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百年文化沉淀
地道重庆老火锅味道渝大狮火锅始创于1918年,百年历史文化沉淀,让这个火锅品牌有着更加成熟稳重的魄力。在成渝两地开启火爆模式 ,先后荣获“中国火锅十佳品牌”、“中国知名火锅品牌”、连续五年荣获“大众点评必吃榜”等殊荣。
2、重庆地道老火锅
为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正宗的重庆火锅口感,渝大狮始终坚持保留传统老火锅精髓,在确保重庆老火锅火锅正宗的麻辣香醇的特点下,使之辣而不燥、油而不腻、麻而不苦,深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3、产品丰富,可持续发展
渝大狮不断研发推出一系列创意特色的菜品,不仅命名有新意,摆盘更是让人内心欢喜。高颜值的精致摆盘和不断更新的菜品,给消费者足够的新鲜感,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屠场鲜毛肚
精挑细选的鲜毛肚,经过手工现切,均匀、整齐的分布在冰山之上,取一点绿叶、鲜花点缀,造型上就非常美。
待锅底沸腾后夹起毛肚放入锅中,开涮七上八下,在涮烫的过程中,火锅的香、辣、麻,全部都渗透进了毛肚里。
裹满红油的毛肚带着浓郁的汤汁放入嘴里咀嚼,脆嫩口感不仅仅只是在舌尖,而是包裹住整个唇齿,脆爽加上锅底的香辣,让毛肚的口感更加丰富。
步步高虾滑
步步高虾滑,象征步步高的好彩头。虾滑作为火锅菜也是很受欢迎,色泽透亮,颜色和造型都很吸睛。
在口中咬开,肉感十足,加上吸满锅底的香辣味,吃起来Q弹爽滑,别提多过瘾,根本停不下来。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震撼登场,麻辣小郡肝伪装成草人,竹签就是诸葛亮借来的箭,这道菜在造型上真是的让人眼前一亮。
瀑布肥牛
瀑布肥牛一上桌就“仙气十足”,宛如瀑布般,气流在肥牛间流淌,红白相见的纹理特别好看。
这道菜不仅仅造型仙,口味也一样鲜。只需轻轻一烫,裹着牛油迅速入口,嫩滑又不失嚼劲,整个舌头瞬间被这美味惊艳。
免费调料小吃区
吃火锅怎么能少得了调味料,调料自助区有多种小料,油碟、干料任你选。还有免费水果、冰粉、炒饭、炒粉等等。尤其是免费的冰粉,再配上葡萄干、山楂碎,爽口又解腻!
4、火锅盛宴,视、听、味觉多重享受
渝大狮不仅是好吃的火锅,更是好看的火锅店,是视觉、听觉、味觉的全方位体验。镂空的花窗、独特的狮头锅、别致优雅的雕花隔断,古色古香的环境中,透露出浓浓的中国味道,外加大红色的灯笼,使得就餐氛围越来越浓厚。
小编4人消费312元,人均80元左右,虽然188元盲盒测评没有成功,但是渝大狮主打性价比,而且能让消费者从进店到出店感受良好,光是调料区就能让顾客感受到渝大狮的性价比,所以能够收获更多顾客的认可及复购。
< class="pgc-img">>借“山野”氛围出圈,主打各类野菜、菌菇和牛肉的山野火锅,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一批强调“山野”特色的火锅店正在全国多地冒头。
近期,红餐网注意到,江浙沪等地开始兴起一股打卡“山野火锅”热潮,在小红书和抖音上,网友们分享打卡“山野火锅”的帖子或视频也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再进一步查阅红餐大数据后发现,在武汉、广州、深圳、合肥等地竟也出现了不少山野火锅品牌,部分品牌还在近两年内开出了10余家门店。
山野火锅,究竟有何特别?在整个火锅界,是否会掀起波澜?
