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就想吃火锅,盘点火锅的10个种类,你最爱吃的是哪种?
每一个中国人,好像都拒绝不了火锅的诱惑,并且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来两顿。
< class="pgc-img">>夏天温度高,大多数的人并不太喜欢吃火锅,但是进入秋冬季节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一说起吃什么,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涮火锅,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有荤有素,边吃边煮,所有的距离感、陌生感以及烦心事,就都烟消云散了。
< class="pgc-img">>火锅之所以受欢迎,还因为它的口味有千万种,油润、麻辣、酸爽、咸香等等,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特色。今天呢,就和大家盘点一下火锅的几个种类,看看有你爱吃的吗?
< class="pgc-img">>第一种: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是以牛油为锅底的,并且火锅也是由九宫格的形式存在,它的口味以麻辣为主,像毛肚、黄喉、鸭肠这些,都是重庆火锅的灵魂。不管是能不能吃辣的,只要尝过之后,就再也欲罢不能了,即使嘴唇火辣辣的肿胀,也是放不下筷子的。
< class="pgc-img">>第二种:川渝火锅
川渝火锅用的是红油锅底,里面飘着一个接一个的辣椒,吃起来的口味是以香辣为主的,红油在上,汤水在下,各种肉类在涮的时候特别讲究时间,所以川渝火锅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嫩。
< class="pgc-img">>第三种:成都火锅
成都这个城市虽然能吃辣,可是它的火锅是和重庆火锅有很大区别的,它的锅底以清油为主,看着温柔,但是尝过之后才知道,内藏麻辣鲜香,因为它的锅底食材以为花椒和麻椒为主的,又麻又辣,并且它的火锅食材都是以串串为主的,所以也被称为“小火锅”。
< class="pgc-img">>第四种:老北京铜锅
老北京的火锅,它都是以铜锅为主的,锅底也是讲究清汤,虽然看着清淡,但是涮好的羊肉,蘸上调料碗里的芝麻酱,咸鲜油润,入口惊艳,一口入魂,简直不要太好吃。不过大家来老北京吃火锅,千万不要说火锅,而应该说涮羊肉。
< class="pgc-img">>第五种:羊蝎子火锅
老北京除了涮羊肉,羊蝎子火锅也是秋冬季节的必备,羊蝎子就是羊尾巴,斩成块,炖好后加入调料和老汤变成火锅,汤汁浓香,扑鼻而来。吃这个火锅,一定不要忘了戴起手套啃骨头,上面的羊肉肥瘦相间,口感肥而不腻,骨头里的骨髓也是同样鲜美。
< class="pgc-img">>第六种:新疆土火锅
新疆的本土火锅也是用的厚底座、圆肚子的铜锅,它们的锅底是以牛骨或者羊骨汤为主的,吃的就是当地牛羊肉的鲜美,他们不喜欢边吃边涮,而是会把食材叠在一起,实打实的铺满锅,彰显了当人的热情好客。
< class="pgc-img">>第七种: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火锅以牛肉为主,他们把牛肉的各个部位分的特别清楚,并且整头牛,有三分之一是可以拿来吃的。并且他们涮肉的时候非常特色有讲究,一吊血水,二吊酸性,三吊纤维,吊完以后浇三勺。
< class="pgc-img">>第八种:东北酸菜火锅
东北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酸菜,尤其是酸菜和猪肉的搭配,入口软嫩,肥而不腻,酸爽开胃。并且这种火锅讲究的不是涮,而是提前煮,盖上盖子慢火焖煮。
< class="pgc-img">>第九种:顺德粥底火锅
顺德火锅以粥底为主,虽然汤底里没有米,可是米香四溢,他们以涮海鲜为主,最后再涮肉类和蔬菜。
< class="pgc-img">>第十种:云南菌子火锅
云南生产菌子,所以被当地人拿来和老母鸡炖汤鸡汤作为火锅锅底,菌子本身的味道就特别的鲜美,风味独特,后来不管拿来搭配什么肉类或者蔬菜,它都是特别好吃的。
期看点:
1、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净亏损近3亿
2、2021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出炉
3、当下小火锅赛道的三大特点审视
第 1073 期
文 | 张冬 亚飞
前两天,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1年全年亏损2.75亿~2.95亿元,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年关闭了约230家门店以及部分门店业绩下滑。
但尽管如此,呷哺呷哺仍然宣布,2022年要整合各事业部会员系统为集团会员系统,以达到引流作用,与此同时,还计划新开约156家门店。
▲ 呷哺呷哺盈利预警
亏成这样还要开店,可见,创始人贺光启依然坚定看好小火锅赛道,看好呷哺呷哺。因此,从去年到今年,他一直在做两件事:刮骨疗毒,开疆拓土。
当然,有人会说贺光启骑虎难下,除了看好别无选择,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火锅赛道到底怎么样?
