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做全国火锅连锁的,但有商家打着我们的旗号冒用我们品牌经营,这应该如何维权呢?”近日,在北碚区检察院组织召开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重庆本地知名品牌骑龙火锅的公司董事长任女士坦言,维权太曲折,让她苦恼不已。
检察官跟进后,此事得到解决。如今,不仅“山寨店”停止侵权,10余家有侵权嫌疑的门店也主动找到这一火锅品牌,要么进行续约加盟,要么停止侵权。
民营企业有维权困扰
今年5月,北碚区检察院检察官了解到,为了蹭上重庆本地知名品牌骑龙火锅的热度,贵阳有一家火锅店竟偷偷使用“重庆骑龙火锅”以及“骑龙”注册商标经营火锅门店。不仅如此,对方还在网上做宣传,严重侵害了重庆骑龙公司商誉及商标权。而公司多次前去交涉,但都无功而返。
今(30)日,任女士告诉记者,对方原本是是自己品牌的加盟商,在2006年合约到期后没再续约,但他们继续使用骑龙的标识经营火锅店,到现在已经12年了,不仅如此,还用骑龙的品牌开了分店。
“食品安全如此重要,要是他们经营的店出现问题,损伤的可是我们骑龙的品牌。”与此同时,重庆骑龙公司还发现,全国各地还有一些餐饮店假冒“骑龙”品牌非法经营,有的加盟店没有按照合同续约并完善相关手续,合同到期后依然以“骑龙火锅”的名义经营。
任女士坦言,她们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过维权,但收效甚微。在座谈会上,北碚区检察院检察长戴萍表示,将指派检察官对此事进行跟进,做好法律服务,若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将依法处理。同时,她还现场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了解释,并当场表示,将加强法律监督职能,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检方介入维护合法权益
在这之后,北碚区检察院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详尽的调查核实工作,指派检察官介入,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并对贵阳“重庆骑龙火锅”的网上宣传情况进行了解。
“原本以为,商标侵权事件不归检察院管,座谈会完了,这件事也就完了。”任女士说,对于这件事情,她和公司的员工们都觉得不会有下文。却未想到,真的会有检察官来联系公司,询问相关情况,并让公司尽快准备维权的相关事实材料,向北碚区公安分局申请立案。
负责该案的检察官介绍,“骑龙”商标于2003年3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依法核准注册。2010年10月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目前,“骑龙”商标仍然在保护延展有效期内,核定服务项目为《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的第42类(含餐厅、流动饮食供应),骑龙公司享有该注册商标专用权。
经过初查,这家位于贵阳市的“重庆骑龙火锅”,不光是店面装饰,它的菜单、碗盘等,都与重庆知名的“骑龙”火锅高度相似。重要的是,这家火锅店的门店招牌、网上订餐链接以及餐具、纸巾盒等处均使用了“骑龙”二字。甚至,连商标图案也与“骑龙”注册商标外观相似度极高,极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和误认。
侵权事件处理起到了震慑作用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7月18日,北碚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联合执法组赶往贵阳市,联合贵阳市当地多个部门协作,对假冒“重庆骑龙火锅”开设的火锅店进行调查,对其开设的门店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告知侵权法律后果。
“山寨版”骑龙火锅门店负责人现场表示,他们已认识到自身涉嫌侵权的严重性及后果,当即通知订餐网站将宣传链接及网页关停,并立即停止使用“骑龙”商标,限期对门店招牌、餐具等使用“骑龙”商标的物品进行撤换,并表示他们将转变经营方式,停止侵权,配合调查。事后,检察官在第一时间将调查处理结果向骑龙公司进行了反馈。
8月8日,重庆骑龙公司专程赶到北碚区检察赠送锦旗,对北碚区检察院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为非公经济保驾护航表达谢意。与此同时,贵阳市云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将商标侵权一事的处理结果,向北碚区工商局和重庆骑龙火锅做了回复。
据了解,全国还有多个侵犯骑龙火锅商标品牌的餐饮企业,此案的处理对其它门店的侵权行为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这一维权事件的圆满解决能让品牌更加有利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一些涉嫌侵权的店面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任女士介绍,事情得到解决的一两个月里,她陆续收到全国10来家曾经的加盟商前来处理涉嫌侵权一事。其中,宁夏一家骑龙火锅的加盟店此前在合同到期后仍继续使用“骑龙”商标,当得知骑龙公司正在维权时,主动上门补缴加盟费并重新签订了加盟合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通讯员 郭永旭
<>期徒刑,罚金,道歉,赔偿60余万元……
从“存疑”到“有罪”,一起历时近3年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终于尘埃落定。
这是成立一年来,重庆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公诉专业团队打的一场漂亮仗。
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团队的4名成员接受记者专访。作为团队负责人,该院检察官李光林分享办案点滴,嘴角间不经意扬起。
他对记者坦言,知识产权犯罪专业性强,犯罪手段隐蔽,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案件更是复杂化、隐蔽化,几乎是难度系数最高、最让检察官头疼的案件类型。
侵犯商业秘密案办理难度究竟有多大?剖开个案,可以窥豹一斑。
< class="pgc-img">>一
五年前,重庆一家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净化设备公司)开始研发制造废油再生精馏设备。
夏刚、郑铁、唐龙(以上均为化名)先后进入该公司工作。其中,夏刚担任生产厂长,负责公司工厂管理;郑铁任外贸经理,负责国际销售;唐龙则是一名焊工。
2015年,夏刚、郑铁出资成立了一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械制造公司)。他们不仅“另立门户”,还挖来唐龙等原净化设备公司工作人员,暗中利用该公司的商业秘密,生产废油再生精馏设备。
为打开市场销路,郑铁刚还拉拢当时仍在净化设备公司工作的销售人员王波(化名),帮助推销该型设备。当被发现后,王波索性“跳槽”到了这家机械制造公司。
2015年11月,净化设备公司终于发现,自家的废油再生蒸馏设备可能被机械制造公司侵权。
马上报案!