< class="pgc-img">>山野火锅的风,从江浙沪刮起
翻看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可以看到,这波山野火锅的热潮,从江浙沪刮起。
6月3日,温州万象城内的山野火锅品牌“山缓缓”正式开门营业。肖红(化名)当天晚餐时段就去了该店打卡。“期待好久了,几个月前开始围档的时候,身边就有很多人推荐了。”肖红告诉红餐网,自己及身边的一些同事、网友早就被“山野火锅”种草,看到山缓缓开业,忍不住第一时间就去感受了一番。
5月,网友“柒柒”首次打卡了南京万象天地的“三出山”。“好有特色的火锅,终于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排队了。”
当然,被山野火锅种草的并不止他们。从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帖子来看,今年以来,不少网友被江浙沪地区的山野火锅所吸引,纷纷前往打卡。截至6月13日,抖音上与山野火锅相关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小红书上与山野火锅相关的笔记数量也已超过7万。而山缓缓、三出山、山茑茑等都是热门的打卡品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根据大众点评信息,目前大部分的山野火锅店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包括三出山、山缓缓、山茑茑、丛山野等山野火锅品牌也都有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店,且选址大都选在热门商圈,比如杭州龙湖天街、无锡万象城、上海格隆汇等。
在一众山野火锅品牌里,成立时间相对早、名气高的当属三出山。2021年8月,三出山在武汉华发中城荟开出首店,品牌以“原创自然系火锅”自居,主推四川跷脚牛肉、山货野菜和云贵特色小吃等,营造了城中山林的特色场景。凭借特色菜品、用餐环境,三出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如今在大众点评搜索该店铺,还可以看到,“等号久”“排队长”是消费者评论该餐厅的高频词,不少消费者反馈,遇上节假日,门店的等位时间基本在2小时以上。
大概从去年开始,三出山开始陆续进入上海、宁波、南京等地开店。而在三出山向江浙沪等地辐射的同时,山缓缓、山茑茑、丛山野等品牌也开始相继在江浙沪等地冒头。
这些门店的人气也普遍不低,比如,三出山、山缓缓位于上海的门店,半年内卖出的双人套餐均已超过2万份。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柒柒在打卡完南京万象天地的“三出山”后也感慨,没想到生意会那么火爆。“去之前就曾听说该店生意很火,但去到现场还是有被现实的排队情况吓到。号是下午四点多拿的,饭是晚上十点吃的,足足排了333分钟。”
眼看山野火锅这股消费风潮越刮越猛,这些山野火锅品牌也开始加快跑马圈地。从上述几个品牌官方微信发布的最新信息来看,目前三出山的门店已有17家,除江浙沪等地外,也有在合肥、郑州等地开店。
而山缓缓在营门店总数则已超过20家,门店已辐射至邯郸、无锡、宁波等地。其他包括山茑茑、丛山野在内的绝大部分山野火锅品牌门店数则在5家以下。
另外,根据大众点评显示的信息,目前在广州、深圳、重庆、简阳等地,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山野火锅店,但大部分都还是单店。
< class="pgc-img">>菌菇、野菜是特色,
门头、场景几乎“复制粘贴”
从名字中不难看出,山野火锅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山野”二字,但所谓的“山野”特色,还比较雷同。
首先是名字和Logo。这些山野火锅品牌的名字普遍都会带有“山”“野”“山野”的字样,比如丛新发山野火锅、观山火锅、山慢慢、野果子等等。另外,大家的Logo设计思路也几乎如出一辙,像三出山、山缓缓、山慢慢这三个品牌的Logo都是形似山丘的艺术字样式,很容易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而为了营造山间田野的场景,这些品牌的空间设计也是清一色的山林风。
盆栽或绿植总是必不可少的,从门店外围,到店内的角落和过道处,总能见着大量的盆栽或绿植。此外,店内普遍还会用上藤椅和石桌,以此与绿植交相辉映。
翻看菜单,就更像是复制粘贴了。这些山野火锅店内大都主推两款锅底,即原汤锅和红油辣锅,菜品方面,招牌菜品就是各类野菜、菌菇和牛肉。当然也有不少门店会提供诸如毛肚、鸭肠等常规的涮菜。
虽然相似,但大部分山野火锅还是会强调,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如何不同?就是挖掘了各类罕见的菌菇、野菜。所以,在这些山野火锅店里,总能见着一些不常见的菌菇、野菜,比如鲜薄荷、羽衣甘蓝、见手青等等。一些品牌为了凸显菌菇、野菜特色,甚至会在门店内专门设置一个食材展示区,上面摆放各式的野菜、菌菇。
不过,单凭几款与众不同的菌菇、野菜,似乎还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菌菇野菜不能单点,只在拼盘里,但拼盘里有大半都是一般的菇。”
“这些山野火锅,说白了都大差不差,根本分不清几个山野火锅品牌之间的区别。”
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道。
