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小姐”店内装修采用欧式、浪漫、复古的风格。
文| 铅笔道 记者 杨茅
?导语
休闲甜品线下连锁品牌“牛奶小姐”由麦洁文创立于2012年。公司从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双皮奶切入,主打乳制品制成的融合甜品,产品包含双皮奶、蛋糕等品类共70个SKU。
“牛奶小姐”曾于2014年获得过个人投资者天使轮投资。目前,公司通过直营和加盟的模式扩张。截至今年年底,“牛奶小姐”将在上海开设11家门店。
注:麦洁文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麦洁文在顺德长大,在自己小时候,每天清晨五六点,都会有奶农骑着自行车经过家门口。车后座的铁架上有两个装着水牛奶的铁桶。奶农会摇着铃铛喊着“卖牛奶了,卖牛奶了”。
顺德当地的双皮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麦洁文年幼时的最爱。这让她很早便埋下了将顺德双皮奶推向全国的想法。正是带着这个想法,她在2012年离开安居客,创立了“牛奶小姐”甜品第一家实体店。
截至今年年底,“牛奶小姐”将在上海开设11家门店,店铺面积在30~100平米不等。“未来扩张过程中,公司会将单店面积控制在50~80平米范围内,平均每家店内的座位数为25~45个。”
“牛奶小姐”主要面向的消费群体为25~35岁喜爱甜品的女性。公司主要切入饭后甜点、下午茶、社交聚会和休闲逛吃等场景。
产品方面,公司主打乳制品制成的融合甜品,客单价为35~40元。“牛奶小姐”现已有70个SKU。麦洁文透露,店铺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双皮奶”系列、蛋糕类和榴莲类产品,此外公司还推出了港式水果制品和茶饮产品。
◆ “牛奶小姐”旗下产品
店面设计上,“牛奶小姐”主打欧式、浪漫、复古的风格。店内采用“Tiffany蓝”作为主色调,桌椅的选择也已古典风格为主,店外的墙面上则会有欧式线条作为装饰。麦洁文表示,公司已将店面设计标准化、模块化,便于快速连锁推广。同时每家店也会结合不同购物中心风格,在设计细节上进行微创新,试图做到“千店千面”。
◆ “牛奶小姐”店面照片
据麦洁文介绍,“牛奶小姐”通过直营和加盟的模式扩张。在加盟模式下公司向加盟商输出从装修、原材料以及管理体系,由加盟商负责人员招聘和人员管理。其中管理体系包括营销体系,会员体系以及运营体系中人员培训、产品制作、门店清洁等模块。
推广方法,公司会通过美食类自媒体投放广告,并建立会员体系以提高消费粘性,目前公司已沉淀6万名线下会员。同时,“牛奶小姐”会与跨界品牌合作开展线下活动。今年8月,公司便在一家母婴商户为主的购物中心内,与英国卡通IP《海底小纵队》合作开设主题快闪店。
◆ “牛奶小姐”与《海底小纵队》合作的快闪店
目前公司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月流水中外卖占比为30%,麦洁文表示,未来会尝试开设以外卖业务为核心的小型快捷店。此外,公司会在今年上线电商渠道,早期会入驻淘宝、Enjoy等平台。
团队方面,联合创始人兼CEO麦洁文拥有10年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经验,曾长期参与联合利华、雀巢等快消品牌传播战役的策划和实施,后加入安居客负责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推广。联合创始人余俊君作为公司供应链负责人,曾任职于闻泰科技,从0开始参与打造全球最大手机ODM生产基地。
据了解,“牛奶小姐”曾于2014年获得过个人投资者天使轮投资,现阶段该项目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编辑 | 薛婷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yangmao-71,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加盟优选(ID:hongcanjm),作者:陈小将,原文标题:《巴掌大的店月入20万?又一“新中式”品类悄悄冒头》,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两年,“新中式”的概念热得发烫。
烘焙、汉堡、咖啡、茶馆、馒头、炸鸡等传统品类,均乘着新中式的东风起势。
如今,新中式这股风又吹到了糖水赛道。
今年,糖水赛道似乎格外活跃。先是今年夏天,五元自助糖水在全国悄然走红。而最近,各地又兴起了一股开新中式糖水铺的风潮。(延伸阅读:《5元自助糖水,是一门可以打败雪王的超级生意?》)
什么是新中式糖水铺?值不值得入局开一家?
一、不断冒头的新中式糖水铺,到底新在哪儿?
