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旅游小小值
我就喺嗰位去咗度蜜月嘅旅遊小小值請返嚟代班嘅小小值,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广东话)
同事最近带我吃了上海的很多美食,当然代价就是给大家推荐一些香港的奶茶店以及香港的小众美食,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问题也可以在评论提出来,另外,欢迎大家来香港玩哦。
最近也有很多台式饮料引进香港开分店。每次有新的店铺都会引起排队潮,而且每家店面都要排半小时以上(不过听同事说,上海一些网红奶茶店有些要排2小时啊==好可怕 )。
本小小值是一个不太爱等待的人,大半数要排队的小小值都不会买。这次来到上海看见那么多家台式饮料店,小小值当然不会错过机会,要尽量多试不同的饮料。全都是小小值”真金白银”付钱试的分享,绝没广告成份!
上海奶茶初体验
首先,先说说小小值个人的口味作为基础。小小值很多时候会去冰去糖,感觉比较健康。这对口感和味道影响不大,因为小小值本身就不太爱太甜的。不过大家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增加甜度。
一芳
< class="pgc-img">>一芳著名的台湾水果茶小小值还未喝过,不过在香港的时候喝过他们家的黑糖粉圆鲜奶茶(甜度冰块固定) 。感觉很一般,粉圆比较小粒没有很出色的地方,虽然甜度冰块固定可是也不太甜,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酒店周边有家一芳,小小值的小伙伴们说要尝尝,本来也不打算买的,不过看到他们家的期间限定”黑糖粉圆可可鲜奶”(不另外加糖)。因为小小值本来就很喜欢巧克力,看到可可鲜奶就忍不住了,没想到很好喔! 味道刚好,可可鲜奶香滑不腻加上粉圆的的口感感觉比香港的更好,整体不错。
一点点
一点点在香港的文青当中也算是比较著名的,于是来到上海必定得试试。于是在某天下午点了一杯“乌龙奶加波霸”(半糖少冰),感觉非常一般。乌龙茶不香没有特色,后来听说这家著名的是四季春。可惜感觉这家真的比较普通,不过波霸的口感还真的不错。
茶丸
< class="pgc-img">>小小值同事介绍的这家饮料店给我,小小值完全被牛油果奶霜吸引到!
因为比较特别也没听说过别家有。于是小小值点了一个“牛油果奶霜+蜜桃乌龙”(去冰,不另外加糖) ,拿到的时候才发现有桂花味的手作丸子。这真的很值得一试! 奶霜本来就是甜甜的但带着浓浓的牛油果味。蜜桃味香甜。跟乌龙茶底非常搭配。最后竟然还有桂花丸子,虽然不是小小值吃过最好吃的,但整体来说带着桂花香和口感还是不错的。PS:这家就是杯子外形土了点,店里风格也很一般,浪费了这么好的质量呀!
厝内小眷村
< class="pgc-img">>这家也算是小小值的最爱了,因为他们家的产品比较有特色。
小小值一共尝了五杯:
- 涓豆腐奶茶+芝麻芋圆(半糖)
- 奶霜+不知春奶茶+紫米芋圆(无糖)
- 甲仙芋头奶茶+红豆芋圆(无糖)
- 恋上海柠威(无糖)
- 甲仙芋头奶茶+椰奶芋圆(少冰,无糖)
(来了还没有3个星期,光这家就喝了5杯,可见本小小值有多爱了吧)
除了第二杯的不知春奶茶比较普通之外,其他的小小值都十分推荐。个人而言超喜欢”涓豆腐奶茶+芝麻芋圆”,因为很少奶茶有加豆腐还要口味上超搭配的。
芋头奶茶是芋头加了糖打成泥加进去,喝之前一定要先把芋泥搅拌,所以小小值走糖(就是不加糖)还是觉得甜甜的刚好。新的椰子芋圆香而且咬下去是芋圆裹有椰子颗粒。当然值友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恋上海柠威,颜色超好看的上面是紫色下面是黄色。其实就是蝶豆花加青柠檬。内面还有柚子果砖,不过甜还会吃到柚子果肉。天气太热想喝些清凉点的就选这杯吧! 清新的口感立即能把自己降降温。
各位值友到上海旅游可以试试小小值的推荐尝试一下,都是一些真实的想法哦,不收广告费的那种。
香港奶茶推荐
其实香港和內地的台式奶茶感觉差不多,但下單的時候在內地要5分糖或3分糖已經很足夠了。在香港的話,主要是点(少糖,少冰),就算是同一家店一樣的產品,但小小值还是认为整体來說內地的比較好喝。
其实港式奶茶比较香滑更重视口感和茶跟奶的调和,但作为香港本地人,小小值感觉没有喝过很特别的,港式奶茶也不是很喜欢喝,只有去茶餐厅的时候点一杯偶尔尝一尝。以下是小小值心中香港奶茶推荐(小小值特地问过我香港的朋友们,他们也很喜欢喝这些的哦)
