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很多人发现奶茶越来越便宜,以往20,30的奶茶都快消失了,纷纷回到了10块左右。
其实吧,前几年很多企业就是拿高价奶茶作为资本市场的融资噱头。
奶茶出现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珍珠奶茶也不是过去10才有的新东西,一直也就是是几块钱水平,蜜雪冰城这么多年了,市场定位就是平价饮料。
< class="pgc-img">>后面一群创业者想切入这个市场,就得动动脑筋。
你要想资本市场融资,还走几块钱的价位,投资者一定要问啊:你啥实力啊,能干过市场上已经大量存在的几块钱奶茶品牌?
所以很多人就另辟蹊径,把奶茶直接打到了20多块,30多块。投资人一看,嚯,一开始卖得还挺好。
于是后面企业再说“消费升级”,“中国的星巴克”,就都信了,呼呼往里投钱。
为啥一开始还真能卖出去呢?
除了补贴和营销轰炸之外,餐饮行业的基本规律就是消费者“有好奇心”。
你只要别口味太奇怪,外形也好口味也罢做做创新,总有人愿意试试。而且那几年移动互联网大爆发,出个新东西迅速就在消费者群体里就传开了。
按照以前,你得先从一个地方做,出圈了往临近省市做,有了互联网,遍地都能开花,有全国范围短时间爆火的机会。
< class="pgc-img">>但是做餐饮的生意人(不是创业者)都知道,新玩意儿生命周期也就几年,想做烤串拉面火锅那种穿越历史的东西太难了。
所以隔几年就得换换,要不消费者就“腻了”。
可投资机构的小投资经理不懂这个啊,看到人流,销售量暴增,线性思维考虑,就真的相信这些东西能45度角向上增长。
钱哗哗往这个领域投。
< class="pgc-img">>说回奶茶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个大众消费品,网红奶茶价格都赶上一顿饭钱了,凭啥能一直火下去啊?
当这些奶茶的“朋友圈属性”,“炫耀属性”,“好奇属性”逐渐消失,那他们必然回归在餐饮行业的正常位置。
#商业模式创新#?
年强势翻红的珍珠奶茶,喜茶也忍不住“下手了”。
上周六,一家名为“喜茶波波站”的小店,在湖北县城低调试营业。只卖珍珠奶茶,仅8个单品,开业活动期间最低15元2杯。
喜茶又做出了什么不一样的珍奶专门店?我第一时间进行了打探。
探店喜茶波波站
8个单品、活动期间15块2杯
上周六,喜茶的珍珠奶茶专门店“喜茶波波站”,在湖北勋西县试营业了。
资深珍珠奶茶爱好者、小红书博主“欧的王”,第一天就到门店进行了探访。结合多位博主的探店视频、电话采访,我发现这家店有3个看点。
- 延续了喜茶“真”的产品基因
喜茶波波站门店不大,但门头上“真奶真波波,真诚放心喝”的slogan格外惹眼。
门口放置巨型奶瓶,店内张贴“瓶瓶真牛乳”的海报,更有“茶叶、波波、牛奶”的实物展示,潜移默化引导真材实料的消费联想。
图源小红书博主@欧的王(oldwang) 已获授权
喜茶在2022年就曾发布过“真奶倡议”,上个月公布“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这家店从广告语到门店场景再到出品,都延续了喜茶“真”的产品基因,自带信任背书。
- 开业期间,15元2杯,价格带进一步下探
菜单极简,有8个单品,其中黑糖波波真乳茶、黑糖波波真牛乳,分为杯装和奶瓶两种包装形式,严格意义上仅有6款产品。
这6款产品基本是相同的茶汤、牛奶、波波,区别在于是否有茶、波波。
单杯售价12元~15元,在开业“买一送一”促销下,15元就能买到2杯。
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降级加上县城市场,这个促销价格或会持续。而且基于原料种类简单,该店型的运营效率应该会高于喜茶常规店。
- 研发自动煮珍珠机,将效率做到极致
我还看到了这家店的“秘密武器”——自动煮珍珠机。
真正好吃的珍珠,基本需要煮30分钟、焖30分钟,而且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粘锅。
市面上珍珠奶茶专门店的普遍痛点是,“珍珠煮得太慢,高峰期供应不上”,一家店即便天天排队,出品杯数也有限。
“喜茶这个珍珠锅,不开盖每几分钟自动搅拌一次,这就很厉害了。”一位探店人士告诉我。
借助喜茶的品牌力、用好的原料、相对低的价格带、再通过设备解决效率痛点,这家店如果规模化复制,或许就是“火箭速度”。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会像柠檬茶一样
成就千店品牌吗?
