主题色,整体简洁明亮。产品包装也与门店风格一致,让人觉得干净健康;奶茶的制作过程透明可见,干净卫生。
员工统一身着灰色工作服以及深绿色的帽子和围裙,连动作和语气语调都十分标准化,服务态度热情周到,给顾客良好的购物体验。
< class="pgc-img">>2. 质优价廉
一点点的产品定价十分亲民,目前平均客单价为13.5元。顾客还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免费添加珍珠、波霸、椰果等配料,可以满足顾客不同的口味需求,客户可选择度更高,质优价廉使得受众更广,网上更是出现测评一点点“隐藏菜单”的热潮。
< class="pgc-img">>3.门店选址
一点点的对标商品是便利店的统一阿萨姆奶茶,所以它的选址一般都在便利店附近,集中在地铁沿线、商圈附近、写字楼聚集的街边店,很少进驻商场,这个选址方案也为门店节省了很大一笔租金成本。
“空间派” 喜茶、奈雪の茶、乐乐茶能赚钱吗?
茶饮行业的产品很难形成竞争壁垒,产品口味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超越。街边店也早已被COCO、一点点、贡茶等占领,那么后起之秀要用什么来竞争呢?
与标榜性价比的街边派不同,喜茶、奈雪の茶等另辟行径——打造“第三空间”,对标星巴克,用舒适的、有设计感的空间设计,去做社交、文化和品牌内涵,在提升客单价的同时,售卖周边产品。
< class="pgc-img">>目前市场上的“第三空间”主要分为两类:随机性消费第三空间、目的性消费第三空间。
喜茶、奈雪の茶、乐乐茶等品牌属于随机性消费第三空间,它们的选址多数是在购物中心内,面积在100㎡以上,设有座位区。这些顾客大多是逛商场累了,进来买来喝的,顺便坐一会儿,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煮叶”和“因味茶” 等品牌属于目的性消费第三空间,它们的顾客主要在这里谈合作和社交,目的性更强,更类似于星巴克。
< class="pgc-img">>△煮叶店内陈设
奈雪の茶、喜茶、乐乐茶的定位与价格都相差无几,目前喜茶、奈雪の茶、乐乐茶全部是自营,还未开放加盟。
一般而言,一家商场有了其中一个品牌后,就不会再选另外一家。那么这三个品牌店的实际盈利能力如何呢?
< class="pgc-img">>
喜茶的品牌力量
喜茶成立于2011年,原名皇茶。喜茶的选址偏向于一流商圈的二流位置,既能保证客流量,也能适当减轻房租成本。装修风格整体时尚简洁。喜茶现有30个单品,单价大多为25-32元。
2017年初,喜茶在上海创造了排队7小时,20多元饮品被黄牛炒至80元的神话。喜茶也凭此在社交网络上一战成名,带来了可观的流量。
< class="pgc-img">>到现在,喜茶最大的优势之一还是其营销能力带来的品牌势能。对于90后消费者来说,喜茶是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许多人拿到喜茶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拍照发朋友圈。
借此品牌势能,喜茶既能吸引大量客流,也在店铺点位和对上游供应商方面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好的门店位置和优质原材料。
同时,喜茶也有意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与百雀羚、杜蕾斯、昆士兰旅游局等开展相关合作,延续自己的品牌势能。
< class="pgc-img">>喜茶真的暴利吗?
目前数据显示,喜茶已有5亿融资、181家门店,平均单店月流水100多万,最高的一家店单月营业额能到300多万,单店净利润能做到22.5万-45万。
< class="pgc-img">>喜茶肯定是赚钱的,但是也未必像传说中的暴利,而且目前喜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
1.产品无法形成竞争壁垒
喜茶在产品创新能力上优于其他品牌,但是茶饮产品很容易被同行模仿,口味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竞争壁垒,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 class="pgc-img">>△奈雪の茶与喜茶创始人曾在朋友圈互怼
2. 消费者回归理性
2017年喜茶靠着“排队”的营销手段收获了一大批客流,也凭借芝士奶盖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是随着消费者的刺激阈值升高。营销热度冷却后,消费者会回归理性,现在因为一杯茶就专程去店里打卡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
从实际看,2017年喜茶门店排队一两个小时是常态,但是现在排队等待时间基本在半小时内,排队热度明显下降。
3.门店增多,势必摊薄单店的流水
喜茶现在单店营业额的可观,除了得益于高营销能力外,也是因为目前喜茶门店较少。
而随着喜茶的发展壮大,门店数量一旦增加,势必摊薄单店的流水。与一点点为代表的街边派不同的是,喜茶属于空间派,门店面积偏大,一旦流水降低,坪效也会降低,盈利能力必然下降。
4. 做外卖难以突围
喜茶、奈雪の茶等一旦离开了门店,延伸到外卖,是不具备优势的。
喜茶的单价在25-32元,其中一部分价值来源于它的社交属性和空间属性,但是外卖却让这两部分价值大打折扣。喜茶一旦开通外卖,必然竞争不过贡茶、一点点、COCO等只需要十几块的、性价比高的品牌。
< class="pgc-img">>△据美团点评数据显示,在2018年餐饮品牌热搜TOP10里,一点点是唯一上榜的茶饮品牌
软欧包会让喜茶、乐乐茶更赚钱吗?