丸?茶手作
< class="pgc-img">>台湾店主Eilif在香港后定居开设了「丸?茶手作」,他们家的珍珠每天人手自制,并无添加任何防腐剂、人造色素或塑化剂。饮料所用到的糖水是黑糖调制,柠檬汁是用鲜柠檬榨出来的。
< class="pgc-img">>另会随机推出限量口味珍珠,如樱花、桂花及芒果等,口感烟韧十足。小小值试过一些好几杯之后,最值得推荐的是桂花珍珠配茶。因为桂花珍珠确实很香,口感好,所以值得去试一试喔!
地址:
九龙何文田胜利道12号地铺1B
尖沙咀加连威老地道下60A号铺
丸作食茶
< class="pgc-img">>丸作食茶是台湾过江龙,他们家的手作珍珠是师傅每天现场制作,包括白玉、焦糖、竹炭、仙人掌及黑芝麻味共有5款口味,珍珠有咬口,食不太出什么味道。小小值试过他们家的"丸仨冬瓜柠檬",当中包含了焦糖、仙人掌及白玉珍珠,除了焦糖带香甜之外,另外两个味道不太明显,但口感是好吃的。他们家也有香港最近很流行的黑糖珍珠奶茶,感觉没有特色,选他们家其他的饮品更值得。
地址:
铜锣湾礼顿道138号希云大厦地铺
圆圆 Double Bubble
< class="pgc-img">>这家店的店主也是台湾人,嫁到了香港之后想将家乡的味道分给大家,所以自己亲身台湾选食材,坚持不用香精奶精,希望把味道做到最好。
他们家的”圆圆珍珠炭焙乌龙奶茶”很不错喔,因为这杯是双色珍珠,可以一次过食到两种珍珠,而且奶茶香滑不腻。他们家是有其他的饮料也是很不错的,而且杯盖都特别少女,美美的。
地址: 深水埗钦州街74A号地下3号铺
清玉
< class="pgc-img">>这是一家台湾的台式饮料,在2015年香港区店主飞到台湾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在香港营运。清玉的果茶类的仆饮品选择比较多又清新,每到夏天或吃得太饱的时候,就想去买清玉的茶,解喝又解腻。当中”清玉招牌翡翠柠檬茶”十分清新,酸酸甜甜的。还有"益力多绿茶"味道搭配得很好,他们家的珍珠比较小粒但也是不错的。
地址: (一共15家,其中这几家位置比较方便)
旺角登打士街43C地铺
旺角弥敦道688号旺角中心一期2楼SA29A
尖沙咀加拿芬道8-12号地下A1号铺
茶理史
< class="pgc-img">>这家著名的冷泡茶可是非常受欢迎,一瓶瓶的十分合适上班一族买。另外他们家伯先制小芋圆和地瓜圆确实不错,不过鲜奶和奶茶方面确实一般般,小小值试过他们家的"芋香鲜奶小芋圆"感觉是用芋头香精冲,味道不真实。但有兴趣的值友可以去尝尝。
< class="pgc-img">>地址:
尖沙咀厚福街9号豪华阁地下B号铺
同事说了,光介绍奶茶不能放过我,喝着饮料肯定要来点吃的!不过像添好运那种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推荐了,其实我们自己都很少人去吃,人还多。以下是一些香港小众美食小店推荐,不用等位,可以直接边走边吃。
肥妈小食店
< class="pgc-img">>这家的港式卤味在香港人中是大家都知道的,因为他用料新鲜,食物够入味,分量足加上口感好,几乎很多时候都有人在排队。小小值觉得如果你没有概念吃什么,那就直接来一份皇牌(墨鱼+细生肠+火鸡肾)。可以一尝三种食材又不要想食什么。
< class="pgc-img">>地址:
旺角登打士街55号4A铺
林昌记
< class="pgc-img">>香港的街头小吃必须得吃一下鱼蛋。这家卖的潮州白鱼蛋口感非常好,爽口弹牙。
曾经日卖十万粒鱼蛋。重点是他们家的自家调制的辣椒油非常好吃,必须试一试。他的选择不多,只有原味,辣味同咖喱味。小小值觉都好吃的,另外黄金角和金蛋是炸过带有金黄色外皮,不一样的口感。
地址:
旺角砵兰街147-149号祥兴楼地下B1铺
Hot.com
< class="pgc-img">>这家卖炸物的种类还廷多的,什么章鱼烧,炸烧卖,炸蟹钳,花枝丸等等。但一定要吃的是他们家的薯条!可以加配其他食物。重点是他们家除了食物选择多之外可加的酱料也很多。小小值觉得车打芝士和蜂蜜芥末是最配又是大众比较喜欢的,下次想食薯条一定要去试试。
< class="pgc-img">>地址:
旺角登打士街43P-S号鸿辉大厦地下
以上就是本小小值的推荐哦,花了好几天才写出来的(还要繁转简的翻译出来),欢迎大家来玩香港玩,顺便试试我推荐的这几家。Enenen~照片依旧打码,另外本小小值下下周就要回香港了,有问题可以尽量问哦。
