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连锁店里
原价49.5元的套餐
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操作一下
只需27元就能买到
这种付款方式可以省钱?
有人自称
靠这每月至少能省500元
12月14日晚,想要点一份晚餐的刘小姐打开手机,熟练进入相关APP,搜索“某快餐代下单”,然后随便点进一条商品链接,付款下单。几分钟后,她收到了取餐码。
原价49.5元的套餐刘小姐只花了27元就买到了。刘小姐今年24岁,她戏称自己为“代买一族”,无论是在外吃饭、看电影、买奶茶,还是寄快递,她都通过代下单付款,均比原价便宜。
“去餐厅吃个饭省大几十元、买个电影票省十几元、寄个快递省几元,处处能省钱!”刘小姐粗略统计,自从开始使用代下单以来,每个月至少能省下500元。
体验:
几分钟省下了20多元
记者随便联系了一家代下单客服,对方询问记者想购买的套餐名称和门店地址,嘱咐记者到店后再拍下他制作的付款链接。到店后,记者按客服要求付款27元,2分钟不到,对方发来一张附有取餐码的图片。同一时刻,门店内的取餐屏上出现了该取餐码。前后不过几分钟,记者省下了20多元。
记者搜索发现,网上显示全国连锁餐饮店的代下单服务,价格比原价便宜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调查:
“这行越来越难做了”
小金是一家连锁餐饮代下单的客服,他告诉记者,代下单这行基本是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会员价或内部价,然后在该价格基础上涨一点,再转卖出去赚差价。他购买了十几张会员卡。按规定,购买该卡的人可享受部分商品的折扣。例如,原本23元的冰激凌只需16.1元、原本53.5元的套餐只需26元等等。
“这行越来越难做了。”小金入行3年多,他回忆,前年的一个单子能挣2到3块钱,但现在只能挣1块钱。他解释,是因为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被压得很低。目前,他每个月至少能成1000到2000单。
律师提醒:
明显违反相应约定
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
“该卡仅限本人使用。”记者在某些品牌会员卡的相关须知上都看到了这句提醒。12月14日下午,记者分别致电相关餐饮连锁店官方客服,对方均表示不建议顾客在第三方平台购买其品牌商品,若交易中出现任何问题,无法为顾客负责,建议顾客在官方小程序或官方认证的平台购买。
是否有人因为代下单被骗?记者在某平台上搜索发现,吐槽“代下单”的网友不在少数。有人称,自己在某平台上花15元拍了某品牌面馆的一碗面,客服要网友拿着他的会员码去收银台下单,但前台工作人员称会员码必须本人来才能使用。无奈之下,该网友让客服退款,但对方拒绝退款,还拒收网友信息。
除了买食品,还有网友代下单买化妆品上当。有人称,在某平台上付款280元代下单某品牌化妆品,没想到两天后对方客服表示商品要涨价,不然没办法帮其代下单,在网友拒绝涨价表示想退款后,客服将其拉黑。
此外,还有网友代下单买机票,到了机场却发现没有航班及座位信息;代下单订酒店,到了酒店后发现没有预定信息无法入住;代下单操作过程中,被引导将“芝麻信用”“花呗截图”发给对方,最后不仅没能得到优惠反被骗钱……
对此,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商家的会员价或内部价是为回馈一定等级的老用户而制定的,一般都具有人身属性,即只允许会员本人使用。以此进行谋利,明显违反相应约定,涉及民事违约责任;若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及非法经营。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代下单服务,避免相应责任和损失。
综合长江日报、极目新闻
来源: 新闻晨报
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迎 王海蓉 记者 徐岑)不少人点外卖,会选择到店自取。但是什么时候去取,有些平台没有明确规定,这就会导致一些尴尬事儿。近日,南京市民窦先生反映,自己在网络平台点了一杯奶茶,第二天去取,奶茶已经被商家销毁了。付了钱的奶茶没喝到,这事儿到底谁来负责?
