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清泰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以前叫荐桥街,宋元以来就很繁华了。有人考证过,冯梦龙《三言两拍》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都跟荐桥街有关系。
当下要寻找杭州的旧时烟火气,大多会往十五奎巷、大马弄、城头巷或者江城路而去,处于中心地带的清泰街就这么被“遗忘”了。大概只有在清泰街上长大的人,才有数不清的美食记忆吧,“小碗盏”的老板俞俊就是其中之一。
< class="pgc-img">>俞俊的第一家饭店是1998年开在新华路上的“便菜便饭”,第二年在清泰街开出“新便菜便饭”,之后正式更名为“小碗盏”。
“我就是清泰街长大的,小时候得意楼一块两角五的香干肉丝面是我最喜欢吃的面了,颐香斋的榨菜月饼多少赞!”据他回忆,20世纪90年代清泰街上的饭店就有不少,其中包括当时的餐饮三大巨头,即花中城、三毛大酒店和圣地大酒店;规模小一点的,有福禄寿、临记老厨;小吃店里名气比较大的当数小小馄饨店。可是岁月如梭,清泰街上的老店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唯有花中城还在,小小馄饨店还在。
现在要说清泰街上名气大的饭店,排第一的可能是专注杭州菜的宝中宝,排第二的是做顺德菜的丹粤阁。但如果将搜索圈稍微扩大一点,就会发现围绕清泰街一带周边,其实隐藏着不少好吃的饭店——坐镇的,都是很厉害的厨师。正是他们的坚守与传承,在城南美食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影像。
< class="pgc-img">>包子铺里的传奇炒菜
没有菜单,去的几乎都是老客
赞成宾馆(地址:佑圣观路74-6号赞成宾馆副楼四楼)
早些年的宾馆餐饮,是真的只为住店客人服务的,所以餐厅也没个正经名字,一般就叫某某宾馆中餐厅(或西餐厅),渐渐地,宾馆餐饮也走向市场,有一些成为行业翘楚,餐厅的名气大过酒店。
南接河坊街、北连清泰街的佑圣观路,别看它现在的长度只有千米左右,却是杭州历史最长的道路之一。佑圣观路上的赞成宾馆,餐厅没有名字,在杭州的餐饮圈里名气老大了,倘若你跟某个杭帮菜老板说“晚上要去赞成宾馆吃饭”,很可能他就心领神会地说:“哦,去楼宏那边啊……”
< class="pgc-img">>楼宏,师从创造杭州“南方大包”传奇的王仁孝大师,自18岁开始学厨,至今已30多年。
< class="pgc-img">>去年,他与师兄应嘉林合开“馒面春丰”,主打产品就是根据师傅的配方改良而成的杭汁大包和油包。平时除了面点师傅,也有楼宏的徒弟坐镇,因此就时不时有好朋友们赶到店里“蹭饭”,于是业内就有了“一个包子铺里炒菜蛮好吃”的传说。
赞成宾馆以包厢为主,有人开玩笑地说他们的包厢有“国营老饭店气质”,大抵是因为上次装修还是十几二十年前,那些色彩与材料在今天看来无疑很老派,但因为一直维护得当,所以完全没有陈旧感。而这里的菜,也是骨子里很传统但呈现上带着新意,既有宾馆菜的精致与排场,同时又不失接地气的质朴。
没有固定菜单,几十个包厢所有的菜单都是楼宏一个人排的,据说他有一个神秘的小本本,上面记录着每天的菜单。来吃饭的大多是老客人(毕竟大众点评上都搜不到,新客很难自己摸上门),菜都不带重复的,很厉害吧?
