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前,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检测结果让那些“排队三小时只为一杯奶茶”的“网红奶茶”死忠们不禁“虎躯一震”。那么,作为大量“网红奶茶”聚集地的义乌,情况又是如何呢?
为此,记者对义乌多家知名奶茶店进行了调查。
我们买来了市面上好评度较高的多款“网红奶茶”,包括了一点点、喜茶等品牌,送至义乌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检测。
样本采购|选取9家奶茶铺17件样品
8月2日中午,记者在义乌市中心、江东街道工商学院附近两个区域,选购了9家热门奶茶铺中热销的17件样品。这9家奶茶铺包括位于义乌之心内部的弥茶、四云奶盖贡茶、有茶出沫,新马路图书大厦边的丧茶,北门街银泰后面的喜茶,以及工人西路银泰边的一点点奶茶,工商学院附近的享甜、加减、阿姨奶茶。
记者针对每家店铺中最畅销的一款奶茶或奶盖,都选购了一份正常甜度和一份无糖的样品,且均不加冰。其中,有茶出沫最热销的奶盖红茶,店员表示没有无糖款,因此该店仅取一件样品。
17件样品,价格从6元至21元不等,含有7件奶盖和10件奶茶,其中“无糖”8件。基本涵盖了市场上“网红奶茶”中的畅销品种。
当天下午2点多,记者将样品送至义乌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奶茶中的糖分、脂肪、咖啡因等三个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经过10天的等待,8月12日,记者收到了检测结果,几个“真相”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真相一|“无糖”真的无糖吗?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宣称“无糖”的奶茶,经检测后均实际含有糖分。
9件正常甜度的奶茶、奶盖中,含糖量介于4.7g/100ml至9.1g/100ml之间,每杯平均含糖量为7.3g/100ml。
有糖类奶茶样品中含糖量最高的是享甜波霸奶茶,含糖量为9.1g/100ml,意味着只要杯子容量超过550ml,顾客将其喝完,摄入的糖分就将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建议。含糖量最少的是丧茶“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奶盖,含糖量为4.7 g/100ml。
本次检测中,另外8件“无糖”的奶茶样品,全部检出有糖,平均含糖量为2.775g/100ml,最高的四云奶盖贡茶“熊猫奶盖红茶”(无糖)测出5.4g/100ml,最低的是丧茶“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奶盖(无糖)测出1.3g/100ml。拿平均值来说,喝一杯500ml的所谓“无糖”奶茶,仍相当于干吃3块方糖。
真相二|普遍含有咖啡因 有网友说喝完睡不着
有网友说,自己经常购买工商学院附近某奶茶店的奶茶,喝了一杯奶茶晚上睡不着。其实有不少网友都有喝了奶茶兴奋睡不着觉的遭遇,到底是为什么呢?此次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网红奶茶”,普遍都含有咖啡因。
17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01.088mg/L。其中2件样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超过300mg/L,含量最高的为四云奶盖贡茶“熊猫奶盖红茶”(无糖),咖啡因含量为335mg/L。仅有丧茶的两件样品咖啡因含量低于100mg/L。
记者了解到,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则有50mg。也就是说,一杯500ml的四云奶盖贡茶“熊猫奶盖红茶”(无糖)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1.5杯美式咖啡或者3罐红牛的量。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情况通报中指出,咖啡因一般在咖啡、浓茶等饮料中都有存在,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过多摄入,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真相三|奶盖脂肪含量高 喝一杯奶茶相当吃100克猪肉
