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Hover的设计方法和未来想象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over,一种在主界面中把辅助信息隐藏,但在用户需要时以一种轻量级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设计,是一种很有用的功能形式。而且在未来,

over,一种在主界面中把辅助信息隐藏,但在用户需要时以一种轻量级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设计,是一种很有用的功能形式。而且在未来,也会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Hover

首先,Hover通常指表示鼠标悬浮在某个元素上的状态。

Hover可以用于高亮提示、说明信息悬浮框或下级导航等。

当用户在寻找/思考/困惑/犹豫/回忆时,Hover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需要的功能。

当界面信息太多过于繁杂时,Hover也能够容纳额外的信息,在用户需要时展开。

上图为百度网盘界面

二、明确Hover设计的目的

需要运用到Hover的场景有很多,依据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 提高操作效率

密密麻麻没有重点的信息,会极大地降低用户的操作效率。

而Hover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干扰主线任务的同时,保留细节操作或信息。

对于各种dashboard而言,Hover能够让用户在拥有直观干净的图表的同时,也能了解各节点的具体数据。

图片引用自AntV交互设计说明

除此之外,网站的导航区也经常会用到Hover。在网站的层级信息非常复杂时,通过Hover展开导航面板。

PS:关于导航栏内,是通过点击展开下级导航还是Hover显示下级导航,有人进行过测试:

用户更倾向于在点击导航后直接跳转至相应页面,而不是展开下级导航信息。所以当你的导航层级比较多时,还是应该优先选择Hover的形式。

2. 解释操作含义

我们现在习惯用icon来表示各种功能操作。尽管设计师通常已经用尽全力去把这些操作icon的含义表现出来,还是很难保证每一位用户都能清楚理解和记忆这些icon的含义。

尤其是面对工具类或To B这类功能复杂的产品时,在测试后常常可以发现,总有一部分用户不太理解或无法确定这些按钮都是做什么的。

而Hover能够在保持页面的简洁美观的同时,解决这些用户的困惑。

以Photoshop为例,用户将鼠标Hover在icon上时,会显示功能名称和快捷键;而在2019的版本中,Hover内容进一步升级为示例动图+功能名称+快捷键+功能解释。通过Hover信息,帮助用户快速学习。

3. 增强可发现性

一些按钮在Hover后,状态会发生改变,通常是出现按钮框或高亮,让用户注意到这个功能,并且明白鼠标已经进入该功能的可点击区域。

尤其是对于点击感不够强烈的文字而言,Hover特征能告知用户它是可以操作的。

此外,还有许多基础的鼠标状态,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例如手、光标、放大镜等。

4. 引导用户行为

行为引导可以是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例如在Medium网站内,用户可以标记重点段落。当鼠标Hover在这些信息上时,会显示相应的操作栏。

行为引导也可以基于商业需求。例如在用户对着某商品思考犹豫的时候,通过Hover展示详细信息,进一步诱导点击。

三、设计触发Hover的时机

设计Hover时,需要使用对的触发时机。

1. 延迟反馈

以下图的某个开放平台为例:当用户想从顶部导航栏的“产品”tab,进入到下方Hover出的二级面板时,通常会直线滑动鼠标。根据菲兹定律,直线的最短路径和大面积的点击区域本应带来最便捷的操作。

然鹅,在上图内,这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径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要从产品到下方蓝色区域,一定会经过顶部“解决方案”这个tab。但当鼠标经过这个tab的一瞬间,整个Hover面板已变成了“解决方案”的二级面板:

在像上图这样出错了之后,用户才会知道需要小心翼翼地把鼠标先向下移到安全区域,再移动到自己要点击的字段上。在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上,都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淘宝Hover的细节就更成熟,设置了触发的时长要求。鼠标停留不足1秒时不会触发,也就没有不小心经过其他菜单时,Hover面板胡乱切换的现象。

我们可以随便打开一个网页,抓着鼠标在页面上一顿暴晃,看看它会不会变鬼畜?

