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前夕,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索隆拜·热恩别科夫决定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6月初,我们几名驻哈萨克斯坦的中国记者由阿拉木图出发驾车前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一路有见有闻,白描录出供读者诸君一哂。
天高野阔好策马
由阿拉木图市区驱车前往比什凯克,出城是第一关。阿拉木图城老路窄车多,哪怕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也得耐着性子悠悠地开。尤其是到了出城的咽喉路段,更是堵得瓷实,点一下油门后得赶紧再跟一脚刹车,走走停停挪步向前,饱受煎熬。
一旦出得城来,便跳到了广阔的天地里。天高云闲野阔,豁然开朗、顿感畅快。
起伏跌宕的大草原上遮拦全无,宛如一张巨大的绿毯子直铺到天边。时逢六月,草原的色彩早已不再单调,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一丛一簇,姹紫嫣红,将绿毯妆点得美艳动人。与花圃里的鲜花不同,野花无修剪雕琢痕迹,美得更加纯粹,更富有勃勃生命力。不时有雄鹰掠过苍穹,偶尔来个俯冲,仿佛在向人们宣示,它才是这里的主人。
从阿拉木图到比什凯克,公路、草原、白云。 周凡博 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到无边草原,奔跑的冲动从在心里喷薄欲出。此刻,若能策马扬鞭于鲜花草丛之中,该是何等快意!我们一行中的周君去岁隆冬就曾狂野过一把,他踩着几尺厚的雪垫子狂奔撒欢,试图穿过雪原造访栖息在山麓中的人家。一路走来,我们理解了周君当时的心情,也理解了哈萨克民族性格中粗犷基因的由来。
冬季,从阿拉木图前往比什凯克途中必经的风车阵。 周凡博 摄
从阿拉木图到比什凯克240多公里,不是高速,与国内省道的路况差不多,一般单程约需5个小时。或是因记者职业之故,对新鲜事物葆有浓厚兴趣;或是如画美景的确太让人流连,我们竟足足开了6个半小时。路途忽而笔直忽而蜿蜒,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又有好友畅聊古今、八卦闲扯,此刻,若一味风驰电掣、走马观花,岂非暴殄天物?
“请给总统带好”
驱车直至哈吉边境口岸,海关检查须人车分离。于是,除了两位“司机”记者,余众都要步行入关。入关的窗口很值得玩味,共分两类:“吉尔吉斯斯坦人、哈萨克斯坦人和俄罗斯人”与“外国人”。尽管吉已独立逾25年,俄对其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尽管我们一直对此有所关注,但身临其境仍不免一时错愕。
别了雪峰绵延的阿拉套山北麓,跨过楚河,就到了吉尔吉斯斯坦。
2017年《国家地理》杂志将吉列为最值得前往的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苏联时期与克里米亚半岛齐名的疗养胜地——有“吉尔吉斯斯坦明珠”之称的伊塞克湖,也就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热海”,伊塞克湖在吉尔吉斯语中是“热湖”之意。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又将其称为“大清池”。
我们看到有不少来吉旅游的欧美背包客。英语在中亚并不十分普及,吉边检人员的水平也就勉强就“因何而来”“签证类型”“抬头看摄像头”等问题和对方对几个来回。有提前做了功课的,知道此地英语交流多有障碍,不待边检人员发问就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看就是软件直译出来的俄语短句“我的护照入吉免签”。
轮到我们了,边检人员问:“你这个是公务护照么?”
“是的。”
“所以你来我们国家是免签的吧?”
“是的。”
“你来干啥?”