红餐加盟优选观察发现,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安徽、长沙、无锡等城市,均出现了一批新中式糖水铺的身影。比如,无锡的“斯是陋室”目前正在试营业;武汉的夏橘甜铺·手作糖水,也在日前正式开门迎客。
除了独立小店,一些连锁品牌也早已盯上了新中式糖水铺这一赛道。
比如广州的茶饮品牌茶理宜世,今年3月在广州新寰广场开出了首家入叙鸳鸯糖水铺,10月、11月又先后在广州万菱汇、正佳广场开出了两家新店。大众点评显示,其位于粤海天地、保利鱼珠的门店目前显示“尚未开业”状态。
更早前,赵记传承也有着向新中式糖水靠拢的迹象,从环境、产品、服务等维度出发,对品牌进行全面升级。据其品牌负责人透露,过去一年,赵记传承在全国的新开店数量超过百家。
在老广的认知里,糖水铺一般以夫妻店为主,产品也是五花八门。而这些主打新中式概念的糖水铺,虽然选址各有不同,但做的也都是糖水的生意。不过,这批新中式糖水铺无论在品牌形象、产品架构、产品价格以及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糖水铺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1. 新中式糖水铺的SKU更少,食材更讲究,但价格也更贵。
传统的糖水铺不仅售卖糖水,品类囊括了粥粉面饭、炖汤以及小吃炸物等,更像是一家美食集合店。但大部分新中式糖水铺的产品结构都比较精简。
比如彬妈糖水,每日固定只卖5款糖水。据店员介绍,由于自家糖水都是每天现煮的,所以一年四季只卖常温和热的产品;有隅·甜汤的SKU只有10款,包括糖水、咖啡和烘焙产品;入叙鸳鸯糖水铺的SKU也不过十来种,其中糖水12款,其余为咖啡和烘焙产品。
△图片来源:红餐加盟优选摄
在出品上,新中式糖水铺的选材更讲究,比如有商家的含奶类产品,使用的都是广西的水牛奶,还有商家的含奶产品使用的是娟姗牛乳等。
价格方面,新中式糖水铺的定价普遍比传统糖水铺高出不少。
传统糖水铺超过20元一碗的产品很少,相对平价。比如龟苓膏、双皮奶等产品,街边小店一般只卖8元、10元一碗。
而新中式糖水铺的糖水,产品单价大多在18~35元之间,人均客单价可以去到26~45元之间。以一道陈皮绿豆沙为例,传统的糖水铺大部分的定价在6~10元一碗,而在新式糖水铺,价格则去到16~18元一份。
2. 借鉴中餐的玩法,将后厨搬至前厅。
传统糖水铺的后厨一般都会放置1~2个卧式大冰柜,店长会将提前煮好的红豆、绿豆、银耳等糖水分门别类装入塑料桶内,再放进冰柜里冷藏。客人下单后,店员再根据不同糖水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搭配舀入碗内,不讲究分量和顺序,也几乎没有摆盘可言,消费者还可以要求DIY原料,比如芝麻糊拼花生糊或拼汤圆等。
而新中式糖水铺,摆盘大都比较精致,而且有的店还通过展示开放厨房的方式,把煮好的食材放在电陶锅内保温,直接向路过的消费者展示。
△图片来源:红餐加盟优选摄
3. 在环境体验上,新中式糖水铺也一改传统糖水铺接地气的装修风格。
传统的糖水铺一般都是以街边店为主,非常接地气。而新中式糖水铺则会通过更小资时尚、更具中国风的装修,有的甚至在店内加入竹林流水的景观,塑造出适合拍照打卡的场景。
△图片来源:红餐加盟优选摄
二、巴掌大的新中式糖水店,月入20万?
