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电影《功夫熊猫4》
>作者:北海 | 编辑:葛伟炜
“新茶饮没有新故事。”
顶着“新”字的新茶饮行业,确实已经不新了,以至于再对这个话题提起兴趣,都需要行业发生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并且得是改变竞争格局的那种。
眼下这件足以再度引起外界关注的事件,是国内现制茶饮市场排名第三的茶百道,终于在港交所上市。这也意味着,它在与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和新时沏等同行同步筹备IPO的过程中领先一步,成为了“新茶饮第二股”。
4月23日,茶百道正式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15.74港元/股,较发行价17.5港元/股下跌约10%。此后,股价走势仍呈下跌态势,截至当日收盘,茶百道为12.8港元/股,市值达189.1亿港元。
无疑,在几乎没有新故事、只余“卷生卷死”向万店目标拼命的行业里,茶百道上市后的表现,正是后来者们的参考样板。业已递交招股书的古茗、沪上阿姨,都在看着。
相较“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第二股”茶百道是定位与风格特质全然不同的企业。
前者的崛起伴随着创始人创业故事的传播与频繁的抛头露面,极具移动互联网创业巅峰期的路数和风格——是相当程度上的“to 用户与投资人”。茶百道于2008年成立于四川成都,搜索引擎里,关于创始人王霄锟夫妇的资料少之又少,堪称“闷声发大财”。
另一方面,是定位与圈层的割裂。
尽管奈雪的茶已经向下,但“出身”的枷锁还是让它对店铺形象、产品创新营销有相应的要求。中档价位的茶百道,是从二线及以下城市启动扩张,依靠加盟商一家一家店奋力拱起的超级品牌。是的,它“to 加盟商”,这点在招股书中也已然体现。
图源招股书
>随着茶百道的成功上市,它带来的意义是,市场需求影响下的行业解法正是如此。
闷声发大财
普遍认为,茶百道于2008年诞生于四川成都,创始人王霄锟夫妇在一所中学附近开设了这家店,主要售卖水果和珍珠奶茶,这个时候,也正是台式奶茶CoCo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布局大陆市场,用品牌连锁化取代夫妻小店的行业快速发展期。
尽管互联网上没有公开关于王霄锟夫妇太多的创业故事,但从茶百道本身的发展历史中能看到,他们商业嗅觉敏锐。
2010年,他们注册了“茶百道”商标,并推出了牛奶烧仙草新品——是行业普遍使用的粉末调制品、果浆等常见原料后的新事物;2013年,则有提拉米苏冰沙。
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行业高端茶饮品牌出现后,将营销、品牌形象等竞争的重要性摆在台前,很快,茶百道便也推出了IP“丁丁猫”(现IP“茶茶”前身)。
图源招股书
>但这些都不及疫情期间依靠加盟实现“光速”扩张来得震撼。
2019年,茶百道门店数量约500家。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目前,其门店数已达8193家,覆盖346座城市。直观数字看:2020年新开1524家,2021年2879家,2022年1799家,2023年1999家。
门店的扩张伴随业绩的突飞猛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6.8%,其门店总零售额约为人民币169亿元。
具体业绩表现:
2021~2023年,茶百道年收入分别达36.44亿元、42.32亿元、57.04亿元。2023年,销售货品及设备收入为54.20亿元,占总收入的95.0%,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为2.32亿元,占比4.1%。赚钱是必须的。公司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1.6%,其中,2023年净利润为11.51亿元。
这就不得不拉来奈雪的茶对比一下。
在持续亏损的境遇下,去年,奈雪的茶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全年营收达51.6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090万元,2022年亏损则为4.61亿元。
直营的压力之下(奈雪的茶直到2023年7月才正式开放加盟,且到2024年2月才有200家加盟店正式开业),材料、人力与租金等固定成本仿佛几座大山重重压下来。2023年,其材料成本占总收益的32.9%,人力占27.2%,租金占5.9%。
