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茶王来了 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决出5组13大茶王(附名单)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峡网讯(洪伟)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获奖名单今日在福州揭晓,铁观音、岩茶、白茶、红茶、普洱茶5个竞赛组别13个参赛

峡网讯(洪伟)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获奖名单今日在福州揭晓,铁观音、岩茶、白茶、红茶、普洱茶5个竞赛组别13个参赛品类共决出13名茶王以及银奖、铜奖若干(获奖名单附后)。

作为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的茶王赛老牌赛事,本届茶王赛依旧人气旺盛。赛事自5月20日开始征集茶样,6月13日截止,仅20余天的时间里,组委会便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茶样2005个,创下赛事历史新高。其中铁观音组 508个,分别为清香型174个、浓香型198个、陈香型136个;岩茶组689个,分别为大红袍278个、肉桂237个、水仙174个;白茶组526个,分别为白毫银针100个、白牡丹158个、贡眉101 个、寿眉167个;红茶组221个,分别为全芽类红茶(金骏眉)105个、非全芽类红茶(正山小种)116个;普洱茶61 个。

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组委会告诉海峡网,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的预赛、决赛,于6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赛事评审阵容强大,审评严谨细致,整个流程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审评,采取循环淘汰密码审评的方式进行,设置了“双重密码”:即在交茶样时每茶样设定一个送审编号,依送审编号取样后将送审编号写在样品罐上再贴上封条封住送审编号,至比赛现场审评时再由评委将样品罐随机编写审评号后按照流程进行审评。评出名次后,再通过获奖的审评号拆封样品罐上的封条,找到对应的送审号,再由送审号找到对应的参赛者。

< class="pgc-img">

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赛事评委

< class="pgc-img">

白茶组评委

< class="pgc-img">

铁观音组评委

< class="pgc-img">

红茶、普洱茶组评委

< class="pgc-img">

岩茶组评委

担任本次比赛主要专家评委有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原省茶叶质检站站长、国家高级评茶师陈郁榕,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兰元,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张方舟;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郑廼辉,高级工程师、省级技能大师黄财标;九三学社、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质量工程师、国家高级评茶师、福建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百文;以及长期工作在茶叶生产收购第一线的著名实践型专家评委有日春股份副总裁兼技术研发总监、国家一级评茶师、首届福建省技能大师、中国制茶大师林阳顺,福建清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级评茶师林清修,福州凯捷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质量总监、高级评茶师陈锡江,福建茶人之家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师江铃,国家高级评茶师何紫英、高永文、苏龙海、张世明、沈育莲等。高级评茶师上官万福、陈清标、姚增泉、汪根发等担任审评助理,还有茶友刘秀燕、冯灵华、吴紫春、陈怡、颜金真、徐友兴、陈泽文、陈静担任比赛现场的志愿者,确保了比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 class="pgc-img">

赛事审评现场

< class="pgc-img">

赛事审评现场

专家评委点评本次赛事表示,本次比赛茶样众多,总体表现优良。其中铁观音清香、浓香、陈香“三香”都有不俗的表现,总体的表现很好;岩茶的总体品质都不错,做工表现优良,尤其在做青方面比往年有很大的进步;白茶的总体表现也很不错,福鼎、政和、建阳、建瓯各产区的特点也都比较突出,浓郁与鲜爽风格各具;红茶参赛茶样中也有借鉴了摇青工艺,花香果香比较明显,滋味也鲜爽;普洱茶的参赛茶样主要以生普压饼为主,两三年的新饼占比较大,云南的气息比较强,茶叶耐泡度好。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由福建省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会、福建农产品市场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茶人之家、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福建省创新创业市场服务协会联合主办。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担任本次赛事的技术指导单位。

2021春季第十一届中国海丝名师

茶王争霸赛获奖名单

一、铁观音组:

(一)清香型

A、金奖茶王

福建闽丹茶业有限公司(寒露正秋 )翁小伟

B、银奖

1、福建省安溪冠音茶业有限公司 黄小阳

2、佳鸿茶业 黄专元

3、举源名茶 陈小聪

4、举源名茶 李燕燕

5、厦门圣岩茶叶有限公司(圣顺岩)

