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某天下午,被朋友约出去喝茶。
“喝茶”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还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同时,也是很丰富的记忆载体。
当然,有时候出去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想念那种可以随便聊天的气氛。
毕竟,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面对面讲话的机会不多。
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话题就会跨越时空。
一下子就跳回到校园时代,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放下杯子,话题就又回到了现实。
生意难做,孩子调皮,父母身体不好,头发日益稀疏……不禁唏嘘。
< class="pgc-img">>照例,去了一家平时常光顾的茶庄。
大家聚在一起,有人突然提问:“你们平时泡茶,都放多少茶叶啊?”
看起来,这个话题大家很爱聊,瞬间就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了。
A说,自己不喜欢喝太苦的茶,都只放一小撮,泡得淡淡的,有点茶味就行了。
B说,必须要舍得放茶叶,才能喝到好茶的原汁原味,所以他用盖碗泡茶的时候,至少要放一半。
C说,随手抓一把,有多少就放多少,太浓就加点水稀释。
似乎只有一个朋友说,泡茶之前要用克秤,称出准确的克数后。
可想而知,这种“异类”的观点,自然是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里。
也再次印证了,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class="pgc-img">>《2》
对于很多新人而言,有一个始终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
那就是,茶水比例。
泡茶,往简单了说,不过是茶叶和水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被浸润,从而让大量的内含物质到释放到汤水里,由此便成为了茶汤。
所以,放多少茶,加多少水,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想精准投茶,就必然少不了一个克秤。
根据盖碗的大小,根据茶类的特点,计算出相对标准的投茶量。
< class="pgc-img">>一般来说,用110毫升左右的盖碗泡茶,如果泡的是白茶和红茶,放5克干茶就足够了。
而如果泡的是武夷岩茶,则需要增加到8克。
这是村姑陈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询问了各个地区的茶农,互相结合后,所得出的最优解。
倘若你的盖碗比110毫升大一些,或者小一些,就要根据这个比例,进行相应的增减。
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和喜好。
但话又说回来,有一部分茶友,长期喝浓茶、苦茶,味蕾早就习惯了浓酽、苦涩的汤感。
那么,按照标准茶水比例泡出来的茶汤,在他们看来,必然会觉得太寡淡。
必须加大投茶量,或者闷泡,让茶多酚和咖啡碱多多释放出来,才能达到“有滋有味”的标准。
< class="pgc-img">>针对这部分茶友,我们的建议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加投茶量。
但是,过犹不及。
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还是不应该摄入太多浓茶。
相对来说,淡茶更养人。
含有太多苦涩物质的茶汤,不仅口感差,且对身体无益。
我们计算投茶量的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控制物质释放的量,从而达到一个平衡。
浓淡适宜,口感清爽,补益身体。
< class="pgc-img">>《3》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用克秤称茶的。
毕竟,那些喝了十几年茶,甚至更长时间的老茶客,向来都是随心所欲地投茶。
在他们看来,放多少茶叶能泡出自己喜欢的香气和滋味,早就烂熟于心了。
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肌肉记忆。
回想起前两年,村姑陈和李麻花遇到了一个老前辈。
以他几十年的茶龄,喝茶向来都是随手一抓,投进盖碗里,就准备开始冲泡了。
按照对方所说,他的手,自带克秤,从来不用称。
后来,又找了一次机会,去老前辈那里喝白茶。
偷偷带了克秤,去皮归零后,不信邪地称了重。
< class="pgc-img">>果然,屏幕上显示5.2克,距离标准的5克,多了0.2克。
虽然是个很小的误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影响茶汤的滋味表现。
尤其是味觉灵敏的茶友,投茶量稍微多一点,就能感知到太浓、太苦的信号。
但各位新茶友,还是不要盲目学习了。
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千百次,甚至更多次的经验积累。
而刚刚入门的茶友,或者泡茶手生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地买一把克秤回来吧。
每次喝茶之前,都称出刚好合适的重量,最实在。
< class="pgc-img">>不过,如果遇到了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出差在外,手边没有克秤。
或者被隔离在家,没地方去买秤。
那么,只好将就,通过眼睛或者手感,来大致判断投茶量的多与少。
村姑陈还是建议各位,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泡出浓茶,宁愿少放些茶,也不要投茶过量。
投茶量少的话,味道虽然淡,但勉强可以喝。
总比一杯容纳了大量的苦涩物质,喝起来浓酽煞口的茶汤强。
当然,有条件的话,克秤仍然是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小物件。
< class="pgc-img">>《4》
茶圈里,还有一些极端派。
这部分人,对于“称茶”这件事,始终抱着鄙夷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只要茶叶的原料好,怎么泡都好喝。
茶叶品质不好,再怎么调整冲泡手法,都不会好喝。
甚至还有人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调侃称茶就像做数学题,算得那么精准,简直像是要做实验。
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泡茶习惯。
然而,称茶非但不是在斤斤计较,反而是在尊重一泡好茶,让它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
< class="pgc-img">>我们以白茶为例,大家都知道,白茶的三大品类,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它们的采摘标准不同,所以长相不同,身体结构也不同。
白毫银针一旗一枪,以芽头为主,身体娇小。
称出5克,或许只能达到盖碗四分之一的地方。
白牡丹一芽一、二叶,芽头秀挺,叶片细嫩,同时有茶梗。
