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来,中央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刷屏。
有人说,可能是这段时间M国不断向我们施压,减少了国内的粮食进口;有人说,今年流年不利,南方水灾,粮食大量减产,农副产品要涨价;也有人说,现在社会上各种浪费现象太严重,尤其是餐饮环节让人触目惊心,必须狠刹这股歪风……
老韩对政治不太敏感,也不擅长分析时事,但是我却对这个指示拍手叫好,因为这正与古代中医的养生智慧不谋而合!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大家都知道,是中医界著名的长寿之人,虽然对他的年龄,历史上有争议,但最少也活到了百岁以上。
很多人都对孙思邈的养生方法很感兴趣,其实孙思邈自己对养生也确实很重视。他将其养生方法总结为“十个大要”,分别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啬!
他以“焚膏用小炷与大炷”作为比喻,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是有限的,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要尽量减少它的消耗。所以,他郑重提出“人之寿夭,在于撙节”的告诫!
常常有人问老韩这样的问题:“韩医生,你看我这样的情况,需要多吃点什么呢?”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时常很无奈:为什么大家都在想着要多吃什么呢?为什么没人想想是不是需要少吃点什么呢?
人这一辈子,总是负重前行,怕是走不了多远;在适当的时候,做做减法,轻装简从,或许能走得更长久!
所以,“杜绝餐饮浪费”的提出,不仅是符合目前的社会现状,更是与中医提倡的“志闲少欲”的养生理念相契合。
孙思邈说:“非其食不食。非其食者,所谓猪?、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学淡食。”主张饮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认为饮食不宜多,最好在“不饥不饱之间”。提倡饥中饱、饱中饥的饮食法。
说得通俗一点,我们的脾胃功能是有限的,吃的东西越多、越杂,脾胃需要承担的功能就越多,负担就会越重,随之带来的消耗和损伤也就越多,寿命也就相应越短。
饮食为“六欲”之一,是满足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但是如果过于贪图口腹之欲,就违背了人身自然的生存之道。
孙思邈还说:“关中上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葅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病而民早夭。北方士子,游宦至彼,遇其丰瞻,以为福佑所瑧,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常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为太息者也。”
虽然以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去衡量,孙思邈的部分观点或许有矛盾的地方。但在饮食方面的长寿秘诀,却是他在古代社会调查观察的社会实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孙思邈的长寿“啬”字诀,不止表现在饮食上,还有防止“六久”(久立、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提出“十莫”(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倡导“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等等。
所有这些,其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将精气神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就是把一个“啬”字全面贯彻和具体实施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生活所累了!”(这真是鲁迅说的)
所以,适当约束自己的口腹之欲,既有益于身体,又能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呢?
老韩虽胖,犹有瘦时;
纵有寿者,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志闲少欲,虚无淡恬。
节之啬之,养怡永年。
——仿曹孟德《龟虽寿》一首,与诸公共勉
访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 (视频来自华舆 李国庆摄)
华舆讯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看中医的经历,无论是中医院还是中医馆,空气中都常伴着浓郁的中草药香味,中医大夫在堂前为患者望闻问切……
而如今,这样的寻医问诊画面在中医老字号同仁堂的知嘛健康零号体验店却消失不见,转而替代的是集健康餐饮、养生医馆、社交文娱于一体的健康养生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在这里不仅可以喝草本咖啡、吃节气药膳,还可以由专业中医为自己定制个人身体调理方案。