虽然说脂肪是广大爱美女性的“天敌”,但在奶制品中,它却能带来良好的风味和口感,只不过义乌市面上的这些奶茶,往往脂肪含量都不低。
检测结果显示,17件样品的脂肪含量在1.6g/100ml至5.6g/100ml之间,平均为2.98g/100ml,而7件含有奶盖的平均脂肪含量为3.53g/100ml,脂肪含量最高的为正常甜度的弥茶“弥语琥珀奶茶”及无糖的弥茶“弥语琥珀奶茶”,分别为5.6g/100ml及5.5g/100ml。
健康成人每天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g,意味着喝完一杯正常甜度的弥茶,就将完成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2,相当于吃掉一块100克的猪肉。
虽然本次样品存在差异,一次检测也未必完全体现各项指标的绝对值,但基本上反映了市面上在售奶茶的总体情况。
在此,义乌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1%的咖啡因含量。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同时,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 class="pgc-img">茶店 |
>小小的一个县级市义乌,加减在这里开店89家。一条30米长的街道上,有近30家茶饮店,不乏大牌、网红店竞争,加减经营了8年的创始店在这里仍然屹立不倒。
营业额第一次突破100元
我高兴的蹦着回家
2010年3月初,彭亚洲的父亲将用油纸包裹了几层的3万元钱递给自己要创业的儿子。这笔钱就是彭亚洲的启动资金,店开完后还剩400多元。
< class="pgc-img">2012年加减第一家店工商学院店第一次重新装修
>3月3号,加减的第一家店在义乌工商学院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只有28元。4月15号,营业额破天荒的突破三位数,超过100元。那天彭亚洲的心情格外美丽,据他回忆是“蹦着回得家”。
< class="pgc-img">品牌LOGO |
>营业额突破100元后,彭亚洲也迎来了转机。曾经他认识的一个工商学院的几个学生在发现他开店后,主动去做宣传,甚至后来学生会也主动帮忙宣传他家奶茶好喝。
< class="pgc-img">店员操作 |
>不到2个月的时间,口碑相传,老顾客带新顾客,彭亚洲的总营业额达到4.5万。在这个本该庆祝的日子,加减迎来了第一次危机。
房租涨价 租还是不租?
房东提出要涨房租,涨到4.5万一年。彭亚洲第一反应就是太欺负人了,就像算好了自己有多少钱似的。当房东问他租还是不租时,彭亚洲的回答很果断——不租。
< class="pgc-img">实体店房租越来越贵 |
>而房东走时说了一句“你租还是不租都会涨价,你不做别人也会做!”就是这句话让彭亚洲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通过分析,当时店里卖的最好的是柠檬水,如果每杯柠檬水涨一元,每天卖50杯,涨的房租钱就能赚回来。找到解决方案后,彭亚洲将本想还给父亲的钱又交了房租。
< class="pgc-img">奶茶产品拍摄 |
>产品价格涨上去,起初学生也有所不满。彭亚洲就将涨价的原因和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
这么好喝的奶茶被装修给糟蹋了
加减的第二家店开出后,不少人要求加盟,都被彭亚洲拒绝。一个午后,彭亚洲正在吧台忙着自己的事,突然看见坐在店内的顾客将杯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并说到,这么好的奶茶被装修糟蹋了。
< class="pgc-img">说加减形象LOW要求加盟的开出的店
>这位骂加减的顾客却笑脸相迎,告诉彭亚洲他想加盟的想法,如果让他做,店面形象至少比现在的加减好太多。一直想在自己店面形象有所突破的彭亚洲动心了,不加盟的口子在这次谈话中被撕开。
< class="pgc-img">说加减形象LOW要求加盟的开出的店
>2年多的时间内,加减的加盟店将近60家。但店数多并不代表就成为了品牌,当时60家店面生意大多并未像他的直营店一样火爆。
收3万却让别人用30万冒险
我无地自容
加盟放开后,彭亚洲的时间几乎还是放在自己的直营店中,并未对加盟店实行太多管理。看到一些生意不好的店面时,他主观的判定是加盟商没有尽力。
< class="pgc-img">奶茶产品拍摄 |
>在一次巡店中,一个加盟商的回答让彭亚洲感到心酸和愧疚。这家店的老板是一对夫妻,借钱加盟了加减,虽然彭亚洲只收了3万元加盟费,但这家店的实际投入却将近30万。
