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吃火锅的确是「很香港」的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大部分古惑仔电影中,开会请客吃饭一般都是在吃火锅。围炉而食,感受每种食材的本味挥发到极致,是冬天里最幸福的事情!
网红花胶鸡汤底的鼻祖
鲜入围煮
今年入冬后便红到发紫的花胶鸡火锅,始创于「鲜入围煮」的港式火锅!将广东人最爱的靓汤作为汤底,再涮入自己喜爱的新鲜食材,食材与食材之间的精华相互交融,让吃火锅也能别有一番滋味!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cintra777)
(图片源自@simon_chunghk)
一整只鸡加入汤底,清晰可见汤里的大块花胶,真的是低调奢华!在香港吃火锅少不了点上真材实料的海鲜,鲍鱼、大蛏子、海虾一个都不能少!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jing0802_)
(图片源自@foodie_momomao)
(图片源自@cheechitychong)
鲜入围煮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43H号登打士广场2楼(港铁油麻地站 A2 出口)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6:30 - 03:00;公众假期 16:30 - 03:00;公众假期前夕 16:30 - 03:00
电话:暂缺
人均:港币 1-400
玫瑰花般的松阪猪肉
宽巷子
来自台湾的「宽巷子」,门面和装潢都有一种江湖的感觉,原来是主打川式火锅。这里的出品样样都拥有像花一般的美貌,连蔬菜盘都摆得像插花一样,让人不舍得吃掉!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taiwanwalker)
(图片源自@mylittlefaithhk)
这玫瑰松阪的摆盘的确漂亮,猪肉片摆成玫瑰花样非常逼真,每片肉都黏在一块不易散开,如此才能保持花朵的完整样貌。店员建议整朵花丢进锅中煮,猪肉口感薄嫩弹脆,就是猪颈肉常见的口感味道。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lesgourmetsnote)
(图片源自@leonlamb)
(图片源自@quanalleyhk)
宽巷子
地址:尖沙咀广东道3-27号海港城海运大厦地下OT G57号铺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2:00 - 15:00,17:30 - 22:15
电话:+852 3188 2840
人均:港币 1-400
美景+美酒火锅
酒锅
「酒锅」顾名思义以酒入锅,上了火锅后服务员把酒倒入锅,瞬间升腾起火焰,这样更好吃?的确!火锅汤底里会弥漫着一股酒的芳香,增添了不少风味!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hk_jp_st)
(图片源自@hk_jp_st)
最近还新出了汤底:佛跳墙锅,汤底运用十多种上盛材料,包括金华火腿、素翅、鲍鱼、花菰、于贝、海参、花胶和鸡,加上十个钟精心烹调而成,非常足料!加上店内多款有颜有味的食材,真的超满足!
(图片源自@taste.n.tell)
(图片源自@foodie_beepbaps)
(图片源自@hannahhuangblog)
酒锅
地址:尖沙咀天文台道8号2楼1号铺(港铁尖沙咀/尖东站 P3 出口, 步行约7分钟)
铜锣湾登龙街18号V Point 27楼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四 12:00 - 15:00,18:00 - 23:45,00:00 - 01:00;星期五至六 12:00 - 15:00,18:00 - 23:45,00:00 - 02:00;星期日 12:00 - 15:00,18:00 - 23:45,00:00 - 01:00;公众假期 12:00 - 15:00,18:00 - 23:45,00:00 - 01:00;公众假期前夕 12:00 - 15:00,18:00 - 23:45,00:00 - 02:00
电话:+852 2321 9038
人均:港币 1-40
麻辣火锅甜品竟有惊喜
云长小龙坎老火锅
陈柏宇有份在香港开的「云长小龙坎老火锅」确实很人气,不仅因为其明星效应,还有这里的火锅品质有保证,一直都保持水准!火锅底料能保持四川火锅的麻辣口味,但又迎合了香港人口味进行改良!
