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对慢生活的渴望又让我们重新开始亲近仿佛城市血脉的马路,用脚步体味一座城市的细节,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记者|何映宇
曾几何时,大型商场的兴起,让很多商业街失去了人气,这两年魔都人民忽然又爱上了“荡马路”。
30多年前,改革开放伊始,娱乐活动不多,饭后茶余,朋友结伴上街散步、购物、游览市容,荡马路蔚然成风。而30年后的今天,对慢生活的渴望又让我们重新开始亲近仿佛城市血脉的马路,用脚步体味一座城市的细节,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淮海路上的时尚风景
要说在上海逛街,以高雅浪漫著称的百年淮海路,是众人眼中华贵雍容的购物天堂。
很多人都知道淮海路就是解放前的霞飞路,可是你知道这并不是淮海路唯一的前世别名吗?1900年法租界越界筑路,最初的名字并不是霞飞路,而是西江路;不久又以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宝昌之名,改称宝昌路,又称勃吕纳路。1922年3月9日,以法国将军霞飞命名为霞飞路。1943年改泰山路。1945年则以国民党元老林森之名,改为林森中路。所以霞飞路,只是淮海路众多名称中的一个,而它之所以叫淮海路,则是因为一段血与火的革命历史记忆。1950年5月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改名为淮海路。所以,淮海路绝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那么简单呢。
淮海中路567弄1-6号,从一条小巷进入,突然安静了下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一幢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就隐藏在原来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
比团中央旧址显眼多的,则是装饰主义风格的国泰电影院。1932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正式对外营业。当天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就是现在看来依然很气派,暗红色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在它落成80多年后,还是淮海路上一座耀眼夺目的存在。
还有各种老房子,淮海中路481号永业大楼、1202号的盖司康公寓、358弄的尚贤坊,走几步,就会进入一个历史情境之中,不知不觉之中,你站在老上海的历史遗迹上,眺望着现在与未来,进入了一个非常奇妙的位置。
淮海路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小资。两旁风情万种的法国梧桐洒下斑驳的倒影,似乎让这条匆忙的大街也平添了许多悠闲的色彩。百盛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让时尚女性为之怦然心动。陕西南路聚集的是小店,而淮海路上,爱马仕、连卡佛、卡地亚等各大奢侈品品牌一字排开,拼的,就是气场。
淮海路上的K11是首个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的全球性原创品牌。在这里,除了亲自体验都市农场,逛原创品牌之外,还可以在B2层“Zona Fresca新鲜食·集”犒劳自己。乌云冰淇凌、越南米粉、烤盘牛排套餐、厚切三文鱼都是这儿的“网红”美食。另外,还有一家主打就是即摘即食的极致美食体验的极食餐厅。总有一样吸引你!
就在这繁华喧闹之中,2013年8月,chi K11艺术空间落户淮海路上的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3年多来,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时尚与艺术结合的样板,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也成为沪上艺术的新据点。
2015年,他们搬来了重量级的艺术大师达利,引起了极大轰动。K11 Art Foundation与以西班牙国王为荣誉主席、西班牙首相为董事局成员的卡拉-达利基金会(Fundació Gala-Salvador Dalí)联合主办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艺术大展带来了200余件达利的重量级作品,包括国宝级画作、设计及达利私人用品。值得一提的是,卡拉-达利基金会从不授权还原的三度空间作品,在K11 Art Foundation力争了一年的版权后终于经得同意授权制作并得以展出。同时,达利戏剧博物馆的15号厅“风馆”也以原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6年的366天里,chi K11美术馆举办了12个展览,联手近110 位当代艺术家,4 家国际顶尖艺术机构,与近60家时尚品牌合作,迎来30万观众访问。刚刚结束的“朋克之母”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的大展同样目光独具,巧妙地找到了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
1941年出生的薇薇恩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可是这一点不影响她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我们都知道,她曾是朋克运动的显赫人物,她的第二任丈夫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朋克乐队“性手枪”的组建者和经纪人,受到丈夫的启发与指点,她使摇滚具有了典型的外表,撕口子或挖洞的T恤、拉链、色情口号、金属挂链等,并一直影响至今。
老上海的风情
