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升级,新式茶饮品牌门店在2018年-2020年两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快速扩张之后,新式茶饮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以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为例,这两年门店增速都在下降。
随着行业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获取增长动力,成为了各大品牌面临的问题。
继奈雪IPO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第一股之后,喜茶也给出自己的应对。近日,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宣布完成由喜茶领投的A+轮融资,老股东弘毅百福跟投,融资总额超过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奶茶和咖啡是新生代最青睐、消费频次最高的两个双子星品类。“从整个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和诉求这个角度来说,风口品类一定是各个企业竞相入局的一个品类,因而茶饮品牌布局咖啡赛道符合市场逻辑。”
融合
作为中国新式茶饮的头部品牌,尚未上市的喜茶估值屡创新高。启信宝信息显示,今年7月喜茶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红杉资本、黑蚁资本、高瓴、何伯权等老股东,此轮融资后喜茶估值或将达到600亿元,再次刷新中国新茶饮的融资记录。
此轮融资也让喜茶有了更多继续扩张的资本与底气。融资后不久,便有消息称喜茶欲以40亿估值收购乐乐茶,但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后来发朋友圈否认该消息。随后,喜茶宣布投资Seesaw咖啡,这也是喜茶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的对外投资。
资料显示,Seesaw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创立的精品咖啡品牌之一,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其中上海有23家。尽管Seesaw尚未完全开拓全国市场,其业绩已实现近12个月持续增长,90%以上门店持续稳定盈利,在核心商圈店铺的业绩表现仅次于同商圈星巴克。
喜茶此次相中Seesaw,除了其业绩表现以外,也与Seesaw的定位有关。其官网显示,Seesaw关注自身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并认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探索精品咖啡文化的更多可能,追求打造创意化、融合化、定制化、纯活造型化的产品。”
(Seesaw门店 图片来源:网络)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Seesaw创意咖啡的销售占比由10%提升到40%,并在今年5月超过传统咖啡,复购率高达40%,同时Z世代的客群占比也从5%上涨到了17%。
朱丹蓬认为,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人群是未来快消品行业的必然趋势。而与新式茶饮相比,咖啡饮品在供应链上标准更为成熟,也更容易复制,因而拥有较强的毛利能力。
早在去年,喜茶就曾浅尝咖啡市场,与精品咖啡品牌%ARABICA在广州、上海等地举办联名活动,推出奶茶、咖啡的融合饮品以及相关文创产品。此前,有“奶茶第一股”之称的香飘飘也通过收购回来的“兰芳园”品牌推出奶茶+咖啡饮品“鸳鸯”,并将这一广东地区的特色饮品推广至全国。
据统计,“2019/2020咖啡年度”中国咖啡消费量达19.50万吨,同比增加4.8%,咖啡市场规模本身就有不小的体量。而咖啡产品大致可以分为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即饮咖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占72%,现磨咖啡占18%,即饮咖啡占10%。
“从目前来看,中国咖啡消费仍然处于快速扩容期,消费裂变为超高端、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六个不同的消费层次,可以容纳更多的品牌进入。”在朱丹蓬看来,处于这一阶段,正好是资本加码、品牌快速扩张的红利期,谈泡沫为时过早。“至少到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才会进入品牌固化期。”
挑战
事实上,咖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日,全球每年售出20亿杯咖啡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宣布加快布局华南市场。自2019年2月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后,Tim Hortons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超200家门店。
Tims咖啡中国华南区负责人李奕慧对记者表示,自今年2月进入广州市场后,Tims咖啡看到了华南市场的巨大潜力。她透露,下半年该品牌将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开设更多门店,品牌首家升级版电竞咖啡旗舰店也将在今年8月于深圳开业。
(Tims咖啡深圳欢乐港湾店外景图 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而作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品牌的星巴克(SBUX)也曾尝试产品多元化,2012年星巴克收购茶叶品牌茶瓦纳Teavana,当时被外界解读为星巴克进入茶饮市场的重要标志。收购后,星巴克曾在高档购物中心开设多家独立的茶瓦纳门店,并在菜单中加入联合饮品,通常是以茶饮萃取原液为基础,加入各类果汁勾兑而成。