(图片源自@chiukingho)
(图片源自@foodie_beepbaps)
很有特色的是梅菜猪肉丸,充满港式风味,但又融合了川式口味!一间火锅店竟然有这么岀色的甜品,惊喜!红糖粑粑外面炸得非常香脆,内里软绵香糯,沾上红糖浆,滋味无比。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ytoshare)
(图片源自@ytoshare)
(图片源自@foodie_beepbaps)
云长小龙坎老火锅
地址:铜锣湾记利佐治街1号金百利广场7楼R3室(港铁铜锣湾站 E 出口, 步行约1分钟)
尖沙咀金巴利道28号君怡酒店1楼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2:00 - 23:45
电话:+852 2761 3300
人均:港币 1-400
必吃手工三宝滑
十下
走进铜锣湾这家「十下」火锅店,八十年代家居陈设、摺凳、地砖,充满老香港的味道,非常吸睛。在这里听着怀旧广东歌配上火曈花胶鱼肚鸡汤特別有情调。汤底里大块花胶和鸡块,花胶很软糯,鸡肉肉质滑嫩,只喝这锅汤已经值回票价!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suppahk)
(图片源自@2lingfoodstagram)
火锅中最有特色的是「十下三宝滑」,马蹄牛根滑、腊肠鱼滑、咸蛋虾滑,馅料配搭有特色。口感新鲜弹牙,一定要点来吃!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foodie_beepbaps)
(图片源自@foodie_beepbaps)
(图片源自@oscartse_hk)
十下
地址:铜锣湾登龙街28号永光中心2楼(港铁铜锣湾站 B 出口, 步行约3分钟)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2:30 - 16:00,17:30 - 00:30
电话:+852 3520 4111
人均:港币 1-200
地道火锅大排档
协盛大排档
天气冻冰冰,最适合来北角吃排档火锅!这里没有吸睛的摆盘和网红美食,只有接地气的各式大份新鲜食材!你能在大排档气氛中和三五知己一起吃火锅,必吃这里的手切牛肉,根据部位的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质感!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adrianlo_lo)
(图片源自@jv_hk)
这里的肉类、蔬菜和海鲜都超新鲜,推荐手打虾滑、墨鱼滑,真材实料、鲜甜爽口;在这里吃火锅喝啤酒,真的好有气氛!
(图片源自@yogawithevaaa)
(图片源自@muichelin)
(图片源自@bethany912)
协盛大排档
地址:北角炮台山电气道130号地下(港铁天后站 A2 出口, 步行约4分钟)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1:00 - 23:00
电话:+852 2571 2222
人均:港币 1-200
新鲜鱼档海鲜打火锅
阿肥火锅
位于尖沙咀的阿肥火锅以怀旧作为主题,充满旧屋邨风味,阿肥火锅店内设小型鱼档,展示新鲜海鲜;主打多款保健、滋补汤底,更有炖汤,客人可先饮汤,后吃火锅;吸引客人打卡之余,食物亦有一定水准。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foodie.on.cat.foot)
(图片源自@moon_usako)
阿肥火锅餐牌选择丰富,汤底有接近二十款,滋补汤底有花胶鸡汤、冬瓜盅、胡椒猪肚鸡等港式汤底。加上店内鲜活的生蚝、象拔蚌、大虾等,整个锅底鲜美指数爆灯!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moon_usako)
(图片源自@heihei32)
(图片源自@moon_usako)
阿肥火锅
地址:尖沙咀漆咸道南53-55号嘉芙中心地牢(港铁尖沙咀/尖东站 P3 出口, 步行约3分钟)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7:30 - 01:00
电话:+852 2328 7181
人均:港币 1-400
超惹味沙爹火锅
方荣记沙嗲牛肉专家
重口味人士的最爱一定是这个沙爹火锅,八叔不止推过一次!无论什么食材在「方荣记」的秘制沙爹锅中涮两涮,都能变成神级美味,惹味十足!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eyringyu)
(图片源自@zhouzhou925)
必点的入味美食:脆响铃、炸鱼皮、公仔面!吸收了沙爹味道后的食材,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 class="pgc-img">>(图片源自@zhouzhou925)
(图片源自@winnie_tse07)
(图片源自@hkfoodiesbite)
方荣记沙嗲牛肉专家
地址:九龙城侯王道85-87号地下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 11:30 - 00:30
电话:+852 2382 1788
人均:港币 1-400
粥水加龙虾、螃蟹豪华版火锅
阿爷粥品手工涮涮锅
>半海大澳”作为全广州数一数二的顶级港式火锅店,人均消费800+到底有什么特别?
