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牛肉面,后有奶茶,资本的目光里,兰州特色美食成为可行选项。奔流新闻记者近日获悉,继多家兰州牛肉面成功融资后,兰州奶茶品牌“放哈”也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据了解,此次投资方为坤言资本、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以及天使投资人宋欢平,云道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放哈(FUNDOSA)奶茶店
“放哈”是创立于2010年的兰州连锁咖啡、茶饮品牌,先后推出了甜醅子奶茶、灰豆子奶茶、果味浆水、果味醪糟等一系列极具兰州本土特色的时尚饮品。其中,招牌产品甜醅子奶茶系列每年卖出超100万杯。截至目前,“放哈”已布局美团、口碑等线上渠道,并在甘肃、上海等地已建设门店24个。
对于本轮融资,“放哈”创始人耿盛琛在接受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融资早在去年年底已经完成,将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体系升级以及品牌形象升级。目前,“放哈”核心原料已实现定制化,正在与工厂洽谈合资合作确保核心原料供应稳定。未来一年,“放哈”将升级“丝绸之路”视觉系统,提升品牌辨识度,并稳步扩店,完成招牌产品或西北地区特产零售化初步研发及售卖。“让西北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命力”是他不变的初衷。
天使投资人宋欢平表示,“放哈”作为兰州乃至西北奶茶的代表,主打的产品很有地域特色。历经10余年发展,“放哈”内部产品库已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能力,对市场需求也有着深入的认知和经验沉淀。不论是产品本身的沉淀还是品牌理念的提炼,都让人印象深刻,从长远角度看好其发展。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永平认为,甘肃本土的两个餐饮品牌受资本青睐,说明兰州特色餐饮产业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不断认可,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机遇。面对餐饮业巨大的消费市场,兰州乃至甘肃特色餐饮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重构发展路径,推动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塑产业结构,打造新品牌新模式,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多元化需求,增强消费者对特色品牌的忠诚度和热爱度。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本风险管理,推动品牌企业合作共融,协同创新,构建和培育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同时要不断开拓外部市场,逐步做大做优做强兰州特色餐饮,走出一条特色化、健康化、绿色化和标准化的特色餐饮产业发展之路。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鹏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颜悦色之后,“地标性饮品”品牌扎堆出现,而且各成一派、各有特色。
今年,我们计划发掘一批散落在全国各地、实力与创新兼备的区域潜力品牌,分享他们的经营亮点,关注他们的现实困惑。
第一站先到兰州。这里有一个号称“兰州版茶颜悦色”的品牌:放哈。
“兰州版茶颜悦色”,到底有多火?
开店10年的放哈,是很多兰州人的集体回忆,也是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最好的门店,日销超3000杯,而且已经走出兰州,到上海开店。
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兰州版茶颜悦色”。
在当地人心目中,兰州拉面和放哈的“甜醅子奶茶”,就像是长沙人心中的口味虾和茶颜悦色一样。
