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于招募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来说,提供合适的工资待遇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奶茶店员的工资应该开多少才算合适呢?
< class="pgc-img">>首先,要考虑到奶茶店员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奶茶店员通常需要进行制作奶茶、接待顾客、清洁卫生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技能和耐心。因此,奶茶店员的工资应该能够反映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其次,要考虑到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行业竞争情况。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工资水平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奶茶店员的工资标准。同时,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工资水平,确保自己的工资待遇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
< class="pgc-img">>另外,要综合考虑员工的经验和能力。刚入职的新员工通常需要进行培训和适应期,因此,他们的工资可以相对较低。而有经验且能够胜任更多工作的员工,应该给予适当的加薪或提供晋升机会,以激励他们继续进步和发展。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福利待遇。除了基本工资,奶茶店员还可以享受一些额外的福利,比如餐补、交通补贴、员工折扣等。这些福利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 class="pgc-img">>综上所述,确定奶茶店员的合适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作性质、地区经济水平、行业竞争情况、员工经验和能力等。合理的工资待遇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奶茶店的发展做出贡献。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员工的工资能够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相匹配,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源:中工网
日前,第七届“潍坊杯”浦东新区餐饮行业职工技能竞赛顺利落下帷幕,在这场以“幸福生活加点甜”为主题的餐饮行业大赛中,乐乐茶浦东世纪汇店店长王双作为代表,率领团队,带着两款畅销单品参赛,捧回了一座“十大创意点心”的奖杯。
王双将奖杯摆在了门店内,十分自豪这份荣誉,就像自豪于她餐饮人的身份一样。今年已是王双在乐乐茶工作的第5年,也是她在上海的第12年。从初来上海的迷茫,到如今成家立业,她初心未改,热爱工作,对生活充满期待。
是店长也是块“砖”
2009年大专毕业后,王双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刚开始来我听不懂上海话,所以就想着去做那种跟人接触多一点的工作,能学习学习,先到奢侈品店里做销售,卖包卖衣服。”
从销售转行到餐饮行业,王双用“机缘巧合”四个字来概括她与乐乐茶的结缘,“我当时在五角场万达看见乐乐茶这个品牌,发现水果竟然能做出饮料,就特别想做这个行业,然后就找工作面试进来了。”
彼时2016年,正值奶茶行业刚刚兴起。“我刚进去是在美罗城店做店助。”掰着手指,王双对各个门店如数家珍,“先是五角场、万达龙之梦、美罗城……对,那是我们的第三家店。后面我又去了打浦桥日月光、金桥、恒隆,等到2018年6月30日的时候,我去了金桥国际店,那次开始正式升成了店长。”
对自己的每一次晋升,王双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样才能给自己定好下一个目标。”
身材苗条的王双系上围裙,将长发整整齐齐塞进帽子里,戴上口罩,只能看到她一双笑眯眯的眼睛,却依然能从中感受到活力与热情。
从最开始协助店长做门店的一些店务管理,负责员工排班、订货、高峰期制作饮品,到现在成为店长管理乐乐茶世纪汇门店的37名员工,王双的工作内容似乎没有发生改变。