2. 即时反馈

当然,我们并不用为每个Hover功能都设置延迟时间,还是要回归具体的使用场景。如果设计的目的是增强元素的可发现性,让用户发现它是可以点击或操作的,那么就需要提供即时的Hover反馈。

3. 延迟和即时的叠加

我们要根据具体场景的具体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以我现在正在使用的Chrome浏览器为例,当我把鼠标Hover在收藏的网页上时,标签会高亮,示意用户这个标签是可以点击的。而第二秒时,会出现网页完整名称,对页面信息进行补充。

四、移动端Hover的演变

我们说的Hover通常是指鼠标在界面上悬浮。而手机端的Hover也跟随触控手势进行了演变。

AntV设计组建中,采用Touch and hold手势(就是按住不要放手)来触发详细信息。在其他一些股票软件中,也有使用Long Press长按手势触发Hover内容。

上图引用自AntV设交互规范

五、关于未来Hover的想象

去年末MAX大会上Adobe发布了一段影片,描绘对未来MR世界的美好畅想(主要还是用来安利自己的新设计软件AERO)。

其中有不少有趣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后用户打开窗户时,我昏迷了。如果我每天早晨起床打开窗要看到这么多可能有用但是乱七八糟的信息,这个设备大概率会躺在家里吃灰。

截图来自Adobe 宣传片

以上图为例,确实是增强现实了,可是对用户而言,信息也过载了。

我认为,未来MR环境中,Hover的触发器可能是手、是视线,或者其他手柄控制器。在主界面中把辅助信息隐藏,但在用户需要时以一种轻量级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以购物环境为例,如果通过视线追踪,识别到我盯住某商品超过5秒后,在AR界面内会弹出关于商品的价格描述优惠促销等信息。再比当我如左顾右盼犹豫去哪家餐厅吃饭时,触发Hover显示餐厅的用餐评价、今日优惠、当前空位等信息。

我们需要简洁的界面和交互,以便迅速找到想要的信息;但我们也需要在定位到具体信息后,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这个需求始终存在,所以Hover在未来也不会消失。

参考阅读

https://www.creativebloq.com/design/Hover-dead-long-live-Hover-4132957

https://medium.com/simple-human/why-Hover-menus-are-problematic-b21d6c7de91c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mega-menus-work-well/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expandable-menus/

https://antv.vision/

译者:迷思特圆;译者公众号:迷思特圆(ID:mryuan55)

本文由 @迷思特圆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吕克】因为疫情多次推迟档期的《神奇女侠1984》终于上映,18日登陆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海外市场,比美国本土还早一周。该片在中国仍登陆传统院线,北美地区则要到25日“院网同步上映”。《好莱坞报道者》直言,《神奇女侠1984》已经成为混合发行策略的试金石,决定着好莱坞发行方式的发展方向,并配上漫画,寓意神奇女侠肩负重任。除此之外,本片秉承的“复古风”,已然成为近年好莱坞大片的风格新趋势。

神奇女侠从一战来到1984

《神奇女侠1984》延续上一部《神奇女侠》的人物和剧情,幕后团队主要成员也没有改变,仍然是“女导演派蒂·杰金斯+女主角盖尔·加朵”的组合,就连之前牺牲的男友史蒂夫也在“复活”后回到女侠身边。第一部的时代背景是一战,第二部直接跨越到上世纪80年代,容颜不老的神奇女侠戴安娜化身普通研究员,平日在华盛顿自然博物馆工作。然而突然出现的两名反派——克里斯汀饰演的“豹女”和野心家麦克斯·洛德,让神奇女侠不得不再度披上战甲,站出来对抗邪恶势力,与男友一起拯救世界,保护人类。

虽然影片要等到圣诞节才能正式登陆北美,但媒体和影评人口碑已经解禁,烂番茄新鲜度88%,metacritic网站媒体均分为67,略低于3年前的第一部(76分)。《芝加哥太阳报》评论该片“和所有漫画改编超英片一样,讲述超级英雄如何从疯子手中拯救世界的故事,不过《神奇女侠1984》的整体基调还是很轻松的,算是一部纯粹流行文化产品”。《帝国》赞扬称,“DC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充满活力与冒险、英雄主义的杰作,这才是2020年最需要的超级英雄”。

《环球邮报》特别点出“《神奇女侠1984》的关键词就是‘复古’,能够让人们去研究如何让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与今天的电影制作相融合,现在看来(影片)完成的还不错”。《名利场》认为,“《神奇女侠1984》轻松和绚烂丰富的色彩,在DC宇宙中并不常见”。《时代》也肯定“这部影片的娱乐性能帮人逃避现实,如果能少一点噪声、多一点神奇就更好了”。不过也有媒体如《Vulture》批评该片“丢掉了第一部的亮点,作为续集令人失望”。