这可能是上海最具人气的商业街,不管什么时候来,这里都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1997年,香港瑞安集团提出了一个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概念: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把百年的石库门旧城区,改造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新天地!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在北部,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重现这些石库门弄堂当年的形象,瑞安集团到处寻觅,终于从档案馆找到了当年由法国建筑师签名的原有图纸,然后按图纸修建,整旧如旧。设计师决定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这样,从室外看,尽可能保留了上海石库门的特色,但室内,这里又完全现代化了,似乎表里不一,但又如此妥帖地吻合在一起。
新天地的改造在建筑学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议,不过不管如何,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里毫无疑问是个成功的范例。1999年初开工建设,于2007年6月全部建成,历时8年,现在,新天地已经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旅游时尚休闲之地。从它脚手架尚未完全拆落的那一刻起,各路明星、艺术家、企业家、银行家、驻沪外交官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国际模特儿大赛、时装表演、日本鬼太鼓座表演、著名影星的电影新闻发布会等时尚文化活动,纷纷选择在上海新天地登场亮相。百位香港明星经营的“东方魅力餐饮娱乐中心”,是明星文化结合餐饮的创意,那里是追星族经常可以与心中偶像交流的场所;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杨慧珊经营的琉璃工房主题餐厅,使游客置身于七彩水晶宫中用餐;法国餐厅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乐餐厅夜夜摇滚乐绕梁不绝;巴西烤肉餐厅带来了南美风情表演。
和新天地相仿,在泰康路上的田子坊,也是一片热闹景象。
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原来只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原本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景象才得以改变。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后,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艺术家纷纷入驻,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名声大噪。尔冬强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剧演唱会更是座无虚席。
“田子坊”其名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田子坊”内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若厂门前有10根旗杆上飘着10面不同国家的旗子,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使得泰康路从一条弄——“田子坊”,发展到一条街——泰康路上海艺术街,享誉世界。
吃货的上海攻略
逛街荡马路肚子饿了怎么办?吃货的世界只有六个字:买买买,吃吃吃!
上海海纳百川,好吃的东西也多了去了。什么生煎、小笼、大闸蟹、刀鱼汁面,提起来就是口水嘀嗒。
云南南路美食一条街在沪上享有盛誉,这里原以小吃排档为主,供应烤串、馄饨等数十种风味小吃。云南南路71号,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正宗生煎:大壶春。皮是发酵过的,油少馅多,虽然汤汁不是很多,但是带点甜味的生煎让人怎么吃都不够,实在是太美味了。在云南南路美食街上另一个招牌就是小绍兴的白斩鸡,现杀现卖,三黄鸡色泽鲜黄,鲜嫩无比,一碗鸡粥,那是绝配。阿姨奶茶、阿宝炸猪排是后起之秀,洪长兴、五芳斋、德大西菜社则是百年老字号,新老搭配,云南南路的“鲜得来”那真的叫鲜得来,排骨炸得很到位,一大块肉几乎都没有骨头,年糕也特别软糯劲道,裹满酱汁后咸鲜适口,还带点微微的甜。可以再浇点辣酱油,会增添酸甜的风味,一块吃完,绝对的满足感。
淮海路上,不仅有国际名牌,也有吃货的好去处。老大昌的冰糕、长春食品商店的大红肠、上海熟菜“四大金刚”榜首的光明邨、哈尔滨食品厂的杏仁排、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的虾籽带鱼,这些承载着上海人童年美味的老字号,在淮海中路的集结“变脸”后卷土重来。不变的情怀依旧存在。甜食者的天堂。哈尔滨食品厂的“杏仁排”绝对是拳头产品,杏仁片很香,底部很酥,一口咬下去,嗯,还是童年的味道。
福州路上,现在正走红的,就是网红的杏花楼青团,排上四五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另一家网红也在福州路上,就是在来福士广场一楼的喜茶,天晓得为什么这么红,喝杯奶茶排一个下午的队,是为了喝奶茶而排队,还是为了排队而喝奶茶?这是个哈姆雷特似的问题。
去福州路淘打折书
讲到福州路,福州路现在是上海的文化一条街,不仅有书城,还有艺术书店、外文书店、上海古籍书店、大众书局等多家大型书店,要淘书,来这准没错。
福州路成为文化一条街渊源有自。在解放前,这里是中国出版业和报业的发源地。创办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在上海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1949年解放为止,中华书局共出版图书5700余种,期刊将近40种,现在,它是上海科技图书公司暨上海计算机广场,还有大名鼎鼎的开明书店(在台湾还开着),解放前可了不得,说起来,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可都是开明书店初版的杰作。还有,《申报》《晶报》和《万象》,老上海的报纸期刊在福州路上留下多少耐人寻味的文章?