图源奈雪的茶官网
>加盟让茶百道赚得盆满钵满。扣除必要的销售成本(货品、设备和培训服务)后,过去三年间,茶百道毛利率均在35%上下(2021年为35.7%,2022年为34.4%,2023年亦为34.4%)。没有了人力等其他高昂成本,余下的不过是分销、行政和研发费用,三项分别占总营收的2.3%、7.4%、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却为完成品牌形象塑造而打造的十多家茶百道直营店,其加盟店占总店数的99%以上,2021~2023年间,茶百道分别有4634名、5396名和5538名加盟商,其中,129名、363名和595名加盟商经营超两间门店。
也因为加盟,让茶百道得以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中都能实现大面积布局。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在一线城市拥有827间店铺,新一线城市为2098间,二线城市1628间,三线城市1516间,四线及以下城市1732间。显然,从成都崛起的茶百道,是反向向一线城市扩张。
创新殊途同归
奈雪的茶于2021年6月底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18.8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4.7%,上市首日即破发。不过,相较如今股价盘桓在2港元出头,市值不足40亿港元,初上市时超300亿港元的市值显然已是巅峰。它的萎靡带来的影响是,已然将直接竞对喜茶架在了半空,前进后退都不得。
茶百道的表现,也有古茗、沪上阿姨等在其后紧张观望。
尽管上市即破发,但茶百道依然是今年以来港股最大IPO,市场给予的反馈,显然也要比奈雪的茶更积极。很遗憾,行业真的不是喜茶、奈雪领航的时代了。
根据茶百道招股书,中国饮品店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136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38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1%。按零售额计,前五大企业占约40.2%的市场份额,其中,茶百道以6.8%的份额位居第三。
第一名蜜雪冰城,迄今已有超3万家门店,第二名是古茗,从浙江台州崛起,拥有9000家门店,尚未完全开启一线城市布局,第四名沪上阿姨,超7500家门店,第五名则是喜茶,已有超3200家门店。
新零售商业评论摄
>因为蜜雪冰城、古茗和沪上阿姨均已递交招股书,财务数据明晰,很明显看到,蜜雪冰城几乎断崖式领先了其他品牌。门店规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是唯一一个年营收破超百亿元的品牌。当然,从产品定价上说,严谨地细究,它与其他家并不在同一竞争水平线上,但茶饮品牌们白热化的竞争中,地盘早已相互侵占交错。
它们的共通点是,均靠加盟实现了快速扩张,商业模式相似,即通过向加盟商贩售原料和设备赚取利润,做妥妥的“to B”生意。至于加盟的妙处不必赘述,喜茶和奈雪的茶相继开放加盟便说明了一切。
问题是,该模式之下,应是这些品牌们承压的竞争,变成了不止是不同品牌间、还是同品牌间加盟商的肉搏。正如茶百道在自家招股书中提到的,茶百道门店与周边其他头部参与者的茶饮店之间的距离通常介于0.1~5公里。
从线下观察来看,在一二线城市的热门地段,还要更惨烈些,从喜茶到茶百道,再到蜜雪冰城,及至柠檬茶等异军突起的现制茶饮品牌,再有瑞幸、库迪等咖啡店,十多家门店排排坐的情况并不少见。
雪上加霜的是,海外市场、副线品牌和营销方式,几乎又成了各家殊途同归的“创新”解法。
不完全统计,目前,茶百道在圣彼得堡、曼谷、首尔、米兰和墨尔本等地均已落地海外店,多以授权协议方式经营,而这也是霸王茶姬等品牌最常采用的方式。早先,喜茶、蜜雪冰城等均有此布局。
图源茶百道澳洲小红书官方账号
>副线则是做咖啡,一是茶百道在成都开设了旗下首家咖啡店“咖灰”,沪上阿姨在上海开了“沪咖”,蜜雪冰城的“幸运咖”更早,遗憾的是,不如主品牌,一直未能起势。
营销方式上,是已经逐渐被消费者厌倦的联名。单与游戏的联名上,就有《未定事件簿》《剑网3》,以及接下来的《崩坏:星穹铁道》。当然,资深的奶茶爱好者知道,把联名玩出花的还是喜茶、奈雪,从奢侈品到影视剧,联名几乎成了维持体面的常态操作。
未来的茶百道,给消费者的新鲜还能从何处来?
最后来说说,上市的甜,究竟是谁的甜?