< class="pgc-img">>霞浦紫菜蒸蛋从配料来看很简单,但品质超好的头水紫菜很难得,自带鲜味。蒸蛋胜在火候,两种食材各有各的顺滑,相处起来格外温柔。同样看着朴实无华的还有干菜煎风带鱼,那风带鱼的肉质肥厚,油煎后带出大海的独特气息,再配上老干菜,形成一种混合的香味,咸鲜有致。
< class="pgc-img">>杭州人坚信吃鸽子“补的”,平时常见的吃法是清蒸或者煲汤,这边的做法是暴腌菜炒鸽子,只觉切成小块的鸽子肉更嫩、也更入味了。
< class="pgc-img">>之前采访,曾提到不论是馒面春丰的包子,还是赞成宾馆所有肉菜,都用著名的华腾猪肉,这就是传承师门的讲究了。经典鲞烧肉中的马友鱼也叫午笋鱼,听过一个好吃的海鱼排行榜,一午二鲳三鮸,一午指的就是马友鱼。这样的“鱼中贵族”制作而成的鱼鲞,肉多刺少,吸足猪肉的油脂与香气,富有弹性,酱香浓郁。果然在座的都是懂行的,盘子还没转足一圈,鱼鲞就被抢完了。
< class="pgc-img">>考验是不是真爱粉的时刻到了:你吃过楼师傅亲自堂做的13秒猪肝吗?相对于一头猪身上的肉,猪肝的数量有限,一定要提前预订。
< class="pgc-img">>切成薄片的猪肝经过简单腌制,在蒜头和洋葱煸出香味的砂锅里翻炒13秒,才能达成多汁、鲜嫩的口感。这样快手完成的炒猪肝,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里吃掉,否则随着温度降下来,猪肝也会变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温和的杭州菜,楼师傅也会在一席之间加入几分刺激,比如湘式汉寿甲鱼,看菜名是典型的湘菜,一吃,才发现居然还添加了咖喱汁,辣出了包容,也辣出了独特。
擅长创新融合且自成一格
每一季都有全新的烧法
禹庭·盏碟(鼓楼店,地址:中河中路29号)
禹庭·盏碟的掌门人陈锦洲可以说是我们《都市快报》的老朋友了,曾经好几次直播烹饪传统杭州菜。
< class="pgc-img">>他1990年进入当时的莫干山路中学(杭州烹饪职业高级中学,后来与中策合并后称“中策职校”,杭州很多名厨和饭店老板都是“莫中”毕业的)学烹饪,1994年毕业后就去了杭州酒家做“冷菜师傅”,30年过去了,陈师傅保留了自己的冷菜优势,每一季新菜单推出七八十种时令菜,其中的凉菜品种会达到20多种。
< class="pgc-img">>而且陈师傅做的冷菜,不仅有传统的腌、醉、糟、酱这样的真·冷菜,也有现做的热乎乎的“冷菜”,比如白切红毛献鸡,就不是普通的白切鸡做法,更像是焗出来的口感。
< class="pgc-img">>而流行于一众私房菜之间的大肠,这一季以干葱焗肥肠的面貌出现,仿佛是介于热菜与冷菜之间,既有脆皮大肠的脆,也有卤大肠的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热菜方面,陈师傅专注浙江本地食材,对杭帮菜、绍兴菜、台州菜、宁波菜等进行创新融合,自成一格。以油带为例,每一季都是全新的烧法。最近的出品,看似温、台地区的家烧,吃了才发现里面加了油渣。油渣为肥美的带鱼增添了更多的油润,堪称油带之王。
< class="pgc-img">>几乎所有杭帮菜厨师都钟爱的雪菜春笋步鱼,这时也稍做改变,加入田鸡做成半汤,将田鸡与步鱼的双重鲜味浓缩于其中。
请来老名店里的资深大厨
金汤版甲鱼和黄鱼年糕都是看家菜
食为鲜(地址:缸儿巷与清泰街交叉口)
隆重介绍一家才开不久的店,“食为鲜”这个名字是不是听着挺耳熟?记得老底子有过一家饭店叫食为先的,一字之差,却没什么关系。
< class="pgc-img">>说起杭州人开饭店取名字,在不同年代也是有潮流的,20世纪80年代喜欢叫“酒家”;“大酒店”大多起源于90年代;叫“私房菜”的,开店史不会超过20年。当年城西有个万家灯火大酒店,老板的女儿琦琦每天吃着店里的饭菜长大,围观父辈亲人开饭店的辛苦,从小就给自己定了职业规划:做啥也不能开饭店。