< class="pgc-img">奶茶产品拍摄 |
>由于开店已将钱花的差不多,节俭的夫妻舍不得倒掉没卖完的珍珠,而是当做早餐食用。
和所有加盟商一样,奶茶店就是希望,指着好生意走向致富路。但为了3万元加盟费却让别人用30万冒险,彭亚洲感到这里面出现了问题。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想到自己的初心,再面对现实,彭亚洲与自己的妻子、以及当时两个店的管理人员一同商量要帮助这些加盟商把生意做起来。
他们当时有三个想法:一是关掉两家直营店,全力指导加盟商;二是以后全部直营,不再加盟。三是继续加盟,但由他们进行门店管理、运营,做托管。
2014年,彭亚洲转掉了第二家店,店内所有人支援加盟商。
< class="pgc-img">产品形象 |
>托管模式第一年员工走了一半
彭亚洲将托管店称作运营店,目前加减的运营店与加盟店比例为1:1。彭亚洲做的第一步是成立公司,然后托管有意向的加盟店。第一次托管了4家,到年底托管了8家。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过完年后,运营店的员工有一半没有回来。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问题出在员工的积极性上,彭亚洲开始尝试托管模式新的探索。在新的模式下,他完善了员工晋升制度以及员工免费加盟制度,运营店的利润直接与员工挂钩。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直到2018年6月,全省门店数量达到200家,仅义乌的加盟店与运营店总数就达到89家,并实现全部盈利。
托管与加盟的两个发力层面
做托管模式4年多的时间,彭亚洲说自己累积到了最大的财富——400多名伙伴。
< class="pgc-img">品牌招商推广 |
>彭亚洲将加盟的成功总结为供应链、督导体系上的发力。而他的托管模式则是终端客户体验、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上的突破。
在加减的大批人才储备中,新开一个店就代表着又将有一个员工将成为独挡一店的责任人,而店的利润直接与他们的收益挂钩。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以前开店是公司指派任务,而现在加减的员工是主动要求带店、开发新区域,并给出开店计划或区域拓展计划。此时,员工不再只是是螺丝钉,每个人都是一台发动机。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托管模式下,运营店与直营店可以形成统一的管理、运营标准,这对于打造终端体验是最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从28元营业额到200家门店,加减用了8年;通过托管模式,加减收获了最大的资源——人力资源;以利润挂钩的方式,成功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减一直在苦练内功,即使开店速度相比大多数品牌慢了很多。
< class="pgc-img">品牌推广 |
>但基本功的扎实才是品牌稳步向前的重中之中。2018年,加减开始做店面形象上的第四次升级,产品也开始精简、调整。
< class="pgc-img">品牌形象调整 |
>< class="pgc-img">品牌门店形象改造 |
>< class="pgc-img">产品形象升级 |
>< class="pgc-img">产品形象升级 |
>▲以上图片为加减第四次形象升级
正因为这些人性的温暖,让彭亚洲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个性的品牌发展之道。虽然在他看来托管模式有些“笨”,但就是这个大多数人不愿用的方法,让这个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85后小伙子有了“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机会。
>奶、鲜茶、鲜果、小料、甜品杯装化……
2019年的茶饮市场新品层出不穷,但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吐槽,创新开始进入乏力阶段,再也找不出如奶盖、水果茶那般惊艳的产品。
细观去年爆品,杨枝甘露、烧仙草、豆乳茶,无不是早已有之的经典产品,但在品牌方多年的精心耕耘下,才换来全国性的大爆发。
今年,是否会出现成名已久,再度爆发的品类呢?我们探讨一番。
酒酿
2019年,随着茶百道的大力发展,其特色产品“酒酿奶茶”也成为当年的热门产品。