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日式、台式、川式各种火锅在广州都有一席之地,不过在我看来港式火锅最匹配广东人的胃!这家坐落在广州珠江新城的igc天汇广场西南门马路对面的“半海大澳”自创立以来就圈粉无数,2020年更是位列广州地标美食榜单“广州海鲜火锅TOP1”,妥妥的网红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关于装修:半海设计的海洋风格
从外面就能感受到它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广州天河CBD商圈中脱颖而出,餐厅的颜值绝对不能低!以大海为主题、以轻奢为表现形式的装修风格将大海的元素和优雅的材质完美融合。天花是深邃的海蓝投射在灵动的海浪波纹,而优雅的黄铜与大理石赋予了食客高级轻奢的体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关于服务:细致贴心到极致
从洗手液和涑口水的品牌配置就不难看出店家很会宠溺客户呢!每桌一对一服务的管家式礼遇绝对是让人感觉心情愉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必须疯狂打call的轻奢海鲜火锅
黑松露锅底:黑松露被称为“厨房里的黑钻石”会散发出独特的鲜美味,作为火锅汤底不仅不会变淡,还会越渐浓郁。
顶级牛肉拼盘:大大块的牛肉粒雪花纹路十分清晰,雪花牛肉片肥瘦比例刚刚好,牛肉味很浓且口感软嫩,好吃到停不下来!
< class="pgc-img">>潮汕黄牛肉:肥瘦比例刚刚好,在口腔里四溢,妙不可言!
< class="pgc-img">>刺身拼盘:加拿大进口的深海大带子入口鲜嫩且丝丝清甜;北极贝肉质丰厚且富有弹性。
< class="pgc-img">>黑松露和牛饺:矜贵的黑松露和最高级别的澳洲和牛带来满满的奢侈感。
< class="pgc-img">>推荐理由
鲜活海鲜+名贵食材锅底+星级服务+奢雅环境+尊享包厢,“半海大澳”是妥妥的既有“颜值”又有“实力”!最合适在这里宴请贵宾或者约会啦!
文转自作者 | 范庭略
< class="pgc-img">>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没看过TVB黄金档港剧,也不熟悉黑衣墨镜的赌神,更未曾经历录像厅的武侠教育。随着他们登场,港式茶餐厅的金字招牌开始褪色。
港味的复苏是伴随着王家卫和许鞍华的电影逐渐建立起来的,那种文艺而时髦的印象也伴随着郑少秋这样的港岛时代剧而深深留在八零后消费者年少的心中。港式茶餐厅食物的呈现则是各种菠萝油、丝袜奶茶、肥叉烧、双拼饭以及周星驰在电影《食神》里面的黯然销魂饭。当一家吃了十几年的港式茶餐厅的菜单上面出现了水煮鱼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有的时候惆怅的出现,是与时俱进的,也是此消彼长的。
长乐路的新旺茶餐厅应该是这座城市对于港味最有记忆的食肆吧!十多年前的深夜里,你可以看到穿着晚礼服的靳羽西女士躲在离你不远的角落里面低着头优雅地吃着云吞面,熟悉的朋友知道她当时就住在老锦江的公寓里面,那种餐厅里面的明星面孔给人一种往来无白丁的纽约曼哈顿的街拍场景。而彼时的高晓松还没有做脱口秀节目,偶然见到他出现在新旺,大声对一桌子的朋友说咱们哥几个现在叫辆的士直接杀到杭州看日出吧!文艺青年的夜生活总是那么让人热血沸腾,而彼时的杭州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青年的延安,无数媒体同仁熙熙攘攘接踵而至。后来新旺也开了很多的分店,甚至开出了升级版港丽茶餐厅。想起香港那家也叫港丽的五星级酒店进入大陆之后,摇身变成了康莱德酒店,不知道这二者之间在商标注册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关联。
长乐路这家餐厅并没有像其他的传统港式茶餐厅在入口处有一个灯火通明的烧腊档,寸土寸金的临街位置都留给了百无聊赖对视无语喝奶茶的恋人们。绿色和黄色的大众强生出租车就停在对面加油站前的马路上,司机们站在车外抽着香烟,他们在等着收工。那是网约车冲击波来临之前的最后荣光时刻。一车车的客人从各个夜生活的据点里面撤出来,最热闹的Park 97其实距离这里也不到一公里的车程。夜生活的最后一站都留给了新旺,粥粉面的碳水化合物最能抚慰灌了一晚上黄汤的肠胃,要咸,要辣,要够味,要有些汤汤水水,这样的强攻之下,迟钝的舌头才会打开味蕾。