6、钦和茶业 肖秀春

7、崛祥韵名茶 吴贵全

8、宦溪清香茶行 李秀娟

9、友圣茶业 上官玉昆

10、三韵茶业 蔡丽纯

C、铜奖

1、举源名茶 陈小燕

2、祥华吴建法茶叶合作社 吴杰明

3、双美华鹏茶叶有限公司 高金田

4、安溪县岐荣茶业有限公司 李建平

5、安溪县感德玉坤茶叶陈燕华

6、永春县呈祥雪野生态茶场 黄文阗

7、德裕阁茶业 肖艺凤

8、杏园茶业 王桂珍

9、八方茶行

10、圣宝园茶业 肖万强

11、兴安茶行·醉润叶

12、泉州安溪县清和馨茶庄 翁玉

13、开闽王名茶 傅孙抗

14、高彩玲茶行

15、安溪八仙茶叶有限公司 李恳法

16、古香园茶业有限公司 陈夏兰

(二)浓香型

A、金奖茶王

厦门韵馨香茶业有限公司 苏文峰

B、银奖

1、厦门天育香茶叶 陈秀玲

2、陈月明

3、安溪县首品家庭农场林阿鹏

4、厦门市木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许木池

5、安溪县瑞兴茶行蔡江湖

6、秋露茶业 林木荣

7、天雾岩茶叶合作社吕佳亮

8、清一品茗茶王万江

9、福建省顺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章文财

10、守茶炉李泽彪

C、铜奖

1、福建闽丹茶业有限公司(闽光)翁小伟

2、铁木珍茶行 王树

3、冠香名茶 王启煌

4、野生泰 杨华中

5、泉州观音山茶业有限公司 詹耀斌

6、鹏芳茶业 肖万强

7、珍田山茗茶 苏朝发

8、天然香阁茶业 杨美土

9、贵福天地人王文海

10、安溪县感德陈燕华茶行陈燕华

11、泉州安溪清和馨茶庄

12、高彩玲茶行

13、铁峰山茶业 高志生

14、溪津茶业 王小林

15、溪芯茶业 王为进

(三)陈香型

A、金奖茶王

乌岩天露 汪宪军

B、银奖

1、中闽凯鑫茶业 王清强

2、五中品 林奇仁

3、老磨功夫茶 王坚忍

4、华盛名茶 王木荣

5、福建祥欣茶业有限公司 胡叶连

6、福建祥欣茶业有限公司 詹丁琏

7、福建安溪进安合作社 林丁旺

8、福建鑫祥恩茶业有限公司 詹文德

C、铜奖

1、济仙岩 苏祖哲

2、天然香阁茶业 杨美土

3、珍田山茗茶 苏朝发

4、逸发种茶世家合作社 王志发

5、杏园茶业 王桂珍

6、泉州津芯茶业有限公司 陈彩云

7、珍田山茗茶 苏朝发

8、华锦茶庄

9、天雾岩茶叶合作社吕佳亮

10、艺香茶叶 高汉川


二、岩茶组

(一)大红袍

A、状元茶王

武夷山市国胜生态茶厂

B、银奖

1、茶农知茶有限公司 黄代冬

2、琴岩枞逸茶业 江爱琴

3、武夷山市漫谷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赵宣

4、武夷山市山义堂岩茶厂 钟泽坤

5、武夷山市闽景茶业有限公司 范沛兵

6、德丰茶行 衷玲

7、武夷山市莲韵堂岩茶厂 周运辉

8、夷惯好茶 叶俊祈

9、武夷山市开盖夺香茶业有限公司

10、厦门度梅茶事 张亚梅

11、武夷山岩上将茶叶 叶仁杰

12、武夷山市福山岩茶业有限公司周江平

13、武夷山御奇茗茶厂 王建辉

14、武夷山市聚龙茶业贸易有限公司 江丹娥

15、武夷山市善勇岩茶厂 刘勇

C、铜奖

1、官水石茗茶 王明梅

2、武夷山市开盖夺香茶业有限公司

3、星能量茶业 韩诗怡

4、武夷山市岩赫茶业有限公司 吴鹏

5、武夷山市聚龙茶业贸易有限公司江丹娥

6、茗阳茶业 李剑锋

7、刘芳

8、岩添继枞 吴文凤

9、武夷山市儒艺茗岩茶厂 李萍

10、武夷山岩根红茶厂 朱惠军