更重要的是,在价格方面,山野火锅似乎也不讨喜。根据大众点评信息,山野火锅人均价格普遍在150-200元之间。红餐网曾亲自体验了广州的一家山野火锅(非连锁品牌),在该店内,一份鲜切牛肉的价格在70元左右,一份和牛的价格则在150元左右。菌菇野菜类的产品往往采取拼盘组合的形式,按照包含的菌菇种类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但价格最低一份也要50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体验过的消费者对山野火锅的价格表示了不满:
“大多都是素菜,且大多是小份样式,人均200不值得。”
“吃一顿海底捞也不过150元左右,山野火锅真的有点太贵了。”
“两个人去吃的,点了一桌素菜加两盘肉,买单的时候收我430多。”
< class="pgc-img">>食材受限、场景单一,
恐难撑起一个火锅品类
严格意义上讲,山野火锅并不是什么新兴事物。
在被称为“野生菌王国”的云南地区,主打菌菇野菜的玩法屡见不鲜,当地也早已诞生了野山菌火锅的独立品类。据了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云南地区盛产野生菌,每逢收获季,各式各样的菌菇都会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火锅食材。
据红餐大数据显示,如今在全国范围内,也已经跑出了武陵山珍、芸山季、菌彩野、蘑界等野山菌火锅品牌。这些野山菌火锅品牌的人均消费多在100-150元之间,且菌菇类的产品会更丰富。
而在贵州地区,不少酸汤火锅门店也会营造有氛围的山野环境,并推出各式山野菜,甚至于部分门店中的山野菜还是免费供应。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此外,不少传统火锅品牌也都有推出山野食材。比如海底捞在今年的春季上新时就推出了菌菇拼盘,一份拼盘中会包括6款不同的菌菇;巴奴也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店内陆续推出了云南豌豆荚、云南儿菜、昭通天麻、熊猫笋等山菜、野菜。
对比之下,这批新兴的山野火锅,在场景的打造上,还只是浮于表面,仅仅利用一些植物、装饰来凸显“山林”风格,而在食材、价格等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
针对山野火锅,有业内人士也向红餐网讲述称,将菌菇和野菜作为火锅食材有不小的限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菌菇野菜都可以食用,而部分可以食用的菌菇,其口味也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作为火锅单品发展的创新空间有限。
“山野火锅的底色依然是川渝火锅,在此基础上拼凑了部分的山野特色。本质上,山野火锅很难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火锅品类。”柴大官人聊品牌主理人柴园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也曾如是强调道。
如此看来,山野火锅未来想要走更远,恐怕还有场硬仗。
封面图来源:山缓缓小红书官方账号。
< class="pgc-img">>前,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2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系列榜单共包括20份餐饮品牌榜、2份餐饮人物榜、1份预制菜企业榜,共210个品牌、20名个人上榜。
品牌榜单以欢迎指数的高低排序,欢迎指数由NCBD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100分。
其中,十大最受欢迎火锅品牌分别是:海底捞、小龙坎、巴奴、湊湊、大龙燚、呷哺呷哺、周师兄重庆火锅、东来顺、七欣天、珮姐老火锅。
< class="pgc-img">>1 关于火锅的伪命题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这两家上市的火锅企业,在8月底双双发布了自己的年中财报,营收数据和早前公布的盈利预警不相上下,两家在2022年上半年的净亏损都达到了约2.7亿元。于是,有关“火锅双雄巨亏,火锅不行了”的论调又开始满天飞。
不过略显可惜的是,这些文章的内容大都没能很好地贯彻标题的意思,往往少不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有的甚至是一个光明的尾巴,几乎没有一个是给火锅“判死刑”的,以致于让那个标题看上去就是个如假包换的标题党。
“火锅不行了”,毫无疑问是个伪命题。
< class="pgc-img">>这个问题本来不需要讨论,不过为了显得有理有据,本文姑且从逻辑上简单加以分析:
第一,个别企业的业绩波动不能完全等同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整个火锅行业近40万家餐厅,海底捞加上呷哺(包括湊湊)的门店总共也才2500家左右,占比不足1%。靠如此微小的样本量去得出结论,逻辑不通。
第二,海底捞和呷哺上半年的业绩亏损,跟大环境息息相关。根据餐宝典此前的统计,在上市的19家餐饮企业中,今年上半年有18家的净利同比下降,其中10家亏损。所以,如果说“火锅双雄”巨亏就意味着火锅行业不行了,那么18家上市餐企净利下降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说整个餐饮行业都不行了,都没有明天了?