琦琦本来是做与餐饮业“浑身浑脑不搭界”的淘宝服装摄影,没想到结婚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因为先生是袁胖私房菜小老板的表弟,获授权又开了家袁胖私房菜,四舍五入也算是饭店老板娘了。但真正让她自己当老板的,却是这家位于清泰街与缸儿巷口的食为鲜。
< class="pgc-img">>请来坐镇的大厨汤师傅,大头隐食小馆的老板大头管他叫“师傅”,老底子在名门等饭店做过主厨,讲真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根本吃不起城里的大馆子,因此对很多饭店都没什么概念。不过汤师傅提到“松岭居”,我是知道的,松岭居开在万松岭根上,当年以甲鱼出名,很多饭店老板都喜欢去那边吃甲鱼。
这是俞俊跟我说的:“松岭居的甲鱼毛赞嘞,我们老底子专门跑过去吃的,两个人点一份红汤的龟甲,配个蔬菜,大概1400块,吃了毛落胃。”龟甲,就是乌龟、甲鱼一起烧,补是真当补。
< class="pgc-img">>我在食为鲜倒没吃红汤的龟甲,我吃到的是金汤版的甲鱼。这汤底,是汤师傅每天的必修课,花好几个小时慢慢“笃”出来的,微微带点辣,比杭州人传统的甲鱼要重口许多。喝了碗汤,会觉得嘴巴都要黏牢了。
< class="pgc-img">>汤师傅从松岭居带来的另一道名菜是黄鱼年糕,跟常见的黄鱼年糕不同,他这边黄鱼是黄鱼,年糕是年糕。细细体会那鱼汤,浓稠得像吊出来的高汤。
< class="pgc-img">>手打年糕切成厚片,事先蒸熟,再装在蒸笼里形成一个仪式感,接下来就夹一片年糕蘸着鱼汤吃。汤师傅说,在松岭居这个菜是按位上,由服务员将一块黄鱼、一片年糕拿小碗盛好分给客人吃;到了食为鲜,拿出江湖菜的做派,不搞分餐,大家随意。
< class="pgc-img">>随意的结果就是很快年糕被抢空,举手又加了一份年糕。
< class="pgc-img">>老师傅到底是老师傅,来看看他做的炝腰花,单这细腻的刀工就秒杀同街某名店了吧?柔软的腰花炝得极嫩,未见血丝,没有异味,生熟只在一线间。
< class="pgc-img">>杭州城里做锅贴鱼片的厨师不多,可能是因为比较费工夫。锅贴鱼片分为三层,底下是猪肥膘,中间层为虾滑,上面是鱼片,吃的时候三层食材争先恐后地在嘴里迸发出自己的味道,猪肥膘的肉香,虾滑的Q弹,鱼肉的细嫩,对了,此处还要再加上鱼子酱的爆浆。
< class="pgc-img">>顺手再推荐汤师傅炒的螺蛳,颗颗入味,汁水饱满。
开了15年的社区小店
主打老底子杭州家常菜
胖外婆饭店(城头巷店,地址:城头巷107号)
南起梅花碑,北至清泰街,城头巷是我童年时代记得最牢的几个地名之一,我的外公是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老员工,彼时市三院就在城头巷。最近几年对城头巷很熟,是因为五柳巷历史街区那一片包括城头巷、建国南路,先后孕育了寻味江南、老懂茶食、食不食货、越英核桃酒、壹鹭私房菜、金鱼小酒馆(以前的当归)等知名私房菜,又吸引了多家咖啡馆前赴后继入驻。
不过,斗富二桥边的咖啡馆开了又关了,城头巷的几家小饭店却相当坚挺。我说了你们一准知道:宝美、素勤、胖外婆。
今天要聊的就是胖外婆,可能是这一带最低调的老店,初代老板会取这个店名是因为自己的丈母娘,胖胖的,就叫“胖外婆”了。胖外婆的手艺好,开始这个店是做馄饨之类的小吃,后来老板的师弟祝师傅接手,就把店名保留下来。
这一接手,祝师傅也在城头巷“蹲”了整整15年,主打老底子杭州家常菜,积累了一大批老客人。其中就有向我报料的俞俊,他会在自己店关门以后带着厨师去胖外婆吃夜宵,而理论上胖外婆是不做夜宵的,来了熟客,大约也是没办法。
晚间6点半多,前面招呼客人的老板娘,会对每一张生面孔强调:“厨房里就一个人在烧,很慢,等得牢吗?”