“复古”不是历史片

所谓“复古”,就是站在当代视角对过去事物的“回望”,通过有意模仿手法和风格,满足今人的特殊情怀。若是拍古装片、历史片,反而就不存在所谓“复古”了。而要在本就具有科幻定义的“超级英雄片”中融入复古元素,把“未来”和“过去”两种看似矛盾的时代特征合理嫁接,主创就不得不发明些技巧。

第一部《神奇女侠》背景设定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对观众来说虽然复古但仍有些遥远,而《神奇女侠1984》的上世纪80年代足以令今天的观众们怀旧。导演杰金斯曾表示,影片主要复原了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华盛顿特区,片中角色身着具有当时典型流行时尚元素的衣服,譬如灯笼裤、衣服里的大垫肩等,再加上那个年代的流行金曲以及“炫目”的霓虹海报,可以立刻勾起许多人的情怀。

近年来,好莱坞的确刮起一股“复古风”,无论是动作片、爱情片、奇幻片还是文艺片,甚至是原本带有科幻元素的超级英雄片,纷纷融入复古元素,而复古的时间范围也从黄金时代扩展到二战前后、一战甚至是19世纪和工业革命时期。像《哈利·波特》系列的外传《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就把时代背景提前到上世纪20年代的伦敦和纽约,让片中角色人物穿上华丽又不失新潮的服装;而《王牌特工》系列虽然发生在当代,却有意重新挖掘英伦绅士的派头,复古元素覆盖主角身穿的西装和使用的雨伞等。明年即将上映的《王牌特工:源起》干脆把时代背景移到一战期间,让复古爱好者看个过瘾。

在艺术片领域,伍迪·艾伦和韦斯·安德森都是擅长“复古”的好手,前者的代表作如《午夜巴黎》借用穿越的方式,把观众带回到菲兹杰拉德、海明威口中“流动的盛宴”年代和法国人十分怀念的“美好时代”;后者除了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等作品中运用复古色调,在《犬之岛》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种定格动画中,也随处可见精致的复古道具。

此外,像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和昆丁·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也是这两年好莱坞“老派电影人”精心创作的复古佳作,在大银幕上复原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风情,带有对逝去年代的感怀和追念。

超英片中X战警最先玩复古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融入复古元素,《X战警》系列在2011年重启后最先想到这招:《X战警:第一战》让变种人介入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X战警:逆转未来》则是让金刚狼穿越到上世纪70年代,改变了越南战争和尼克松政府的政策;而《X战警:天启》则重现了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迪斯科舞曲。

漫威宇宙中,最喜欢玩复古元素的是《银河护卫队》系列,导演詹姆斯·古恩让男主角星爵继承了地球社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诸多流行文化“遗产”:Walkman随身听、迪斯科舞步以及吃豆人等早期游戏,并让他们在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生物面前耍弄这些“小玩意儿”,利用科技上的落差感营造笑料。

为了让这些复古元素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导演还让它们在片中起到推进剧情的作用。例如星爵佩戴的随声听代表着他与养父勇度之间的亲情;面对强大反派时通过迪斯科舞步迷惑对方,进而抢夺无限宝石;在与变身剪刀手的亲生父亲决斗时,星爵选择化身吃豆人一举击溃对方。 此外,在美国队长、钢铁侠和雷神身上,漫威也不同程度地保留复古元素,深谙商业之道的迪士尼这样做其实是瞄准青少年之外的另一观众群体——中年观众的怀旧情怀,见到童年时的游戏机、听到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曲时心潮一起,就不怕他们不买单。

洁音

“帕特里克·梅尔罗斯五部曲”(《算了》《噩耗》《希望》《母乳》《终于》),[英]爱德华·圣奥宾著,邹欢、于睿寅、吴洁静、刘志刚、冯洁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295.00元

“爱德华·圣奥宾儿时遭父亲性侵”,几乎所有梅尔罗斯系列小说的书评都以这样的句子开头,俨然已成为一种类似标题党的勾当。圣奥宾的经历既典型又与众不同:并非每个人都有魔鬼般的父亲,但这样的经历又的确是心理分析家以及吃瓜看客热爱的主题。由类似经历产生的作品被称为“悲惨回忆录”。圣奥宾曾经吸毒、酗酒、数次进出戒毒诊所,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是他自己的经历,也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主角帕特里克·梅尔罗斯的故事。