2021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出炉
呷哺呷哺一览众山小
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综合美团、大众点评、抖音话题、百度搜索等数据,根据门店数、曝光/搜索量、口碑分、好评率等多个维度,计算出了相关品牌的餐见指数,进而评选出2021年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
▲ 排名依据餐见指数
从榜单可见,呷哺呷哺依然是小火锅赛道龙头,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曝光度,都远超其他小火锅品牌。
相比于川渝火锅赛道一超多强的格局,呷哺呷哺在小火锅赛道没有对手,这也难怪贺光启要逆势开店。
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小火锅赛道远未饱和,其他玩家依然有大把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上榜品牌,以小见大,重新审视被人忽视的小火锅赛道。
当下小火锅赛道呈现三大特点
小火锅的分类比较多,像一人食小火锅、旋转小火锅、自助小火锅等。小火锅的店面一般都不大,200平以内的居多,多为半自助取餐模式,员工不多,模式易复制,人效坪效都不错。
< class="pgc-img">>▲ 小火锅品牌相关信息
从上榜品牌来看,目前的小火锅赛道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呷哺一家独大,但其他品牌仍有广阔空间
呷哺呷哺坐拥840家门店,一家独大,广布全国。但呷哺呷哺的门店有61.3%都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留给其他小火锅品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 呷哺呷哺
其他品牌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拳脚,比如聚焦河南安阳和河北邯郸等地的吾蜀巷子,已有90多家门店,迈入中型规模行列;
聚焦辽宁、山东、河南的爱尚旋转小火锅,虽只有30多家门店,但也活得自在,好评率高达91.73%,深受顾客喜爱。
此外,坐拥110多家门店的轩于鲜旋转小火锅,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跑马圈地,其中仅苏州就有40余家,但因线上曝光量较少,未能挤进小火锅前十之列。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留给小火锅品牌们的市场依然广阔。
2
多在北方和江浙沪,各线级城市分布均匀
从上榜品牌可见,北方地区如东北、黄河以北和江浙沪地区是小火锅的重镇,而广东、西南地区的小火锅则相对较少。
另外,小火锅门店在各线城市的分布也比较均匀。
有专攻一二线城市的品牌,如苏小北,达到80.68%,像小辉哥则全是在一二线;也有专攻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品牌,如吾蜀巷子,达到90.92%。由此足见大众对小火锅无分别的接受程度。
▲ 苏小北
3
小火锅高端意识苏醒,前途有待观察
在大众认知中,“客单价低”、“食材品种多”几乎是小火锅的代名词,尤其在北方,很多小火锅的客单价都在20~40元左右,因为北方消费者对小火锅的需求是“刚需多于享受”。