< class="pgc-img">>老板就在后厨烧菜,配一个打荷的,两个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忙活着。
< class="pgc-img">>我们点的是常规菜,可惜口碑甚好的油淋鸡卖完了,老板说每天毛估估就做二十来份的量,基本上6点半就肯定卖完了。为什么不多做点?老板说了,万一做多了没卖完,那不是要留到第二天?留到第二天肯定不好吃了呀,何必?好有道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手拿菜单研究了一分钟,看那菜价感人,奶汤酸菜鱼才45元,顿时很想放开了点(当然我们还是挺节制的)。
< class="pgc-img">>酸菜鱼不是川菜版的,是杭州厨师会烧的那种哦,麻几乎没有,辣也和淡,强调的是酸菜激发出来的鲜。坐在这样的店里面对这样的开胃酸汤,必须来一碗米饭,鱼汤淘淘,不要太赞。
< class="pgc-img">>社区小店必备的尖椒臭豆腐也尝了,尖椒更像是色彩上的点缀,不辣。里面加了鸡蛋一起炒,双方混合得很融洽。
能在此地开15年的店,肯定是有点花头的。别看店面小,往里面走还有一间,且二楼有一大一小两个包厢,包厢都是提前打电话预订的,老板会根据客人提的要求排菜,就是有“隐藏菜单”的意思了。甚至,如果老客人有什么好食材自己不会做,也能拿来店里请祝师傅帮忙烧一下。
听说过几天另一位厨师要到位了,也许就有机会去尝尝祝师傅的包厢菜啦。
橙柿互动 记者 于清
年开始,连锁餐饮品牌外婆家也加入“造节”行列,将杭州人秒懂的“62”打造成为专属于杭州人的美食文化节。日前,外婆家公布了今年“62外婆节”的活动玩法,除了线上发放620个消费免单名额外,消费者当天在杭城18家外婆家线下门店消费,可享受6.2折优惠。
从上周四开始,外婆家陆续在线上各大平台发放620个消费免单名额,620个免单额每单享受500元消费免单,超出500元按照6.2折结算。
在线下门店,活动当天,除了到店消费享受6.2折优惠外,外婆家还为每桌顾客准备了装有乒乓球的抽奖箱,如果你抽中写着“幸运62免单”的球,那就意味着,你获得了本桌消费全额免单的权利。
同时,除了外婆家门店,6月2日活动当天,外婆家旗下的炉鱼、动手吧、第二乐章、锅小二、指福门、穿越等品牌门店也会作出“响应”,推出一大拨6.2元的特价菜品,如炉鱼店内原价68元一份的香辣鮰鱼肚,特价只要6.2元,西溪天堂穿越餐厅原价58元的外婆红烧肉,当天特价6.2元,6月2日生辰的62位寿星还将免费获得柴田西点送出的蛋糕……
据介绍,去年6月2日,外婆家参加活动的门店共接待2.3万名吃货,720桌客人吃到了“霸王餐”,一天里为大家买单112万元。
这两年,外婆家的餐饮路线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据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透露,接下来外婆家的主要发展规划依然是静心将菜品做精。“18年前,只要需求就是机会,但现在,只有做精才有机会。”吴国平说。
此外,Uncle吴还向记者透露,外婆家目前已经注册新的杭帮菜品牌“杭儿风”,人均消费120元以上,门店地址或开在孩儿巷附近的嘉里中心,“这个品牌主要还是扎根杭州,菜品会将儿时的记忆全部翻出来。”Uncle吴说,外婆家未来还可能会引入咖啡品牌。
(青年时报)
< class="pgc-img">>