然而,这些茶瓦纳门店的表现并不佳,2018年后星巴克陆续关闭了旗下379家茶瓦纳门店,目前仅在星巴克的部分门店仍保留有茶瓦纳相关元素的产品。
如果说喜茶、星巴克的动作是在横向拓宽产品布局,那么顺应消费群体需求、细分茶饮品类则是在多样化、精细化的纵向上寻找增量。
香飘飘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蒋晓莹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市场规模量级增大,茶饮开始步入4.0时代,消费升级带动了更多的消费需求,如健康、品质等,各个品牌也从原料、包装等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不同于此前盲目追求用料、口味上的丰富体验,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的健康观念、产品取向产生了变化。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茶饮用户购买量下降的原因中,健康考虑和减肥占据前两名,分别为60.3%和34.3%,油腻和重料成为茶饮劝退的核心原因。
新茶饮品牌PINTEA联合创始人Jason认为,新茶饮之所以在几年前迅速出圈,就是因为打破了人们对于奶茶“粉剂冲泡”、千篇一律的认知。但如今茶饮界的竞争从产品的“内卷”开始刮起“油腻风”,放厚奶油、加重小料,产品创新变成了粗暴加料。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更强,低糖低脂等健康化的新式饮品对于消费者更具吸引力。”Jason注意到疫情后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于是创立了PINTEA,并与运动APP Keep开展合作,推出原创无奶盖鲜果茶,主打无奶盖、无脂肪、无添加。
今年6月,PINTEA在广州推出首家全球瑜伽主题店,受到运动人士的诸多关注。据悉,接下来PINTEA将迅速拓展至百家门店家,落地太古汇、K11、天河城等广州核心热门商圈,PINTEA×Keep联合运动场也将在品牌门店陆续登陆。
(瑜伽运动爱好者锻炼后放松新方式 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而在Tims咖啡的战略宏图中,中国是其进驻的第七个主要国际市场,未来Tims咖啡期望在中国打造至少1500家不同场景的咖啡馆。“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我们希望能在此尝试更多不一样的场景,开发不一样的咖啡体验,让年轻人们告诉我们他们到底喜欢什么,这些反馈也将反哺我们未来的品牌发展方向。”李奕慧表示,Tims咖啡对于每一座城市的布局都有完整的规划逻辑。
朱丹蓬认为,无论是茶饮还是咖啡,品牌只有做到“认知、研究、布局、讨好、贴近、满足”新生代消费者,企业的业绩、利润、股价才能三辆马车齐头并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是一个茶饮连锁老板讲的真实故事。
一个加盟商准备开店,和房东谈好了房租,可当房东得知他是做奶茶的时候,坚决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每年4万元的房租。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觉得这年头奶茶店很赚钱,所以房租就该多收。
最终,这个加盟商咽不下这口气,去了其他地方重新找铺面。
< class="pgc-img">>
为什么房东会觉得奶茶店很赚钱,这里还要再讲一个故事。
2009年左右,国内某大型商圈,一茶饮品牌为了拿到该地段的黄金铺面,与几个服装店老板竞标,最终一个30多平的铺面,他们用60万拿到。但同一条街稍微靠里的门面,当时的年租金仅20万。
经过该事件后,当地不少房东都知道了奶茶店老板出手大方,认为这行业好赚钱。而当时服装、小饰品等零售、百货行业竞争激烈,餐饮业需大铺面,商圈内一些20-30平米且禁止油烟的商铺常常成为奶茶店老板的“囊中之物”。
< class="pgc-img">>
品牌为了好位置不惜加租金,一边是房东认为做奶茶的有钱不断狮子大开口。一来二去,不少商圈、步行街的房租被抬到了“天价”,故事中的那个商圈,同类地段在一年后,房租飙升至了最高100万/年。
这样的事情,在2013年后开始升级。
2013年,受电商冲击,传统的鞋、服装等行业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在商场、步行街中成为新“排队王”的奶茶店,受到这些老板们的关注。或加盟或代理,由于有经商经验、商铺资源,入行后成功率极高。
< class="pgc-img">>
这些“财富神话”让不少小白蠢蠢欲动,用了可能高出别人一倍或两倍的房租入了局。但进来后却发现,生意并不是想象中的好。经营几个月或一年后,只得忍痛转让。
曾问过一位转让费30万元的奶茶店老板,为何转让费这么高,他的回答很直白“我没赚到钱,得找人补回来啊!”但就是这样的转让费,在讲价不多的情况下,被着急找铺面的“新人”接手。
而这位“新人”高价接盘的勇气就如电影《大腕》中的那句台词一样“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在他眼中,敢要这么多转让费的位置,必定不会差。要少了,心里反而有些不安!
< class="pgc-img">>
2016年,新茶饮时代让商场再次成为奶茶店的主要争夺战地。而与此同时,不少品牌则深耕校园、区域,然后下沉至三、四线城市甚至到县城、乡镇中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包围城市”,在这一策略中,诞生了大量在当下门店数量过千的茶饮品牌。
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奶茶店在2018年的覆盖率达到历史以来最高,当年的统计数据是47万家,而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有大量店面倒闭,其增长率依然达到了20%。高速的增长,是否意味奶茶店在未来几年内无处可开?
