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印尼、泰国特派记者 李培松 张矜若 任重】继中国科技品牌俘获消费者芳心后,中国饮品连锁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瑞幸咖啡等也在东南亚各国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麻辣火锅、黄焖鸡米饭更是成了各国美食爱好者的新宠。
“可以没有卡拉OK,但必须得有一家火锅店”
在泰国曼谷最繁华的暹罗商区,天铁站附近的一排装修围栏十分惹眼,中国茶饮品牌茉莉奶白即将在此地开业。在这个游客和当地居民最喜爱的区域,不远处是总在排队的霸王茶姬暹罗广场店,向南向西几公里内也有两三家蜜雪冰城店铺。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以低价冰淇淋和饮料著称的蜜雪冰城2018年在越南开设首家海外分店,截至2023年11月为止,在东南亚国家已有约1000家分店。2020年进军马来西亚市场的霸王茶姬如今在当地也已有超100家分店,每家分店的月均营业额约5.6万—7.5万新元(约合30.5万—40.9万元人民币),是中国国内月均营业额的1.5倍至两倍。
除了奶茶,麻辣火锅近年也风靡东南亚各国。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此前报道称,“当你以为火锅店市场早已饱和之际,其实尚有数百家火锅店排队准备开门营业。”这几乎成了每个购物广场的发展公式——“可以没有卡拉OK,但必须得有一家火锅店”。据马来西亚中国餐饮业协会消息,在2023年,单是来自中国的火锅店就有至少800—1000家,且数量还在增长。泰国公共电视台引述媒体情报平台DXT360的数据称,在去年8月31日至9月11日的12天里,单在曼谷就有11家麻辣火锅店开张。
《日经亚洲评论》称,除海底捞火锅之外,太二酸菜鱼、杨铭宇黄焖鸡等中国连锁餐饮店也纷纷进驻东南亚市场。为出海中国企业提供招聘和薪资服务的PayInOn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林坦表示:“过去3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招聘和薪资支出每年增长超过200%。”
以东南亚作为桥头堡
“在美食天堂新加坡,中餐馆尝试扩张以走向全球。”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称,12年前,海底捞在新加坡热门区域克拉码头开了第一家分店,开始了国际扩张。此后,该公司又在新加坡开设了11家分店。截至今年 3月,其海外运营商 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已在全球拥有119家门店,其中3/5位于东南亚。
通过特许经营在海外快速扩张的张亮麻辣烫负责人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相比其他地区,东南亚的成本优势和消费者红利更明显,在东南亚扩张速度更快。印尼人口众多,年轻人对中餐、辣味的接受度较高,店内客均消费在70元人民币左右,由于人工成本低,回本周期在半年到一年。
日媒称,很多中企将华人众多、人均餐饮消费金额更高的新加坡视为进入西方市场的桥头堡,在这里它们既可以测试消费者需求,也可以测试自己在海外经营的能力。据报道,太二酸菜鱼于2021年在新加坡取得了初步成功,第二年扩展到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然后在2023年扩展到美国。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新与战略学教授、中国项目主管马克·格里文表示:“中国餐饮企业正在寻求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尤其是在新加坡和泰国等文化和烹饪风格相近的地区。这凸显了该行业在为未来做准备,同时显示其正在向更全球化的组织转型。”
机遇和问题
格里文表示,大量餐饮品牌的涌入加剧了当地提供中餐的餐饮企业的竞争。
“新加坡社会以华人文化为主,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企业眼中一个引人注目、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双方对彼此都很熟悉……从文化和社会角度看,这些因素都非常契合。不过,这种结合也带来了很多竞争,意味着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格里文称,泰国也正在酝酿类似的局势。
林坦表示,今年餐饮公司正在大力在海外招聘人才,加强食品配料、服务和设备方面的相关业务。但是,尽管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供应链和克服本地化问题仍然是重大挑战。
在印尼深耕多年的掌柜中原菜海外董事兼TOMORO COFFEE创始人袁幸伟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印尼对中餐需求很大,但由于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因此物流成本高且效率低。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印尼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数字化程度不高,导致中餐企业很难找到兼具规模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供应链。不过他称,“这也是这个领域企业的发展机遇”。
个冬天,罐罐烤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新晋流量密码。
- 抖音上,和“罐罐烤奶”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经破3亿;
- 在小红书上,红餐网搜关键词“罐罐烤奶”有2万+篇笔记显示;
- 新红数据显示,罐罐烤奶的话题热度在小红书站内超过89.99%其他美食词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抖音
与此前大火的围炉煮茶一样,罐罐烤奶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平替版的围炉煮茶”和“最适合摆摊的餐饮项目”。与此同时,一批火锅店、烤肉店、甜品店等的跟进,罐罐烤奶吸引了一大批客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云南、北京、重庆、成都、长沙、广州等地先后涌现出一批罐罐烤奶身影,吸引众多年轻人争相打卡。
只是去年冬天过后,围炉煮茶已经悄然熄火,罐罐烤奶又是否打破“网红魔咒”,成为常规单品?