大众点评定位兰州搜索“奶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放哈,喜茶和茶百道分别排第四和第五名。
而在兰州的饮品排行榜上,放哈在兰州的6家直营店,分别都是所在区域的热门榜或好评榜第一名。
小红书上,放哈奶茶这个关键词,有20万+笔记,随处可见“去兰州一定要喝的”、“全国独有的甜醅子奶茶”、“兰州排名第一的奶茶”等标签。
放哈的第一家门店,位于兰州地标性夜市——正宁路上,这家店在节假日基本上从早到晚都在排队,一天的出杯量超过3000杯。
我在外卖平台上一搜索,放哈在甘肃已有15家门店。
放哈创立于2010年,原店名叫放哈咖啡,后来品牌升级,转型聚焦甜醅子奶茶,主打西北特色小吃+茶饮的组合,空间以100平左右的西北风格为主,集中在兰州附近开店。
最近,放哈还走出兰州,以“西北茶饮代表”的姿态,把出省首店开在了上海。
放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我专程采访了放哈创始人耿盛琛。
主打“甜醅子奶茶”,产品自成一派
开店前几年,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放哈,改变是从一款甜醅子奶茶开始的。
后来,他们延伸出了灰豆、浆水、软儿梨、黑枸杞等西北特色明显的产品。
灰豆阿萨姆奶茶
>对很多奶茶女孩来说,放哈的菜单里,至少有5款以上没喝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对当地消费者来说,很多人是喝着甜醅子(燕麦、莜麦等发酵制成,类似醪糟)长大的,做成奶茶后,有一种熟悉的新奇感,成为了家乡味道的挥之不去的念想。
对外地游客来说,“没喝过”的好奇心有一种魔力,如果尝试后,体验和口感都不错,就更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好评。这也是区域品牌们最能利用的市场优势。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因为经营过咖啡,耿盛琛从香港的鸳鸯奶茶、台湾的珍珠奶茶、上海的血糯米奶茶等产品里找启发:
1. 2个爆品象限,结合流行饮品与西北元素
2014年放哈正式定位为“甜醅子奶茶创造者”,围绕甜醅子形成了两个“爆品象限”。
第一是“甜醅子+”,用甜醅子和纯茶/奶茶/柠檬茶/酸奶等,做主动性结合研发;
第二是“流行元素+”,做防御性研发,比如杨枝甘露火,就用杨枝甘露+甜醅子,把杨枝甘露中西米换成甜醅子;泰式奶茶流行的时候,就用泰式奶茶+甜醅子;最近椰子比较火,就把椰子和甜醅子相结合,迎合市场需求。
甜醅子奶茶
>后来的爆品浆水、灰豆子,也是围绕这2个象限做产品延伸。
2. 在西北小吃里找灵感,一年上新40款
在放哈的菜单上,很多产品会让人浮想联翩:
比如巴黎浆水、柠檬薄荷浆水、灰豆子奶茶、花椒奶茶、黑枸杞鲜奶宝藏、软儿梨,都是西北特色的小吃与茶饮的结合。
甜醅子奶茶因为考虑到食品安全,只能做冷饮,但在兰州,从10月份到次年4月份,冬季漫长且寒冷。”放哈把产品研发分为了明确的夏季产品和冬季产品。
举两个明显的例子。夏季,用蔬菜发酵而成浆水,是兰州人拌面、解暑的佳品,被做到了夏季菜单中。
人称“东北社会果”的冻梨,兰州人叫“软儿梨”,被放哈做成了“软儿梨汁”、“暖冬秋梨酿”等,一度成为菜单上的冬季爆品。
3. “肚量杯”,体现西北豪放特色
1升装的甜醅子奶茶,也曾经是放哈的特色,但当市场上模仿的案例越来越多时,放哈直接出了个“肚量杯”——2L装的奶茶,瞬间就让很多消费者记住了。
杯子文案也很有趣:“听说你的肚子里能撑船?”不仅与消费者形成了有趣的互动,还让西北豪放的特色凸显。
独特圈粉法:微博网友线下见面会
除了产品独特,放哈门店还有一个特色,“微博实时投屏”。在放哈的门店电子屏上,不播放广告片,而是实时更新微博互动、留言。
一些顾客甚至会在店里相认:“哇,原来发这条微博的人是你!”从此多了一个新朋友。放哈的门店,也慢慢变成了“网友线下见面会”。
事实上,微博,也是放哈最早火起来的阵地,放哈的微博有88万粉丝。很多散落在全国的兰州人,把放哈当成了“家乡美食回忆集中地”,大家一起怀念那些年吃过的美食。
2014年,微博刚刚流行的时代,当时为了引流,耿盛琛把自己练成了段子手,天天都在微博上“蹲守”,除了天天发产品、发段子之外,回复网友的留言也成他的“强迫症”。
在坚持了3年每天必发,每条留言/私信必回之后,微博的粉丝快速增长。
放哈也变成了一个本地微博KOL的聚集地,大家喝奶茶发微博成了标准动作。
甚至很多人通过微博在放哈认识后,恋爱、结婚。“在我们店里拍婚纱照的,带着孩子回来打卡的人,很多很多。”这也是让耿盛琛很开心的一点。
一个品牌,一旦和顾客产生了这样的情感羁绊,有了顾客青春的印记,这种忠诚度,就很难撼动,甚至永远无法被取代。
做“地标性饮品”,本质是做什么?