酒酿,主要是以糯米发酵的食品。在民间普遍存在。云、贵、川、渝、陕等地之称为醪糟。湖北称之为米酒,又以孝感最为有名。而在江浙沪,则称为酒酿。
酒酿最常见的吃法为甜品,如醪糟鸡蛋、酒酿小圆子、醪糟鸡蛋牛奶、桂花米酒等等。加入奶茶,则在2018年左右开始流行。
< class="pgc-img">>在某点评网站,不少消费者对于茶百道的酒酿奶茶青睐有加。他们认为加了酒酿的奶茶,摆脱了奶茶千篇一律浓香、醇厚的标签,丝丝的微发酵风味与桂花香,让奶茶变得更加有趣。
< class="pgc-img">>除加入奶茶外,酒酿也开始加入到了奇异果、草莓等水果茶之中。而在广州,更是出现了以酒酿为招牌的奶茶品牌,店内大部分产品均与酒酿有关。
冰淇淋
冰淇淋+茶,早已成为一个“门派”立身于茶饮江湖。这个门派中更是出现多个“分号”数量过千,甚至近万家门店的“分舵”。
看似爆红的冰淇淋,实则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20年初,网红冰淇淋品牌“钟薛高”动作不断,先是带来两款黑暗料理,鱿鱼口味、海苔口味的雪糕,后又与娃哈哈联名跨界,做出了AD钙奶味的冰淇淋。
这个网红品牌,让吃冰淇淋变成了一种猎奇新口味与怀念美好时光的情怀。
< class="pgc-img">>而在喜茶,去年开始大力推动冰淇淋,奶茶口味的冰淇淋,加上黑糖波波,自成一派。而后又与和路雪联名,推出雪糕杯在便利店及淘宝售卖。
< class="pgc-img">>在上海,一家名为“茶是一枝花”的茶饮店推出了烤玉米冰淇淋。玉米用黄油烤过,到手后温度还保持在80℃,中间是冰淇淋,据介绍其口味为花茶味。
着实的冰火两重天。
钟薛高与烤玉米冰淇淋的案例告诉我们,奶茶店的冰淇淋不仅仅可以加果酱,还可以有更多创意。
酸奶
同样是2019年,在茶饮市场发光发热的这一年,酸奶也在奋起直追。一只酸奶牛全国2000余家门店,现切水果加酸奶的“酸奶水果捞”在全国各地不断开业。
< class="pgc-img">>再加之CoCo、乐乐茶、沪上阿姨等品牌推出相关产品,让酸奶在年度热搜中占有一席。
如果仅仅是以众多品牌推新、售卖来判定酒酿、酸奶、冰淇淋会再度爆发,这并不严谨。是否有市场潜力,还需从消费角度进行分析。
精致化消费 加速甜品、
饮品的极致体验
酒酿奶茶的走红的源于大众所熟悉的风味被重新包装,让其时尚化、年轻化,从而更易被消费者。
< class="pgc-img">>而判断酸奶、冰淇淋会再次爆发,则因为消费者需要更极致的消费体验。
奶盖茶、芝士水果茶,甚至是烧仙草、奶茶三兄弟、什么都有等加料奶茶,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甜品杯装化、甜品饮品化的结晶。
但当这一现象被总结为规律,在行业流行,开始以“万物皆可奶茶”的口号将西点、冰淇淋、蛋糕、糖水等元素生搬硬套的移植进奶茶后,有时结果并不会太美好。
< class="pgc-img">>一位研发师表示,目前品牌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让产品同质化加剧,因为有时推出新品是将市面上其他品牌流行开来,或即将流行开来的产品做一个“改良”。
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是从甜点、冰淇淋中吸取灵感。改良成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爆款”,比如杨枝甘露。
但如果不得其法,就会成为一场“灾难”。
他举例道,比如以西点“提拉米苏”为原型来研发饮品。提拉米苏本身是以醇香、甜蜜的口感闻名。一块糕点重量约在180g左右
但复刻成饮品,由于一杯饮品容量为480~640ml之间,重量约为480g~640左右。
用料过猛,会让整杯饮品过于甜腻,无法喝完。原料减少,产品制作可能过淡。对于追求提拉米苏口感、风味的消费者而言,就是买到了“水货”。
< class="pgc-img">>在过去的几年内,茶饮店为了方便顾客,将一些甜品杯装化,促成了行业的大发展。
但当行业整体全部以其规律效仿时,做出的产品或许就不会“太香”。
< class="pgc-img">>2019年,喜茶推出冰淇淋,并未因要标榜自身是“茶饮品牌”这个属性,将冰淇淋加入至奶茶中,而是中规中矩的用甜筒或外带包装做出冰淇淋应有的样子。
而在义乌,茶饮品牌加减的烧仙草一直位列品牌销量前三。但该品牌一直坚持用碗装出品,同时花生等坚果小料以小包装给到消费者,避免放入奶茶中,口感变差。
< class="pgc-img">>过去几年,我们可以看作是甜品、饮品在产品上的融合。而后续,这种融合可能因为更极致的产品体验,让饮品、甜品保持本来的样子。
奶茶更像奶茶,甜品更像甜品,在同一个店面售卖,何尝不是一个经营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