早班8点到岗,夜班深夜回家。她依然会在出餐口进行打包,在店里人多时帮忙收走垃圾,认真倾听、回答顾客的每一个问题。用她的话来说:“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卷起裤脚就能干活。”
餐饮行业,工作辛苦,她却乐在其中,由内而外热爱品牌,“有时候别人问你在哪里上班啊,我说乐乐茶,毕竟网红店嘛,他们都知道。”
伙伴们的贴心“双姐”
“我们的工资其实也蛮可观的,底薪加绩效奖金。”在乐乐茶的招聘广告上,一名调茶师的月薪为5500元起,店经理的工资则高达10000至12000元。
王双所在的世纪汇店业绩一向突出,在上海地区的所有门店中几乎每次都能排到前五名。“这个店本身公司选址就选得特别好,店面又大,周边的消费群体全部都是白领,他们每天的外卖几乎都会点这边。”
采访间隙,有员工来询问王双店铺运营的问题,他们大多亲昵地称呼她“双姐”。据王双介绍,这家店基本都是做了两三年以上的老员工,虽然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是她从不觉得和这群年轻伙伴有任何距离感,“我这个人就比较年轻化。”
看上去大大咧咧的王双在管理员工时心思十分细腻,她会关注到每一个员工的状态。“有时候看谁好像心情比较低落,我就说一起吃中饭啊,问问她怎么不开心了,或者她说要去上厕所,我就赶紧跟一句‘我也去’。”
由于年纪比店员们都要大,王双平常管理店员总掺了些家长式的关心。降温了告诉大家多穿点衣服,看年轻的男店员花几千买双球鞋也会善意地唠叨几句“还是多存点钱”,甚至有时会以姐姐的身份提醒店里年轻的女孩们要保护好自己。王双笑着说:“我们店里基本都是从外地来打工的,他们父母都不在身边,又还小,我啥事都要管。”
王双的好人缘还表现在和顾客的沟通上,曾经有顾客在门口撞坏了门牙,王双在处理事情过程中竟然渐渐和对方成为朋友,有时约饭喝茶;还有顾客因常来门店给孩子购买同一款面包而与王双结识,知道她忙碌不怎么做饭,经常给她送些自己做的包子馒头。
在王双提及的那些印象深刻的客人里,似乎留下痕迹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但服务行业自然有甜有涩。高业绩也同样意味着门店的高负荷,目前该店一天的销量就有1000多杯,碰上周末可能高达1300多杯。
“像我们这种网红店,高峰期的时候是真的要排队,一杯饮料有时候要一两个小时,每一杯都需要时间,有的顾客他就等不及。”面对这种不理解的时候,王双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不起,不好意思,稍等一会儿。”她无奈地摇摇头,开玩笑说,下辈子要做个哑巴,因为这辈子把话都说完了。
王双不仅要缓解客人的情绪,还要安慰店里的小伙伴,“我跟我们家小孩(店员)说,越抱怨越累,不要看屏幕上还有多少杯,把手头上的做完就行了。”
世纪汇店的店面约300平方米,但一整天都在店里忙碌,王双一天的微信步数也有15000步。她却觉得长时间站立并不累,“我站着都已经习惯了,从我工作开始就是干服务行业,几乎没有坐着的。现在我乘地铁有座位我都不想去做,坐得时间久了都腰疼。”
为留在上海尽自己努力
从门店所在的地铁站坐上6站,就是王双在浦东曹路附近的家,为了上小学的儿子,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三十平方米的学区房,两个小房间,月租6000元,一家三口蜗居于此。
王双工作的辛苦儿子都看在眼中,甚至前些日子觉得父母做管理太累了而放弃了班干部的竞选。“有时候我打电话的时候儿子在旁边,他说,妈妈是不是有投诉呀,有投诉让他们走投诉渠道呀。”
工作上得心应手,生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目前王双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中高考问题。“我老家是哈尔滨的,我老公是辽宁的,万一小孩以后中高考要回老家,我们一家可能都不习惯,所以就一直想着怎么样才能留在上海。”
“我们现在各种筹备,计算落户的积分,我们就考各种学历、会计证等。”王双回忆起前些年的学习经历,露出苦笑:“现在专升本特别难,那是真难,我上学的时候要是这么努力,早就考上大学了。”
工作时忙得一刻不得闲,回家后又要照顾孩子,同时还要回复各种信息,到晚上10点多王双才有一些个人时间,看看书、上上课,通常等到睡下已是凌晨1点多。第二天早上6点,又要准备送孩子上学。但她的心态却依然平和:“上海这边都是这样的,每次晚上下夜班,我一看12点马路上还有很多人,晚上再看朋友圈,1点多还有人在发呢,说明每个人都很辛苦,我就平衡了。”
说起未来的打算,除了积极落户外,王双还有着清晰坚定的职业规划,她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我想往上面再走一走,这样工资也能再高一些。”