提到珍珠奶茶专门店,很多人都担心品类太窄、天花板太低,很难做成大品牌。
但联想到曾经卖不到黄河以北的柠檬茶,如今已经诞生出数个千店品牌。
珍珠奶茶的市场前景,到底有多大?
1、先来说品类的热度,存在感越来越强
1987年,从第一杯珍珠奶茶在春水堂诞生至今,珍珠奶茶一度是茶饮的代名词,是不折不扣的饮品母品类,很多奶茶产品的演变都是基于此延伸。
曾经“火遍两岸三地、排队6小时、被山寨几千家”的鹿角巷,真正火起来靠的也是一杯“黑糖鹿丸鲜奶”,本质也是一杯珍珠奶茶。
2019年,喜茶上新波波奶茶时,创始人聂云宸一句“万物皆可波波冰”,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还引发了一场10万+网友的大讨论。
如今,提到喜茶的代表性产品,多肉葡萄之外,“黑糖波波系列”一直都是隐藏爆款。
去年冬天,快乐番薯推出的老红糖珍珠奶茶,两杯9.9元,带动整体业绩增长了11%。
今年6月份,茶百道也推出过10元2杯的黑糖珍珠奶茶。
可以说,每一届消费者都需要自己的珍珠奶茶,说珍珠奶茶能卖一百年也不算夸张。
2、再来看品牌发展,多个品牌快速规模化
珍珠奶茶几年前主要作为一个经典款,是很多奶茶店菜单中的一个选项,这几年,专门店开始在全国各地崛起。
广西诞生的煲珠公,以一句“做女儿也放心喝的老红糖珍珠奶茶”,在广西、广东等地开出了300多家门店,店月均营业额15~20万,此后各种煲珠妹、煲金珠等已经开出数千家。
去年2月,一家名为“陈文鼎”的珍珠奶茶单品店在广州横空出世,十几平小店一个月用掉2吨珍珠,一年多开出了100多家门店。
随后江苏诞生了永民手作,主打“用牛奶做的珍珠奶茶”,今年年初起势,目前窄门餐眼显示有44家门店。
今年,上海还诞生了阿狗手打手作,也主打珍珠奶茶。大众点评显示,已开出十几家门店,其“龙井珍珠奶茶”广受消费者追捧。
厦门品牌快乐番薯也孵化了“快乐番薯老红糖薯圆奶茶”专门店,其负责人告诉我,借助自研的自动奶茶机,目前已经开出55家门店。
柠檬茶能征服北方消费者,能克服过冬难题,发展出千店连锁,从品类热度和品牌发展的角度看,珍珠奶茶同样具有机会。
< class="pgc-img">>千店进击
珍珠奶茶还有哪些瓶颈?
目前来看,珍珠奶茶品类至少有3个痛点。
第一是冷冻珍珠的仓储和运输。
煲珠公创始人杨思宇曾告诉我,其品牌主要在南方发展,北方暂未开拓,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冷冻珍珠的运输和仓储”问题。
市面上的珍珠有常温和冷冻两种形式,从口感和健康角度上,冷冻珍珠更有优势,但对品牌考验大,必须有冷链物流、冷冻仓库。
第二是珍珠煮制的效率问题。
杨思宇回忆起首店的爆火时刻,“每个人都拼了命地做,6口大锅不间断熬煮,一天的出品极限是3000杯。”
现熬珍珠十分影响门店出品效率。对于珠奶茶专门店来说,门店小、SKU少,要实现盈利就要大量、高效出杯,缩减人力和运营成本。
第三是如何度过夏天。
夏天是清爽型鲜果茶的主场,而浓郁饱腹的珍珠奶茶似乎更适合秋冬。
品类单一的珍珠奶茶专门店,如何安稳过冬?
