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6日的3·15晚会上,江西南昌的多家汉堡王餐厅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偷工减料,让这个快餐界的大佬成为焦点。被曝光1个小时后,汉堡王中国发声明紧急致歉,称涉事餐厅隶属于同一家加盟商,将对餐厅进行停业整顿调查。同时,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迅速对汉堡王餐厅进行检查。
对于汉堡王的道歉,消费者并不买账,而是认为其在“甩锅”加盟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连锁快餐品牌,汉堡王目前已在国内开设1300家餐厅,其中加盟店270家,约占两成。
根据汉堡王2018年提出的3年千店规划,预计2021年底要达到2000家店。在业内看来,此次加盟店使用过期食材被曝光,反映出汉堡王在加盟管理及门店运营等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加上汉堡王的中高端定位且专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规划,对门店选址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制约,千店目标或将受阻。
被曝光门店曾称总部也知情
此次被曝光的汉堡王涉及南昌3家门店,即汉堡王红谷滩天虹店、红谷滩铜锣湾广场店、王府井购物中心店,均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包含过期面包、鸡腿排、鸡块等产品,且有门店对食材的生产标签进行恶意篡改,以继续出售。而在汉堡王红谷滩天虹店,有工作人员在制作汉堡时偷工减料,少放西红柿及芝士片等食材。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工作人员的言辞之中透露出汉堡王管理存在漏洞。根据一家涉事门店店长的说法:“总部也知道,人家都是从基层做起,当店长当了多少年了。”7月16日21时,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及美团外卖、饿了么均无法查询到上述涉事餐厅,已紧急下架。
针对此事,汉堡王中国当晚紧急发表声明道歉,立即成立工作组并对这些餐厅进行停业整顿调查。根据汉堡王中国的说法,被曝光的南昌这些餐厅隶属于同一家加盟商,餐厅行为与“顾客为王”企业宗旨严重背离,是管理的失误。
在汉堡王中国道歉声明的微博评论区,新京报记者看到,针对门店员工在报道中提到的“总部知情”,消费者也希望汉堡王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汉堡王如何管控加盟商,涉事加盟商如何处理以及最新进展,7月17日,新京报记者联系汉堡王相关负责人,尚未获得回应。
南昌汉堡王到底是哪家加盟商呢?南昌市市场监管局微博7月17日的通报显示:经查明南昌汉堡王隶属于同一加盟商,《食品经营许可证》标注的企业名称为南昌市鑫凯餐饮有限公司,其在南昌市共有6家门店,执法部门对其中被曝光的3家门店立案调查。
查询天眼查显示,南昌鑫凯餐饮成立于2015年6月,注册资本500万元,有两大股东张修菊、彭凯,其中彭凯是南昌鑫凯的执行董事、总经理。
此事发生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监管部门立即对汉堡王在当地的餐厅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否存在使用过期食品、食品原料储存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篡改食品标签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媒体报道,杭州有43家门店未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但个别汉堡王存在滤水滤芯记录时间错误等问题,汉堡王杭州总部因此被行政约谈。
加盟占两成,总部对加盟商管控难
资料显示,汉堡王是全球连锁西式快餐品牌,2005年进入中国。根据今年7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调查报告,汉堡王共有1300家门店,其中加盟店270家,加盟店约占20%,比例并不算高。
长期以来,加盟是连锁餐饮企业实现扩张的重要方式,但餐饮企业链条长,涉及人员众多,面临着食品安全挑战。同时,相对于品牌本身,加盟店更追求投资回报的短期利益,如何做到合理有效管控,成为品牌方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汉堡王中国官网上,有设置专门的加盟页面供意向加盟商参考。其中,对加盟商的要求包含对品牌有强烈认同感、具备一定财务条件,无犯罪及破产记录、在商业地产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且投资目标为中长期。至于加盟费用及总部提供的扶持和管控等具体的细节问题,该页面并未显示。