“采访热恩别科夫先生。”
“啊,我知道,那是我们的总统。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你可以过关了。”
出关之后,路边挤满了售卖马奶子、水果、蜂蜜等中亚土仪的摊位。价格倒也亲民,但我们中有人曾被路边食物引发急性肠炎,所以不敢冒险。此外,与哈萨克斯坦的那侧一样,出关处盘踞着一大群出租车司机、带路人,招揽生意时俄英混杂。附近的建筑老旧简易,街边有乞丐,他们与世无争的懒散表情与周围此起彼伏的嘈杂叫卖不大协调。稍可让人驻足一观的是路边的一个小池塘,水面平和如镜。岸边芦苇丛生,间有几棵不高的窜天杨,叶子碧绿油亮,“野”味十足。
哈吉海关附近,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小池塘。 沧溟 摄
中餐馆在吉的中国人
再走不足一个小时就到了比什凯克,把东西往酒店一扔赶紧觅食果腹。所幸的是,与阿拉木图相比,比什凯克的中餐馆十分之多,既有快餐小店,也有饭庄酒楼;既能买到秘制肘子,也能吃到口味颇为正宗的火锅。更大胆一点说,大概在整个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中餐都是最好的。
中餐既多且好,意味当地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吃中餐的中国人。这其中,企业员工大概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采访吉总统前夕,吉总统办公厅组织我们走访了两家对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合资企业。一家是吉中合资萨硫特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生产民用炸药为主。随行的吉外交部官员说,吉非常重视这家企业的生产情况,因为其产品填补了吉国内空白,摆脱了对俄罗斯的进口依赖。
在萨硫特公司做翻译的扎哈热情又爽朗,他今年26岁,曾在中国华南师范大学学过两年汉语。现在,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告诉记者,“这里不适合姑娘们工作。”的确,出于生产安全的考虑,厂区建在了距比什凯克约130公里的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山区气候恶劣,当地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企业员工们就地开荒,在厂区的沙土地种植苜蓿、油葵等蔬菜和作物。既丰富了餐桌,又稍解思乡之愁。
走访的第二家企业是奥同克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负责开采吉尔吉斯斯坦第三大金矿,目前拥有员工986人,其中58人为中方员工。据公司副总经理温亚峰介绍,合作开发奥同克金矿是中吉两国间最大的合作项目,总投资2.76亿美元。公司每生产1盎司黄金向吉方交纳7.5美元社会基金。公司运营3年间,已累计支付社会基金400多万美元,用于修缮矿区附近市镇的学校和医院,关爱孤寡老人和助学。
夕阳映衬下的废水净化和再利用坑,金矿污水通过处理后可循环再利用。 努尔布特 摄
温亚峰说,中方刚接手金矿时,当地群众对中国投资者的态度并不友好,向中国人扔石头的事儿并不罕见,是对社区的持续回馈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中国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如今此类事情已经销声匿迹。
“血热”和发展
连续数天出差,我们的五脏庙已经不起肥甘厚味的折腾。所以比什凯克的中餐厅虽有几十家之多,但几天下来,最令我们的肠胃感到舒服的还是那碗地道的兰州拉面和那盘韭菜鸡蛋素饺子。这家面馆开在比什凯克市中心区,价格十分亲民。老板是位爽利的东北大姐,在吉打拼已有十余年,谈起当年的一幕幕绘声绘色。
常有哈萨克人说,吉尔吉斯人“血热”,有些像阿富汗人,颇富山民习性,沾火就着,一言不合就上街示威。自苏联解体以来,吉尔吉斯成为中亚五国推行“民主化”最为激进的国家。
然而,经济乏力和腐败足以打烂所谓的民主金字招牌。民主许以的美好愿景不能浇灭吉民众的心头之火。若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民众大概仍会希冀通过走上街头闹出一个“更好的明天”。
但游行似乎并未解决发展问题。我们当中最早有2007年来过比什凯克的,与彼时相比,11年来城市面貌不曾大变。首都尚且如此,大概可以想象整个国家的情形。较发展经济而言,这里的人们似乎对政治更感兴趣,听证、提案、聚会、游行,从街头到议会,各种政策就在这种撕扯和摇摆中一变再变。
比什凯克夜景。 努尔布特 摄
中国在吉投资也常遭遇这类问题。这次在采访吉总统时,他强调未来要加强保护中国投资。但说易行难,党派斗争、官员贪腐、民粹主义等问题积重难返。
实际上,此次的采访亦多逢变故,亲身体会了一把“吉尔吉斯效率”。先是说在5月底,我们一众记者在比什凯克枯等数天后又被告知定在了6月初。采访的形式也迟迟敲不定,采访前一天又临时删减记者名单。采访结束后所有的人都已筋疲力尽,只想写完稿子睡个好觉。无论是“明月天山”,还是“苍茫云海”,都已全然不能让我们的神经兴奋起来。
次日一早便收拾行李返程出发,出了比什凯克城也就个把小时就到了海关边检。过了关,天开始下起蒙蒙小雨。“带雨云遮一半山”,在水汽氤氲出的柔雾中远处层峦如黛。雨中竟还有少年在牧马,山麓中若隐若现的灯光可是他的家?