显然账不是这么算的。明眼人都知道今年整个餐饮行业不景气(当然也不只是今年)的关键原因是什么,也都能看到餐饮的刚需属性和广阔前景,没有谁会武断地说“餐饮不行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火锅。至于火锅到底有多“刚需”,最近居家生活的成都人给出了答案,他们“团购火锅火到缺锅”。
< class="pgc-img">>2 关于海底捞的伪命题
和“火锅不行了”一样,“海底捞不行了”也是个伪命题。
的确,海底捞从去年的年报到今年的年中报都在亏损,而且中间还穿插了关店(约300家)、换帅等大事件。而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从去年3月底到现在,我们还会看到海底捞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看上去,海底捞是真的不行了。
但是,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海底捞在年中报里透露,今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67亿元,其中包含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3.08亿元,以及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部分餐厅暂停营业或暂停堂食期间产生的固定开支和员工成本”。其中,“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
< class="pgc-img">>不难看出,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啄木鸟计划”带给海底捞的阵痛还在持续,但成效也是显著的——在门店经营层面,海底捞其实是在盈利的。而且在今年金饕奖的评选中,海底捞在火锅领域依然是独一档的存在。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海底捞正处于“触底反弹”的阶段,今年Q3的财报有望打个翻身仗。
一些调研机构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国信证券就表示,结合近期经营数据看,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新管理团队上任后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并称供应链体系完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维持海底捞“增持”评级。民生证券则称,疫情好转叠加海底捞积极控制租金和运营成本举措下,海底捞业绩质量有望上一个台阶。
3 品牌创新各显神通
海底捞在触底反弹,火锅依然前景大好,各路玩家也都争先恐后,给整个行业贡献了很多精彩的创新样本,助力行业持续向前。
其中,头部火锅企业在产品和营销方面下的功夫尤其令人瞩目:
产品方面,在本次金饕奖评选出的10个品牌中,巴奴自不必说,本身就一直以坚持产品主义著称。在巴奴创始人杜中兵看来,产品主义有四层:第一层是品质,第二层是战略,第三层是情怀,第四层是信仰。未来,巴奴在产品主义的基础上要为顾客创造自然的生活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内外一致地做自然的美味。
< class="pgc-img">>除巴奴外,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在产品创新上今年也有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海底捞今年1月份上架的“真香锅”在春节期间销量超过80万份;6月份上架的新一代“西红柿锅底”,当月卖出超过250万份;6月份“海底·捞椰”全国销量近20万份;等等。
营销方面,头部品牌同样有着值得称赞的探索与创新。以小龙坎为例,它在去年与A-SOUL的首次合作,开启了大众餐饮与虚拟偶像的合作新范本;今年,双方携手继续探索在虚拟偶像与餐饮行业更多的可能性。作为本次活动的预热,小龙坎从8月5日起上架了A-SOUL×小龙坎联名套餐“A-SOUL奶淇琳专属套餐”;8月8日,小龙坎X 2022 A-SOUL联名主题店在全国上线,活动第一阶段覆盖全国14个城市的60家门店,是小龙坎2022年度区域赋能规划中“高地战”的重要内容之一。
< class="pgc-img">>“高地战”是小龙坎在今年年初定下的策略方针,是指针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采取区域化定制的营销赋能手段,强化“连而又锁”的体系优势,以保证合作伙伴更进一步承接到品牌和营销所带来的流量价值。
4 重庆火锅重新崛起
在本次金饕奖的榜单上,来自重庆的火锅占了两席,这种情况第一次出现。
按道理,重庆作为声名远播的“火锅之都”,应该会有很多知名的、优秀的火锅企业才是。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自从小天鹅、德庄引领的风光消退之后,过去几年重庆的火锅虽然依旧沸腾,但拔尖的很少。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是海底捞、巴奴、小龙坎、湊湊等品牌。
直到去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源自重庆的火锅品牌周师兄、珮姐,一方面相继获得亿元的单笔融资,引起人们关注;另一方面,二者相继走出重庆,去往上海、深圳等“战略高地”开店,并且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重庆火锅,似乎渐渐又有了扛旗手。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重庆本地的火锅产业也在行动。今年4月27日,由人民网与重庆市火锅协会联合发起的重庆火锅品牌“星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将重点培育500个重庆火锅品牌,并选出10个最能代表重庆火锅特色和水平的品牌组成“重庆火锅天团”,重点推广,让全世界见证重庆火锅的影响力。
2020年疫情之初,“重庆人3天点了1万单火锅外卖”的新闻一度刷屏;NCBD(餐宝典)的《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全景发展报告》则显示,截至今年7月,在全国31个省份中,重庆的火锅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八。
< class="pgc-img">>如此肥沃的土壤,培育出的不该只有灌木丛,更应该有参天大树。
5 结语
火锅是餐饮的第一大细分品类,在餐饮整体不太景气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多么令人意外的结果。NCBD(餐宝典)的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57.5%的火锅连锁企业处于缓慢发展状态,17.5%处于收缩或停滞状态。
< class="pgc-img">>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便年景不佳,也仍然各有12.5%的火锅企业实现了稳健增长和快速增长。火锅这个品类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而对于全行业来说,有个极大的利好便是会期已确定。所以,尽管当下疫情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但火锅以及整个餐饮此后的发展,无疑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