汉堡王总部对门店也是有严格管控要求的,还规定中国各大区品控交叉飞行检查,检查人员独立工作等。从3·15曝光来看,汉堡王对待用的熟食要求放在食品安全柜中,柜中每个格子设有绿灯和红灯,绿灯代表食品可以出售,一旦跳转成为红灯,便意味着食材要废弃,门店工作人员深谙此规定,而是在执行方面出了纰漏,甚至明知故犯,手动将跳转的红灯调成绿灯。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加盟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已屡见不鲜,有企业称品牌方想挣品牌长远的钱,而部分加盟商只想借品牌短期势能挣快钱。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营还是加盟,是连锁经营的战略选择,要想快速扩张规模,加盟是很好的选择;直营模式对门店的管控能力更强,对门店食品安全的管理相对而言更容易执行。
文志宏认为,不止是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也开放了加盟,后两者采用的是把步入正轨后的成熟门店转让给加盟商,而汉堡王让加盟商开新店,从零开始,店址也由加盟商自己选择,这会造成总部对加盟商的控制不强,带来较多问题。
内忧外患千店计划或遇阻
汉堡王2005年在上海静安寺开设第一家餐厅时,肯德基彼时已在国内市场开了3500家店,麦当劳也有1400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初来乍到的汉堡王发展并不顺利,直到2012年仍仅有几十家门店。
转机发生在2012年。汉堡王全球最大加盟商土耳其TFI集团当年向汉堡王注资,成为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方。此后,汉堡王在中国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且不断扩张门店。汉堡王中国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底,共在国内140多个城市开设了130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年底,在汉堡王上海青浦合生新天地餐厅开业时,汉堡王中国宣布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同时还宣布了3年千店计划,即3年内要在中国再开1000家门店。也就是说,2021年底,汉堡王要突破2000家餐厅。
新京报记者推算发现,汉堡王去年开设了300家门店,几乎每1.2天就要开一家新店。而要在2021年实现该目标,则意味着2020、2021两年要开设700家门店,几乎每天要新开一家店。
从整个西式快餐市场来看,汉堡王要完成这一目标也面临一定难度。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三大西式快餐品牌,汉堡王定价更高,走的是中高端定位,且其主要布局一二线市场,选址在商场、商业街等附近,主要面向年轻白领消费群体。不过,目前一二线城市快餐市场已相对饱和,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品牌下沉,发力三四线城市。以麦当劳为例,被中信、凯雷收购之后明确表示要下沉三四线市场,至2022年底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要达到45%。这也意味着,一线城市优质的门店点位有限,汉堡王开店选址也将受限。
仅从门店来看,目前肯德基已超过6600家,麦当劳也已达到3300家,主攻三四线城市的德克士也有超2000家门店,汉堡王优势并不明显。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受到严重冲击,快速扩张对资本的要求也会更高,加上此次3·15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也会出现品牌信任危机。这些因素在业内看来,都可能影响汉堡王千店计划的实现。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杨许丽
oCo都可加盟费明细一览表!CoCo都可总投资10-30万!
CoCo都可以全球化的采购,网罗国际物料,提供各地原物料,让茶饮有好的质量呈现给顾客。开一家20平米的CoCo奶茶店,他们的要求必须在客流量非常大的地方
1、coco加盟店铺租金:价格取决于所在地段及面积,合同签订时间等。并不是好的地段一定有好的营业额,投资者可结合当地消费群体的饮食偏好考虑。
2、coco加盟装修费用:取决于所需要的档次和风格,及所用材料等。可结合地址进行定位,符合宽敞明亮的特点。厨房装修应以卫生为主,污水排放功能考虑。同时可以向租凭方了解店铺消防、进行合理布局。
3、coco加盟设备费用:包括厨房和前台餐厅所需设备。设备需符合安全使用标准,厨房设备价格麦吉从市场报价获取,购买时若是成批购买则还可获得优惠。
4、coco加盟餐具费用:和餐厅装修环境和主题合理搭配,根据翻台率和餐桌数量进行统计。
5、coco加盟劳动力成本费用:取决于餐厅的规模和人员分配等情况。可按不同人员的工资标准乘以人数来估算。各类人员的工资水平,在各劳动力市场都有平均工资标准可供参考。
6、coco加盟原材料储备费用:储备预算根据菜谱来推算,可稍微多算,缺什么补什么。
7、coco加盟固定开支预算费用:包括水、电、煤气、电话费和相关的管理费用。CoCo都可加盟申请流程
第一步:了解品牌
?
