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重庆1月21日电(记者周凯)记者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根据近期媒体报道和群众举报火锅经营者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重庆市5家火锅店涉嫌回收使用“火锅老油”被立案调查。
根据媒体报道和群众举报火锅经营者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展开了调查。
经过现场检查、询问调查、核查相关原料进货记录和废弃油脂处置记录等,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日前对“江北区罗建波串串店”(招牌名为“李记串串”)、江北区北城天街的“江北区大队长餐饮店”(招牌名为“大队长火锅”)、“渝北区德松餐饮店”(招牌名为“曹疯子老火锅”)、“渝北区永恒老火锅店”(招牌名为“永恒藏茶养生老火锅龙溪总店”)、“沙坪坝区火星娃火锅店”(招牌名为“大龙老火锅”)等5家火锅店正式立案调查,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线索已通报或移送公安机关。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正会同公安机关还就群众举报的其他火锅店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开展调查,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重庆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源头防范,推动行业自律,严打违法犯罪。(完)
年10月28日,成都市成华区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接线索举报:成华区洪山路28号的重庆渝江北老灶火锅底料中疑似使用老油。
<>>
成华区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民警陈志黎透露,经前期摸排后,食药侦查大队民警联合相关部门对该火锅店进行了突击查处,现场查获火锅老油及渣料110斤,挡获犯罪嫌疑人8名。
经查:该火锅店于2016年6月开业,负责人付某某(男,45岁,重庆市人)、张某某(女,47岁,成都市人)、赵某某(男,33岁,广元市人)为节约成本、非法牟利,专门学习“火锅老油”炼制方法。安排传菜员将客人吃剩下的火锅底油,倒入预先准备的带有过滤网的不锈钢桶内进行过滤。每晚待店内客人走完之后,在厨房内将吃剩下的火锅油进行油渣分离。再将分离好的老油进行熬制,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成供下一批客人食用的火锅底油(老油)。如此循环、反复供给顾客食用。整个油渣分离及炼制过程,均在约12平方米的厨房内完成,环境极其肮脏。
老油及渣料
“经我们侦查发现,从2016年6月开始就采取这样的方式(提炼老油)。通常用新油一锅油成本需要80-90元,为了节约成本,店主让厨师长专门学习了老油提炼技术,学习后使用老油底料。”陈志黎表示,“涉案火锅店一般15天左右老油才重新添加新油,这样可以节约很大的成本,成本在20元左右,节约成本50-60元。”
涉案的一名员工
目前,犯罪嫌疑人付某某、张某某、赵某某及火锅店厨师、工作人员等8人因利用餐厨垃圾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油,并用于销售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4条,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已被成华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颜雪
图片、视频来自警方
编辑 彭疆
华社重庆1月21日电(记者周凯)记者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根据近期媒体报道和群众举报火锅经营者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重庆市5家火锅店涉嫌回收使用“火锅老油”被立案调查。
根据媒体报道和群众举报火锅经营者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展开了调查。
经过现场检查、询问调查、核查相关原料进货记录和废弃油脂处置记录等,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日前对“江北区罗建波串串店”(招牌名为“李记串串”)、江北区北城天街的“江北区大队长餐饮店”(招牌名为“大队长火锅”)、“渝北区德松餐饮店”(招牌名为“曹疯子老火锅”)、“渝北区永恒老火锅店”(招牌名为“永恒藏茶养生老火锅龙溪总店”)、“沙坪坝区火星娃火锅店”(招牌名为“大龙老火锅”)等5家火锅店正式立案调查,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线索已通报或移送公安机关。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正会同公安机关还就群众举报的其他火锅店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的线索开展调查,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重庆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源头防范,推动行业自律,严打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