经鉴定,该公司废油精馏设备中的17项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中同机械制造公司同类设备进行对比,有8点相同,3点实质相同。
截至案发时,机械制造公司已接受订单12台,可获得非法利润人民币230余万元。
案情看似并不复杂,但拿“放大镜”一照却发现,这个“零口供”案件存在诸多模糊点、争议点、疑难点:
——涉案技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存疑。
——是否存在其他合法途获得该商业秘密?存疑。
……
疑罪从无。
因当时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存在法律争议,夏刚、郑铁、唐龙三人侵犯商业秘密一案被审慎作不起诉处理。
二
两年后,案件重现转机。
2018年5月,市检察院安排重庆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专业团队协助复查该案。
除了李光林,这个团队的成员,还包括渝中区检察院检察官陶维俊、北碚区检察院检察官薛飞、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官周观长,被称为“打假F4”。
< class="pgc-img">>2018年1月,在市检察院的统筹管理下,知识产权等7个公诉案件办理专业团队正式成立。
根据相关规定,该团队负责定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教育培训、编撰指导案例、制定办案指引等工作,为全市检察机关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专门办理全市范围内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4名团队成员,近年来在公诉领域,尤其是知识产权办案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陶维俊办理了重庆首例“苹果翻新机”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薛飞成功办理了假冒“YAMAHA”注册商标案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件22人。
周观长办理了“康明斯”、“利莱森玛”注册商标侵权案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件31人。
至于李光林,虽说之前在知识产权领域并未涉足,但作为“全国优秀公诉人”,他十多年来共办理过一系列全市范围内颇具影响的职务犯罪、毒品犯罪大要案。
“专业难度越大,就越要挑战一下自己。”在7个团队组建时,他毅然决定跳出“舒适区”,选择了知识产权领域。
此案,正是由李光林主办。
三
一人主办,团队作战。
为办准办好此案,团队的检察官们时常通过电子阅卷,同步审查并在线上研判案情。线下还时常“泡”在一起,碰撞办案思路。
“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专业性强,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罪名只有七个,规定的定罪要件非常苛刻,同时,配套的司法解释又相对缺乏。”李光林说。
他打了个比方,从证据补强、认定标准到证明逻辑,难题就像一座座沙丘,层层翻越之后才能望见绿洲。
针对夏刚等人在辩解中所提到的多名提供信息的技术人员,团队引导侦查人员先后前往山东、辽宁等省补充侦查,辗转找到关键证人一一询问取证。
“这就从证据上排除了获取其商业秘密的合法途径。”李光林说。
针对辩护人对涉案技术信息是否为商业秘密提出的置疑,团队通过对全国公开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176份裁判文书调研分析,明晰了司法实践中商业秘密认定标准的司法通说。根据这一“通用标准”,足以认定其为商业秘密。
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后,团队还借鉴证券类等经济犯罪的司法解释,总结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类案“接触”+“相似”+“推定”+“排除合理怀疑”的一整套证明思路。
< class="pgc-img">>辗转多地调查取证,抽丝剥茧细心论证。一个又一个疑点、难点、争点被团队逐一攻克,一连串清晰完整的证据链条浮现出来,案件定性终于柳暗花明……
2018年9月4日,重庆市检察院检委会经研究决定撤销原不起诉决定,指定公诉专业团队负责该案的起诉工作。
专业团队经审查认为,夏刚等3人违反了净化设备公司的保密要求,利用在工作期间获悉的商业秘密,非法制造侵权产品销售牟利230余万元,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同年9月12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将该案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四
< class="pgc-img">>案件起诉后,团队的“小目标”没有停留在“胜诉”之上,而是千方百计促成和解,尽可能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事实上,每一项商业秘密的背后,都隐藏着可观的商业创新利益,也意味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研发成本。
“如果商业秘密被侵害后,得不到充分赔偿,将使企业生产经营遭受重创,丧失自主创新的原动力。”李光林说。
办案期间,为了掌握民营企业家的诉求,李光林多次联系被害单位法定代表人,前往被害单位走访问需。同时,他通过电话、见面一直不断尝试与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亲属沟通。
一开始,夏刚等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侵权,甚至拒绝沟通。团队不厌其烦地释法说理,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