煲珠公的做法是研发“水果味珍珠”,比如芒果、桃子味,把珍珠奶茶也做出果味清爽感。既承接流量、又做出特色。
具有千店量级的喜茶、快乐番薯,也在通过供应链实力、设备自研能力,尝试解决效率问题。
随着珍珠奶茶专门店越来越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相信供应端会逐渐解决冷冻珍珠的仓储物流,成本也能被摊薄。
届时,至于“夏季卖什么”,对于经历过大规模产品内卷的茶饮研发人来说,并不难解决。
以上问题解决了,这个品类就具备千店规模的底盘,才能真正起飞。
< class="pgc-img">>茶饮行业,不应给任何品类设限。
曾困于广东的柠檬茶,已经开遍全国,涌现多个千店连锁;轻乳茶也曾是一个小品类,如今成就了门店数超5000家的霸王茶姬、门店1000多家的茶话弄。
日顶流珍珠奶茶,又“杀”回来了?
全国多地涌现出一批“手作珍珠奶茶专门店”,被“遗忘”的昔日顶流珍珠奶茶,又卷土重来了。
01.
15元喝两杯“喜茶”
一批手作珍珠奶茶单品店火了
近日,喜茶在湖北十堰郧西县开出一家珍珠奶茶专卖店“喜茶·波波站”。红餐网在喜茶点单小程序查询到,“喜茶·波波站”共有8款SKU,并高度集中于“珍珠奶茶”,相关产品共有7款。其中,“黑糖波波真乳茶“和“黑糖波波真牛乳”分为杯装和奶瓶两种包装形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大众点评
价格方面,含“珍珠”系列价格在13-18元不等,最便宜的“纯真乳茶”为12元。叠加新店开业“买一送一”优惠,折算最低仅需6.5元就能拿下一杯珍珠奶茶。
高性价比下,吸引不少消费者前往打卡。据网友晒图,“喜茶·波波站”门店仅10平方米左右,店内附带一排“珍珠原材料”展示柜,门店还喊出“真奶真波波 真诚放心喝”口号。
“喜茶·波波站”珍珠奶茶专卖店店型的开出,其实有迹可循的。
2012年,喜茶首创“烤黑糖波波牛乳”以来,就成其代表饮品之一。喜茶数据显示,2023年卖出1400万杯“烤黑糖波波牛乳”。大好的市场数据下,今年7月,喜茶在新上架两款波波冰中,均有添加黑糖波波。
实际上,自今年开始,珍珠奶茶热度就持续高涨。除喜茶外,不少新茶饮品牌都上新了“珍珠”系列产品。
比如乐乐茶7月上架3款脏脏冰,其中一款“可可脏脏冰”由现熬黑糖波霸、椰乳、可可粉组成等;6月,茶百道同样推出10元2杯的黑糖珍珠奶茶。咖啡巨头星巴克也在北美地区上新的“Summer-Berry 和Summer Skies Drink系列中加入“夏日限定珍珠”。
珍珠奶茶今年到底有多火?据咖门X美团外卖数据显示,黑糖奶茶在2024年销量上升127位次,成为今年名副其实的“翻红爆款”。不仅各大茶饮品牌相继跟进,甚至全国涌现出一批“手作珍珠奶茶专门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煲珠公官方微博
在广西诞生的煲珠公,2020年创立首店仅有7平方米,凭借“老红糖珍珠奶茶”系列,开启扩张模式。红餐大数据显示,目前煲珠公在全国共有超200家门店(咖门超300家、窄门276家),足迹遍布广西、广东、上海等地。
在广州,“陈文鼎”凭借“15元2杯黑糖珍珠奶茶”同样迅速走红网络。有行业人士爆料,“陈文鼎一家店一个月能用掉2吨+珍珠”“单店日均600杯以上,周六日超过千杯。”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陈文鼎已走出广州大本营,深入湖南、山东、河南等地区开店,截止7月15日,全国已有近百家门店。
此外,还有江苏的“永民手作”、上海的“阿狗手打手作”均强调自身为“用牛奶做的珍珠奶茶”;武汉的“祝芝兰”主打手作黑糖珍珠,目前共有5家门店;云南的“刘闻山”主打现熬老红糖珍珠奶茶,目前亦有5家门店。
02.
“过气网红”为何能翻红?