要买外文书也不一定非去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不可,外文书店量大、类全,但是价格也实打实,美元进价乘上汇率,一部英文书动辄百元大钞以上。读书人,囊中羞涩也是常有之事,怎么办?打折书店就是个淘廉价宝贝的好地方。
上海古籍书店的三楼,常年打折。现在是明码标价,在书屁股上面贴上标签,几元几角一口价,算下来,基本上三至六折左右。划算归划算,但想想还是这家书店最初开张的时候最让读书人心动。那时候,书屁股上打上的不是价格,而是时间,比如“2005年10月6日”,五折起价,每过十天书价就跌10%,跌到一折为止。记得那时候,10余本书不过40多元钱而已,如此廉价近似于抢,所以扫货完之后,往往没事就偷着乐。
逸夫舞台边上的今声书店开办的时间稍短一些,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地理位置更为优越,从人民广场地铁站出来,往福州路上走几步,就到了。门面不大,但一挑门帘,就豁然开朗。社科、人文、建筑、艺术……各种需求,总能在这里碰到几本心仪之书。价格,也基本上是3-6折,北京三联、中华书局这样的名牌出版社,价格自然要略微地高一些,也能够接受。
如果您觉得这折扣打得还不过瘾,福州路上还有论斤卖的图书小店,大幅标语:八元一斤。引得贪图便宜的小市民人头攒动,其实好书不多,而且早被翻得有如菜市场,虽然在此有所收获的可能性不大,但重在一种体验,淘书之乐,在于淘,大海捞针,捞不到,也无所失,捞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书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的喜悦,只有置身其中,方能体味。
>玲跟着Amy一家去印度邻居家作客,不得不说,玲玲被印度人热情的待客之道折服,满桌子都是各色香喷喷的荤素咖喱,玲玲吃的是欲罢不能,因为确实是太美味了,让玲玲念念不忘的还有那醇香的奶茶,如果少加点糖,更合玲玲胃口。
幸运的是离开前当玲玲提到想学习如何做咖喱及煮奶茶时,印度年轻的太太居然满口答应了。玲玲也不好意思当场和她确认时间,还好玲玲经常在花园里浇花时,经常能看到印度邻居,下次找个机会再问,玲玲心想。
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了,那天早上Amy去上班,Mike带着三个孩子去上学后,玲玲去收拾花园时,刚走出门,就看到那位漂亮的印度太太带着儿子在花园里面玩耍。当然玲玲绝对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于是她用磕磕绊绊的英文感谢他们家那天请她吃饭,并问是否有时间教她做奶茶?
< class="pgc-img">>没想到印度太太居然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她邀请玲玲今天中午早点过去,可以教她煮咖喱和奶茶,午饭直接在她家吃就可以。
玲玲本来只想学习奶茶的,没想到不但可以蹭到咖喱烹饪课程,就连午饭也解决了。玲玲马上开心地说谢谢,并说11点她就过去。
回到房子里,玲玲加快了打扫卫生的速度,这样她就可以安心在印度邻居家学习烹饪和享受美味的午餐了。
< class="pgc-img">>11点钟,玲玲准时来到了印度邻居家的门口,并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那位年轻的印度太太,玲玲打了个招呼。客厅里,那对印度老夫妻正陪着他们可爱的孙子看动画片,看到玲玲进来,他们起身打了招呼。反正带有独特咖喱味的印式英语玲玲也听不懂,所以她也没好意思在客厅多停留。年轻的太太把她带进了厨房,张阿姨正在厨房忙着准备,看到玲玲进来,客气地和她打了声招呼说:我听太太说今天你来学习煮咖喱和奶茶。玲玲笑着说是。
年轻的印度太太也留在了厨房,开始安排午餐,她从冰箱拿出了鸡胸肉,秋葵,番茄等各色食材。忙碌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帷幕。
显然张阿姨对他们的饮食习惯已经了如指掌,她把鸡胸肉切成大块,并倒进了一些黄色的粉末开始抓拌。张阿姨解说:这是姜黄粉,只要是做肉食,他们首先都会拿姜黄粉拌一下,即使是鱼,也会涂抹姜黄粉。
< class="pgc-img">>丽丽好奇:难道是上色吗?