在决定加盟之前,你需要对CoCo都可品牌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线下门店等渠道,了解其品牌理念、产品特色、市场竞争力等信息。
?
第二步:填写申请表格
?
在网站上,你可以找到加盟申请表格。填写表格时,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经验背景、财务状况等。这些信息将帮助CoCo都可评估你的资质和合作潜力。
?
第三步:提交申请材料
?
完成申请表格后,将其提交给总部。通常,你需要提供身份证明、个人简历、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可靠,以便加快审核进程。
?
第四步:面试和考察
?
一旦你的申请通过初步审核,总部会与你进行面试和考察。面试的目的是了解你的经营理念、商业能力和对品牌的认知。考察则是为了评估你选择的加盟店位置是否适合CoCo的发展,并了解当地市场潜力。
?
第五步:签订合同和缴纳费用
?
如果你通过面试和考察,,总部会与你签订加盟合同。合同中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盟费用、店铺装修等细节。在签订合同之前,你需要缴纳一定的加盟费用,作为加盟合作的准备金。
?
CoCo都可总体费用不高,而且这种店的品种也不少,基本的扶持和服务也都有,价格也有优惠,轻松满足投资的需求,基本店加盟生意是很好的,挣钱也轻松。同时推出了很多时尚健康的好饮品,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与支持,市场口碑非常好。#CoCo都可加盟#
前,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成为自助餐的重要客源。牛瑾 摄
最近,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王静为一件事犯了难。定期举行的朋友聚餐轮到她订地方、选餐厅,该选哪里好呢?朋友中南北方人都有,真的是众口难调。思虑再三,她决定选一家自助餐厅。“蔬菜、各种肉、水果、饮料等种类繁多,每个人可根据各自的口味,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气氛还热闹,挺好的。”王静说。打定主意后,她开始到点评类APP上查推荐、找餐厅,这才发现,如今的自助餐市场早已经重新洗牌了。
平价正起势
在人们的印象中,要想吃上一顿像样的自助餐,每位两三百元的价格总是有的。这也是王静思虑再三才选择自助餐的原因,毕竟,花费2000多元吃顿饭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还是有点心疼。所以,将目标定在自助餐上,她做好了“出血”的准备。“搜索结果和我想象得不太一样,北京一些自助火锅、自助烤肉只要百元左右,就连一些酒店的自助餐厅也是不到200元的价格。”最终,王静选定位于王府井西街5号南京大饭店1楼自助餐厅,团购价节假日每位118元。
近年来,餐饮市场迎来了大众餐饮时代。具体到自助餐这一业态,百元左右的平价自助渐渐起势。许多星级酒店也适时推出了自助团购,降低客单价;或与银行信用卡中心合作,指定日刷信用卡享5折优惠。与此相对应,反倒是高端餐饮的日子大不如前,比如曾经是高端自助餐代表、如今却麻烦缠身的金钱豹。
去年8月份,金钱豹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关店停业,推倒了金钱豹关店的“多米诺骨牌”。近日,在北京和上海仅剩的两家店面也陆续关闭,上海总部人去楼空。在此背景下,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及持有金钱豹预付卡的消费者将讨债无门。有业内人士认为,传统高端自助餐厅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环境,急需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不断变动导致经营策略不连贯,从高端到中端再到低端,是金钱豹江河日下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方橙科技大数据去年发布的《舌尖上的自助餐:中国一二线城市自助餐发展大数据报告》也说明,平价自助已成市场主流。报告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哈尔滨8座一二线城市作为数据分析对象,其中的自助餐客单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自助餐平均客单价为106元,二线城市平均客单价为72元。
那么,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自助餐厅又是如何做到平价的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助餐厅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一般单点菜的餐厅来说,自助餐厅服务员少,人力成本和由此产生的房租等费用就减少了很多。加之,自助餐厅的采购原则是只挑对的不挑贵的。比如,选用三文鱼背部的肉,而不是最好吃、价格却要贵上好几倍的鱼腩肉,以此降低成本。“当然,有些自助餐厅打起食材的歪主意,以假乱真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行业自身加强自律。”