(据劳动报消息 梁嘉蕾 文/摄)
责任编辑:姚怡梦
你好,我是智障青年麦克斯李。”28岁的麦克斯李习惯了这样的开场白。
他本名叫李世承,送外卖5年。从8岁起,“智障”一词成了他扯不掉的标签。
最近,他因一段采访走红网络。视频中,他提到自家在上海有三套拆迁后房产,但他仍通过送外卖养活自己。在这段视频里,他表达清晰,逻辑流畅。
李世承说,他想为我国2000万的心智障碍者群体发声,所以决定在网络上袒露自己的困顿和突围。
“智障不是你想的那样。”李世承为此曾写过一篇文章,希望纠正人们对智障、边缘智力等群体的看法。
被称作“麦克斯李”的李世承。 图/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李世承的自述。
【1】曾就读于特殊学校,常被骂傻子
出生时,我被脐带勒住脖子,大脑缺氧,落下智力问题。那会我全身发紫,医生以为我死了,将我扔到垃圾桶里。结果一个护士姐姐发现我的手指在动,把我救了出来。
六个月的时候,我学说话、走路,就比别人慢。医生诊断我是发育迟缓。上小学,我跟不上课程,加减法算不过来,老师建议我去办随班就读。一路读下来不算分数,但能拿到初中的结业证。
我的智力测出来是80,正常人是85以上,低于70是轻度智力障碍。我卡在中间,属于边缘智力。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群体。
8岁那年,我和轻中度智障、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的孩子一样,我被要求办了智障随班就读。初中之后,我们这些边缘智力的孩子,又被送到智障特殊学校,继续读高中。
在特殊教育学校,我办理了轻度智力障碍残疾人证,上面写着智力残疾。
我背后有600万的边缘智力者,他们跟我有着同样的遭遇。我觉得,我们和其他智力障碍的同学的区别,就像是便利店里,过期1天的饭团和过期99天的饭团一样。
李世承的残疾人证。 图/受访者提供
在我那个年代,对智力障碍孩子的校园霸凌非常普遍。对于我们来说,回忆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我知道的故事,如果有导演来拍,绝对能拍成《素媛》那样。
从小学开始,我就经常被骂傻子、弱智。其他心智障碍的同学,经历得更多。我目睹过一个脑瘫的女孩想要自杀。我跑过去阻止她,说了一句话: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后来,这句话就成了我的人生格言。
中学,一些人开始对我使用肢体上的暴力。我被狠狠打过两次,一次缝了两针,一次用大玻璃砸我,缝了五针。那时,心智健全的同学在玩一个叫“狩猎”的游戏。他们拿石头砸一个叫宏宏的自闭症孩子,他们喜欢看他被砸得头破血流,然后很开心。后来宏宏转学了。新的狩猎游戏也开始了,他们又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欺负。
初中毕业后,我又被送去了特殊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里,我考到了西式面点师初级、西式面点师中级、中式烹调师初级、中式面点师初级四本职业证书。
正常人要读半年的,我们要读3到5年,因为我们学得慢。我们每天早上8点都要升旗,先唱国歌,再唱校歌。校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是初职学生,也要参与社会,肯吃苦耐劳,一切认真负责,能乐于助人,服从集体意志。虽然我很弱小,但是我会努力,命运就在手中,主动发展自己。从现在开始准备职业生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有个教我们考厨师证的苏老师,他总说做人要善良,不能搞歪门邪道。
【2】做过服务员、客服、奶茶店长、骑手
大家或许不知道,一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误入歧途。
我有一些智力障碍的同学,因为被高工资吸引,跑去催债公司讨债。我不知道他们结局怎么样,但我知道他们犯了罪,监护人肯定很心痛。那家催债公司的经理,是我一个轻度智力障碍的同学。很难想象,一个轻度智障人士,在控制其他的智障人士去讨债。
在送外卖之前,我也做了很多工作。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每天都是和垃圾打交道。没多久来了两个新人,就把我们赶走了。后来,我做了一个月的电话客服。2014年,我去亲戚开的奶茶店工作,做咖喱鱼蛋,冲奶茶。我当时做到了副店长,一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