11、武夷山市虎壁岩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林谨渭

12、武夷山市陈鸣佳匠茶业有限公司 陈小鸣

13、夷惯好茶 叶俊祈

14、武夷山世高茶业有限公司 张德鑫

15、武夷山环青茶业 王环青

16、福建省武夷高香茶业有限公司 高香

17、武夷山市山水茶缘茶叶 吴增英

18、武夷山市九渠源茶业 熊细妹

19、公主岩茶业 陈彩珍

20、武夷山市响谷涧茶业有限公司

(二)肉桂

A、状元茶王

武夷山市国胜生态茶厂

B、银奖

1、武夷山市源顺茶厂 江里鲲

2、茶农知茶有限公司 黄代冬

3、泉州市观音山茶业有限公司 唐燕梅

4、振记茗茶坑头肉 张世明

5、莆田市春海茶行 尤春海

6、武夷山市羽雨茶叶店 李贤春

7、诗宇茶叶 张思宇

8、王辉

9、福州市台江区茗月轩茶叶店 林薇

10、武夷山市高垠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周亮

11、武夷山市博涵岩茶厂 占美兰

12、武夷山市君来茶厂 周涛

13、武夷山市岩汁岩味岩茶厂 裴文娇

14、茗阳茶业 黄观华

15、武夷山宽广茶叶 江子浪

C、铜奖

1、福建省政和建溪茶厂 范晓娟

2、祥闻茶业 颜燕珠

3、武夷山臻袍茶业 李良珍

4、叶伟峰

5、武夷山市陈鸣佳匠茶业有限公司 陈小鸣

6、陈雅芳

7、武夷山悦新岩茶厂 杨志强

8、武夷山茗星生态茶业 吴明星

9、武夷山尚品隆裕茶业有限公司 王小福

10、武夷山市山义堂岩茶厂 钟泽坤

11、武夷山市开盖夺香茶业有限公司 陶者友

12、武夷山市羽雨茶叶店 李贤春

13、武夷山甘味千品茶业有限公司

14、武夷山市俏武夷茶叶店 黄顺官

15、八闽岩 董双勇

16、武夷山市仙凡品韵岩茶厂 吴进明

17、武夷山若惜茶业 陈秋月

18、武夷山市北苑圣境岩茶厂 吴进明

19、武夷山甘味千品茶业有限公司

20、衷锦泉

(三)水仙

A、状元茶王

钦和茶业 肖秀春

B、银奖

1、福建省武夷山市湘煜岩茶厂 余培波

2、幽谷听茶岩茶厂 杨雪

3、永春仙龙茶业合作社 张华恭

4、任玉涵

5、武夷山甘味千品茶业有限公司

6、武夷山谌氏茶业有限公司

7、武夷山市山水茶缘茶叶 吴增英

8、武夷山市冯氏生态茶叶 冯正军

9、武夷山市仙袍茶业有限公司

10、羡茗慕韵-兰香水仙 徐义茗

C、铜奖

1、多暇园永春茶叶博物馆 王新柏

2、武夷山市君来茶厂 周涛

3、武夷山市聚龙茶业贸易有限公司 江丹娥

4、武夷山市仙袍岩茶厂

5、武夷山市韵福堂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肖家建

6、 岩添继枞 吴文凤

7、武夷山壹零貳肆茶业有限公司江嗣毅

8、武夷山市源顺茶厂 江里鲲

9、武夷世高茶业有限公司 张德鑫

10、一涧倾心茶叶商行 赖国鑫

11、武夷山利客隆岩茶厂 柳金龙

12、武夷山市闽景茶业有限公司 范沛兵

13、御畹香

14、福建九曲幽香茶业有限公司 郑利洋

15、百幽茗枞茶业曾琴

16、福建闽景茶业有限公司 叶建霞

17、武夷山振岳岩茶厂王清

18、武夷山市通八方茶业 徐志强

19、斗茶茶行

20、武夷山市山义堂岩茶厂


三、白茶组

(一)白毫银针

A、金奖茶王

厦门韵馨香茶业有限公司 苏文峰

B、银奖

1、福建源和轩茶业有限公司 吴晓青

2、广州珍膳堂商贸有限公司(今粱王) 林泽祺

3、福州问我心茶叶有限公司 周夏玲

4、福鼎扬九天茶业有限公司(扬九天?)

C、铜奖