>两天,越来越多的零售及餐饮网点复工,加上生鲜电商运力逐步提升,市民餐桌有了新选择,火锅、传统点心等陆续回归。不过,也有消费者发现,部分门店经常“刚上线就下线”,选购很困难,这又是怎么回事?
记者花了几天时间,亲测并采访了多家提供外卖服务的门店和平台,不仅了解了原因,更感受到了“希望”。
亲测:个性化火锅外卖回来了
“海底捞可以外卖了,不用团购了。”4月26日,记者所在的小区业主群里出现一个“捞点好货”小程序,让很多居民摩拳擦掌。之前,小区组织过火锅团购,有起订数量要求,而且菜品按“套餐”形式销售。
4月27日上午9时许,记者通过该小程序点餐,发现这是海底捞自己开发的小程序,所在小区由北京西路店提供外卖。其中,“到店自提”149元起订;“外卖上门”199元起订,另需加20元配送费;餐品均支持个性化选择,没有限制。从菜单看,餐品品种比以往少一些,但价格与此前持平。记者下单后大约1个小时,外卖就送到了,各种餐品放在专用冷藏打包袋中,还有附赠的小零食。难怪此前业主群里成功订餐的业主感叹:“熟悉的外卖服务终于回来了。”
海底捞外卖产品价格与此轮疫情发生前保持一致
记者辗转联系到北京西路店店长刘先豪,得知尚在封控区的他正远程指挥门店开展外卖服务,“保供工作不能耽误,只要条件允许,就要把店开起来。就算我这个店长还没到岗,但回去的都是老员工,远程配合很融洽。”
刘店长说,门店作为保供企业,从4月7日开始通过小程序提供外卖服务,但由于运力有限,当时只能为周边500米的社区服务,而且每天只能供应四五十单。但从4月24日起,符合防疫要求的员工们陆续返岗,门店就开设了自提外卖和外卖上门两种服务:支持与门店同属一个街道的防范区居民自提或其消费者通过“跑腿”方式提货;与第三方配送平台合作,将外卖配送范围从周边500米拓展到周边3公里。与疫情前的外卖服务相比,“只有配送费比疫情前高一些,按距离阶梯式设置。”
刘店长觉得,从订单数量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个性化外卖很欢迎:4月24日以来,门店的外卖订单稳步增长,26日已经达到260单。“目前,我们店里有17名员工,每天可接单的上限达到300单;还有不少员工宿舍马上解封,届时回店工作的员工更多,能提供的服务也更多。”刘店长说,所有回店工作的员工都统一按照防疫要求,在门店食宿,闭环管理,每天两次抗原检测加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请大家放心,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定会把服务量和服务内容提升上去。”至于仍在封控区的他,“除了协调门店运营,还会负责顾客回访。特殊时期,也要保证大家的消费满意度。”截稿时,他又给记者发来一条消息:“我们上奶茶了。”
记者还了解到,截至4月27日,海底捞上海已有27家餐厅、8家外送站提供网上订餐、线下自提或外卖上门服务。之后,营业的门店将根据防疫要求动态调整。
解释:外卖店为什么“开开关关”
其实,海底捞只是上海零售及餐饮店复工的一个缩影。在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上,提供“一份起送”的商家明显增加,火锅、中式点心、西餐、甜品等均有涉猎。据饿了么统计,巴比馒头、吉祥馄饨、肯德基、老盛昌、华莱士等以保供为主的餐饮品牌都在陆续恢复外卖,部分小龙虾连锁品牌也上线了外卖,订单量显著增长。美团介绍,近一周来,大约有500家甜点饮品门店、100多家的火锅店和异国料理店恢复了外卖服务。
从消费体验看,外卖服务恢复不仅为市民餐桌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配送费也更加规范。就各家平台看,已有很多商家的配送费在每单10元以内。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复工的快递配送员数量增加,相关部门和平台也加大了对“跑腿费”的规范,所以配送费整体下降。
饿了么(左图)和美团(右图)上,不少餐饮企业的外卖配送费都在5元以内
但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餐饮店存在“刚上线就下线”的情况:“前一分钟还可以选购,下一分钟就显示‘门店已休息’‘门店已打烊’,感觉选购不容易。”
