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食,一个永不满足一个很让人满足,两者之间,我的母亲似乎选择了美食。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的6周年祭日了。这段时间总是会不由自主想起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时她刚刚七十岁。回忆起母亲的一生,大概只有两件事让她重视,一个是爱,一个是美食。
爱,当然是对于父亲而言。在那个年代,母亲和父亲的爱,也足以让人感觉到荡气回肠了。
但,今天我只想写母亲与美食。爱和美食,一个永不满足一个很让人满足,两者之间,我的母亲似乎选择了美食。
提起吃(在那个年底里,说吃似乎比美食更直白和中肯一些),母亲一直都有三个愿望。所幸,在岁月的更新和迭代中,她三个关于吃的愿望都实现了。
母亲的第一个关于吃的愿望是“什么时候,我的孩子们对白面馍馍不那么稀罕了,就好了”。母亲四六年出生,长大成家后每隔两年生一个娃,不到十年里有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嗷嗷待哺的四张嘴,难为了母亲。
从小,似乎就感觉到母亲除了在乎父亲之外,就唯一只在乎每天吃什么。那是为了我们不至于饿着。
那个时候,吃个白面馍馍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啊。家家户户都以红薯等杂粮为主食。今天的红薯是餐饮辅助美食,可在当初,吃的是杂粮馍馍,喝的是红薯面汤,时间久了,嘴巴和肠胃都泛酸。
但母亲对吃食有着一种天然的创造力。她把红薯做出来了各种翻新花样,还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来帮我们打开食欲。比如说蒜汁马蹄面,把红薯磨了粉和面,团成圆柱体,放在手心里,直接拿刀在手上切了片,扔进开水锅里,翻滚煮熟捞出来,浇上母亲非常拿手的十香菜蒜汁,一口下独,甭提有多满足了。
再比如,母亲打听到邻居家会做红薯煎饼,就赶紧跑去借来工具学了做法,回家做给我们吃。两片铁片,放火上烧热了,团一团红薯面,放在两片烧热的贴片中间,握住手柄使劲一夹,就直接出现了一张焦黄焦黄的红薯煎饼,吃在嘴里,焦香酥脆,堪称精品吃食了。
现在想来,满嘴竟然还能有几十年前的香甜,那香甜,我想,是思念母亲的味道。
母亲关于吃的第二个愿望,是“什么时候我的孩子们都能够看到白糖不稀罕了,就好了”。白糖,那可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啊。家里娃娃谁生病了,最初是不用去看病的,母亲会在家里先用吃食疗法来试试,大概率都是一试就好。屡试不爽的食疗内容就是北方吃惯的一碗甜面汤,这里的甜其实不是甜,是淡的意思。
用一团白面浇水和成劲道的糊糊,能扯出来劲丝的那种。水开下锅,用筷子不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就把面团糊糊打成了丝状,均匀的在水里翻腾,小火熬制出来汤水黏糊浓郁,面丝劲道有嚼劲。如果再有条件,打进去一个鸡蛋形成蛋花;如果再有条件,挖了一勺白糖进去,那这碗面汤基本就起到了“丹药”的功能。得病的娃闻到香就能坐起来,捧了碗趁热呼呼下肚,一身汗后倒头就睡,这一觉醒来百病俱消,四肢舒坦。
又过了几年,母亲带着我们终于实现了“白糖自由”,堂屋的条几上,放着一个好看的白瓷罐子,里面随时都有白糖。我们有时和了糖水喝,母亲就在一边看着,微笑着。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笑着告诉母亲,看看,我们都不稀罕白糖了。嘴里说着的不稀罕,却是对那种家人亲密感觉的满足感。
母亲第三个愿望是“什么时候我的孩子们都能够看到点心果子不稀罕了,就好了”。
点心果子,在那个年代不是用来吃的,是拿来礼尚往来使用的。一盒方方正正的纸盒子里,放着十来颗牛角弯弯的、用白糖或红糖煨出来的蜜食,一度成为我们所有人家孩子们眼中渴望的美食。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也都会有那么一两盒,但是,它真的不是用来吃的,它会走乡串户漂流到很多人家,甚至不少时候你会发现,自家串出去的那盒蜜食竟然又串回来了。好在,用的是白面和糖水煨制而成,即便串来串去存放个一年半载,蜜食只会慢慢变干,也不会坏。
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亲戚串门,拎了这么一盒,人还没走,我和姐姐就眼巴巴瞄上了。等母亲送亲戚离开时,五岁的姐姐就带了我从堂屋桌子上够下来那盒蜜食,拉着三岁的我,坐到地上,两个娃脚对着脚,点心盒子就在中间,姐姐带着我,你一个我一个,吃得不亦乐乎。母亲回来看到时,已经吃下去大半盒了。母亲说,当时我俩,嘴角沾着点心沫沫,看着被发现,竟然丝毫不害怕。母亲问姐姐,就不怕挨打吗?