2020年12月17日,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内一处中西结合的餐厅等待顾客上门体验。 据介绍,位于北京大兴的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占地四千多平方米,整体分为三层,一层为产品及功能展区、二层为健康理疗区、三层为中药调理区,零号店以“传统中医+精准医疗” 的方式打造健康体验新空间。(图片均来自华舆 李国庆摄)
推开零号体验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的三层楼高的无人售药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亚洲最大的24小时不打烊无人售药机在全世界只有10台。“这台机器最多可以储藏6000个单品,消费者从下单到拿到药品,仅需要45至60秒的时间。”
百年老字号中医时尚变身 走进百姓日常养生
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自清雍正元年(1723年)起,由皇帝钦定为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代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如今,同仁堂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这个响当当的品牌名字已在中国家喻户晓。
同仁堂知嘛健康负责人俞睿璇介绍,以前在大众认知当中,常会在生病时想起去同仁堂,而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现在同仁堂知嘛健康结合未来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创新开设了一站式健康养生沉浸式体验店,“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去传递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治病。”
2020年12月17日,参观者探访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
她介绍,知嘛健康零号店一共三层,共设立42个健康生活体验场景,这里不仅有古膳厨房、茶饮坊、烘培区、咖啡区、红酒坊以及供会客、阅读甚至是发呆的多功能区,还有亚健康解决方案科室和原汁原味的老字号中医诊疗。
“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刚需。”她表示,当下中国年轻群体更加注重健康体验,消费也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品质。知嘛健康目前在做的就是把精准健康和传统中医疗法结合起来。“精准健康首先要做到精准检测,零号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基因检测、量子检测、常规检测、中医检测四大环节,形成消费者精准的个人健康档案。”
然后通过食疗、养疗、医疗等几个维度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产品与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从检测到调理治疗的健康解决方案,现在零号店和位于双井的一号店每天都吸引很多人到店感受,来到店里的人都发现总有一些体验可以吸引到他们。”俞睿璇说。
年轻“粉丝”增多 药食同源产品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
如今零号店已经落成将近两年,传统老字号以更年轻、更时髦、更包容的方式卖实力,这里不仅充满现代感,也充满年轻的活力。
不论是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中老年“患者”还是年轻久坐的互联网“码农”,或是立志“掉肉”的都市白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身体解决方案。
2020年12月17日,同仁堂零号店内一只机械臂正在进行抓药作业。
俞睿璇认为健康食疗是中医养生方面极其重要的环节,“所以基于‘春夏秋冬24节气’和根据不同健康体质的诉求,我们每年开发几百个菜单,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消费标准的健康需求,让每一位消费者吃的健康,用吃法决定活法。”
“而且食疗本身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不仅研发了传统的羹汤膳食,还研发了加入本草元素的咖啡。”俞睿璇说,在健康的时候就需要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这就是中医的养生理念。
一次来自意大利的参访团的体验经历让她至今记忆深刻。“其实他们也是从事医疗领域,当时安排参观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但是当他们来现场以后觉得一个小时远远不够用,他们认为如今知嘛健康零号店这样的经营模式正是他们一直尝试想做却还未曾实现的,体验品尝了食疗产品后还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你们这中国式的咖啡和西餐已经超过了我们,不仅味道好,更健康。’”
匠心营造 源于尊重
“品质”在零号店里无所不在,俞睿璇说:“我们注重品质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对百年文化的传承。”