相比线下的开店现象,线上的新中式糖水生意似乎更为热闹。一些新中式糖水品牌,已经做起了培训、加盟的生意。
“谁能想到巴掌大的糖水铺,竟让我一个月干了20W。”“一碗巴掌大的糖水撑起了我的梦想和家庭。”“普通女孩靠一家糖水铺,实现逆袭人生。”......不少自称是新中式糖水铺的创业者,在小红书上发文分享了其经营中式糖水铺的创业史和经营成绩单,吸引了不少网友留言咨询。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红餐网随机调查了几个品牌发现,这些品牌大多自称有着数年的糖水铺创业实践经历,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开店指导,学员既可以在学成后自创品牌,也可以通过加盟的方式使用其店招和装修风格。
比如惠州的A品牌,只做糖水培训,不提供加盟。
该品牌工作人员琪琪(化名)告诉我们,A品牌背后是一家已开出5家直营糖水店和一间餐饮培训公司的企业,其教学配方都是门店使用的商业配方,以实战的方式进行培训。
其中线下的培训费用是7980/人,学员需要提前预约档期,连上6天课,每天7个小时,“包学会。”线上学费则是3580/人,购买课程后可以反复观看。
“在家只需要有冰箱、电磁炉、破壁机就可以了,不用想的太复杂,糖水是简单易上手的,百分百能学会的。”琪琪强调到。
而广州的B品牌,除了教学培训课程外,还提供加盟业务。
据其招商人员“小喜”(化名)表示,B品牌创立于2014年,目前在全国有10家门店,分布在广州、茂名、阳江、惠州、河南、安徽,目前还有三家店在装修中。
据其透露,两家的教学培训课程相似,分为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两种,价格分别为2980元、6980元每人。如果要加盟该品牌,包括加盟费、保证金、品牌管理费、装修费、设备费以及首次进货原料包装盒等费用,门店落地成本在28万~33万元之间。
按照该工作人员的说法,喜糖的综合毛利率在70%以上,大部分加盟门店非工作日营业额在6千~7千元,周末营业额更高,“月入20万以上不是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糖水品牌走的并不是传统的加盟模式,即由总部统一选址、统一配送原料的模式。“我们不做中间商赚差价,物料基本上都是我们提供链接,加盟商去拼多多、淘宝等平台下单即可。”小喜表示。
三、新中式,仍无法破除糖水的品类发展限制
按照上述品牌工作人员的说法,新中式糖水铺似乎是一门投资少、门槛低、稳赚不赔的好生意。但事实上,“新中式”或许很难帮助糖水品牌实现进一步的规模化发展。
1. 从品类的角度看,糖水的消费人群仍以两广地区为主。
糖水,在两广地区较为流行。在全国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几乎没有吃糖水的习惯。百度指数显示,糖水的人群画像以广东地区为主,并且遥遥领先于其它省份。
红餐大数据也显示,目前在全国稍有规模的品牌,大部分门店均开在广东市场。比如门店分布全国不少地区的赵记传承,其中近70%的门店开在大本营广东;创立于2017年的黎耀阳财神糖水铺,同样有将近85%的门店布局在广东。
也有一些外地的创业者尝试在当地开设糖水铺,但发展似乎不如预期。
在浙江台州经营一家糖水店的章章告诉我们,“糖水店的受众人群太小了,不能当饭吃,不能当水喝,说白了偶尔吃一次可以,回购率很低。我已经在菜单中增加了正餐,朝着刚需品类迈进。”
在河南开封经营糖水生意小圆也有同感。“我的第一家糖水店开在县城,人口基数小,品类又小众,很难存活。租金虽然不高,但架不住人少,还熬时间,一个月下来挣千把来块钱。”
2. 很多糖水产品需要手工现作,否则会影响出品的品质和口感。
以姜撞奶为例。某糖水品牌的品牌部负责人告诉我们,传统的姜撞奶由牛奶的蛋白质与小黄姜里的姜蛋白酶发生物理反应凝结而成,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添加剂。看似简单,但如果想要保障好的口感,就要严格把控从食材准备到产品上桌的每一个环节。
她举例,用以制作姜撞奶的小黄姜,必须是新鲜的、干燥的,鲜榨的姜汁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5~20分钟,而新鲜水牛奶煮至65度后,再迅速完成现场“撞奶”的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牛奶凝结,进而影响产品的口感。
3. 新中式也并非品类重做的万能解题公式。
这几年,新中式似乎有一种魔力,它就像是一个万能解题公式,给从业者一种所有品类都能通过新中式重做的方案。
比如中式烘焙,在穿上了新中式的外衣后,该赛道上诞生了诸如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现象级品牌。再比如新中式汉堡,今年以来就有数个品牌获得融资。
而在糖水品类,新中式的公式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赵记传承品牌部负责人表示,新中式的创新并非颠覆,创新的是形式,根基依然是立于经典。新中式可以让年轻人快速了解和喜爱一个传统品类,但对于品牌而言,只有立于好的产品,才能走得更长远。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新中式的确成为了不少传统品牌寻求新突破的解题思路,但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做改变,或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新中式”,其实都是伪命题。
红餐网专栏作者王鹿鹿表示,“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并不是那么难,但想要做好真正的‘新中式创新’并不容易。”
品牌战略咨询专家、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也直言,“很多品牌都来蹭新中式的热度,但念不好反而容易咬了舌头。”