然而梅尔罗斯小说真正的魅力在语言,具有英国作家特有的苦涩幽默。第一人称叙述者常常自说自话,唠唠叨叨的风格自成一体,无论是毒品重度嗨导致脑中无中生有的多人台词,还是酒精上瘾踯躅徘徊喝与不喝之间的内心独白,或者是在路上看见一位美女可望而不可即时的伤感:“噢,天哪,为什么生活会安排得这么糟糕。为什么他不能直接一把抱她坐在热烘烘的车盖上,扯掉那块假装是比基尼的蓝绿色布条?她想要,他想要。嗯,反正他肯定想要。”而且,在五卷中穿梭,往来帕特里克生活的还有不少能言善辩的人物,尤其是父亲的老朋友,滔滔不绝的尼古拉斯·普拉特,他歇斯底里的口才在第五卷中有最精彩的表现。

小说中的人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恐怕是不需要努力挣饭吃的上流阶层人士的特征:当你不需要维持一份工作靠别人发工钱,你当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帕特里克曾经非常有钱,一位从未晤面的祖母赠送他一笔数百万的遗产,他不知道该如何消化,就把它全部挥霍在毒品上面:他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抽屉摸索毒品,最后把这笔遗产的老本都花光了。过去中国有钱人家怕不肖子孙出门赌博,就让他们染上鸦片瘾,因为再怎么抽鸦片,也不会败光家产,然而,到了当下的美丽新世界里,新式毒品一两年就可以耗去百万家资。后来帕特里克必须自力更生养家糊口了,开始学法律,“想以后尽量解救更多的罪犯免于牢狱之灾”。但是我们依旧没有看见他如何挣钱,只是间接地知道有些人一个上午坐在办公室把脚翘在桌上等吃中饭。

我们不妨先把五卷小说的脉络理一理。这个系列写于1992年至2012年,帕特里克的年龄与作者本人年龄相同(1960年出生)。每卷有一两个主题,情节难免重复交叉,类似电视连续剧的闪回。叙述时间从帕特里克五岁至四十五岁,跨度四十年。帕特里克从天真的孩子,到被父亲性侵,到长大成为具有自毁倾向的青年,到三十多岁戒毒后依旧酗酒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到父母先后去世,最后他与自己和过去的生活达成和解。

第一卷《算了》1992年出版,帕特里克童年的回忆,当时他同父母居住在位于法国南部的别墅圣纳泽尔。

第二卷《噩耗》1992年出版,帕特里克二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去纽约领取父亲骨灰,沉湎于毒品难以自拔。

第三卷《希望》1994年出版,帕特里克三十岁,戒了毒,但毒品和医院账单已经耗去他所有钱财。主要场景是英国上流社会朋友家的一场大派对。

第四卷《母乳》2005年出版,帕特里克四十多岁,结了婚,有两个儿子,在圣纳泽尔度夏,与老年痴呆的母亲关系紧张,母亲想要安乐死,但最后又放弃了。

第五卷《终于》2012年出版,帕特里克已经离婚,母亲亡故,他为母亲举行葬礼,与往日彻底告别。

梅尔罗斯系列起初在美国出版了三卷本(2003年),圣奥宾在一次访谈中说已经同梅尔罗斯“了断”了。他想要《母乳》完全独立于前面三部曲,一开始设置了不同的角色,具有多视角叙述,在男主角、妻子玛丽和大儿子罗伯特之间来回转换。虽然男主貌似与前三卷中的帕特里克不一样,但圣奥宾写着写着就发现这还是一部梅尔罗斯。他建议读者五卷本从头读起,但其实打乱顺序读也很有意思。

评论家热衷于发现他的小说中哪些是真事哪些是虚构,然而现实与虚构似乎难以分离。圣奥宾自己从十六岁开始就是瘾君子,他在牛津的导师是曾获得布克奖的著名小说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偶尔去见导师的时候,让出租车在外面等着送他去机场,飞到巴黎或纽约去过足毒瘾。他没有被牛津大学开除,是因为展示过一些文学才能,也因为导师比较善良宽容。他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还企图注射过量海洛因自杀,后来开始心理治疗,戒毒,但接下来开始酗酒,出了肝脏问题才戒酒,最后通过写作得到解脱。他强迫自己写小说,因为如果不能成功出一本书,“那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是我不感到害臊或者恐惧的”。即使写作,在他也是一件具有危险性的事情,他喜欢在公共场所写作,因为独自待着进行高强度的精神劳动,会“变得很有戏剧性”。

