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9月21日讯(本网记者 练为泉 文/图)日前,有网友通过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三明市三元区新荣临时市场占道摊位影响商铺经营,多次反映未得到解决。
近日,东南网记者就此事来到新荣临时市场,该市场主要位于三元区城关街道康元路。记者看到,该路段除了沿街商铺,商铺前的道路两侧还均设置有货架摊位,摊位货架上以售卖果蔬、鱼肉等为主,粗略估计摊位100个。因摊位货架并排设置在道路两侧,市民若要进入沿街商铺购物,需从摊位货架间预留的过道通过。记者观察发现,一般连续三个摊位货架,预留一个过道,且摊位货架上少部分售卖的产品与商铺售卖的相同。
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沿街商铺的店主,他们均表示,临时摊位对他们的生意影响挺大的。“不仅人流量减少了,还存在一定的商品竞争。”“之前有想把店铺前的货架摊位也一起租下来,但是这样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而且一直没有申请下来。有时候还有一些流动摊贩会把通道堵住,人流量就又少了。”……
“在这里卖了3年多的商品了,目前我们的生意挺好的。”记者采访了4位货架摊位商户,其中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他和后面商铺店主很少交流。另外一位商户表示,“大家都是开门做生意,多多少少会有竞争,也是互相影响生意吧,不能说我们在前面卖,他们后面开店的人就说影响。我们下雨天就不能怎么卖东西啊,大夏天太热我们也得提前收摊,很辛苦。”还有一位商户坦言,“对后面(商铺)的人流量会有影响,我在这里开了2年,从旁边通道走的客人就很少,大部分人是不想绕路进去买东西的。”
“这个临时市场是货铺(货架摊位)商户与商铺店主共存发展和售卖物品的,目前,整个市场货铺(货架摊位)有103个。我们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之间,或者是连续有多个货架之间,都有规划过道,过道一般有1米左右。”三元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城关中队副中队长陈海告诉记者,目前临时市场货铺属于饱和状态,需要有别的货铺退出,才会有名额腾出来。
据介绍,三元区新荣临时市场是三元区为了解决部分菜农销售问题及安置该区部分流动摊点,结合该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便民临时占道市场。当初设立该市场时,已预留相关通道方便周边居民进出,在新荣临时市场前也设有城管亭,有相关城管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并不定时对流动摊贩进行劝导。
记者从三明市城管局也了解到,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政府、梅列区人民政府(原)与三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流动摊点、集贸市场周边秩序、夜市大排档及门前三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到,设立流动摊点临时安置疏导点,通过设置疏导点,对市区流动摊点进行集中管理,三元区流动摊点临时安置疏导点为:城关街道的新荣临时市场、芙蓉宾馆旁巷道。
至于有商铺店主反映生意受货铺影响一事,三元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邓享华表示,“大家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我们会配合调查,若遇到占道堆放等影响通行的占道问题,城管队员会进行解决。”此外,据介绍,三元区有计划再建设新的市场,搭建更规范的市场,让群众购物更加方便。
新荣临时市场,货铺(货架摊位)设置在道路两侧。
<>< class="pgc-img">>日有市民反映,在荔湾区桥中街坦尾地铁站出口旺地,长期存在一片大型违法建筑。这片违建绵延近2公里,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70多家商铺长期无证经营,给当地带来较为严重的消防隐患。
属地桥中街有关人士表示,他们从2013年开始,一共向现场管理方下达了八次行政指导告知书,建议其合法正规经营,但直至如今,这片临时建筑群还处于正常运营状态。
现场走访:无证餐饮店就在地铁口
广州地铁5号线,距离珠江新城站11站的的坦尾地铁站I出口,记者便见到正对面几米处就有一排店铺。这些店铺都是临时板房,一个一个间隔出来,看起来非常简陋,面积都不大,其中大部分店铺经营饮食。记者走进其中一家经营馄饨、面食的小店铺,发现里面并未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店铺老板称,他这个店铺刚开张,确实还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我们这一排店铺,都没有营业执照。”店铺老板说。记者走访多家餐饮店发现,这些店铺均未按规定在显眼处挂出营业执照。
“地铁站口的店铺,怎么会没有营业执照?”刚从一家店铺吃完东西的吴小姐知情后觉得十分震惊:“这里食品卫生怎么监管?出了问题可以找谁?我经常在这里买东西吃,没想到这么旺的店铺竟然什么证都没有。”
除了担心食品安全,更多的街坊则对这里的消防隐患感到担忧。市民李先生每天都要经过坦尾地铁站I出口,每次经过这里他都感到心惊胆战:“地铁口建这么多小商铺,又没有经过消防验收,里面的煤气瓶万一爆炸了怎么办?这么窄小的地方,人又那么多,一旦发生问题,大家怎么逃生啊?”