1、福建源仙缘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乌山九号 陈冲

2、古香园茶业有限公司 陈夏兰

3、芷香流韵茶叶 高新风

4、福州如玉阁茶业有限公司 王金凤

5、福鼎八八升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林华杰

6、荒野白毫银针—进京考茶(果香)

7、荒野白毫银针—进京考茶(荒野白树针)

8、荒野白毫银针—云境茶舍

(二)白牡丹

A、金奖茶王

广州珍膳堂商贸有限公司(今粱王) 林泽祺

B、银奖

1、厦门小茶日记茶业有限公司尤坤祥

2、福建省政和建溪茶厂 范晓娟

3、福鼎扬九天茶业有限公司(扬九天?)

4、福建源和轩茶业有限公司 吴晓青

5、福建誉品茶业有限公司《歌江南》毛增光

6、泊瀮茗茶

7、福建琪湖茶业有限公司

8、福州如玉阁茶业有限公司 王金凤

9、福鼎市观茗茶业有限公司 林观钊

C、铜奖

1、福建闽景茶业有限公司(政和白茶)叶建霞

2、福州晋安区渝福茗茶叶店 周小梅

3、福鼎市桷农茶业有限公司 陈郑亮

4、福建豪山场茶业有限公司 胡全武

5、福建省清桐茶业有限公司(牡丹王) 周发兴

6、福鼎八八升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林华杰

7、武夷山尚品隆裕茶业有限公司 王小福

7.福鼎市崇澜茶业有限公司 刘少辉

8、福州龙隐湖林茶业有限公司 周宗清

9、福建源仙缘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乌山九号) 陈冲

10、武夷山 吴兴丹

11、王子乔名茶 王亚山

12、福建政和臻熙白茶业有限公司 郑子平

13、中闽冯氏 冯礼平

14、福建天峰茶业有限公司

15、名大茶行 马木进

16、武夷山市昌沐茶业有限公司 方燕

17、武夷山丹前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叶前

(三)贡眉

A、金奖茶王

福建郑莲英集团有限公司 郑莲英

B、银奖

1、福建省政和建溪茶厂 范晓娟

2、武夷丹前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叶前

3、福建誉品茶业有限公司 毛增光

4、王子乔名茶 王亚山

C、铜奖

1、贡眉花香 一席茶舍

2、贡眉香露—云境茶舍

3、天佑茶业 倪秋妹

4、泉州津芯茶业有限公司 王金星

5、翁兴茶业有限公司 何川

(四)寿眉

A、金奖茶王

厦门山明水秀贸易有限公司 董志萍

B、银奖

1、寿眉花枣香—进京考茶

2、福建祥欣茶业有限公司 詹丁琏

3、寿眉寒露 一席茶舍

4、暗香寿眉—云境茶舍

5、福鼎市桷农茶业有限公司 陈郑亮

6、鬼洞大白—进京考茶

C、铜奖

1、广州珍膳堂商贸有限公司(今粱王)林泽祺

2、福建源仙缘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乌山九号) 陈冲

3、武夷山丹前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叶前

4、(悟岩涧寿眉)福建骏岩茶业有限公司 黄治梁

5、福建源和轩茶业有限公司 吴晓青

6、(越榕居寿眉)福建骏岩茶业有限公司 黄治梁

7、福建政和臻熙白茶业有限公司 郑子平

8、多暇园永春茶叶博物馆 王新柏

9、福鼎市崇澜茶业有限公司 刘少辉


四、红茶组

(一)全芽类红茶(金骏眉)