在一家自助餐厅,厨师将新出炉的牛排摆上台面。牛瑾 摄
特色求突围
家住天津河西区的李来珍通过晨练结识了一群谈得来的朋友,晨练结束后,她们时常组团去吃个饭,最近一次就是在位于滨江道的欧乐时尚广场内吃的。“仅4楼就有2家自助餐厅,一家主打自助火锅,一家主打牛排比萨,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优惠。我们选了牛排,吃得特别开心。”李来珍说。
李来珍的就餐经历恰恰反映出自助餐市场近年来的另一个变化,即自助餐厅开始入驻购物中心。报告调查8座一二线城市的数据显示,比例为18.2%。这一变化又与自助餐快餐化、特色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实,自助餐市场体量并不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去年就有2176家自助餐厅。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必须有点新意,其中快餐化、特色化就是不少自助餐厅拿来闯关的新本事。
就自助餐模式来说,固定价位内无限延长的用餐时间曾经是吸引客流的优势,但也因此认为会影响购物中心其他商业形态客流,被挡在了商业地产的门外。“早几年影响不大,进不了商场,就找独立的门店,反正顾客一样会上门。现在不一样了,现代购物中心已成为一站式消费娱乐场所,其产生的聚集效应是能给自助餐厅带来客流的。”一位自助餐厅加盟商说,所以,不少自助餐厅开始规定用餐时间,正在融入快餐属性。李来珍和她的朋友们最终选择的那家主打牛排自助餐厅,就有用餐2小时的限制。此外,一些连锁快餐品牌也纷纷试水自助餐模式,肯德基在美国和日本开了多家自助餐模式的餐厅,只是不知何时会落地中国市场。
就自助餐模式来说,与生俱来的丰富出品曾经是吸引客流的优势,但也因此失去了特色。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餐饮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变为“吃得好”,愈发注重特色。尤其是作为当下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们,他们更青睐简单、个性、好玩的消费体验,这些需求是产品同质化、注重大而全的传统自助模式难以满足的。于是,一些自助餐厅开始主打某一品类,比如海鲜火锅、秘制牛排,用来追求更精准的定位、更集中的客群、更专业的出品,显示着迎合消费者的诚意。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能否做到品牌细分定位依然是对自助餐市场的考验。
“剩宴”仍需防
虽说吃自助“扶着墙进,扶着墙出”的描述当下看来有些夸张,毕竟,百姓的消费习惯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但“别亏本”的心态还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食物浪费。
近日,在天津一家温泉会所的自助餐厅里,记者看到,白灼大虾取餐处有人装了满满一盘子大虾,往餐桌端的时候,还要小心放在上面的不要滑落才行。在某个就餐位上,带着4岁女儿来消费的李女士面前,也已经堆放了不少餐盘,每个餐盘中都有吃剩下的食物。“总觉得钱已经交了,不能吃亏,没想到拿多了,实在吃不下了。”李女士有些尴尬地说。
有数据显示,相比于其他业态的餐饮业,多30%至40%的浪费是自助餐难以规避的盲点。至于其中的原因,李女士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顾客都表示,吃自助餐就怕吃不回本,所以几乎每道菜都要选一点,自己觉得好吃的,还会主动给同桌的亲戚朋友再夹一点。结果,“手大肚小”,浪费了不少。
自助餐的浪费情况让商家头疼,对商家来说,这些都是成本。于是,大多数自助餐厅都会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食物,人人有责”“少量多次,避免浪费”“浪费过多,将收取××元餐费”的提示,但实际效果有限。在天津这家温泉会所的自助餐厅里,记者看到有顾客悄悄把吃剩下的食物挪到了旁边还没有收拾的桌子上,旁边的服务员则见怪不怪,也不去制止。“怕真加收餐费,有些顾客就不来了,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该餐厅一名服务员说。
也有一些自助餐厅采用餐前收押金的方式引导顾客节约食物,效果不错。王园园供职的自助餐厅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办法,“我们向每位顾客收取20元押金,顾客结束用餐后,我们会检查浪费的食物有没有超过规定的克数,如果没有,我们就在顾客的流水单上签字,把押金退还给顾客。”王园园说,因为有押金限制,不少顾客真的会勤拿少取,即便拿多了,也会尽量吃完。
虽说商家制定的规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每一位消费者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内心深处真正形成“光盘”意识。在这方面,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 牛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