山风习习,让人觉得有些冷了。关了车窗,打开加热座椅,把音乐的分贝拧到高得让人兴奋。驾轻车而就熟路,沿着来路往回奔,很快就回到了拥挤的阿拉木图。
(作者系中国媒体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章来自站内值友 季小白
楼主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上大学加上工作在成都总共待了七八年的时间,一年多前才被调到上海工作,其中最割舍不下的除了成都的朋友,就是那些火锅、川菜、串串、钵钵鸡、冷锅鱼、锅盔、肥肠粉……了(其实最割舍不下的还是美食,哈哈哈)。
每每跟现在的同事们聊起四川的美食,那都是眉飞色舞、意犹未尽,恨不得马上买机票回去吃它个遍(吃货属性暴露无遗 )!
< class="pgc-img">>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那些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尤其是大夏天转三四趟车、来回三四个小时也要去吃的美味。下次你去成都,我也强烈推荐你去尝一下,虽然它们的距离都不算近,但现在成都的地铁四通八达,去哪儿都挺方便。
(由于本人手上照片不多,以下部分图片来自大众点评,侵删)
1.天佑祥万春老卤
万春卤菜是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周家和李家的私家技术配方,以其独特的卤菜风味而广为流传,是川卤中“黄卤”的代表,而今万春卤菜几乎都出自李家周家几弟兄及其徒子徒孙之手。
< class="pgc-img">>万春卤菜是温江非常有名的美食名片,走在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温江这边很多万春老卤店,天佑祥这家是人气最高资格最老的,还上过成都电视台美食频道。
它家卤菜种类很多,每样都好吃,其中卤肥肠是招牌,色泽鲜亮,浓香软糯,入口回甜,上菜之前还要在卤水里焯一下,一口下去,油脂饱满又嚼劲十足,味道巴适得板。不过千万别去晚了,晚了就没有了。
< class="pgc-img">>猪蹄猪尾巴都卤得非常入味,咸甜适中,老少皆宜。素菜也不错,藕片脆脆的,另外我每次一定要吃的就是凉面,咸辣带点甜,味道很赞。
< class="pgc-img">>地址:温江区天香后街天乡宾馆旁(近春江路)
2.汪记锅盔
有次在温江逛街,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片人,走近一看才知道大家都在这家不起眼的锅盔店排队,心想什么样的锅盔这么好吃,就买了一个试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class="pgc-img">>后来得知这家锅盔在温江名声超级大,很多时候去都要排队。门面在文庙街,店面非常小,看起来不足5平米,一次通过两个人都有点困难,所以初次去的话要仔细找。
它家锅盔属于军屯锅盔,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命大将姜维率部在今四川成都彭州的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军屯”由此而得名,今天的锅魁就是当年军中干粮逐渐演变而成。
< class="pgc-img">>锅盔只有猪肉馅和牛肉馅两种口味,先一个个在锅里煎至金黄,再放到下面的烤炉里烤酥脆,一口下去酥的化渣,咬开过后外酥里软,里层有嚼劲,芝麻香、花椒香混合着肉香,满口留香。
如果光吃锅盔不尽兴,还可以搭配附近的袁记肥肠粉吃。
< class="pgc-img">>比起其他家,汪记锅盔分量非常扎实,肉末足足有两层,一个锅盔就有人的指关节那么厚,但价格却要便宜一半左右,别家卖七八块一个,它家只要4块。之前大概跟老板聊过,他在温江夜市还摆了个锅盔摊,就这两个店,一个月营业额就10万左右,可想生意多火爆。
地址:温江区赞元街84号
电话: 18981750348
3.大湾金牌万州烤鱼
来成都,不吃万州烤鱼真的是损失,而大湾金牌万州烤鱼,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万州烤鱼。
这家店挨着西南财大,离地铁站也不远,他家的招牌是金牌烤鱼,偏酸甜味,味道真是一绝,当然好吃的店人都比较多,每次去都爆挤,去晚了没得位置还要排队。
< class="pgc-img">>烤鱼外皮被烤得酥脆,里面肉质鲜美,夹一块鱼在汤汁里蘸一下,光是想想就忍不住流口水,别忘了加配菜,豆皮、苕粉、鱼腥草、土豆片、黄瓜、藕片、魔芋等等,土豆是炸过的非常好吃,上面加几根麻花,几根香菜,简直完美。
如果你不惧重口,它家的招牌烤脑花一定要尝尝,麻辣鲜香,超级入味。
< class="pgc-img">>地址:温江区南熏大道三段284号
4.川工第一漂
最初被种草是看了成都电视台的《食不可挡》栏目,这家店最开始在西华大学后门的菜市场里,小盆漂汤还卖19块的时候我就吃上了,一直到现在老板换了店面,漂汤价格涨了近一倍,它都还是我心头的最爱。
上面说的每次转三四趟车、折腾三四个小时都要去吃的,就是漂汤了(当时我住在青羊区边边上靠近温江)。
< class="pgc-img">>这家老板很任性,一到寒暑假都是要关门休息的,想吃都吃不到,有次我大夏天转了三趟车坐了一个半小时公交车,结果到了才发现没开门,我勒个心情哟!