那年,有老师告诉我,现在有帮智障人士圆大学梦的政策,我就回去考大专了。我读的是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的酒店管理系,我的同学都是心智障碍者。我还拿到了哈佛大学残障学的认证证书,知道什么是残障,了解残障人的未来。
李世承在视频中讲述。 图/受访者提供
大专毕业后,我去了酒店应聘厨师。但厨师们会担心,因为我们是智障,万一我们磕了碰了,会惹上麻烦。我能理解他们。所以,我就去送外卖了,这成了我目前最好的选择。
那时,我做到最好的业务是,帮顺丰送银行快递件,4个小时能挣200元。晚上再去送肯德基、咖啡奶茶,我每天能工作8到12个小时,一天就能挣四五百元。一个月下来,最高的月收入能达到14000元。
但现在太热了,我一天中暑三次,就和领导申请,从下午5点干到晚上12点,能跑十来个单子,挣100元左右。一个月也有3000元。我的骑手朋友们喊我麦克斯,或者小李哥。
我之前还干过一个在冰激凌店的工作,一个礼拜就被开除了。他们要求,一个礼拜内要懂得所有英文冰激凌的名称和配方,我学不会。在里面工作的时候,他们都骂我智障、傻子,这让我很伤心,我不想再受这样的屈辱了。
在特殊学校里面,老师一直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我们要自食其力,我们要找工作,不要让人看不起。我父母也常常这样说。我有一对很善良的父母。我爸是开大巴车的,我妈已经退休了。他们一直教育我,做人要善良。
他们本来可以要二胎,但他们说,怕养出来另一个太聪明了,我傻傻的,受欺负。我家里确实有三套房子,因为动迁分到了房子,加起来可能值2000万。但这跟我努力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房租都是我父母在收,他们一直教我要自食其力。
【3】思维还停留在十六七岁
我花了20年,和“智障”这个身份和解。我今年28岁,从8岁因“智障”随班就读开始,整整20年的时间,直到今年,我才能坦然面对这个词。
但我没怨过医生。我很感谢医生剖宫产把我给救下来。不然我小命就没了,他们救了我一命。智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智力问题,让我保持了年轻的心态和快乐。你别看我现在28岁了,但我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六七岁的水平。
李世承在送快递。 图/受访者提供
你知道2007年有个叫舟舟的孩子吗?他是个唐氏儿,是2007年中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代言人,也是一名指挥家。我是舟舟的粉丝。我为什么选择说出我的故事,就是因为舟舟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光芒。有机会的话,我其实想认识舟舟,想跟他聊天,做朋友,还想给他捐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像“肥猫”这个电影角色。一些电影情节,我觉得跟自己很相似。
残障人士,有自己的角落。比如,盲人会搞盲人角,听障人士会搞听障角,我是很赞成出现一个智障角。智障也可以读大学。2012年,就有27名轻度智障人士,在上海通过成人高考,去到业余大学读大专。后来,内蒙古、广州等地,都有智障人士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故事。
在大众认知里,智障人士是无能的代名词。我相信,未来社会更加进步,到了那一天,社会对于智障人士读大学的事情,便不会那么惊讶。
我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2014年,我回特殊学校去看老师,结果看见中学对我体罚、纵容校园暴力的班主任在特教学校学习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了解如何安抚和关爱这些特殊的孩子。这个时候,我很羡慕后来的人。我要是晚出生个10年,我是不是就赶上了更好的时代。
一些评论跟我说,他再也不会瞧不起智力障碍人士,我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智障人群,这让我很感动,我的目的达到了。
最近,有一个小学霸凌过我的同学,看到视频后,来找我道歉。我记得他骂过我傻子,和其他人一样,总爱踢我一脚。我们一起吃了顿饭。对我来说,有一个人来道歉就够了,因为往事如烟,就让它随风而去。我为什么在网络上抛头露面,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智障青年小李在很努力地送外卖,过生活。智障不是你们想象得那样。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