今年,奶茶界留给外界的负面印象,无疑是3·15期间被曝光门店使用过期食材等事件,茶百道、书亦烧仙草均有上榜。篡改食材保质期的表象下,是品牌过重依赖向加盟商售卖材料、设备赚取核心利润的影响。
社交平台上,不少加盟商均有吐槽,“越来越难赚到钱”,几乎是当下加盟这些品牌的通病,一方面,品牌间的竞争直接作用到线下,是加盟门店承受了所有,另一方面,为了激进的“万店”目标,所谓的区域保护政策,正逐步失效。
典型的是蜜雪冰城,其区域保护政策早已从最早的1~2公里到如今的0保护范围。一座商场内开两家、亦或是一条街上相隔百米开两家,几乎已经司空见惯。对于眼下上市的茶百道来说,以扩张为目标的未来,加盟商必然是舍弃的优先级。
吃不吃得到甜,是件摆在明面上的事。
今日话题:你觉得上市后的茶百道会更好吗?
<>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有名的特色小吃或者饮品,但是因为路途的遥远加上地域的不同,很多产品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土地就味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对于正宗的时茶台式奶茶饮品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它的产品一直都是正宗的台式口味。
< class="pgc-img">>加入时茶台式奶茶饮品一点都不用担心自己的产品不好卖,因为它在市场中有自己的基础。时茶台式奶茶饮品,有着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加盟致富有前景。时茶台式奶茶饮品秉承“健康、时尚、休闲、营养、快捷”的经营理念和“时尚饮品、个性生活”的品牌宗旨,并凭借个性的定位和独特的口感赢取了广大消费者。时茶台式奶茶采用这样的定位,让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都可以品尝到自己喜欢的饮品,这样的产品肯定会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 class="pgc-img">>加盟时茶台式奶茶饮品就相当于选择致富的最好选择,时茶台式奶茶饮品,用美味赢得认可,加盟致富不用愁。在大街小巷,时茶台式奶茶饮品有着众多的连锁分店,它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营销策略,重新定位,以鲜果零冻茶、时鲜奶茶系列入驻大陆市场,树立台式茶饮品牌和特色饮品为发展方向,倡导健康、美味这种现代人都注重的方向。
< class="pgc-img">>对于时茶台式奶茶饮品总部来说,它已经有完善的自己的公司制度和自己的经营理念,所以在这样的企业中一起发展,肯定能够获得系统化的管理和很好的经营方式传播。对于创业者来说在一开始自己创业没有头绪时,就需要这样的总部支持。
>茶百道#成功上市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上市后如何让品牌长久发展才是考验的开始。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昨日(4月23日),茶百道(2555.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但上市首日的表现并不理想。23日上午,茶百道开盘15.74港元/股,低于发行价17.5港元。截至收盘,茶百道录得每股12.80港元,市值仅剩189.14亿港元。而在盘中,茶百道股价一度跌到10.80港元/股。
时间回到一周前。4月15日,茶百道公开招股首日,就曾因公开招股未实现足额认购引起关注。另外,当时茶百道也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不少投资者曾表示,估值几百亿的公司如果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可能意味着这家企业估值太贵,或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未来盈利前景不看好。
虽然成功敲钟上市,但对于“新茶饮第二股”,业内也众说纷纭。一方面,成功上市对于茶百道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并非一劳永逸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赛道,茶百道未来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01.80后夫妇卖奶茶身家超140亿
根据公开报道,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与妻子刘洧宏皆为80后,王霄锟曾是资深的茶艺师,妻子则是茶艺爱好者。两人因在过往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知识和实践经验,故而开始了奶茶店的创业经历。
2008年,在四川成都温江二中附近,第一家茶百道开业。这家不到20平方米的门店,主要面向消费能力不高的学生群体,以外带形式为主,出售粉冲奶茶。
彼时,相较便携式冲泡奶茶的炙手可热,现制茶饮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茶百道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白,凭借着良好的出品以及实惠的价格,成功吸引到了学生消费群体的关注。市场本身的空白,再加之选址等优势,让王霄锟夫妇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年之后,两人就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校园内开出了第二家分店。
2010年,“茶百道”商标正式注册。同年,一点点、coco都可两大台式奶茶品牌相继进入内地发展。此后几年里,喜茶、鹿角巷、奈雪的茶等一批现制茶饮品牌开始崛起,新中式茶饮正式进入品牌化和连锁化发展阶段。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茶百道官方小红书
2016年,茶百道首次开放了成都地区的加盟,并对门店进行升级,开启了品牌化运作。这一年,茶百道的门店数量突破了100家。
总体来看,茶百道前期的发展速度并不快,存在感也不强。
直到2018年,这样的境况才开始有所转变。这一年,茶百道开始瞄向全国,开启了全国的加盟扩张,高速增长的茶百道,也由此开始进入投资人的视野。