爱德华·圣奥宾

梅尔罗斯系列的西班牙语版将前三卷命名为“父亲”,后二卷为“母亲”,这基本符合五卷本的主题。评论家认为圣奥宾写出了近期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魔鬼父亲的形象。帕特里克的父亲大卫在他五岁时开始性侵他,直到他八岁时开始反抗,拒绝再对父亲屈服。父亲对性侵儿子并不后悔。“即便说他犯下了罪行,那也是为了教育儿子,也许太勤奋了点”;他仅仅认为自己是“略微过分超越了中产阶级的谨小慎微”。帕特里克痛恨父亲,父亲死后,甚至想把父亲的骨灰直接倒入马桶,混入蛆虫和粪便中,“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圣奥宾自己的父亲生于1906年,号称祖上可以追溯至诺曼征服英格兰时代,来往的圈子不乏名人,著名作家亚瑟·库斯勒曾是座上宾。 “他是有学问的人,但不是什么好东西,”圣奥宾说,“他只有一小块画布,但依然尽其所能施展破坏力。如果把柬埔寨给他,我相信他会成绩辉煌”。他虽然痛恨父亲,但父亲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他像父亲一样玩世不恭、毒舌伤人、蔑视女性。也许圣奥宾在某些方面比父亲更糟糕——父亲并未吸毒酗酒至丧失正常功能,不过他“绝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1991年圣奥宾将要出版第一部小说《算了》时,终于鼓起勇气告诉母亲说父亲曾经强奸他,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也强奸了我”。这令人震惊的一幕也出现在小说里。小说中的母亲不但对丈夫性侵儿子视而不见,而且还纵容他侵犯其他孩子。母亲成天同新世纪江湖骗子混在一起,煞有介事地说自己同“超人基金会”的负责人谢默思“前世就认识”,曾经分别是男女修道院院长,有“精神上的友谊”,曾经被误解,并且在当地引起巨大丑闻。圣奥宾自己的母亲罗娜·圣奥宾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人物。他母亲生于1925年,是美国富有的女继承人。母亲同父亲离婚后,开始在各种慈善事业上挥霍家产。她出版过几本书,包括《前世回忆录》,谈到同耶稣一起生活,还有本书有关替代疗法,认为医生没有用,他们开的药会导致疾病等等。看来东西方部分民众在某些事情上的认知倒是相当一致。

小说中母亲要求帕特里克帮助安乐死,这是最为吊诡的一件事情,对他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想给母亲想要的东西,但是难道他自己也同母亲一样想要它吗?他的确暗自希望母亲早死,但是如果出于报复母亲的心理帮助母亲去死,那就是罪恶,以后精神负担吃不消;而且或许更好的报复是让母亲半死不活待在养老院;但是看见母亲在养老院受罪,又觉得最好还是满足她的愿望,因为如果不满足母亲的愿望,那难道不也是恶毒的报复吗?帕特里克对母亲的感情就纠缠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中。他不理解母亲的行为,想从各方面寻找原因,他发现自己只是父母虐恋关系的玩具;母亲的慈善事业只是寻找刺激,满足虚荣,这是她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最后他不得不在众人对母亲的正面态度与自己的负面记忆——不负责任的母亲——之间找到平衡。

圣奥宾描写家庭生活的琐碎之处,风格堪比厄普代克。他笔下有对各种当代男女的描述和解剖,在这些男女之间,爱情不存在,只有性的短暂吸引。同富人谈恋爱,“你以为会乘坐私人飞机,结果在餐馆里吃饭他都会打包带回家,或者干脆指望你来做饭”。或许他说出了实情,但实话实说有时的确令人沮丧。他对上流阶层没有什么好话,画像上的贵族“在白痴一般傲慢的神情中找不出任何吸引人之处”。上流社会(upper class)被他戏称为上层外壳(upper crust),跟正能量爆棚的《唐顿庄园》完全是两回事情。他们虚伪、势力、恶毒,夫妻关系充满困境。人们对王室卑躬屈膝,玛格丽特公主也出现在第三卷《希望》中,是一位性格执拗,待人刻薄不顾场合的女人。