< class="pgc-img">>这是北京、上海、成都、南宁四城的奶茶店数,与平均多少人拥有一家奶茶店的数量。最高值为南宁,约1006人拥有一家南岔店,而北京最少,2074人拥有一家奶茶店。
仅从数字看,奶茶店还远远未饱和,如果所对应的人数每3天消费一次,一次消费10元,那么南宁的奶茶店每天大约有3353元的营业额。而北京的奶茶店营业额则高达6913元。
但,我们需要认清两个现实:
1.拥有人数不等于顾客数
奶茶店的主力消费人群是15-35岁之间,以人均寿命70岁计算,这一消费人群不到1/3。也意味着依次计算,南宁一家店的目标顾客数大约只有330多人,而这些消费者3天消费一次,则营业额只有1100多元,北京则只有2300多元。
< class="pgc-img">>2.大量的竞争对手存在
当下,主流商圈、高校、步行街、社区能开奶茶店的几乎都开满了。能够开上一年且盈利的,只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周边竞争对手少或者没有。二是生意远超其他家。
我们在商圈常看到的景象是,几十家奶茶店,排队的只有2-5家,其他的则生意平平,甚至无人问津。
这也就表明,在大家公认的成熟商圈开店,除非你能成为全场焦点,否则基本上就是走上亏本转让的路。
< class="pgc-img">>
一位茶饮连锁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计算,商场的房租上涨30%。这一根据源于主流商场的租金递增为8%。除此外,人工的涨幅也较大,约20%左右。因目前整个行情的原因,转让费相较2015年几乎没什么变化,部分地方有所降低。
为了拓展,他们的重心也放在了下沉“乡镇”,以及一些新的区域,比如学校的宿舍区、新开发的商住区。虽然这些区域人流量不如成熟区域多,但竞争少,存活率会高出很多。
而商场、步行街则将是各大成熟品牌扬名立万的“名利场”。创业型单店或微小连锁进入,几乎是石沉大海。
< class="pgc-img">>
这一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在这些地方竞争需具备两个因素:
一是知名度。知名度源于品牌数量及品牌所存在的时间所带来的影响力,现在一些区域品牌全国扩张时,所采用的“多店齐开”与各种线上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知名度。
二是资源、资本的比拼。品牌之间的战争已不再仅仅是产品、营销的争斗,而上升至了原料采购、物料配给、线上推广、加盟商线下促销补贴等各个环节。换言之,没有采购量、没有推广费用的预算,这个持久战不好打。
< class="pgc-img">>
具备这两个因素的品牌,要么是多年耕耘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基础的加盟体系,要么是以资本助力快速创造出的直营总部。体系也好、总部也罢,在各自的阵地上与其竞争对手“斗法”。
而参与此次斗法的不仅仅是两个我们熟知的群体,还有第三方势力。
< class="pgc-img">>这张图片中的店售卖的是热狗,但同时还有多种茶饮出售。而其背后东家是双汇,这代表着小吃与茶饮业又多了一个有背景的竞争者。
< class="pgc-img">>
有背景的不仅是双汇,蒙牛在南京开了一家奶茶店,并计划2020年全国拓展。苏宁则以孵化出一个茶饮品牌,依托苏宁小店从重庆向外扩张。而茶颜悦色则与盒马鲜生牵手开店,这一消息后,全国有近2万家店的正新鸡排也进驻盒马鲜生,形成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深层次互动、资源互补。
这些都意味着,新的茶饮单店或茶饮品牌所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或许你仍可以拿重金去拿到一个好位置开店,但用什么去保证在万千对手中七进七出后仍屹立不倒,才是现如今开店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 class="pgc-img">>
过去的好位置是人流多,现在的好位置则需要加上一条“竞争少”。而竞争少则包含你比对少强,以及该位置没有多少奶茶店竞争两层意思。
但,现在这样的好位置越来越少。未来,能保证开店盈利的将只剩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优于对手,否则只能成为茶饮大战中的牺牲者。
>茶店如今遍布城市街头巷尾,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尽管奶茶店数量众多,有些店却难以留住顾客。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什么奶茶店难以保持顾客忠诚度,以及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
竞争激烈
1. 众多品牌竞争
奶茶市场饱和,众多品牌竞争激烈,不同品牌的奶茶店数量庞大。这使得顾客有更多的选择,但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2. 产品同质化
很多奶茶店提供的产品在口味和配方上非常相似,难以在产品本身上脱颖而出,因此竞争更多地转移到了品牌和服务上。
品牌和服务关键
1. 品牌建设不足
一些奶茶店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顾客更愿意选择那些有独特品牌故事和形象的店铺。
2. 服务质量不稳定
顾客除了对产品口味有要求外,也重视服务体验。不稳定的服务质量、不友好的员工或不卫生的环境都会让顾客望而却步。
价格竞争
1. 价格战对利润造成压力
一些奶茶店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但这可能对利润造成压力,降低了服务质量。
2. 价格敏感的顾客
部分顾客会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而不是考虑品质或服务。这会影响店铺的盈利和可持续性。
顾客需求变化
1. 健康意识增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一些传统奶茶的高糖、高卡路里成分成为了顾客犹豫的原因。
2. 多元化需求
顾客的口味多元化,奶茶店需要不断创新,提供符合多种口味需求的产品。
要解决奶茶店难以留住顾客的问题,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除了提供美味的产品外,奶茶店还需要打造独特的品牌故事和提供卓越的服务体验。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了解并满足顾客需求,不断创新也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如此,奶茶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留住忠诚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