日入千元,2天回本!
罐罐烤奶,秋冬新晋顶流“C位”
“罐罐烤奶”,指的是用陶罐烤出来的奶茶,与普通奶茶最大的区别在于“现烤”。
其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几乎是“有手就会”。只要在烤炉放上陶罐,先将冰糖和茶叶翻炒出香味,再兑入纯牛奶煮制,最后撒上红枣、玫瑰花瓣、枸杞等养生食材即可装杯出餐。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云南罐罐烤奶就已在网上小有名气。随着天气转凉,现烤现卖、健康暖胃的罐罐烤奶精准把握大众的秋冬“温暖”情绪,从10月开始就在全国各地悄然出圈。
在山西太原摆摊的老杨告诉红餐网,原本他专卖鲜榨石榴汁,天气转凉后,顾客更爱热饮,于是从9月底开始转卖罐罐烤奶。前期投入了千元左右,没过几天就回本了。据了解,老杨的烤奶售价为12元一杯,生意好时,最多能日入千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老杨提供
比老杨回本更快的,是在重庆的小鲤鱼儿。小鲤鱼儿向红餐网透露,他10月底才开始做的罐罐烤奶,千元的投资,仅两天就回本了。此外,小鲤鱼儿还是一名短视频博主,日常摆摊就是视频素材,因罐罐烤奶是网红产品颇有流量,所以选择加入其中,再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一举多得。
据了解,小鲤鱼儿一般在晚上出摊,出摊时间不长,也就三四个钟。生意好的时候,能卖出50多杯罐罐烤奶。与此同时,小鲤鱼儿还在抖音、小红书平台上持续更新自己的摆摊日记视频,有关罐罐烤奶的帖子最高点赞量近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鲤鱼儿小红书账号
在迟迟才入冬的广东,罐罐烤奶也在街头巷尾遍地生花。
一位在广州车陂摆摊卖罐罐奶茶的摊主向红餐网表示,她很早就盯上了这一网红餐饮项目,但因为广东冬季来得实在是太晚了,所以她11月初才开始售卖这个产品。目前烤奶售价15元/杯,微微盈利。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为了更加凸显“健康”特性,该摊主还在菜单上强调“健康0添加 新鲜现烤”字眼,同时标注出每款罐罐烤奶功效。譬如,“玫瑰烤奶”美容养颜、疏肝解郁;“茉莉烤奶”去寒积、清虚火等等。不少前来复购的消费者告诉红餐网,第一次买是因为想跟着网上打卡,后来是因为觉得罐罐烤奶健康又好喝。
除路边小摊外,红餐网注意到,一些甜品店、烤肉店和小吃店也同样追新了罐罐烤奶。
井泽甜品是广州第一批上线罐罐烤奶的门店。老板明哥表示,考虑到店里主打冰品和蛋糕,秋冬为销售淡季,所以今年国庆后就上线了罐罐烤奶作为店内秋冬新品补充款。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团购平台上,井泽甜品罐罐烤奶套餐价格为44.8元,包含两人份的烤奶+小吃。由于井泽甜品上新时间刚好在“罐罐烤奶”词条大火之时,加之店内营造的氛围感十足,所以在小红书搜索“广州罐罐烤奶”等关键词,就多篇推荐井泽甜品的帖子。
在“万物皆可烤”的烤肉店,罐罐烤奶的表现同样亮眼。尤其是近段时间,广州的气温来到10℃左右,不少烤肉店的罐罐烤奶,成为了明星产品。
比如红餐网记者在广州的阿東家烤肉,下单一杯罐罐烤奶时,被告知前面还有四单需要制作。据工作人员表示,网上关于罐罐烤奶的热度很高,加上烤奶和烤肉店的主题相契合,所以他们在11月底就上新了,还有不少为此慕名过来打卡的顾客。
< class="pgc-img">>△阿東家烤肉罐罐烤奶丨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随着气温骤降,罐罐烤奶已逐渐成为餐饮业秋冬产品新晋顶流。
罐罐烤奶,难逃网红餐饮魔咒?