A、金奖茶王

厦门韵馨香茶业有限公司:吴银霞

B、银奖

1、武夷山环青茶业 李芳芳

2、醉仙叶 杨进方

3、武夷山吴兴丹

4、醉仙叶 杨文味

5、醉仙叶 杨进斌

C、铜奖

1、厦门何氏轩茶业有限公司 王桂花

2、王子乔名茶王亚山

3、安溪县圣知茶叶有限公司林金水

4、尚茗轩茶坊 许丹凤

5、野生泰 杨华中

6、泉州百亩山茶叶有限公司吴振辉

7、武夷山丹前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叶前

8、福建安溪咏梅茶叶专业合作社杨伟强

9、清阳综合茶业批发

10、武夷山市昌沐茶业有限公司 李昌木

(二)非全芽类红茶(正山小种)

A、金奖茶王

厦门山明水秀贸易有限公司 董志萍

B、银奖

1、武夷山扬九天茶业有限公司(扬九天?)

2、武夷山市国胜生态茶厂

3、野谷西红汪宪军

4、问红岩

5、醉仙叶 杨进斌

6、武夷山市日进茶业 吴日进

7、武夷山半壁山房茶业有限公司 詹明英

8、武夷山熹水晨茗茶业有限公司 倪小虎

9、胡贵芳

10、福建省武夷山市田氏茶业有限公司 田丰

C、铜奖

1、福建省誉品茶业有限公司毛增光

2、廖文忠

3、武夷山市若惜茶业陈秋月

4、茶己知人

5、北京王氏万福茶叶有限公司 王齐

6、福建祥欣茶业有限公司 詹丁琏

7、武夷山 吴兴丹

8、漳州市诚香茶叶商行 占佳妮

9、武夷山半壁山房茶业 詹明英

10、福建鸣龙茶叶专业合作社 张家焊

11、武夷山市匠途炭焙坊 吴涛

12、古香茶业有限公司 王燕辉

13、君臣茶叶 林荣全

14、安溪县圣知茶叶有限公司林金水

15、武夷山丹前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叶前

16、尚茗轩茶坊 许丹凤

17、叶伟峰

18、合肥闽记茶业有限公司(野谷西红)

19、武夷山珺茶茶业有限公司 赵光

20.武夷山市红集茶厂


五、普洱茶

A、金奖茶王

厦门小茶日记茶业有限公司 尤坤祥

B、银奖

1、福建独霸茶业有限公司姚增泉

2、福建铧山苑茶业有限公司(薄荷塘)古树生茶

于自己经常要给别人讲茶叶的相关知识,所以就制作了一些课件。今天分享的就是关于茶叶入门基础知识的课件。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茶叶发展历史


< class="pgc-img">

中国历史五千年,茶的传说就有五千年。发乎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滥觞于明清。

1.上古先秦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无记载,不确定,听说猜测为主。

2.秦汉魏晋南北朝

西汉《僮约》最早记录。

三国东吴孙晧“以茶代酒”。

魏晋药用,有茶文学《荈赋》。

南北朝食用,“茗粥”或与中药配伍。

3.隋唐

陆羽《茶经》定标准,种茶、制茶、茶道、茶具、茶文化、煎茶法、饮茶之风兴起。茶马古道、禅茶一味思想。

4.宋元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茶叶百科。全民喝茶,点茶法、斗茶之风盛行。人文茶客,巨量作品流传于世。茶马互市、饮茶之风远播海外。