面对一份份扎实有力的证据,他们逐渐认识到了错误,三人一同前往“老东家”登门道歉,表示愿意作出力所能及的赔偿。而净化设备公司也表示了谅解。
< class="pgc-img">>2018年12月14日,该案开庭审理。
整个庭审过程“波澜不惊”。三名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均无异议,当庭认罪悔罪。被告人特别聘请的该领域权威律师也无意见。
最终,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和量刑建议,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夏刚、郑铁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罚金150万元;判处唐龙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罚金50万元。
在庭审现场,夏刚等三人与另两名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一同起身,向原告净化设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鞠躬道歉,当天就赔付62万余元。净化设备公司当庭表示谅解,并与被告方达成了附条件的民事赔偿协议。
“多亏了检察官,事情终于有了了结。”案件宣判后,李光林收到一条来自净化设备公司老总的短信,被告方也打来电话表示感激。
“专业团队重拳出击,保驾护航民营企业”——这面来自净化设备公司的锦旗,为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class="pgc-img">>五
从零口供到零差评,从剑拔弩张到冰释前嫌,团队只用了三个月。
对办案中遇到的法律争议,团队还通过与全国的理论界、实务界专家共同研讨等方式,借力“外脑”提高司法精准度,总结形成了一套理论扎实、操作规范的办案模式。
“用高水准司法办案,为重庆检察赢得赞誉,为知识产权保护贡献一份重庆经验、检察智慧。”团队成员言谈之间,欣慰中透着自信。
“近年来,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但以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实施刑事打击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刑法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
李光林表示,啃下这块“硬骨头”,团队对突破该类案件办理瓶颈,为民企创业、重庆创造保驾护航的底气更足了。
办理一起案件,树立一个标杆,淬炼一支队伍。
“专业团队要打造成公诉的国家队”。重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曾指出,公诉人要在法庭上用自己的专业水准、表达能力、气质魄力撼动被告人,让其心服;说动辩护人,让其口服;打动审判长,理性论证让其信服;情动旁听者,让其佩服。
如何做到“四服”,以实力彰显新时代的检察自信? 唯有向专业化要检察产品力。专业的领域,专业的对手,专业的裁判,在倒逼着检察官加速度迈向司法专业化、职业化、精细化。
组建这一年,4名成员在办案时都铆足了劲,要的就是为团队“正名”。2018年,知识产权专业团队共办理要案、复杂案件10余起。此外,薛飞跨省帮助重庆骑龙火锅维权,保护全国驰名商标,同样收获良好反响。
迈出“检察圈”,融入知识产权“保护圈”。团队成员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保护专业论坛……
重庆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犯罪公诉办案团队这个名字,也越来越为业界所熟知。
“接下来,团队要‘扩军’了。”据介绍,根据重庆市检察院安排,将扩大知识产权专业团队规模,进一步充实人员、壮大队伍。
打假“F4”行将称为历史,但团队的口号始终不变:“为创新者保驾护航”。
><>锅测评团,每周八卦聊火锅!
妹儿今天要八卦的火锅店,是在北碚区地铁6号线附近的,骑龙火锅,也是一家重庆的本土火锅店,在全国有300多家分店。
在2000年,骑龙火锅开业时,曾不被很多人看好,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冷清,在滨江路市场。结果开业时,生意却异常火爆,前去吃火锅的人特别多。几年后,滨江路成为了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江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年后,骑龙火锅进驻铜梁县城郊,店内摆放了68张台位,成了当时铜梁县最大的火锅店,业界的火锅航母,简直霸气!
在火锅界能玩得这么溜,频频放大招,好像也只有骑龙火锅了。
妹儿特意去搜集了一些网友对他家店的评价,先说好的。
《一》
就在五号门对面,五个朋友一起去吃的6人餐,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火锅大家都会选这儿。经常有朋友来重庆玩儿,在北碚都带他们来吃火锅。
《二》
订餐订的晚,没有订到包间,但是味道真是不错,以前一直感觉鸳鸯的红汤不如红汤锅好吃,他们家的鸳鸯锅让我改观,味道真的挺不错
《三》
到重庆培训,和室友一起去吃的,环境很好,味道很好,菜品两个人吃不完,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个饮料了,奶瓶装得,太可爱了。
再来看看不好的。。。。
《四》
味道不错,带同学吃了好多次了,阿姨态度很不好。差评差评差评
《五》
服务态度真差,没吃的菜加些上去,纠结了半天
《六》
有个阿姨很凶!饮品没有送,老肉片私自换掉
妹儿看到这里,也是怕怕的,服务不好可以理解,但是还凶就有点不对咯!可能是个列,也可能是服务员当天的心情不怎么好。
据说这家火锅店的生意曾火爆的让同行嫉妒,曾创下重庆火锅单店翻台8次和单店营业额8万余元的两大行业记录。看来,征服的食客有点多,怪不得连服务员都那么歪!
小伙伴们去吃过吗?
你们经常去哪家火锅店吃火锅呢?
参与评论讨论,就有机会和妹儿一起去吃火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