真正的品牌从不会局限于产品本身。就像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快乐水”——企业一定要从产品上,抽象出属于自己的情感理念和文化特性。
茶颜悦色之后,区域文化茶饮品牌扎堆出现,正暗含了这个趋势。
例如,以潮汕文化为代表的英歌魂,以中原文化加持的眷茶,以福建泡茶文化定位的壶见,也有以国潮脸谱文化的霸王茶姬、日系风格破圈的伏见桃山。
地标性饮品,产品的本质是做“特殊口味”,营销的本质是做情感链接,再深一层剖析,品牌真正传播的是文化。
文化认同、家乡归属感,这是区域奶茶品牌在产品之外,拥有的另一张王牌。利用本地文化认同感,用情感共鸣打造区域的“集体回忆”。把地域文化做到极致,这些区域品牌就具有了某种无敌的基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特性不是生搬硬造,而是灵魂契合,一定是基于对当地文化和饮食深刻的理解,去用产品和营销做表达,而不是生搬硬造,和消费者尬聊。
“地标性饮品”,能走出区域吗?
茶颜悦色开到深圳,引发排队和关注,但大家特别好奇的,是走出长沙后,茶颜悦色将如何发展?
就像柠檬茶品类很难走出广东一样,地标性奶茶能走出区域,走向全国吗?
考量两个因素:
第一是风味能不能被广泛接受,在消费者尝鲜后,能否培养出固定的消费习惯。
第二是供应链能不能支撑。
因为地域食材的特殊性,小众性,一般没有成熟的供应链渠道,只有几家小店的时候,尚可依靠门店“手作”、“现熬”等方法,满足供应。但当门店超过10家,标准化和效率都会成为制约。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规模无法支撑工厂开发,所以导致很多创意产品,我们做得很好喝,但无法在门店上线。”耿盛琛表示。
如今,放哈正积极去上海开店,打出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对接供应链资源。
放哈是“地标性品牌”的一个缩影。今年,咖门推出“饮力黑马101”栏目,发掘一批散落在全国各地、具有差异化和成长性的品牌——
他们是饮品的中坚力量,不断带给行业新鲜和惊喜,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品牌,欢迎推荐(或自荐),请联系记者/评论区留言。
州可以是一首歌的名字,兰州可以是一种香烟的名字,那些以兰州命名的东西,大多已经剪断了和兰州的脐带,比如被青海人传遍神州大地的兰州拉面。
但在兰州人心中,504是特别的,是永远为兰州仅有的,无法脱离兰州的特别的存在。
504,是一种冰棍,一种核工业机器做的冰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04,本是一个工厂的名字,即核工业部国营504厂,现称为中核集团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没错,它的主业是提炼铀235——核燃料的主要来源。
< class="pgc-img">>外地人都没法想象,这家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潜艇提供核原料的保密单位,为世人提供的最重要的能量单位不是TNT当量,而是甜美的卡路里。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有哪些公司做离本行极远的副业?”的问题吸引了400多万人的围观。在回答中,这个以数字命名的冰棍力压诺基亚做的子弹和化工集团做的拉面,常年位居企业最会跨界榜的榜首。
关于504冰棍的传说,兰州人从记事起就听大孩儿讲,长大了就讲给小孩儿,这个传言就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代代相传香火永续。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濒临灭绝的童年记忆,但除了身份证前五位是62010的朋友之外,没人的童年可以和“原子能”紧密挂钩。
“知道504为啥这么甜吗?这里面的白糖和奶油是拿铀浓缩离心机转出来的!”