印度太太解释说:这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家祖祖辈辈都这样做了,涂姜黄粉有杀菌消毒除腥味的作用。
在张阿姨忙着处理鸡肉的同时,丽丽主动提出帮忙,印度太太让玲玲切洋葱和土豆。印度太太说:在印度,洋葱和土豆是家家必备的食物,也是咖喱的灵魂,当然土豆也被菠萝蜜,没熟的香蕉和猴面包果代替,因为她们都含丰富的淀粉。
准备就绪,关键环节开始:张阿姨在锅里倒进了芥子油,油热后加入了洋葱,生姜和蒜末开始翻炒,印度太太已经拿出了一大盒的各种调味料一边往里面放,一边给玲玲解释:香菜子粉,丁香,香叶,大茴香粉,孜然粉,姜黄粉等,还有几种玲玲没有听说过的。
< class="pgc-img">>张阿姨解释:一些调味料是印度专有的,咱们这边不放。
随着香料入锅,浓郁的香气四散开来。之后倒入鸡肉翻炒,最后加入椰浆和土豆,番茄慢炖。
接下来做秋葵,张阿姨在另外一个锅里倒入油,油热后印度太太抓了一把棕褐色的籽放进了油锅,直至炸至焦黑。张阿姨说,那是菜籽,他们做很多菜时都会先把菜籽放进去油炸。接下来放番茄,番茄炒成糊状后,印度太太又开始放各种香料,相比鸡肉,这次香料放得少了几样,当然姜黄粉还是必备。最后加入了秋葵,加适量的水,小火烹煮。
玲玲终于明白了印度咖喱的精髓:各种食材,各种香料,当然香料越多越好放进去炖,直至不分你我,你中有我,咖喱大餐就好啦!
< class="pgc-img">>印度太太解释:香料根据肉和蔬菜会有区别,现在很多印度人都直接去买混合的香料,比如蔬菜masala,鸡肉masala,鱼肉masala,但是传统守旧的人家,每家都会根据自己家人的口味,有自己的配方,自己调制。因为她婆婆在,所以她基本上都自己调制,不仅味道更好,也不至于被婆婆抱怨媳妇偷懒。
玲玲没想到简单的厨房闲聊,居然开始了家庭八卦。玲玲看了一眼,厨房的门是紧关着的。看来婆媳问题已经成了国际问题。根据玲玲之前在网络上看的一些新闻,印度的婆媳问题应该是更难处理吧。
最后准备的是蔬菜沙拉,倒也没有特别,和玲玲日常做得差不多。但是最后,张阿姨却在一个盘子中放入了一些切细的洋葱圈,还有切片的番茄,在上面撒了柠檬汁,盐,橄榄油,胡椒粉,放在了一旁。
< class="pgc-img">>张阿姨解释:那是传统的印度色拉,老先生喜欢吃,所以会专门给他做一份。做完色拉,张阿姨开始煮米饭,印度香米。张阿姨解释:印度的米饭不用煮太长时间,20分钟就可以出锅,煮时间长了反而不好吃。
接下来终于到了重头戏:地道印度奶茶。
在煮奶茶前,年轻的印度太太笑着向玲玲解释,接下来做的印度奶茶配方,她婆家可是传了好几代,都是这个配方,差一点,她婆婆都能尝出味道的差别。玲玲心中嘀咕:看来这是他们的传家秘方呀,她真的愿意直接告诉我煮法?