作为新茶饮赛道的初代“网红大单品”,珍珠奶茶当年的风靡程度,称得上“断层顶流”。
然而近十年来,新茶饮赛道朝着轻负担、健康化升级,在此趋势下,轻乳茶这类无小料、结构更简单的茶+奶结构,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至今以霸王茶姬、喜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仍在全力开启健康茶饮的新局面,而珍珠奶茶则逐渐被消费者“抛弃”。
那么,珍珠奶茶这一古早风味的初代网红,为何得以翻红?通过观察这批爆火的珍珠奶茶专门店,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是价格接地气,产品性价比高。
今年以来,当前,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多家新茶饮品牌陆续推出9.9元甚至更低的优惠活动,把价格直接打到10元内,成了新茶饮品牌的集体动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陈文鼎官方公众号
而这批奶茶店专卖店更“狠”。据观察,这批品牌产品定价大多在9-15元一杯不等。然而,不少门店实行“双杯售卖”策略:15元2杯,平均下来仅需7.5元一杯。比当前一众新茶饮相继推出9.9元产品还要实惠不少,且用的材料还是牛奶+现场熬制的纯天然珍珠,如此高性价比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你以为7.5元一杯珍珠奶茶就算便宜了?不!还有免费的。据悉,陈文鼎在每家新店落地都会举行“开业首单免费喝”活动“:开业第一天全场首杯免费喝,第二第三天买一送一。
在消费降价当下,这批珍珠奶茶专卖店可谓是拿捏了消费者“既要好喝又要便宜”的心态。
其次,是珍珠奶茶也能“健康”。
此前,珍珠奶茶被嫌弃是因为“不健康”。据悉,珍珠大多由木薯淀粉制作,过往为增加粘着性,不少商家会加入添加剂,加上植脂末冲泡奶茶,而被消费者贴上“热量炸弹”标签。但现在,这批珍珠奶茶“痛改前非”,通过真材实料现场制作,突出健康价值。
在口号上,这批品牌清一色突出“手作”“现熬”“健康”特点。如煲珠公喊出““做女儿也放心喝的珍珠奶茶”;陈文鼎强调““每杯都用牛奶做,单店一天用掉300斤牛奶”“每锅珍珠熬足50分钟”;刘闻山则称“每锅老红糖珍珠熬足90分钟 天然木薯粉无添加”。
在现场,“现制”氛围也要拉满。每个品牌门店中,都会展示可视化且诱人的珍珠制作流程:特定员工在现场熬制珍珠,熬好后还会有专人把珍珠从锅里舀进杯子,主打一个喝得放心。在当前“反预制”风潮下,更加受消费者喜爱。
03.
珍珠奶茶专门店,
更适合下沉市场的轻创业?
有业内人士猜测,此次喜茶在下沉市场推出“喜茶·波波站”,是打算这一门店模型进“试水”,或会变成其开拓下沉市场的利器。毕竟喜茶现有店型对于低线城市而言显得有些“笨重”,并不利于其持续下沉。
新茶饮品牌们厮杀肉搏这几年,向下沉市场扩规模、要增量,已然成为行业主旋律之一。且从县城跑出的蜜雪冰城、甜啦啦、古茗等品牌,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变成新茶饮头部品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实际上,一批手作珍珠奶茶店的扎堆涌现,也与其模型“易复制”有关。
据观察,这批专门店普遍呈现“店小、员工少”的特定。门店面积一般在10—20平左右,且一般不设有座位。店内SKU一般在10个以下,在高度聚焦“珍珠奶茶”大单品下,大大降低了原料采购和生产的复杂程度,不仅提高出品效率,也减轻了仓储面积和人力。
占据“租金”“人力”“原材料”三大优势下,开店成本也随之降低。投入低、易上手、可复制的特点利于品牌快速拓张。煲珠公、陈文鼎等品牌更是在开放加盟后,加速跑马圈地,加速布局下沉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健康”不再是珍珠奶茶的桎梏,但身处竞争激烈的新茶饮市场,其面临的难题也不少。
由于高度聚焦大单品,这批手作珍珠奶茶店SKU较少,口味虽稳定但没创新,也就代表着可供消费者选择不多,消费人群相对集中。如果无法扩宽受众群体和及时更新产品,一旦消费者失去新鲜感,就会对营收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产品同质化下,每家手作珍珠奶茶店风格都极其相似,在价格、产品、门店装修都出奇一致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或许也会被消费者所淘汰。
而随着头部品牌们加速布局下沉市场,其可想象的市场空间也不断被分食。届时,在价格相似情况下,县城消费者会被大牌影响力所吸引,而选择“喜茶·波波站”们。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