食家沈宏非曾说过,苍蝇馆子的特征有三个。
一是好吃,但不一定好吃死了。
二是好脏,但不一定脏死了。
三是好便宜,但肯定便宜死了。
每个城市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家独一无二的苍蝇馆子。
这些馆子扎根于市井小巷十几年,像苍蝇般散落,不打广告,不找水军,全靠食客们口口相传,却总能叫人吃了又想吃,再也忘不掉。
今天的【闲逛笔记】为你推荐五家杭州必吃的苍蝇馆子。
让无数食客趋之若鹜的秘诀,就藏在每一道菜里。
素勤小吃店
The Fly Restaurant
地址:城头巷101号
人均:30元
这家店朴素到连招牌都没有,店名就手写在白板上,挂在门牌旁,你不经意间就错过了。
听说已经年过80的老板朱奶奶,因为父亲当年传授的杭帮菜手艺开起了这家饭馆,一开就是23年。
小饭店原汁原味,保留着20多年前的点菜方式,菜单就是一张塑封的A4纸,朱奶奶会递给你小白本,顾客在白本上写下菜名,就算点单成功了。
说起店里的菜,口味非常家常,但每天用的食材都是当天进货的,特别新鲜。
白斩鸡、雪菜蘑菇肉片、酸菜鱼,是店里二十几年来最热销的三个菜。
白切鸡用的是每天现杀的活鸡,处理得很干净,鸡皮香滑有弹性,鸡肉不柴不干,口感爽滑。
蘸料的味道很特别,是鲜酱油加上朱奶奶的独家调料,再加入蒜泥做成,和白切鸡搭配简直是一绝。
雪菜蘑菇肉片味道很鲜美,雪菜略带一点咸味,吃起来新鲜爽口。
很多老杭州人就喜欢吃这一道菜,用汤汁拌饭特别下饭。
说是神仙美味是不至于的,但却是记忆里正宗的家常菜。看着朱奶奶佝偻着背在人前屋后地擦桌子,端菜,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外婆一样亲切。
总能听到朱奶奶用杭州话跟食客们告别,热情地说:“好吃的话下次再来哦。”
屋子里的厨师扭大了火力,灶台发出轰鸣声,油锅爆炒传出阵阵香气。
好菜,又要出锅了。
< class="pgc-img">>十九队饭店
The Fly Restaurant
地址:浦沿镇镇前路125号
人均:50元
十九队饭店,名字怪,但名气很大。
开在村庄犄角旮旯里的一家小饭店,基本没有任何环境可言,就靠着一道道美味的家常菜,逐渐在杭州站稳了脚跟,用40年打响了名号,引得无数食客争相体验。
这家饭馆本属于浦沿公社生产队第十九队的一家小面馆,生产队合并后,四个年过半百的阿姨就把这家店盘了下来。
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巨大的冰柜,想吃什么菜直接从冰柜里点单就行。
十九队没有固定的菜单,除了几个热门菜之外,随时根据时令时节改变菜色。
四十年如一日的小火慢炖出的红烧大肠,用大火爆炒后再加上香料调味,还有油脂丰富,每天用大锅炖出来,原汁原味的白切鸡。
好的店铺总是藏在小巷子里,你不用担心它的环境与人流,美味在哪里,口碑就在哪里。
芳明小吃
The Fly Restaurant
地址:杭州光复路169号
人均:50元
被很多人誉为杭州最好吃的家常菜。
这是一家环境简陋但烟火气十足的社区小店,因为菜色佳、味道好,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杭州排得上号的苍蝇馆子。
芳明小吃店面很小,里面大概只有5-6张桌子,十次去九次都要拼桌,每天到了饭点就在门口排起长龙,不排一两个小时根本别想吃到芳明家的菜。