不难发现,无论是街边小摊还是餐饮门店,他们上新罐罐烤奶,最大原因是罐罐烤奶有流量,是网红产品。
如果说网红属性是大家上新罐罐烤奶的基础,利润颇高,就更为餐企坚定追新增添了一把旺火。
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售卖的罐罐烤奶,单价在9.9元—16元不等,价格能与喜茶、奈雪等一众知名茶饮品牌比肩。多位入局者向红餐网观察透露,单杯罐罐烤奶的毛利能到65%以上,更甚者能到75%。
虽然毛利率高,但近期多位餐饮者向红餐网反映,罐罐烤奶的生意似乎也没那么好做了。
首先,罐罐烤奶是一门“看天吃饭”的生意。天气转凉原本是罐罐烤奶走红的机遇,但气温的骤降却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
“客流量至少下降了7成。”老杨透露,太原天气11月后转冷,来买罐罐烤奶的人越来越少。迈入12月,基本是零下几度,客流量就更少了。
在小红书上,已有不少摊主开始转让罐罐烤奶设备,据其对网友回复,是因为气温下降客流量不稳定所致。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截图自小红书
天冷出来的人少了,等待烤奶的时间也变长了。红餐网了解到,大部分卖罐罐烤奶摊主使用的是一体式电烤炉,或明火的单独陶罐。而气温下降会使得烤奶出杯时间从原来的8分钟延长至12、13分钟不等,但消费者的耐心在寒冬中变得更易耗尽。
气温还不是影响生意的唯一因素,同品竞争和摊位费用等问题,同样困扰着众多入局者。
上文提及到,罐罐烤奶极易上手,“创业”门槛并不高。一众受访者亦向红餐网坦言,罐罐烤奶原配方均来自网络,再经过试验调配。这也意味着这门生意,谁都能分得一杯羹。
老杨告诉红餐网,转卖罐罐奶一个多月后,在他摊位不到50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定价和产品均与他家无异小摊。而新来者更加靠近市场,比他的摊位更聚人气,客流量也更好。老杨还曾看到,一些老顾客到新来的摊位上帮衬过。
此外,每月1000元的摊位费对于曾日入千元的老杨而言可能不值一提,但现在客流量的太不如前,租金就变成了不小的压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广州车陂的摊主则向红餐网表示,她每月需支付3000多元的摊位费。由于摊位费的压力,所以她赚的并不算多,加上城中村的日常和周末的客流量让她“捉摸不透”,所以使得摆摊时间拉得很长,但还是无法精准把控每日售卖量。
井泽甜品明哥也感觉罐罐烤奶的生意远没有达到预期。他向红餐网坦言,原本他预计罐罐烤奶上新会爆火,实际则是每日基本只能卖出4—5罐,远没主售产品畅销。
为什么罐罐烤奶的生意没预期的好?