总而言之,传统的糖水铺加入新中式元素,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破圈,获得流量和关注。但新中式并不是品类重做的万能药,褪去这一层外衣之后,仍需回到产品主义、品类基因和品牌的文化内核上来。潮水褪去时,不想裸泳就要提前打好基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加盟优选(ID:hongcanjm),作者:陈小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此前陷入舆论漩涡的满记甜品传来拿到新融资的消息。
据网易新闻3月23日报道,满记甜品已于2024年初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控股股东安达富资本领投,主要用于大力发展新零售业务、国际国内加盟业务和直营门店商业模式迭代升级。
满记甜品近期风波不断。
3月,这一品牌陷入“预付款无法退款、账户被注销”及“多地关店”传闻,一时间引发大量讨论。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自2022年开始,满记甜品在石家庄、宁波、徐州等多地撤店停业,但有消费者吐槽称遇到了会员卡充值余额退款难的问题。
后续3月18日,满记甜品针对此事发布声明作出回应,表示公司在处理预付款退款流程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执行。此外,关于“多地关店”的情况,均为疫情期间所做的正常战略调整,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且在2023年度新开店38家。2024年度,公司也会继续扩大开店规模,内地地区新增门店将不少于50家。
而满记甜品相关负责人员则向界面新闻透露,目前满记甜品直营门店在180家左右,加盟已经开了的20多家,算上新签了合同的有30家左右。
这场“关店风波”也将满记甜品及其所代表的港式甜品重新拉入大众视野。
满记甜品1995年创立于香港,伴随着21世纪初内地赴港自由行开放,内地游客首次带回了有关杨枝甘露、芒果班戟、双皮奶等港式甜品的甜蜜回忆。
随后香港甜品们顺势北上,在购物中心成为风靡一时的存在。满记甜品也在2005年于上海开出它的内地首家门店。2010年成立满记上海总部,自此开启了在内地的规模化扩张之路。
与正在成群消失的许留山相比,满记甜品的现状还算稳定。目前满记甜品在内地和香港、新加坡拥有近300家全直营门店,年收入近10亿元。并且在资本的推助下,满记甜品曾经分散割裂的经营权也在2021年得到整合。
不过,这一规模与满记甜品巅峰时期的近500家门店相比已经拉开一定差距。
港式甜品曾经收获食客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其水果、鲜奶搭配出来的独特口味。但近年来崛起的新茶饮却成为了港式甜品的有力竞争者。
水果、鲜奶、冰淇淋与各式小料的搭配变得随处可见,港式甜品中的代表产品杨枝甘露几乎成为标配,班戟、大福等也随之成为各式咖啡烘焙店菜单的常客。而与随身饮用的新茶饮相比,传统港式甜品的形式也令其受限于消费场景,35元左右的客单也在新茶饮不断下探的价格线下显得不合时宜。
实际上,满记甜品已经觉察到了竞争的复杂性,并在逐步转型。
2022年前后,满记甜品开始布局新零售,将产品铺到了电商、便利店以及山姆等渠道,并在2023年推出了双皮奶、杨枝甘露等经典产品的便携杯装产品。眼下,在山姆超市,消费者已经可以看到满记杨枝甘露、经典港式双皮奶和经典满记双宝3款产品。满记仅在山姆会员商店中月销量已超过千万。
而另一个最典型的变化是,借助传统港式甜品品牌曾经的影响力,满记正在尽可能地利用品牌背书扩宽产品线,比如在年轻人群之外它还特别瞄准了女性消费群体与儿童,上新了花胶、燕窝、银耳等美颜养生系列产品,以及更小份量的儿童套餐。
金国超称,未来满记会按照中式烘焙、潮流饮品、经典甜品和滋养补品四部分产品来推,比如在门店加入巴斯克蛋糕等产品。不过从目前的菜单上看,它在潮流饮品和烘焙方面还有所欠缺,而这些领域都已经有品牌认知更大的品牌存在,满记渗透到这些领域可能会遇到不小的挑战。
门店运营上,满记甜品自2022年起开始打磨新的直营店型,与之前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化了外卖。据悉,满记目前有的两种店型一种是20-30平米的“To go外卖店”,通常开设在办公楼、医院、学校食堂等地;另一种兼顾堂食但对其有所弱化,例如上海徐汇的日月光门店,截至2023年11月外卖已经占到了营业额的30%以上。
据满记甜品CEO金国超在接受“品牌数读”采访时透露,满记正在测试的标准店型,或将包含外卖、堂食、儿童体验、新零售等多种业态,未来针对不同场景把选择对应的2-3个模块进行组合就能拼出面积在40-80平米的新门店,而上述调整为满记带来了约15%的同店增幅。
另一面,为了迎合当下的大众消费趋势,满记甜品于去年在各直营店先后推出“35元甜品畅吃”、“48元畅吃”等更具性价比的自助活动。其公众号信息显示,截至去年11月该活动已经推广到100家店,在甜品通常的10:00-13:00营业低峰时段拉动客流。
在这一基础上,满记甜品在去年开放了加盟,只是据满记甜品相关负责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未来门店的扩张依旧会专注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此外,它还预计继续出海。
当下情况来看,满记的转型仍在持续中,实际上对于满记等传统港式甜品品牌来说,常年的本土化线下运营令其在品牌力与供应能力方面仍旧有着一定优势。只是面对变换愈发迅速的大环境,上述调整究竟能带来多大成效还有待时间验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老牌港式甜品来说,这又将是一个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