这是为什么?
“实在是因为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老盛昌汤包胶州路店店长胡佳伟说,他所在的门店“上线饿了么5分钟,能收到近100个订单,需要用1个多小时处理,不得不暂时关闭外卖接单系统”。如此“开开关关”,他的门店一天大约能完成700多个外卖订单;而在此轮疫情发生前,小店全天的外卖订单也不过100单左右。
老盛昌汤包也是近期复工率较高的连锁餐饮品牌之一,同样提供个性化选择、一份起送的外卖服务。以胶州路店为例,每份20元左右的盖浇饭、汤包价格均没变化,服务门槛是30元起送、配送费大约5元,所以很受周边居民欢迎。
不过,这让门店运营压力不小。“我们目前10个员工闭环管理,承担出餐、打包、发餐、后勤等各项工作,而且工作量和以前不一样。”胡店长举例说,餐品单价不高,但近期客单价明显上升,门店甚至接到过千元订单,“有消费者成箱购买汤包,一箱12袋,每袋30只,估计是买回去和邻居分享。”这意味着订单处理时间要比以往长,所以他请消费者多体谅外卖服务“开开关关”的情况,“只要一有能力接单,我们会立刻上线。”
饿了么外卖员刘树栋也对餐饮企业的忙碌深有体会。4月25日是他复工第一天,一次性就接到大富贵酒楼政本路店的9笔外卖单,“在我等餐的时候,发现那个小票机一直在报订单。我数了一下,1分钟里竟然有46单!”这两天,他和同行们交流,都发现提供外卖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些提供上海味道的餐饮品牌最受欢迎,“其中一单,我看到消费者点了8个大菜,看来大家很想念本帮菜的味道呀。”
除了来自餐饮企业的外卖服务,外卖平台和预制菜企业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市民的餐桌。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透露,4月3日上线“美团社区团餐”服务已累计送出35万份餐品。这些荤素搭配的餐品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单份定价基本不超过30元,由保供车辆从中央厨房直送社区。虽然有单个社区50份的起订数量要求,但因为价格合理,很受市民欢迎。截至4月27日,已有近8800个社区选择过该服务。本地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则将包含老上海葱油饼、梅干菜锅盔等风味点心的保供套餐起订数压缩到35份,方便更多小区选购。目前,社区直供的保供套餐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美团社区团餐”已服务近8800个社区
讲述:每一个复工的网点就是一个希望
与餐饮店同步恢复外卖服务的,还有便利店、药房等。尤其是能同时提供食品、日用品等商品的便利店,很受市民欢迎。记者调查发现,在此轮疫情中,部分便利店始终没有暂停营业。
“每一家店就是一个希望,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定会越来越好。”说这句话的,是全家打浦路三店店长李玉美。在这家便利店的顾客群里,她有一个昵称:“全村的希望”——从4月1日起,这家店通过“线上下单+外卖”的方式为居民服务,慢慢地形成了两个交流群:便利店上新了、居民们急需的商品,都会在群里交流,李玉美是那个发布并统计信息的人。她为顾客打包过热气腾腾的盒饭、便当,也送去被网友们戏称为“快乐水”的可乐,还不断答复各种询问、解释门店暂时暂停外卖的原因;热门商品到货时,她劝顾客们“匀着点买,不要一个人全买完了”;订单来了,她帮助消费者与跑腿小哥商量,降低配送费……群里最远的客人似乎来自宝山,因为发现了这家坚持营业的便利店,曾让跑腿小哥来店里取走线上订购的商品。有顾客赞美她是“全村的希望”,于是群里充满了点赞、鲜花、抱抱等表情包。
顾客通过社交平台点赞李玉美和她的同事