明哥认为,一方面是广东的秋季太短,而等真的冬季到了,气温骤降,出来消费的人也少了;另一个方面,则是井泽冰甜所在的六运小区,虽然是网红餐饮店聚集地,但消费者目的性都很明确,一般都会事先决定好去哪家网红店打卡而直奔目的地,闲逛到店的人较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相较于“即拿即走”小摊,甜品店卖罐罐烤奶平均消费时间长,也导致了翻台率较低。明哥还透露,不少到店点罐罐烤奶的顾客还是以休息聊天为主,一般会坐1个多小时,比店内一般冰品蛋糕消费时间会更长。12月初的广州天气依旧闷热之时还能通过外摆,进入冬季后,就几乎只能在店消费了。
更为重要的是,靠贩卖氛围感的罐罐烤奶,消费者对其的好奇度和新鲜感在逐步下降。明哥表示:“12月后,罐罐烤奶热度已出现逐渐下滑趋势,热度远不如10月和11月时”。
老杨也指出,前期确实有些消费者是这一形式感到新鲜而买单,但现在罐罐烤奶已经被很多人熟知,消费者新奇感已不再。“加上罐罐烤奶是新兴事物,生命力不够顽强,还出现了一些“不好喝”“不值得”等负面声音,会让其发展更加受挫”。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网红茶饮的热度很容易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消失,就像融雪一样,留在限定冬季。但对于罐罐烤奶的生命周期,入局者似乎异常清醒。
明哥就向红餐网表示:“因为生意不如预期,所以罐罐烤奶会作为今年冬季限定,冬天结束后就会下架。若明年罐罐烤奶还有热度,才会考虑限定返场”。
“卖到明年春天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不火了,还可以卖别的。”对于小鲤鱼儿而言,罐罐烤奶和其他产品无异,都是其视频素材之一。流量总是转瞬即逝,把握当下才是最要紧的。
老杨也表达出类似的观点:“继续售卖罐罐烤奶到明天春天,只是罐罐烤奶能生存多久,还要看市场反馈。”对于罐罐烤奶的生意模式,老杨直言,如果不把其看做网红产品,属性也就是一杯奶茶。“真材实料”是罐罐烤奶的真谛,做得好的话,依然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只是现在餐饮行业太卷了,好的产品不一定好卖,只有好产品+好故事才营销空间。罐罐烤奶是这样,之前的围炉煮茶亦是。”老杨如是说也。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 餐观局,作者|孟一餐
餐饮生意不好做,卖课却成了一门“好生意”?
面向餐饮小白,卖小吃技术;面向焦虑的餐饮人,卖各种帮扶训练营。打出的口号也很诱人,“摆摊一天赚2000元”,“只用这一招,每天营业额1万+”…………失意的小白、困顿的餐饮人听到两眼放光,恨不得立马掏钱买课“重启人生”。
“卖课人”轻轻松松一年营收千万元,“餐饮人的焦虑”变成他人致富的捷径。
另一面,2024年被称为餐饮“最难”的一年。餐饮企业的倒闭率逐年走高,9.9元价格战从咖啡蔓延到火锅等各个餐饮细分品类,餐饮上市公司的财报“跌跌不休”,上半年九毛九净利跌7成,奈雪的茶半年亏超4.2亿元。
餐饮越来越难干,成为不争的事实,餐饮人确实需要寻找出路。卖课方有从事了二十几年餐饮的真专家,教授良心课程;也有相当多的卖课方就是为了“割韭菜”。给餐饮人或潜在餐饮人“卖课”这门生意,也变得“鱼龙混杂”。
餐观局疑惑的是,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餐饮业真能容纳这么多源源不断的创业者吗?“老师们”赚得盆满钵满,可到底有几个小白通过餐饮创业致富了?而我们生意不好的餐饮人,又真的通过花钱上课找到“灵丹妙药”吗?