圣奥宾对个人精神状况的描述生动坦率,他准确地描写帕特里克在遭遇外界变化时的反应以及狂暴的心情,他关于自杀的胡思乱想,是以浓密的想象对哈姆雷特的扩展:“无疑自杀会是另一段令人呕吐的意识的暴力序曲,锐减的螺旋和越来越紧的绞索,记忆像炮弹碎片那样成天撕扯着你的皮肉。谁知道永恒的节日营地里会有什么样精心琢磨的酷刑在等待着你?这样一想,你简直觉得活着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他对瘾君子生涯的描写极其详细,涉及购买毒品的惊险过程、毒品的五花八门、使用毒品的方式(“那不是针管,是自行车打气泵”),吸毒的感觉包括美妙的幻觉和极度的快感,随后是无尽的不舒适。为什么要反复注射毒品?因为极乐的感觉会很快消散,代之以难忍的绝望感,使人想要再次体验极乐,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绝望。而如果戒毒,人会变得丢三落四,“连去趟厕所都会忘记要干啥,直到奔出来才想起忘了撒尿”。

《母乳》曾获得2006年布克奖提名,但最后五名评委中只有一名投票给他,摘得桂冠的是印度裔作家基兰·德赛的《失落》,这令圣奥宾非常不爽,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怨恨,后来他写了《无话可说》,对此极尽嘲讽,小说中一位印度女人谈菜谱的小说居然获得大奖。布克奖同奥斯卡奖一样,都期待作品表达一些“正能量”。五卷小说里面,的确《母乳》最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因为主要的视角是身为母亲的玛丽。作者从她的眼光来观察抚养孩子的重要责任,反衬帕特里克父母的缺乏人性,但同时也试图深入探究他自己母亲的内心。面对一个同样不负责任且同样刻薄的丈夫时,玛丽这个称职的母亲是如何表现的,从而进一步映照他母亲的反常行为。然而在最后一卷《终于》里,我们可以看到玛丽付出的爱与同情在帕特里克眼里并不值钱,他憧憬的未来是同一位貌似纯洁的少女重新开始。人性的复杂,不是道德和价值观的说教能够解释的。

圣奥宾说,“我可以选择讲述真相或者自杀”,着墨重点在他自己永远循环往复的心路历程。也许帕特里克/圣奥宾对父母怨恨太深,无法对任何人产生深切的眷恋,他的作品缺乏深情,只有无边的抱怨,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万物崩解,中心不再”。但他写小说是自我救赎,而不是抒发感情。“我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把痛苦的经历转化为愉快的阅读”,虽然他的笔下没有伊夫林·沃《旧地重游》或者阿兰·霍灵赫斯特《美的线条》那种优美的失落感和对往日深切的感怀,但至少有他同自己的和解。

圣奥宾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小说情节纠缠在一起,但他的公众形象还是比较清晰的。他1982年在牛津结识后来的妻子妮可拉·舒尔曼,她父亲是加拿大移民,戏剧评论家,母亲则为时尚杂志撰写文章。妮可拉在牛津大学时的社交圈就包括撒切尔夫人内阁成员的儿子,还有著名演员休·格兰特。圣奥宾与她1987年结婚,1990年离婚。离婚后妮可拉迅速再嫁诺曼底侯爵康斯坦丁·菲普斯,育有三个孩子。她著有两本历史人物传记,受到评论界好评。圣奥宾还有过两位同居女友,第一位女友同他育有一女,第二位女友是画家,曾经为著名画家吕西安·弗洛伊德当过模特儿,同圣奥宾育有一子,却取名吕西安。他现在独居,“因为作家需要孤独”,但是与前女友和子女保持良好关系。小说中帕特里克的妻子玛丽是贤妻良母受气包,而圣奥宾自己的前妻似乎更近似于小说中心高气傲的茱莉亚这个角色。玛丽的原型更像是他的第二位女友,儿子吕西安的母亲。

曾有人将圣奥宾与伊夫林·沃相比,阿兰·霍灵赫斯特对他也非常欣赏,曾说过“或许他是这一代人中最才华横溢的英国小说家”。但是伊夫林·沃和霍林赫斯特虽然都描写上流社会生涯,却并不掩饰自己是外来户,而圣奥宾却自视为贵族一员。那么他究竟算不算贵族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一位真正的英国贵族想了很久,最后说,“他属于中上阶层”。

五集迷你电视剧《梅尔罗斯》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2017年10月开拍,2018年5月在黄金时间放映。电视剧的故事叙述从第二卷开始,或许要借用卷福的明星号召力。恐怕正是因为影视,小说才更加广为人知,但是有了影视,人们是否还会去看小说呢?这是我一直好奇的问题。影视深入人心,至少在我,帕特里克的形象就是卷福,再也挥之不去。然而影视无法表现梅尔罗斯小说语言的妙不可言之处。也曾看见有人催促出版社责编,关注五卷中译本何时出版,令人倍感欣慰。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