5.明清

朱元璋改团为散,泡茶由繁至简,瀹饮法盛行,六大茶类相继出现,现代茶文化与饮茶法的源头。

6.民国到现代

改革传统制茶工艺,增加茶叶产量。

新时代饮茶之法百家争鸣。

< class="pgc-img">

茶树品种的分类


< class="pgc-img">

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按销售的茶叶品种也可以分为:台地茶(人工)、乔木茶、古树茶、灌木茶、野生茶。

< class="pgc-img">

茶叶的理化成份


< class="pgc-img">

茶树鲜叶中:水分75%~78% 干物质:22%~25%

其中有机物含量:生物碱(咖啡碱):3%~5%、有机酸:3% 、氨基酸(茶氨酸为主)

:1%~4%、色素、维生素、芳香物质等均在1%以下。

化学物质感官表现

咖啡碱:味苦;氨基酸:味鲜爽;茶多酚:味涩 ;糖:甜。

< class="pgc-img">

茶叶的常见保健功效


< class="pgc-img">

茶为万病之药——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著名医书《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都对茶叶药理有论述。

茶多酚

抗氧化、防辐射、杀菌、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抗癌(清除自由基、阻断亚硝酸)降三高、降脂减肥、利尿。

氨基酸

70%以茶氨酸为主。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安神助眠、促进大脑记忆力、消疲解劳,改善经期综合症。

咖啡碱

解热镇痛、提神醒脑、兴奋剂。

< class="pgc-img">

好茶出在哪里?


< class="pgc-img">

温度与光照决定茶多酚与氨基酸的含量。

水份、空气、土壤、纬度、季节、海拔、采摘时间,生态环境。

高山云雾: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度。

山谷坑涧:两涧三坑的大红袍、猴坑的太平猴魁。

嫩叶芽尖:普通茶叶的分类中特级茶,一般为纯芽制作。

明前谷雨:明前龙井与雨前龙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class="pgc-img">

怎样鉴定茶叶的好坏?

< class="pgc-img">

外形五项: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

内质四项: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五项评茶法是我国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即将审评内容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经干、湿评后得出结论。

八因子评茶法,是指审评茶叶时,内质和外形计分各占50%。

内质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以香气和滋味为主;

外形评形状、色泽、匀度和净度,以形状为主。

< class="pgc-img">

喝茶时怎样品评好坏?


< class="pgc-img">

“五品”是指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地去品味﹑欣赏茶。

  “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绍;

  “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茶的汤色等;

  “鼻品”──用鼻子闻茶香;

  “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

  “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三看:干茶、汤色、叶底。

三闻:干闻﹑热闻、冷闻。

三品:品火功、品滋味、品茶韵味。

三回味: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数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脏六腑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 class="pgc-img">

六大茶类提出者

< class="pgc-img">


陈椽,(1908 ~ 1999),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79年撰写了《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提出了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 class="pgc-img">

六大茶类


< class="pgc-img">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

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 class="pgc-img">

绿茶细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

白茶细分为:芽茶、叶茶。

黄茶细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细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红茶细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黑茶细分为:云南普洱茶(熟)、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青茶、湖南安化黑茶、泾阳茯茶、雅安藏茶等。

< class="pgc-img">

六大茶类发酵程度:


< class="pgc-img">


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影响茶叶的口感、汤色外观等。

黑茶:100%

红茶:85~100%

乌龙茶:30~80%

白茶:10~20%

黄茶:20~30%

绿茶:不发酵

茶多酚酶性氧化(白 青 红)。

茶多酚非酶性氧化(绿 黄 黑)。

< class="pgc-img">

六大茶类的工艺


< class="pgc-img">

制作工艺的不同,用同样的鲜叶,可做出不同样的茶。

绿茶基本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黄茶基本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白茶基本加工工艺:鲜叶-萎凋-干燥。

青茶/乌龙茶基本制作工艺: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红茶基本制作工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黑茶基本制作工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 class="pgc-img">

再加工茶类


< class="pgc-img">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代表性分类:

1、花茶

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

2、紧压茶

黑砖、茯砖、方茶、饼茶。

3、萃取茶

速溶茶、浓缩茶、茶膏。

4、果味茶

蜂蜜柚子茶、柠檬红茶等。

5、保健茶

减肥茶、午时茶等。

6、茶饮料

冰红茶、冰绿茶、奶茶等。

< class="pgc-img">

茶叶产地分布

西南茶区: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华南茶区: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江南茶区:

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江北茶区:

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

< class="pgc-img">

全国名优茶简介

河南:信阳毛尖等

四川:竹叶青、蒙顶甘露等。

贵州:都匀毛尖等。

广东:凤凰单枞等。

广西:六堡茶等。

江西:庐山云雾等。

山东:日照绿茶等。

安徽: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江浙: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等。

湖北:恩施玉露、宜昌(五峰、采花、邓村)毛尖绿茶。赤壁老青茶、松峰茶等。

湖南:君山银针、安化黑茶等。

云南:生普、熟普、凤庆种滇红茶、景谷大白茶等。

福建: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闽北三大工夫红茶等。

< class="pgc-img">

名优绿茶欣赏

< class="pgc-img">

名优白茶欣赏

< class="pgc-img">


名优黄茶欣赏

< class="pgc-img">

名优青茶欣赏

< class="pgc-img">

名优红茶欣赏


< class="pgc-img">


名优黑茶欣赏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如何正确饮茶

茶性和适合哪类人群品饮可参考图片内容。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水对茶叶的重要性


< class="pgc-img">

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亦八分。十分之水遇八分之茶,茶亦十分。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经》

水的类型:

天水:雪水、雨、露、霜。

地水:(地表或地层)江、河、湖、井、泉。

水质分为

硬水:钙镁每升超过8毫升。

软水:钙镁每升不超过8毫升。

泡茶用软水为上。

水有老嫩之说:

老水:烧开过多次的水。

嫩水::未烧开的水。

茶汤的色泽会受水的PH与矿物元素的影响。

< class="pgc-img">

常用茶具介绍


< class="pgc-img">

常用的茶具按材质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瓷器:通用工夫茶具。

应用最多的茶具,各类瓷器工艺,适用于绝大多数茶叶冲泡。

紫砂:乌龙茶、普洱。

汇聚茶叶香气,发挥茶性,保温时间长,不烫手。更具备收藏观赏价值。

金属:奶茶、抹茶等。

古代中国应用较多,现代社会国内较少。欧美地区银壶和日本铁壶等。

玻璃:绿茶、红茶、花茶。

极具观赏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普及面广。

< class="pgc-img">

冲泡方法:


< class="pgc-img">

冲泡茶叶时最需要注意的是:水温、投茶量、时间。

上投法:名优绿茶及高品质绿茶。

中投法:白茶、黄茶、松散的绿茶等。

下投法:乌龙茶、红茶、普洱黑茶。

< class="pgc-img">

泡茶分茶品茗


< class="pgc-img">

泡茶器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使用法宝: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分茶器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 class="pgc-img">

茶道六君子


< class="pgc-img">

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

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夹:又称「茶铲」。

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

< class="pgc-img">

常用茶具套装

< class="pgc-img">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品茶习俗。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漳泉等地。功夫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 class="pgc-img">

茶叶为什么需要存放?

< class="pgc-img">

茶叶的吸味和吸湿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和水分,若储存方式不当,就会失去风味,而且越是轻发酵的名贵茶叶,越是难以保存。

< class="pgc-img">

主要影响茶叶内质的5个因素


< class="pgc-img">

温度:温度越高,茶叶变化越快,在10℃以下可以减慢褐变。

湿度:茶叶的吸附性强,湿度越大,茶叶的吸潮可能性越大。一般茶叶含水量超过6%就可能发生霉变。

光线:将茶叶放在透光的容器或塑料袋中,经光线照射,干茶色泽容易变暗变枯,同时产生其他异味。

氧气:氧气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结合成氧化物,茶叶中的物质,如茶多酚、维生素等,在空气中都会发生缓慢氧化。