2024,各路人马“奔赴卖课”
今年,面向餐饮人的课程格外多,频率格外高,讲课方的背景也格外丰富。
首先是资本卖课。
自从前两年消费投资遇冷后,“没啥事做”成了投资者的常态。
而且资本也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赚钱,天图投资,在业界被称为“消费赛道狙击手”,去年赴港上市。其2023年财报显示,天图投资实现亏损8.76亿元,而公司2022年度的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下降264.32%。天图投资解释称,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下降,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本卖课成了一种新的方式,把多年来积累的对项目、对投资、对餐饮的真知灼见分享给大众,帮其少走弯路。
比较典型的有,某投资人王某,在抖音上颇负盛名。有数据统计,其橱窗里售价199元的视频课已售出3万份,获利近600万。还有定价9800元的闭门私董会和定价近2000元的老板专属课等。
还有投资了明星餐饮项目的另一投资人王某,近日在线下推出了一个面向餐饮创始人的线下课,两天课程收费19800元。
其次是餐饮商业顾问卖课。
那些拿到结果的、从事餐饮行业二十多年的餐饮商业顾问,今年开线下课的频率肉眼可见得变高了。也就是说,其生意变好了。
比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助力全时段经营,帮餐饮老板们调整生意。以前可能一年就开几次课,现在可能一个月就能开几次课。
还有专注讲解门店模型的,帮餐饮人进行生意诊断。两天课程收费5千元,有餐饮商业顾问今年已经开了4-5场,每场150人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自封”的餐饮商业顾问,教一些看似高大上的互联网知识,但不懂餐饮,学员学了以后落不了地。
最后是,一帮专门做抖音账号的人在卖课。
要知道,餐饮行业里有一个闷声发大财的生意——小吃培训。这个生意存在了多年,从以前图文时代持续到现在,有图文课、视频课、线下课等形式,给餐饮小白提供技术培训,是不少餐饮人进入行业的启蒙。
如今,在抖音等短视频的时代下,这个原本传统的生意也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玩流量玩得特别好的那波人,可能直接就能靠此实现阶层跃迁和财富自由。
这里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做账号自己卖课,一种是自己做账号帮别人卖课。
第一种,类似抖音千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的模式,自己买小吃配方、研发课程,通过自己的账号卖。
第二种,帮别人卖课。这是一群是没有过餐饮实操的,但会做抖音账号,专门服务小餐饮商贩甚至是地摊摊主,账号是自己的,负责帮餐饮老板拍视频、招生,由餐饮老板自己提供小吃技术和课程,最后招完学员,双方进行分成。
不少餐饮老板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能力和做品牌的能力。也不太会做账号,但和别人合作,卖配方,可能比做餐饮生意本身还赚钱。这是双方合作的原因。
卖的不是课,是情绪价值
卖课,到底有多赚钱?
前文我们提到的资本方、专业的餐饮商业顾问,年营收千万元,这些是他们的正常收入,或者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作为头部,靠专业吃饭,很正常。
除了这些专业人士,一些新兴的网红博主生意也不错,甚至一个籍籍无名的餐饮老板,收益都非常可观。
我们先来看看某千万粉丝网红博主。有人统计其卖课数据,共5天时间,卖出700多人次,平均每天卖出150人次,课程单价199元,估算下5天的收入就是14万多,这还只是单一平台的卖课数据。
还有普通的单店餐饮老板,7天就招到10多个技术培训的学员,一位学员收取6800元的培训费,两个月签了接近200个学员,简单估算,营收有一两百万,收益远超出预期。
图|抖音截图
还有人卖100元的配方课程,就能卖出6-7万元。如果进阶为连锁店课程,课程单价几千元,卖100份,就是几十万元的收益。
一年只需要花几个月就能赚上百万。于是有人感慨:“卖课可比干餐饮来钱快多了。”
暴利之下,这个行业一定会“鱼龙混杂”。其中,不乏类似快招加盟一样的“割韭菜”行径,相当于“纯骗”。
这种卖课的模式,没有售后,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但对学员来说,存在各种不确定和套路。
套路一,看着很高大上,实际无法落地。
有人去学习时,学得很上头,各种互联网理论高大上,但回到门店经营,无从下手,无法落地。准备去找培训老师咨询时,发现已联系不上,培训机构已跑路。自己亏了几万学费不说,前前后后生意不好,亏损额度可能高达几十万元,最后只能破产退出。
套路二,培训免费,但后续费用高得吓人。
比如通过卖配方、教材各种名目收费,累计也有上万元。更可怕的是,当学员们学完课程准备开店时,发现如果不用培训机构的设备、调料,就做不出相应的口味。但如果从培训机构采购,就要花上高于市场好几倍的价格,成本奇高。进退两难。
套路三,当时的优秀门店、优秀学员,都是托。
有学员花了大几万买培训课程,最后学完发现生意仍没有好转,回过头来才发现,当时培训机构带着看到的各种生意火爆的“样品店”、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元的优秀学员,都是托,为的就是套学员的培训费。
所以,为什么这种这么明显的套路,会有人“前赴后继”往里跳呢?