漂汤,其实就是大杂烩,用高汤加了鸡肉、酥肉、白肉、肚条、猪舌、火腿、粉条、豆腐等一锅煮,还有各种三鲜蔬菜,搭配在一起简直太鲜美了,配上特别的蘸酱,非常下饭。
漂汤有大中小三种规格,不过人少的话一般点个小盆再点几样其他菜就足够了。
< class="pgc-img">>它家砂锅系列也很好吃,砂锅肥肠是我每次必点的,肥肠浓香软糯,土豆炖得很软很入味。灌汤乌鸡、灯影脆皮、金沙玉米也非常推荐。配上四川特有的维E,简直巴适。
< class="pgc-img">>红光总店
地址:广场路360号附2号二楼(金蓝湾对面,西华桥头二楼)
电子科大店
地址: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277号附10号
5.宫廷糕点铺
以前去文殊院逛,每次路过宫廷糕点铺都好多人排队,每个人都是一大袋子一大袋子地买,有当地人也有外地游客,于是默默种草。这家店历史很悠久了,买的时候认准蓝底白字招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它家80多种糕点琳琅满目,都比较好吃,被推荐得比较多的是拿破仑,层层奶油包裹着酥皮,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椒盐桃酥入口化渣;蛋黄酥料足馅丰富,重点价格便宜,比高档蛋糕店里的更接地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宫廷糕点铺现在已经在成都开了几家分店,不过人气最旺的还是文殊院总店。一般排队的时候就要想好买什么,店员是没有耐心让你在那慢慢选的。
这家店的分店比较多了,大家到时候可以就近搜索。
文殊院总店
地址:酱园公所街58号2栋1层56号(近文殊院)
6.马路边边麻辣烫
这家店在成都火得一塌糊涂,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了,通常晚上10点都还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前段时间看《街头美食斗士》的时候,发现韩国大叔竟然也去了这家!可想而知它名声有多响了。
< class="pgc-img">>环境主打怀旧风,里面贴满了八九十年代的壁画,让你一进去就有种回到上个世纪的感觉。
< class="pgc-img">>它家的锅底很特别,就算吃到最后,锅底也不会变咸或变苦;蘸碟用的原汤油碟,里面的芝麻花生碎特别的香,整体口味偏辣。嫩牛肉、冒脑花、冰粉、掌中宝这些都是比较推荐的,另外店里的豆浆一定不要错过,这是每天现磨现烧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同上,分店较多,来了成都就近搜索就行。
致民路总店
地址:致民路48号(地铁3号线新南门站B出口)
7.梁记肥肠粉
这家店其实我也就吃过一次,去年回成都,陪几个亲戚去逛宽窄巷子,逛累了大家就说就在附近找家店吃点东西,然后就看到了入口处这家梁记肥肠粉。
肥肠粉吃进第一口的时候,我简直有点热泪盈眶,自从到了上海就再没吃到这么正宗的肥肠粉了,不禁感觉有点委屈。
< class="pgc-img">>纵使它门店不起眼,环境比较一般--店里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夏天还是比较热,凳子和地板上有长年累积的油污。不过这都挡不住它的人气,肥肠粉软糯Q弹的,肥肠处理得很干净,汤头味道很赞,别忘了让老板再加根冒节子。
其他人点的重庆小面、红糖凉糕、葱油饼味道也很赞,现炸的糖油果子也可以尝尝。
< class="pgc-img">>宽窄巷子店
地址:长顺上街116号3号院附1号(近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东广场店
地址:宽窄巷子东广场(益民菜市楼下)(宽窄巷子东广场)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个吃货的天堂。
要说起成都乃至四川的美食,那真的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吧,大家有什么都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最后,来张自己做的川味腊肠,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