奈雪の茶,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创立于2015年,创新打造了“茶+软欧包”的形式,以20—35周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户群体,茶饮单价为22—32元,软欧包单价为16—24元。
< class="pgc-img">>据业内人士透露,奈雪の茶大多数店不盈利,或者微盈利,这主要是因为奈雪の茶成本比喜茶更高。其高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房租成本高
相比喜茶门店面积20-100㎡,奈雪の茶的门店面积更大,在200-400㎡之间;在门店的设计上的花费也更高。
2.软欧包的成本更高
业内人士透露,茶饮的毛利率约70%,而软欧包只有50%-60%。
因为制作售卖软欧包需要专业的面包师、更大的制作场地以及研发费、配送费,增加的成本并不能单单只靠软欧包的销量来弥补。也就是说,软欧包反而会拉低整体坪效。
提高坪效,将是奈雪の茶接下来最大的课题。
< class="pgc-img">>“一茶一包” 或将成为趋势
抛开成本问题,软欧包确实可以为门店带来更多的客流,“一茶一包”或许将成为一个趋势。
“一茶一包”的模式用吃喝配套增加客单价。如今,奈雪平均客单价超过 50 元,每销售一杯茶就会销售 1.2 个软欧包;其复购率也会有所增加,业绩好的店月营收能达到200万。
< class="pgc-img">>乐乐茶2016年创立于上海,也是茶+软欧包的形式,靠脏脏包走红网络,其售价与奈雪の茶差不多,目前在中国有23家店。
乐乐茶曾对外公布:品牌创建16个月后,订单量已超200万,日均订单量超10000单。当时乐乐茶有10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店家每天1000单。
因为茶饮的利润更高,除了茶饮店,面包店中也有许多品牌正在尝试这种模式。例如面包新语旗下的软欧包品牌麦子仓库就加入了水果茶元素。
< class="pgc-img">>加盟乱象的答案茶和鹿角巷怎么样了?
“在杯套写下问题 ,揭开杯盖即可看到问题的答案”,2018年答案茶凭借抖音一炮而红,答案茶加盟店曾经高达500家。
鹿角巷因为一款“黑糖鹿丸鲜奶”迅速走红,在上海、深圳、广东、等11个地区陆续开直营店或者合伙人店,预计今年门店数量将扩张至50间。
但是茶红是非多,因为答案茶、鹿角巷总部目前还没有注册商标,使得加盟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也因为大家都没有注册商标,使得一条街能同时出现好几家“答案茶”和“鹿角巷”,装修风格、产品包装、产品流程都大相径庭,显而易见,其中很多店其实都是“假冒”的。
< class="pgc-img">>快招公司的陷阱
中国的商标注册流程比较慢,经常一个品牌火起来了,但是商标却迟迟没注册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快招公司就应运而生。
快招公司会在品牌商标没有注册下来时,利用各种品牌知名度,迅速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店去招商加盟,给出许多虚假承诺。
但是这些假冒品牌,并不具备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也没有店面运营管理督导团队和后端服务支持系统,甚至连供应链都不完整,导致许多加盟店铺后续经营不善、停业关闭,答案茶和鹿角巷就深受其害。
快招公司的做法不仅坑害了加盟商,还极大破坏市场环境,透支了加盟商的数量和资金,导致一点点、COCO、贡茶这些正规品牌的发展受限,大大影响行业发展。
< class="pgc-img">>网红奶茶店排队的秘密
“排队”是证明一家店受欢迎程度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而且从众心理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
一点点、喜茶、答案茶等茶饮品牌几乎将“排队”这个营销手段发展到了极致,品牌会在各个环节有意制造排队现象:
1、贩卖虚荣
很多排队买喜茶、奈雪の茶的顾客并不单是为了喝茶吃软欧包的,更多的是来合影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的。
2、控制出餐速度