< class="pgc-img">>原本504冰棍只是供给职工的内部福利,但80年代初国家政策变化,核工业发展陷入低谷,大批工厂倒闭,为了保住宝贵的技术工人,504厂左思右想,把闲置的离心机拿出来做冰棍生意。但没成想,却收获了后世丝袜奶茶、钢管厂串串一样的意外效果。
用离心机搅拌奶油和糖浆,绝不是像痔疮膏改行做口红一样拉着了胯的无厘头跨界,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转移。
这方面我不专业,于是我请教了CCTV9的走近科学纪录片频道,节目告诉我,铀浓缩技术本质是用气体离心机分离铀235和铀238,谁掌握了离心机,谁就掌握了铀浓缩技术,谁就大概率拥有了核武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电视没让看,就这么个小门儿,里面是我想象的
节目没有告诉我的是,当初英国人发明离心机,就是为了分离奶油和牛奶,504厂用铀浓缩离心机来提炼奶油,我们只能赐它四个大字:
不忘初心。
< class="pgc-img">>国家机密我们找不到图,原理和棉花糖一样,将就看
人类的认知边界总是有限,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依然相信世界角落里藏满了未知,也相信放射线包治百病,用铀235搅拌过得504就是最好的证据。
所以偶然间听到这个故事的外地人面对热情递过504冰棍的刹那,都会展现出生物本能的迟疑。
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一根简单地冰棍,而是一根沾满新鲜放射性原料的赛博密码。
是屈服于好奇还是选择保命,这是横亘人类历史中的巨大命题,同时也是他乡游客们在兰州首先需要解决的心理障碍。
< class="pgc-img">>在外地人(专指从没有去过兰州的人)的浪漫想象里,504冰棍就是《辐射》中核子可乐的创作原型,每舔完一根儿504,你的生命值将获得提升,而某些特殊口味的504,甚至会赐予你某些能力。
白糖冰棍大幅回血,巧克力味儿的伴有夜视能力,奶油口味因高浓度萃取铀元素,会让你获得力量加成,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民用核科技的最高产物,
< class="pgc-img">>在娱乐工业和阴谋论发达的大洋彼岸,这个传说就变成了超级英雄故事,他们猜测中国有一个经历漫长的放射实验(很有可能就是天天吃冰棍),最终获得放射性体质的强大反派——辐射人。
背景显示,这个叫陈路的辐射人,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毫无疑问,他的家乡在兰州。
< class="pgc-img">>吊打索尔爆锤海王,最后被钢铁侠招安
“兰州,是个人人可享用超剂量核子甜品的城市。”
越来越多老外到了兰州,改革的春风把这个消息吹出了白塔山。504冰棍的代号变成了“原子冰棍”,一旦信服这个名字,人们发现自己在兰州经历过的一切古怪事儿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只有一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兰州人能在如此庞大的辐射面前保持心智稳定。
< class="pgc-img">>大型核泄漏处置现场
在这座以物理立市的西北重镇,人人秉承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在兰州提504,只会有人和你分享一段和核武器没有关系的夏天回忆:
“每次吃504包装纸都撕不干净,冰棍最后都是混着纸屑吃下去的。”
“我人生的第一道数学题就是用504做的,我妈指着504的包装问我5+4等于几,年幼的我掰着手指头开始数, 左手用不完就加右手,最后冰棍掉地下了。”
< class="pgc-img">>但事实上,生产504冰棍的并不是504厂本体,而是它的下属子公司。它在80年代后期引进了一套雪糕生产线,而不是直接把铀燃料倒掉装奶油。
虽然成立于1987年,但有很多人产生了曼德拉效应,许多兰州朋友宣称自己在70年代甚至更早的小时候就买过504,50岁和20岁的朋友经常共享一个童年。
这事儿也好理解,不同生产线但在同一厂区,微量的辐射同样可以在几十年后让人产生时间线混乱。
< class="pgc-img">>90年代末,随着核工业开始重新发展,504冰棍停止生产,在此后漫长的十几年里,兰州人到处在找504的替代物品,但那股均匀搅拌的糖精味儿却再也没能重现江湖。
就连2016年在兰州高调复活的官方认证504也被兰州人们评价味道大不如前,经过十几年记忆的不断加工,如今面对504,你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能到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你应该坚信当年的504真的是用每分钟十几万转的核工业离心机制成,有国家机密保护,只要你信,这就是真相。
最后,8055厂已经单方面决定,跟504合作,在明年夏天,推出8055504冰棍。
< class="pgc-img">>805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