异味:茶叶是多空的疏松体,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异味,甚至包括茶叶容器中的气味。

< class="pgc-img">

茶叶的存放


< class="pgc-img">

绿茶存放在冰箱内时,要注意冰箱要无异味,茶叶一定要密封,可以将其放入包装盒内,再套上保鲜膜封好,然后再放进冰箱。

白茶、青茶、红茶、浓香型铁观音这类茶重点是保香气,适度陈化会使口感更醇厚,密封常温保存即可。

黑茶、普洱茶等建议室温通风自然存放即可、防潮干净无异味。

< class="pgc-img">

存储茶叶的常用容器


< class="pgc-img">

纸箱、纸张、塑料袋、瓷罐、陶罐、紫砂罐、金属罐、塑料罐、木质罐等。

< class="pgc-img">

七碗茶诗境界欣赏


< class="pgc-img">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唐代 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class="pgc-img">

蔎茗说:

本课件上的图片以及部分相关内容来自网络,对与那些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感谢。上面所述的内容,只是最浅层次的,在实际讲解的时候会进行补充。例如:关于神农、茶的起源、名茶代表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面补充和指正。

点个【[赞]】如果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收藏。

访嘉宾:广东江会社德陈皮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 陈萍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6日讯(符超)5月5日,中国早茶第一展——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今年茶博会以强大的阵容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除了来自毛里求斯、缅甸等全球10余个国家的红茶、黑茶、冻顶乌龙等名茶外,四川11个茶叶主产市州也首度组团亮相,带来了川内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一主三辅”茶产品达1300多个。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茶博会还汇聚了云南、贵州、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700余家茶企,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具厂商也将集体亮相,堪称茶业全产业链的最全展示。

为全面展示此次茶博会盛况,由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与四川新闻网、四川商业投资集团.天府优茶共同打造的大型访谈类活动——“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已自5日起亮相茶博会新闻直播间,川网记者通过对四川省及各市州茶产业专家及全球知名茶企负责人展开独家访问,以揭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茶产业生态,发掘茶业背后的点滴故事。

(广东江会社德陈皮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陈萍 接受四川新闻网专访。)

“广东老陈皮和云南古树普洱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精心打造健康时尚新饮品。”5月6日下午,广东江会社德陈皮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陈萍走进四川新闻网“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茶博会新闻直播间,讲述了一个从雅安走出的茶企的生长之路,其推出的新产品一号柑普构建了小青柑与普洱茶融合创新的新思路,成为本届茶博会上销量极高的明星产品。

创新茶品引领时尚健康新风尚

6日下午,在四川新闻网“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新闻直播间内,一座金灿灿的奖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广东江会社德陈皮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陈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到,“这个奖杯是2016年国际广州国际茶博会组委会颁发的名优茶金奖,荣获此殊荣的就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小青柑。”

据陈萍介绍,广东陈皮普洱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广东首宝陈皮和云南首宝普洱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新产品。这款小青柑和传统的陈皮普洱茶有着不一样的创新,“小青柑是没有成熟的柑橘采摘下来后与古树普洱制作而成,传统的是熟透的柑橘与古树普洱制作成陈皮普洱,两者的口感有着明显不同,小青柑味道更加清香,也受到广大年亲人群的喜爱。同时,小青柑的谐音被广大茶友亲切的称为‘小心肝(柑)儿’,非常的年轻可爱。”

销量大增 时尚小茶成四川茶友新宠儿

在访谈中,陈萍还向记者介绍了另一款时尚健康的饮品柠檬红茶。“这款柠檬红茶是2016年6月22号在澳门全球首发的新品,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她介绍说,这款红茶有着6个开孔的创新技术,每一款产品都有防伪标识,“柠檬本身是一个健康的饮品,而普洱茶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饮品,我们希望把这些健康的饮品融合创新并且传播出去,让对传统茶品不敢兴趣的年轻人接受新鲜的口感,从而去了解茶叶更多的知识。”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