5克的白牡丹,在110毫升的盖碗里,堪堪能与碗沿平齐。
如果是牡丹王的话,则体积更小,只能装到三分之一处,就已经满5克了。
< class="pgc-img">>寿眉一芽三、四叶,芽头修长,叶片宽阔,茶梗粗壮。
所以,我们在给寿眉称茶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盖碗已经被蓬松的叶片占满了,乃至超出了盖碗,重量都还没达到5克。
不得不进行整理,把茶梗适当折断,才能让小小的盖碗容纳5克的寿眉。
由此可见,统一用肉眼观察,或者凭借手感取茶,是不准确的。
即使一个人只喝白毫银针,但平地和高山的,不同的茶农,不同的干度,不同的大小,都会有区别。
如此一来,在投茶的时候,就会产生误差。
以此来决定白茶的投茶量,是极其不准确的行为。
< class="pgc-img">>《5》
喝茶,当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无论在什么地方泡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矩。
正因为如此,一泡同样的茶,才会被泡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这其中,和茶具有关,和水质有关,和水温有关,和出汤时间有关……
另外,还和茶水比例有关。
不管大家平时的习惯如何,为了尊重好茶,称重不可舍弃。
否则,茶叶泡得浓了,或者淡了,或者不好喝了,很难分清真实原因。
万一是泡茶者的问题,却让茶叶背了锅,岂不是太冤枉了?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盖碗、投茶量、泡茶手势,盖碗泡茶的全面教学,村姑陈手把手教你
泡出的茶为什么总是不好喝?村姑陈帮你找出了5个问题,记得查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种茶叶适合制作奶茶呢?答案当然是红茶。下面,我将分享摆摊泡红茶的方法。
·首先,泡制这款红茶的比例为1:5。
·将煮好的开水按比例称重,泡制红茶的水温保持在95℃以上最佳。
·倒入称好的茶叶,搅拌均匀,让茶叶充分浸泡在水中。
< class="pgc-img">>·盖上盖子,焖泡8分钟。
·泡制时间过半时,打开盖子再次搅拌,让茶叶充分泡出茶味。
·泡制时间结束后,准备一个容器,将茶叶过滤出来,来回拉茶10次。拉茶的主要作用是让茶底更加浓郁,口感更好。
< class="pgc-img">>·等温度下降后,盖上保鲜膜,冰镇2小时,让茶汤变色变浓。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2~3小时。
·冷藏时间结束后,可以看到茶汤颜色变浓,将茶汤倒入保温桶中即可。
这种热泡方法适合制作奶茶茶底,而制作柠檬茶则建议使用冷泡方法。
请问大家知道冷泡红茶的方法吗?关注我,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大家再见!
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国内市场,人们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饮食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餐品美味的同时要具备健康元素,出餐速度需要快速,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饮品还附加了社交元素,这也为奶茶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想要投资新式茶饮奶茶店,但同时也在纠结奶茶开店是自营还是加盟?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讲解这一问题。
< class="pgc-img">>不管是自营还是加盟,一家奶茶店想要持续营业最根本的还是需要看店铺饮品的品类及饮品的品质,同时还需要结合店铺的装修风格、日常运营手段、市场规模、店铺影响力等,下面我们就结合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品多样性:消费者的口味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店铺的产品需要丰富多样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节日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等来研发产品,保证产品的上新率,抢占市场的占有率,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来完成,作为自营老板在研发产品这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不能节省成本,还会增加投入,而选择品牌加盟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知名奶茶加盟品牌,比如蜜雪冰城、茶主张、茶百道等都会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保证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及上新频率。
< class="pgc-img">>二、创业成本: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率的独立开店,加盟奶茶连锁品牌需要的创业资金较低。总部通常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店面选址、装修设计以及供应链体系等,进一步减少了创业者的成本与风险。通过加盟,创业者能够更快地达到盈利,并更好地分散创业风险。
三、市场规模:谁占有市场份额多,谁就有主动权。加盟奶茶连锁品牌能够充分利用品牌的成功经验,在相同或不同地区进行多店经营,增加店铺数量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能带动整体销售和利润的增长。而自营品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失败经验,这个时间长短无法预估,同时还会增加试错成本,得不偿失!
< class="pgc-img">>四、品牌影响力:加盟了一家知名度比较高的奶茶品牌,并不是仅仅加盟了这个品牌的名字而已,它还意味着你获得了一张免费的宣传“名片”,出于对加盟品牌的信任度和忠实度,消费者会对知名度较好的品牌更显信任。自营品牌想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对于初创业的小白老板们,如果没有餐饮经营经验,生意会更加的难做!
< class="pgc-img">>以上就是对“纠结奶茶开店是自营还是加盟?答案汇总详解”这篇文章的详细讲解。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加盟奶茶连锁品牌会让创业更轻松,但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机遇和挑战是相伴而生的,创业的选择还需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最终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正确的。新式茶饮奶茶店茶主张友好创业,对宝妈、大学生、待业青年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