2023年5月和6月,茶百道先后获得了两轮累计9.7亿元的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正心谷、草根知本、中金、番茄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投后估值达到176亿元。
而根据茶百道最新招股书信息,王霄锟、刘洧宏夫妇合计持有茶百道约81.75%股份,按照180亿的估值计算,二人身家已经约145亿元。王霄锟、刘洧宏夫妇也曾因此登上2023年胡润百富榜,成为2023年富豪榜的新晋“黑马”。
02.99%的营收靠加盟商,供应链端压力不小
回溯茶百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加盟经营是茶百道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茶百道已在中国开设了8016家门店,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了中国所有省份及各县级城市的全面覆盖。在这之中,加盟店的比例占到了99%。
表面上看起来,茶百道做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生意,但实际上,茶百道和蜜雪冰城类似,也是一家披着奶茶外衣的供应链公司,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才是茶百道的核心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通过加盟店实现营收36.25亿元、41.97亿元及56.59亿元,占总收入99%以上;其中,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所得收入占约95%,此业务毛利率也维持在32%左右。
< class="pgc-img">>△图表来源:茶百道招股书截图
这种类似于S2B2C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通过供应链优势和标准化流程,降低加盟商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不过,与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不同,茶百道主要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及其它业务伙伴为其提供原材料及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3年茶百道从其前五大外部供应商(包括乳制品、糖、果汁等配料、包装材料等)的采购占比高达36.6%。
< class="pgc-img">>△图表来源:茶百道招股书截图
或许也是意识到,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存在不小的风险,故而在过去几轮融资里,茶百道多次提到,募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并强化供应链能力。
目前,茶百道已经建立了一个涵盖产品开发、采购、物流到售后服务及质量控制的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供应链中心。同时,还成立了四川茶担当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用于提供品牌的物流及配送服务。
此外,茶百道还与霸王茶姬合资成立了四川茶本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标准化服务、塑料制品销售制造、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在供应链端不断强化外,茶百道近两年也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以及咖啡赛道。
2023年12月,茶百道在成都开设咖啡子品牌“咖灰”首店,首次进军咖啡赛道。
2024年1月,茶百道正式出海,海外首店选在了韩国首尔江南区,随后又陆续在首尔弘大和首尔狎鸥亭开出门店。截至2024年4月20日,茶百道在韩国的门店数已经达到了3家。
目前来看,在出海和咖啡经营方面,茶百道是否已经探索出新增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03.排队上市,2024新茶饮上市竞赛打响
事实上,除了茶百道之外,还有多家茶饮品牌在排队上市。
今年1月,蜜雪冰城、古茗同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后的2月14日,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东证国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4月11日,香港经济日报也报道称,霸王茶姬最快会在今年年中赴美上市,集资介乎2亿至3亿美元(折合约15.7亿至23.5亿港元)。
为何新茶饮品牌开始扎堆奔赴上市?对此,有不少业内观点都认为,在“卷出天际”的茶饮品类中,谁能率先成功IPO,谁就能抢占先机。
尤其要应对当下茶饮赛道的“加盟战”“下沉战”“价格战”等行业竞争,茶饮品牌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过去一年,除茶百道以外,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也相继宣布冲刺万店。为了抢先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往往需要更多资金铺开门店网络。而随着新消费投资市场降温,一级市场对新茶饮市场的关注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上市就成了新茶饮们获取资金的新出路。
但上市成功并不意味着品牌能高枕无忧。以茶百道为例,其与绝大部分新茶饮品牌都处在10-20元的中端价格带上,包括上述提到的已经在等待排队上市的的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也都在这个价格区间。
竞争者众多,再加之新茶饮本身的同质化已愈发严重,可想而知,处于中间价格带的这批新茶饮品牌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