传统奶茶店的吧台为“一字型”,所有的工具在一条线上,制作效率会更高。但是一点点门店吧台多为“U型”或者“L型”,制作工具分散,制作效率偏低,从而导致出品慢,形成排队之势。
3、拆分销售环节
购买喜茶需要先排队取号,然后叫号点单,过号作废;叫上号才能去排队点餐;点完餐之后再排队取餐,这就让同一个顾客重复排了三次队;奈雪の茶也拆分了购买软欧包和切软欧包。
4、特殊营销手段
比如一点点的“隐藏菜单”;比如喜茶大部分不开放外卖,给黄牛去排队点单代购跑腿排队的机会。
< class="pgc-img">>
茶饮行业到底谁最赚钱?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综合饮品销售额达472亿元,同比增14.29%。预计2019年,综合饮品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据推算,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400-500亿元。
除了上文提到的喜茶、奈雪の茶、一点点等品牌,市场上还有很多区域品牌和隐藏的行业大佬和区域领头羊,例如蜜雪冰城突破了5000家店,古茗有1000多家店……这些品牌在行业内深根多年,有的拥有正规的连锁加盟体系和严格的运营管理督导体系,有的却没有。
< class="pgc-img">>比如博多集团,旗下光茶饮品牌就有十几个,包括大家熟悉的蜜菓,全国有4000家门店;hey juice全国有3000家门店;遇见奶牛全国有2500家门店;甘茶度有2500家门店……等等。
博多集团的运作模式和喜茶、奈雪の茶打造独立品牌完全不同,他们以供应链为原点,做连锁加盟品牌是为了消耗自己的供应链,所以会同时打造不同的品牌,独立团队独立运作甚至互相竞争。
而对于加盟商来说,如果碰巧加盟的是他们运作得比较好的品牌,就能赚钱,但如果加盟的恰巧是他们运作得不好的品牌,风险就会极高。
< class="pgc-img">>加盟茶饮应该注意什么?
餐饮茶饮行业虽然风头正盛,但是贸然选择加盟品牌也是极具风险。加盟商要正确地审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再去选择一个适合的品牌进入。那么在选择加盟时应该注意什么的?
1、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意味着获客率,据统计,100个人同时走过喜茶和一点点,喜茶的获客率为15%,一点点为8%。
2、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包含3个要素:产品是否好喝?是否好看?价格是否符合目标人群的消费能力?其中还涉及到茶基底、供应链等问题。
3、门店选址
因为房租占据了茶饮行业非常大的成本,门店的选址也非常重要。
门店选址要与加盟品牌的定位、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相关,而不是一味地选择人流量高的位置。
4、启动成本
目前开一家茶饮店的综合启动成本并不低,例如喜茶、奈雪の茶的启动成本是几百万,一点点、 coco也要接近百万。那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资金实力和投资回报预期的品牌就至关重要。
5、加盟体系是否完善
加盟品牌时,要考察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品牌营销体系、产品研发体系、运营督导体系等,避免陷入一些快招公司的陷阱。
源:参考消息网
据台湾“中央社”2月21日报道,岛内知名外送平台foodpanda公布2023年外送数据,台湾地区最热门的外送品为奶茶,其次是甜不辣;生鲜杂货外送部分,品牌奶茶、红茶分别为第1名和第3名,第2名为金针菇。
报道称,进一步观察台湾地区各地热门餐点,宜兰及花东地区最多人点小笼包,南部最热销的品项是米血。
观察各地外送消费习惯,台北消费者最爱订健康餐,高雄消费者最常点选加饭、加面,新北消费者订购外送的平均距离最短,台中则是晚上10时至凌晨3时的外送订单量最多。
据报道,foodpanda在2022年开启小费功能,据统计最常给小费的是金门,其次为基隆及宜兰;小费给最多的用户则住在彰化县鹿港镇,平均每单给100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3元人民币——本网注),一年送出逾7万元小费。【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