< class="pgc-img">>奶茶是印度太太全程操作,玲玲全程观摩的。印度太太拿出一个厚重的黄铜深底小锅,开火加热后,用量勺放了6勺茶进去。茶叶并不是我们常喝的大片茶,而是茶末。之后快速翻炒,茶叶的香味若影若现,炒制2分钟之后,太太把炒好的茶倒进一个小碗备用。
太太解释:炒茶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不能炒糊,炒糊后奶茶会有焦糊味,但也不能炒不够时间,时间短了,奶茶就缺了灵魂味道,仅有奶味没茶味。
倒出茶叶后,太太用奶茶杯量了一杯水倒入锅中,大火开始烧,之后倒入5杯牛奶,烧开后,太太倒入了之前炒好的茶末,并马上加入了黄棕色的糖。
< class="pgc-img">>太太解释,她加入的是他们印度的甘蔗糖,也可以加椰子糖。1分钟之后,关火。太太再次强调:加入茶叶后,烹煮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要不然茶会老,就会失去滑腻感。之后茶被过滤到一个玻璃容器中,看上去非常诱人。
丽丽本以为好了,但重头戏却在后面,印度太太一手拿着玻璃容器,另外一个手拿着一个小盆子,从很高的地方把茶从玻璃容器倒入小盆,再交换位置,拿高小盆,把奶茶倒入低处的玻璃容器。来回几次,如行云流水!
原来这就是拉茶呀,没有长时间的练习,那套动作很难一气呵成。最后奶茶全部回到了玻璃容器,印度太太拿出5个杯子,又从很高的地方把茶缓缓倒入杯中,满杯时,玲玲发现杯子最上面飘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非常漂亮。
< class="pgc-img">>倒完茶,印度太太给玲玲一杯,给张阿姨一杯,之后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托盘,放了两杯茶,向客厅走去,玲玲马上小跑着去帮忙开厨房门。不用问,那两杯茶一定是送给她公婆的。
玲玲说:看来这个奶茶,没有臂力,没有功力,真不容易做呀!
张阿姨说:看着简单,但细节的东西还是需要经常练习才行,基本都是太太煮,她从来不让我煮,怕味道不对,她婆婆喝不习惯。
玲玲说:看来你家太太对公婆很孝顺呀,做好奶茶,自己还没喝一口,就先给公婆端过去。
张阿姨说:确实,印度女性对公婆的孝顺也让我大开眼界,反正婆婆基本不管事,除非家里来客人,她才会下厨帮忙,平日都是吩咐媳妇去做。
< class="pgc-img">>奶茶浓郁的味道让玲玲感觉到口齿留香,还是糖有点太多。喝着奶茶,玲玲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印度太太会全程示范给她奶茶的做法,配料不说,那拉茶的方法和技巧,就够玲玲练习很久了!看来世界上并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是我们忘记了背后其他人的辛苦付出!
半杯奶茶下肚,香喷喷的咖喱也出锅了,玲玲使劲咽下了口水,帮助张阿姨一起准备饭菜上桌。让玲玲没想到的,本来是来学习煮奶茶的,不但蹭到了免费的午餐,更是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大礼包!
< class="pgc-img">>涉外保姆系列记录了几个在上海外国人家工作的阿姨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故事根据实际故事改编,欢迎点击@梵心生活,点击文章,阅读其它剧集。也欢迎关注@梵心生活,一窥阿姨们在老外家的工作内容,文化差异及生活中的趣事!
作者梵心生活介绍:家庭整体健康策划师!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很多烦心事,用一颗梵心化解生活中的烦恼。每天静心10分钟,正念生活,让生活增加10%的乐趣和从容,减少10%的压力和焦虑。欢迎关注@梵心生活,提升个人和家庭的整体健康!
于小编来说,油炸品、奶茶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当然了,油炸品、奶茶都是不太健康的东西,但是偶尔的快乐还是需要的!不可能天天吃,但是想吃的时候一定要拥有~
俗话说得好“万物皆可炸”,只要炸得好那么就让珍珠奶茶也炸一下,体验“油炸+奶茶”的双倍快乐叭~
< class="pgc-img">>一、准备材料
奶茶1000ml、玉米淀粉80g、鸡蛋1个、面包糠、珍珠。
二、制作方法
1.奶茶1000g+玉米淀粉80g混合,开小火搅拌至黏稠。
2.放入珍珠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1个小时。
3.拿出,切成小块,裹上玉米淀粉、鸡蛋液、面包糠。
4.下油锅,炸制表面金黄。
如果不想做珍珠奶茶,也可以试试红豆奶茶、血糯米奶茶、布丁奶茶、杨枝甘露等等,大家可以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