因为这些培训机构,拿捏了人们想要暴富的心理,以及焦虑的情绪。
培训机构只需要在课程宣传文案上打上“暴富神话”,比如,“一天能坐100桌”、“一招帮你营业额超百万”,就能立马吸引一大批人。
什么热盯什么。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到手打柠檬茶、冒烤鸭、地摊火锅、地摊牛排,培训机构都能教你开店,一对一速成学艺。
等学员的项目凉了,创业的真金白银投入了,培训机构可能已经换了个马甲,重新换了新的网红项目,进行新一轮的收割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生意好,是培训老师的功劳;生意不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
除了利用暴富心理“割韭菜”,打造人设也非常好用。只要故事足够精彩,给某个特定群体提供了情绪价值,粉丝愿意认可、追随,就会买单。
卖课原来卖的不是课,也不是项目机会,而是情绪价值。看下来,在短视频等的放大作用下,最赚钱的还是饭圈那套逻辑。
很多时候,你以为别人是救世主,但“救世主”可能不想救你,也没有能力救你,他看中的就是你兜里的“三瓜两枣”,不要入戏太深。
救世主只有你自己
最近,千万粉丝的似乎已暂停售卖小吃技术。
其在最近更新的一个短视频里称:“今年开始,我这个小吃技术不卖了。
一是因为小吃技术这个产品,没有复购。二是因为今年餐饮大环境太差了,当头部都开始打价格战,我们普通人创业有赢的可能性吗?很难。如果你买了小吃技术创业失败了,很容易怪我的技术问题。我费力不讨好,所以不卖了。”
餐观局浏览发现,目前其抖音账号的小吃培训课程显示“暂时无法购买”。
当小吃培训这个赛道最大的博主都不洗手不干了,可见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回到餐饮行业本身,回到创业项目本身,我们要看行业,要去看数据,要看客观分析,而不是由情绪引领我们,“把头埋在花钱上课”逃避现实,寄希望于救世主。
我们先来看看数据,餐饮的倒闭率有多高?上半年,105万餐厅倒闭,数量接近去年倒闭餐厅的总和。
今年价格战多内卷?9.9元的价格战,从咖啡行业兴起,逐步弥漫到新茶饮行业,一众中高端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4元价格带的产品,剑指蜜雪冰城的客群。价格战甚至直接蔓延到了火锅行业,9.9元吃火锅,让人讶异。人均消费金额降了30%。
而且,价格战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最近太二、呷哺呷哺等上市公司又先后降价,“物价回到十年前”等宣传语屡见不鲜。
头部餐企的财报有多难看?去年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的奈雪,发布财报,上半年亏损超4.2亿元。并且对未来仍然没有信心。
奈雪表示:“集团单店模型优化已基本到位,人力、折旧与摊销等成本短期内调整空间有限,门店收入承压预计将对门店经营利润率造成持续压力。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新开直营门店规模低于往年,且会调整或关闭部分表现不佳之直营门店。”
九毛九发布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实现净利润不少于0.67亿元,同比下降不超过69.8%。其中,太二酸菜鱼二季度的人均消费为69元,降至2017年人均水平。
因此,看了如上数据,如果你是餐饮小白,你觉得餐饮行业现阶段真的需要那么多供给吗?而且,在当下的餐饮大环境下,当餐饮老兵都束手无策,头部餐饮品牌都压力山大,没干过一天餐饮、没做过一天生意的餐饮小白,为什么相信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只是花钱报了课出来摆摊、开店,就能暴富?
如果你是餐饮老兵,实在生意下滑、无力回天,找了多个资深餐饮人都不看好,是不是可以暂时下牌桌?暂时的放弃,不一定失败,硬抗或病急乱投医可能才会加速灭亡进程。换换心情和心境,再重新寻找合适项目,再出发,或许别有洞天。
如果我们餐饮人确实遇到了问题,但感觉还有救,现有资金还能抗,只是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或许可以去“花钱上课”、开拓思路。
但一定要擦亮眼,找真正拿到过结果、天天跑一线市场、口碑好的真餐饮专家,而且还要结合自己当下的阶段和情况,找到对的“军师”,才有可能真正助力生意增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放在买课这个事情是,也是如此。
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放弃幻想,保持冷静,少被“虚假繁荣”蒙蔽,也不要做骆驼去逃避,接受现实,直面问题,多去分析优秀餐企成功的过程和原因,再对照细节一点点改正。如果不下牌桌,就要做好长期战和长期主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