卖香烟的流通摊贩和卖花的小姑娘因为店里的人来人往而变得忙碌不堪,他们都属于这条窄窄的长乐路上的凌晨一两点风景。那家以底层市民心态看待上流社会生活的上只角餐厅还没有出现之前,新旺茶餐厅和隔壁的避风塘都以香港美食为定位在这块被称为巨富长的核心地段街道上存在了20年以上。那时候翠华还没有出现在新乐路富民路和东湖路的三角地带,这家在香港上市编号1314的茶餐厅进入上海没多久,就花了六七千万在上海市郊建立了中央厨房,显然也是看好这个繁荣的餐饮市场。
当然还有思南路上的查餐厅。开业的时候人们惊讶于他们用LED电视屏幕做成手写黑板的阔气。其实随着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在全中国写字楼的电梯间里面装了那么多的广告屏幕,LED早就不是一种贵价货了。据说开这家茶餐厅的老板有香港电影美指的专业背景,所以在餐厅的设计上面特别懂得如何渲染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气氛。不过各种必须接受拼桌以及各种在香港习以为常而在上海被认为稀奇古怪的要求,都在逐步教育着本地消费者。据说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每每餐厅遇到争执的时候,店家就拉闸关店报警。这样硬气的做法多年以后仍被食客们难以忘怀,因为在他们眼里餐饮行业怎么可以如此不讲人情世故,可以如此不去适应这个市场,以至于这家餐厅一直都是一个面对社交媒体如何不妥协的鲜活案例。某年一次点评网的投诉,导致几万人在这家餐厅下面留言恶评,直接将四星活活打成了一星。但是那段时间当我路过这家茶餐厅的时候,门口依旧排着长队。当时就感觉蜂拥而至跑到美食点评留言的水军,和跑到这里来吃饭的食客都活在平行世界里面,他们互不打扰。对于他们的食物至今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让我这么多年可以记住的就是这样一个硬颈的香港人形象,他们可能是这个繁华大都市里面最市井最江湖的一群人,也可能是港片里面带着一股子拼劲在公共屋村长大的路人甲,他们和卡拉OK里面唱《爱拼才会赢》的台湾同胞的确很不一样。
想到港式茶餐厅里面各种的出前一丁方便面,各种的火腿,以及各种的煎蛋,还有每天不同款式的例汤,都是朴实无华的平民食物。到了后来满城都开始流行花胶鸡汤火锅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现在的港式火锅都如此奢华阔绰了,燕鲍翅肚东星斑各种高级食材共冶一炉的大茶饭,真的让人产生了一种共同富裕的幻觉。茂名南路进贤路拐角处的楼上火锅,一夜之间成了上海电音夜场各种富二代宵夜的首选之地,凌晨可以看到金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门口,火锅店门口的黑衣保安瞬间成了港片里面油尖旺的泊车小弟。后来这家餐厅又在方圆一公里之内开多了两家分店之后,实在是生意太好了!到了嘉里中心新店开业的时候,火锅店已经更名为会馆了,这样的高级餐厅路线的确不太适合强调最初的港式平民风格。而这个时候,在长乐路上开了近二十年的新旺茶餐厅已经开始最大规模的改造装修。
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宽容与局促,真是像极了香港,所以当这两个城市互称双城记的时候,真的是谁也不会看不起谁。你可以在中环的百货公司听见旁若无人的上海话,也可以在南京西路听见旁若无人的粤语大声公。连接起这两座城市的纽带应该从张爱玲的南渡北归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那些居住在“下一站是天后”的上海人的后代,可能又是另外一个迁徙人群的集体记忆。
当九零后零零后成为消费主力之后,全世界都映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一代孩子是看着《灌篮高手》和《海尔兄弟》长大的,他们没有TVB930黄金档港剧,他们也没有抹着发蜡披着大衣戴着墨镜叼着牙签的赌王隆重登场,他们更没有烟雾弥漫的录像厅对小镇青年的武侠教育。到了古惑仔都开始成群结队跑到内地参加综艺节目、开演唱会的时候,港式茶餐厅的金字招牌就开始慢慢褪去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偶像,那些墙上画满了各种港星漫画的餐厅,也依旧会在墙上钉着白底黑字的香港路牌,或者在收银处的上面贴着“食得咸鱼抵得渴”的标语,这些都已经流行了二十年餐厅特色套路,都成了互联网文化的线下版,它暗合着朋友圈拍照打卡的趣味,只是用的人太多,就开始逐渐显得没有新意了。
一个时代过去了,你地知唔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