杭州小馆子的迷人之处,就在于简单、直接。一进门,老板就递上一张纸质菜单,时不时再和你推荐几个新鲜的菜色。
“糖醋里脊好吃的,点的人蛮多。”
“再点个大肠吧,味道也蛮好。”
老板娘边给我们点单,边熟练地推荐着自己店里的家常菜。
糖醋里脊名不虚传,刚出锅的时候口感最绝,是老式的那种酸甜口味,外皮酥脆,里面的肉质新鲜嫩滑。
尖椒大肠很干净,浓油赤酱,香气十足,香辣脆嫩的口味最适合配米饭。
要是遇见隔壁桌的男人们抽烟喝酒大嗓门,也别太在意,苍蝇小馆讲究的就是口味的正宗和那份最原始的烟火气。
甚至还能听到老板起油锅的声音,随着老板的颠勺,熟悉的菜香又传了出来。
德明饭店
The Fly Restaurant
地址:上城区八卦新村3幢
人均:100元
它是杭州最便宜的黑珍珠饭店,因为一道脆皮大肠而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
德明饭店在一家大路旁边的小巷子,开了26年,永远都在排队。
无数全国各地的食客,为了这家店而专程来一趟杭州的八卦新村。店面不大,只有十几张小桌子,但是热热闹闹,亮堂干净。
店里是没有菜单的,要看着冰柜里的食材点单,而且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菜也会有些不一样。
听人说,如果来德明没尝到脆皮大肠,那一定会充满遗憾。
大肠的肥油沥得很干净,从里到外都是浓浓的酱香味,外面那层酥皮特别硬脆,吃起来咸中带甜。
跟脆皮大肠一起端上桌的还有一小碗卤汤,是原汁原味熬制出来的,蘸一蘸味道更浓厚。
油爆虾也是一绝,河虾个大肥美,油炸后的虾壳酥脆,虾肉饱满弹牙,是能吃得出来的新鲜。
雪菜蘑菇里脊是每一桌必点,蘑菇的香气配上雪菜的酸脆,当之无愧的下饭神器。
老底子家里的味道,最难复制。
德明饭店,简单朴实的名字之下是最用心的家常味道。
老虎饭店
The Fly Restaurant
地址:城厢街道高桥小区99幢西单元102
人均:98元
萧山排名第一的饭店,最糟糕的环境,和最排得上号的美味。
老虎饭店位于高桥小区一层,门头朴实无华甚至有点破烂,电线横七竖八地绕满了地面。
老板很热情健谈,解释说店名里的“老虎”出自他爸爸的名字。
根据墙上的菜单点菜,食材原料都放在点单区,简简单单一目了然,是能看得到的新鲜。
老虎饭店的白斩鸡是萧山出了名的,每日限量供应,卖完为止。听说和杭州市区的完全不一样,最符合萧山人的口味。
白切鸡皮亮肉嫩,蘸一口酱油,鸡香味便顺着蔓延到整个口腔。
酸菜鱼是现杀现做的,一点鱼腥气和土腥味都没有。鱼片很嫩,入口即化,酸菜略带一点辣,只吃酸菜都能配上一大碗米饭。
特别安利这个酸菜鱼汤,鲜到咬舌头。
老虎饭店因为菜色佳而成为了周围居民的定点食堂,一把锅铲一代传一代,传承的都是老底子的味道。
虽然环境脏乱差,但是大部分食客都不怎么在意,就图一个吃得爽快舒心。
END
The Fly Restaurant
今天的【闲逛笔记】就先讲到这里啦。
很多人都会觉得杭州是美食荒漠,但其实在小巷街弄里,依然有一家家小店在烹制着最家常的杭州口味,只要尝上一口,就可以唤起你心底的向往与快乐。
地道的美味,就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你也在杭州尝到了好吃的苍蝇馆子,欢迎发送给我们。
吃不到也没关系,看看图片和描述也会觉得很幸福!
-END-
撰稿:美乐蒂
视觉:美乐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