零号店从构想到实现历时四年多时间。她表示,最大的挑战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颠覆,整个过程非常虐心。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品牌,前有古人打下的根基,后又面临竞争者的不断挑战。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要不断接纳新的东西。”
2020年12月17日,零号店内中医配药师正在为患者抓药。
现在大家看到的时尚的零号店和一号店,在整个设计建筑规划中也是经历了一番“虐心的磨砺”。“最初我们准备请国外的设计师团队来打造我们的空间,曾尝试与日本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合作,也接触了法国的设计师,但是都没能成功实现,最后是我们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团队设计完成。”俞睿璇说。
谈及零号店和一号店的设计,无象空间建筑设计公司的创始人王永表示整个项目初期考察到最终完成近五年之久,不论是从设计的难度还是漫长的周期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020年12月17日,顾客在同仁堂零号店内等待刚出炉的“枸杞咖啡”。
“同仁堂作为一个300多年的老字号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本土设计师,我们更了解中华的文化历史,所以我们的设计更有说服力。”王永介绍,整个零号店面积5000平米,设计理念围绕象、食、养、医四个部分展开,打造了集健康饮食+体检+社交文娱+医馆的复合功能体。
“空间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医传统的老药柜,我们将药柜分解为各个单体呈现了传统榫卯结构的框架和药斗的抽屉,将这些所有的构件打散后重组为知嘛健康的概念店。然后在每层的设计中分别融合了‘食’、‘养’、‘医’的概念,整体营造出既有传统文化又有视觉时尚的健康体验新空间。”
新网济南3月5日电 (赵晓 沙见龙)冬去春来,万物生发,3月正值“春菜”大量上市,山东餐饮企业顺时而为,竞相推出菜式多样的“野菜宴”,引导贴近自然、吃野尝鲜、顺应季候、“不时不食”的健康饮食观念。
荠菜、苦菜、蒲公英、马齿苋、面条菜、香椿芽……正当人们为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膨胀起来的身段发愁之际,山东各地超市、菜市场上已能见到野菜踪影。餐饮商家也早已瞄准这个春日“新商机”,将各类野菜“花式”烹调,端上餐桌,野菜已然成为民众节后减肥消腻的首选。
图为凉拌马生菜。 受访骏腾酒店供图
由济南东部国际赛马场园区内的骏腾酒店策划的一个野菜美食节,吸引了市民的关注。“考虑到去年春天受疫情影响,人们行动受限,一直渴望到外面转转。随着疫情形势逐渐稳定,我们想通过野菜美食节吸引更多人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天性。”水发民生集团权属公司山东骏腾酒店总经理张朝霞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他们的酒店与城区距离适中,交通方便,周围遍布山林,野菜资源丰富。往年就有不少市民和游客春季来到这里寻觅野菜,并且嘱咐酒店烹调后品尝,这样能够真正体验到采挖野菜、分而食之的乡村生活乐趣。
张朝霞说,春节期间,人们吃大鱼大肉和大棚反季节蔬菜比较多,总觉得少了大自然的味觉。她所在的酒店推出野菜美食节,也是为了让食客尝到野菜天然、接地气的味道。“春天适量吃野菜,也符合季候规律,利于养生。一些野菜如蒲公英还有药用价值,能帮助人清肠胃、血管,排身体毒素。”
图为堂焗面条菜。 受访骏腾酒店供图
据骏腾酒店厨师长高雷山介绍,他们已经设计了部分春季菜单,梳理了经典的野菜烹饪方法,其中的“两荤两素”菜谱较有代表性:肉末香椿炒鲜笋、蒜香堂焗面条菜、白卤松花肘、汉源花椒鸡。“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挑选的都是当季应景的时鲜原材料。酒店周边的山谷野地上眼下已经能采到苦菜、白蒿,随着天气变暖,野菜的种类会更加丰富,菜单也将不断更新。”
“春节前我们已经在准备方案,节后将陆续根据不同门店的品牌特色,推出系列‘春季新品’。”山东凯瑞商业集团市场营销总监侯明敬告诉记者,该集团旗下的高第街以烹饪粤菜为主,计划推出春笋系列菜品,如油焖春笋、笋尖炒腊味等,老牌坊则主推野菜系列餐品,香椿芽、面条菜等让顾客尝“春鲜”,还将推广春季时令美食、济南人熟知的蒲菜。“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不时不食’,要多食用当季的时鲜菜蔬。春季吃野菜顺应自然规律,也与人们日益追求健康饮食、注重养生的观念相符合。”
“不食不鲜,食在鲜时。”坐落在济南千佛山西南麓的东海食府也同样顺应时节,推出了10多种野菜在内的“野菜美食节”。据东海食府总经理陈明介绍,酒店推出的野菜既有南方的西洋菜、罗马生菜,也有北方的红香椿、龙须菜等。以粤菜系为主打的东海食府在烹饪时也注重了南北方烹饪理念的融合。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食客的“追捧”,几乎每餐必点,“这也反映出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人体酸碱平衡,追求健康饮食的状态”。
在陈明看来,重油、重作料的饮食会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应更追求简单化、较清淡的健康饮食习惯。针对食材的制作,他建议餐饮从业者的烹饪工艺不必过于复杂,应追求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通过烹饪技术重点突出其营养价值,从美食提供者的角度引导人们健康饮食。(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