日前,南京市浦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江浦分局接到12345平台转办的一起投诉。市民窦先生表示,自己在网络平台点了一杯奶茶,付费13元。但是下单后不久,外面下起了大暴雨,没有办法去商家取餐,当天就没去。第二天他去门店取货时,商家告知,由于长时间无人取货,现制饮料已经变质无法饮用,被销毁了。对此,窦先生非常气愤。他认为商家未经自己同意就随意处置了已经付钱购买的商品。商家则表示,现制饮品必须及时饮用,超过4个小时细菌会超标。由于顾客当天一直没来取货,奶茶放置远超4个小时,已经不能饮用,才将奶茶销毁了。
△某平台到店自取用户协议
一杯没喝上的奶茶,到底是哪方有问题?通过双方对事件的描述,江浦分局工作人员认为,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失。窦先生未及时去商家取货,也没有电话告知商家无法前来取货的情况。另一方面,商家在饮品变质前的4个小时内未主动联系顾客,且在未经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处置了饮品。
经过调解,商家表示,未及时联系顾客就处理了饮品确实有欠妥当,同意给窦先生重新做一杯奶茶。窦先生也认为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对调解工作表示认可。
△部分外卖平台在选择到店自取是会要求勾选到店时间
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消费者,在外卖平台购买食物时,如果选择自取,一定提前备注自取时间,按照规定时间前去取货。
现代快报记者也注意到,大多数外卖平台在顾客选择到店自取时,会同时要求勾选自提时间,并预留电话。部分外卖平台还制定了《到店自取服务协议》,选择自取前必须先同意该协议。其中就规定,用户保证在预定的自取时间前后不超过10分钟到店自取订单的商品。如迟到或早到,而带来的后果包括不限于等待、商品丢失、商品品质及质量下降、订单不退款等,由用户自行承担。
饮连锁店里
原价49.5元的套餐
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操作一下
只需27元就能买到
这种付款方式可以省钱?
有人自称
靠这每月至少能省500元
12月14日晚,想要点一份晚餐的刘小姐打开手机,熟练进入相关APP,搜索“某快餐代下单”,然后随便点进一条商品链接,付款下单。几分钟后,她收到了取餐码。
原价49.5元的套餐刘小姐只花了27元就买到了。刘小姐今年24岁,她戏称自己为“代买一族”,无论是在外吃饭、看电影、买奶茶,还是寄快递,她都通过代下单付款,均比原价便宜。
“去餐厅吃个饭省大几十元、买个电影票省十几元、寄个快递省几元,处处能省钱!”刘小姐粗略统计,自从开始使用代下单以来,每个月至少能省下500元。
体验:
几分钟省下了20多元
记者随便联系了一家代下单客服,对方询问记者想购买的套餐名称和门店地址,嘱咐记者到店后再拍下他制作的付款链接。到店后,记者按客服要求付款27元,2分钟不到,对方发来一张附有取餐码的图片。同一时刻,门店内的取餐屏上出现了该取餐码。前后不过几分钟,记者省下了20多元。
记者搜索发现,网上显示全国连锁餐饮店的代下单服务,价格比原价便宜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调查:
“这行越来越难做了”
小金是一家连锁餐饮代下单的客服,他告诉记者,代下单这行基本是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会员价或内部价,然后在该价格基础上涨一点,再转卖出去赚差价。他购买了十几张会员卡。按规定,购买该卡的人可享受部分商品的折扣。例如,原本23元的冰激凌只需16.1元、原本53.5元的套餐只需26元等等。
“这行越来越难做了。”小金入行3年多,他回忆,前年的一个单子能挣2到3块钱,但现在只能挣1块钱。他解释,是因为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被压得很低。目前,他每个月至少能成1000到2000单。
律师提醒:
明显违反相应约定
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
“该卡仅限本人使用。”记者在某些品牌会员卡的相关须知上都看到了这句提醒。12月14日下午,记者分别致电相关餐饮连锁店官方客服,对方均表示不建议顾客在第三方平台购买其品牌商品,若交易中出现任何问题,无法为顾客负责,建议顾客在官方小程序或官方认证的平台购买。
是否有人因为代下单被骗?记者在某平台上搜索发现,吐槽“代下单”的网友不在少数。有人称,自己在某平台上花15元拍了某品牌面馆的一碗面,客服要网友拿着他的会员码去收银台下单,但前台工作人员称会员码必须本人来才能使用。无奈之下,该网友让客服退款,但对方拒绝退款,还拒收网友信息。
除了买食品,还有网友代下单买化妆品上当。有人称,在某平台上付款280元代下单某品牌化妆品,没想到两天后对方客服表示商品要涨价,不然没办法帮其代下单,在网友拒绝涨价表示想退款后,客服将其拉黑。
此外,还有网友代下单买机票,到了机场却发现没有航班及座位信息;代下单订酒店,到了酒店后发现没有预定信息无法入住;代下单操作过程中,被引导将“芝麻信用”“花呗截图”发给对方,最后不仅没能得到优惠反被骗钱……
对此,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商家的会员价或内部价是为回馈一定等级的老用户而制定的,一般都具有人身属性,即只允许会员本人使用。以此进行谋利,明显违反相应约定,涉及民事违约责任;若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及非法经营。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代下单服务,避免相应责任和损失。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阅读推荐
50余人被困知名景区空中缆车饥寒交迫!很多上海人去过;索道停运原因竟是…...
最新!董宇辉直播回应一切,开播2分钟10万人涌入515人送医,102人骨折!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地铁此处到底能不能站?俞敏洪向董宇辉致歉:公司管理有很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