但随着消费者精致化、悦己意识的苏醒,一些小火锅品牌开始走上高端化路线,尤其是在江浙沪等地。
比如江浙地区的魔法帽酱料和牛肉小火锅,主打和牛肉,客单价约81元,明显高于其他品牌。
▲ 魔法帽小火锅
上海的小辉哥火锅,主打港式火锅产品,如花胶鸡汤底、牛肉粒、基围虾等,客单价更是高达123元。
▲ 小辉哥火锅
任何一个火锅品类,可以做高端,也可以做低端,主要是“得体现出价值感”,因为只有顾客觉得“值”,才会复购。
去年,呷哺呷哺老大贺光启面对媒体发言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大众对呷哺的认知是实惠、性价比高的小火锅,而价格一路上涨,就背离了初衷,也损失了大批顾客。
当然,这牵涉到品牌定位问题,如果品牌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小火锅,也没问题,就看接下来怎么走了。毕竟,于餐饮而言,复购才是企业生存的前提。
高端小火锅未来如何,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呷哺的盈利预警为其拉响了警报,也为小火锅带来了很多启示。
市场认知、客单价、城市分布、消费习惯,品牌定位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在内,开店、复制都很简单,难的是活下去、活得久。
汕牛肉火锅
一楼卖牛肉,二楼吃火锅,这是汕头火锅小店常见的格局,要的就是这份新鲜。来自云贵山区两到三岁的黄牛是食材的首选,一份牛肉,在潮汕被细分出了超过十个不同部位,变化出迥异的口感。沙茶酱,咸鲜混搭着甜辣,是牛肉的最佳拍档。
粤式海鲜打边炉
冬季寒冷,围炉而食,广东,海南等大半个华南片区都将火锅称之为打边炉,虾、蟹、花甲、鲜八爪鱼、生鱼片等各种海鲜,一锅清水,一炉灶火,大海的味道,跃上舌尖。
重庆火锅
花椒和辣椒的香艳相逢,是味蕾和神经之间,电光火石般的碰撞。翻滚的牛肉泛起椒香四溢,在这座飘散着火锅味儿的城市,迸发出大麻大辣的快感。
海南糟粕醋火锅
旧时,人们发现酿酒剩余的酒糟继续发酵会变酸,糟粕醋由此得名,并成为广受欢迎的火锅汤底。火焰加快醋分子的挥发,撩拨食欲。牛杂、海菜、海鲜,吸收了糟粕醋汤的酸爽,让人胃口大开。
老北京涮羊肉火锅
要说涮羊肉,还属老北京铜锅最地道。黄铜锅、木炭,几盘小菜,这就是北京最地道的冬味。正宗的老北京涮肉,锅底讲究“清汤”二字。一锅清水,几片姜,几段葱段,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羊肉细薄如纸,在滚汤中左右涮两下,沾着调好的麻酱底料,吃上一口,暖到心窝。
东北酸菜白肉火锅
做酸菜白肉火锅,五花肉一定要选带皮且肥瘦匀称的,肉皮朝下烤至焦黄,煮熟后晾凉切成又宽又透的大薄片,水淋淋的酸菜切成细丝,捏去水分与白肉一锅同煮。油脂与酸香交融的刹那,整个东北的冬日记忆,就都在碗中了。
云南野生菌火锅
在云南野生菌火锅里,不要香菇、金针菇一类的“大众款”,有鸡枞菌、牛肝菌、青头菌、奶浆菌、黄丝菌这样的季节限定,才能“鲜上加鲜”。鸡枞鲜甜,牛肝菌肥厚,羊肚菌脆口,竹荪清爽……配上浓郁动人的土鸡汤,真是吃得人欲罢不能,难怪云南人都那么“嗜菌如命”。
贵州酸汤鱼火锅
一锅汤,一条鱼,传承百年的古法,让它成为了黔味的名片。堪称灵魂的酸汤汤底,配上新鲜番茄、辣椒、木姜子、黄豆芽,香气四溢,味蕾全开。喝完汤就该对鱼肉下手了,在苗家习俗里,多吃鱼也是年年有余的好意头。被汤汁浸润得十足酸爽的雪白鱼肉,只想快点塞进嘴里,感受那份鲜活。
监制/胡翼 宋雪
制图/王静
来源: 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