姐姐大无畏地犟着脖子回答说,反正是挨一顿打,吃完了挨打就是。
长大后听说,姐姐和我那次偷吃竟然没有挨打。
#母亲的饭# #母亲的家常菜# #记忆中家乡美食# #记用心吃过的饭# #带妈妈品美食# #难忘的家乡美食# #老妈的胃到# #爸妈的拿手菜# #妈妈包的汤#
转眼之间,母亲的三个愿望已经距离我们三十多年了。
儿子假期回来,约我吃饭,带我去吃了海鲜自助。看着满厅堂琳琅满目的美食,不知怎么回事,头脑里却独独浮现了母亲和那三个简单却又不简单的愿望,眼睛也开始涩了,但心里却是酸酸甜甜。
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食的定义因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异,但它所带来的愉悦体验和文化交流却是普遍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美食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生活和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美食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地域代表性而闻名于世。北方的烤鸭、东北的东北菜、江浙的淮扬菜,川渝的川菜等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并通过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味,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美食魅力。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美食文化同样多姿多彩。意大利的披萨面条、法国的美食红酒、日本的刺身寿司、印度的咖喱等都是享誉世界的美食代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代表了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些美食通过色香味俱全,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了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符号。
美食不仅让人们口福享受,更与健康息息相关。不同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足以见得美食对人的重要性。传统的饮食文化对后人健康的影响深远,它不仅蕴含着对食材的烹饪技艺、餐桌礼仪的传承,更包含了在饮食中养生保健、食疗调养等智慧。
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美食现象愈发引人注目。美食旅游、美食节目、美食综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食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层面,更多的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美食现象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影响了社会文化和商业产业的发展。
美食产业作为服务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日益壮大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餐饮机构、美食电商、食品加工等行业不断壮大,美食文化也成为了城市营销、旅游推广的重要内容。未来,美食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健康,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美食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向世人展现着不同地域的饮食特色和历史文化,更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快乐和自我表达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食文化也将不断丰富和多元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饮/美食|
好吃,一定就是正义!
夜晚,啤酒晚风小龙虾
泼就一身烟火气,纵身人间
听梧桐叶绿,闻万家灯明
致我们七荤八素的口腹之欲
< class="pgc-img">>烤·羊蹄筋
啃羊蹄儿的时候,你最好放弃
矜持,变成一个被饥饿冲昏头脑的纯粹的人。
皮的滋味、筋的弹性,烤的
焦香,卤的回甜;会让你忘记整个世界。
< class="pgc-img">>烤·羊排
“迷上烤羊排,鲜美可口,外焦里嫩,吃起来特别香。
羊排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结合,质地松软。
适于扒、 烧、焖和制馅等。
羊排又可细分为羊肋排和羊脊排两部分,其中羊肋排位于羊脊下,两侧各有一扇,骨呈长条形,间生肌肉,膘肥肉厚,为羊排中的上品。
羊脊排位于羊的脊背处,其骨多肉少,但含有脊髓,口味独特。
< class="pgc-img">>烤·羊腿
烤羊腿菜形美观,颜色褐红,肉质酥烂,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浓香外溢,佐酒下饭,老少皆宜,实乃草原美肴之一。
此菜以羊腿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
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醇香,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 class="pgc-img">>世界上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事儿,如果有就两顿!
吃之前还可以先深夜“报复社会"一下,多爽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