这些顾客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便利店正常营业,李玉美从4月1日起就住在店里。店里只有她一个人,收货、理货、发货,全部要扛下来。但她并不介意,“只要消费者满意、消费者理解,就觉得没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她说,支持她的有整个品牌。比如,顾客群从无到有,第一个群达到500人的上限后,开出了第二个群,她的领导、即这一地区所有门店的负责人也加入群中,帮助她回答消费者提问、收集建议意见。再比如,为保障她的休息,原本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暂时将营业时间调整为7:30至21:30。不过,便利店的店招始终亮着,“因为大家说那是希望”。
有顾客与李玉美私下交流过,觉得便利店虽然服务范围和商品种类有限,但只要坚持营业,就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商品品质可靠、价格稳定合理,更重要的是,有她这个能及时与顾客交流的“真人”,“顾客说,就算暂时没有商品、无法配送,可有人倾听、有人安慰,他们就觉得安心。”李玉美说,因为这些鼓励,这些天的坚持真的不算什么,“明天一定会更好”。一个让她更有信心的消息是,截至4月26日,上海已有450多家全家便利店恢复营业,都提供外卖服务,其中8成门店上线了饿了么。
外卖平台和相关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都显示,越来越多的线下门店正恢复运营。很多从业人员坦言,门店的具体运营情况会根据防疫需求动态调整,但他们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好,“今天只能营业半天、提供20份外卖,但随着物流跟进,明天就有机会延长营业时间、销售40份外卖”;“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可能门店还会暂时关闭,但复工的店会越来越多,就算我们关了,还有其他的店会开出来,我们有信心。”
来源:作者:任翀
着立秋的到来,“秋天第一杯奶茶”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这一潮流不仅在线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同时带动了线下茶饮市场的销售热潮。
记者观察到,在徐家汇商圈内,霸王茶姬门店在开门营业仅10分钟后,待处理的订单数就已经超过百单。这股热潮不仅限于徐家汇,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在凌晨3点之后就开始通过美团提前下单,以确保能在门店开业时拿到心仪的饮品。
据介绍,为了应对这一波消费热潮,美团团购与超过50家知名茶饮连锁品牌合作,提前开通了“秒提”功能,旨在缩短顾客等待时间并提升服务质量。尽管如此,激增的订单量仍然超出了很多品牌的预期。据美团团购的数据统计,立秋当天下午两点,全国奶茶消费达到了一个高峰,团购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6%。在上海,奶茶秒提订单量更是高居全国榜首。在最受欢迎的品牌中,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鲜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及益禾堂名列前茅。
图片源于网络
据了解,在开通秒提服务的品牌门店中,超过74%的订单是通过秒提完成的,这一新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推动“秋天第一杯奶茶”热潮的重要动力。2024年以来,饮品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价格在5至10元和20元以上的饮品销量占比都有所上升,显示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性价比和便利性。
在上海,柠檬水成为了今年的人气饮品;珍珠奶茶和中式鲜奶茶紧随其后,成为秒提订单中最受欢迎的单品之一。同时,健康化趋势也在饮品消费中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顾客倾向于选择三分糖或无糖饮品,以及含有0卡糖、益生菌粉、胶原蛋白肽等健康成分的小料。
记者:曹香玉
制图:张伊婷
编辑:叶芳芳
校对:宋佳音(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