初略统计:近百间临时商铺绵延2公里
除了这些餐饮店铺之外,延地铁I出口两侧,还分布了大量经营二手厨具的临时商铺。这些商铺离铁路非常近,甚至有商铺直接健在铁路下面。
记者发现,这些商铺都是简易工棚临时搭建,里面摆放了冰柜、消毒柜、餐桌椅、烤箱等各种厨具,在多家店铺门口,张贴的消防警示宣传资料格外显眼。如此大片的临时建筑群坐落在铁路和地铁站附近,附近街坊担心,一旦发生消防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一家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他是今年刚到这里做生意的,店铺的铺租每个月大概四五千元。“这个冰柜九成新,市面上卖3000多,我这里2000多就可以了,但不能保修也不开发票。”店铺老板表示,这里的店铺都是这样,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全部都不能开发票。“我之前把办证的资料交给了管理处的人,说是可以办营业执照,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下文。”
而另一家店铺的老板则表示,自己的店铺已经办好了营业执照。“办个执照还不简单,几百块就搞定了。”不过在这家店铺显眼的地方,记者并未见到摆放有营业执照。
< class="pgc-img">>记者走访了十余家二手厨具店,在显眼的地方均未见到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多家店铺老板坦诚,他们并未办理工商登记、税务、消防等手续。“其实有没有执照都没关系,我们在这里做了好多年了,每个月按时交租就可以了,从来没见有人在执法。”一名店铺老板说。
记者走访后粗略统计,这片区域分布了近百间商铺,沿线长度达到了约2公里。每家商铺如果按月租4000元计算,该片建筑每月的总租金就高达40万左右。
属地街道:八次下达告知书无法阻止违建
这些临时建筑到底是谁建的呢?是不是违建呢?知情认识透露,坦尾地铁站出口靠铁路线为三茂铁路,是铁道部与广东省合资修筑的一条路网性地方铁路。2004年2月29日,因广铁集团控股的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增加了原由广铁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管辖的广三铁路,原广三铁路和三茂铁路正式合并为广茂铁路。经初步调查,根据广州市粤铁经营发展公司给出的证明,铁路红线范围内(桥中南路1号之1至23号,2号之1至27号)出租给广州市众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使用。
2018年6月30日,桥中街组织各配合单位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举报受理交办件工作协调会。经检查,坦尾地铁站废旧厨具市场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经营二手厨具店铺有76家,属无证经营。桥中街现场向管理方下达了行政指导告知书,建议其合法正规经营。
“我们从2013年开始,巡查时就发现这里开始建设一些临时建筑,当时我们就给业主方发了报告函。”这片临时建筑的属地荔湾区桥中街有关人士介绍,从五六年前开始,一直到临时建筑建到现在的规模,他们每年都会给业主方发函。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了八份告知书了,但发函的效果很有限,这一片违法建筑还是一栋一栋地建了起来。”桥中街道办有关人士无奈地说。
< class="pgc-img">>物业公司:营业执照正在办理中
7月17日,经商家指点,记者来到该物业公司在该商铺群的驻点。里面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这里的商铺并不是违建。“现在桥中南路1号和2号的商铺办理营业执照的手续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打印出来后,过去拿证就可以了。其他商铺的营业执照也正在办理中。”
记者了解到,2018年6月19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荔湾区铁路沿线和高架桥下以及其他违法建筑内商铺监管问题的批复》(穗工商个函【2018】580号),认为:对于在铁路沿线和高架桥下违章搭建建筑从事无照经营活动,不属于工商部门的监管职责;对于在铁路沿线和高架桥下,以及其他占用公共场所违章搭建违章建筑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行为,违章搭建是主要违法行为,在违章搭建内从事无照经营活动是从行为。建议提请区政府协调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据知情人士分析,这一片临时建筑按按照一般的程序很难拿到营业执照。“这里的商铺都是违法建筑,如果没有特殊的绿色通道,是不可能拿到营业执照的。”
该区域的违建应该如何处理呢?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曾专门就这片区域的违建问题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中明确,由铁路公安负责对铁路红线范围的建筑物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至于违法建设查处方面,按相关文件应由铁路部门负责铁路沿线及站场、生产作业区内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该案按照权属,属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铁路分局管辖。
荔湾区桥中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士表示,他们将继续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处理该地块违法建设问题,通报最新的治理动态。
【记者】 刘怀宇
>种情形允许商家(个体户)借道经营,夜间借道经营时间可适度延长。近期,广州城管部门印发《广州市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允许部分区域商家(个体户)临时借道经营工作方案》,对城市管理政策作出灵活调整。探索试行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允许部分区域商家(个体户)临时借道经营、深化建设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等政策。
7种情形允许部分区域商家(个体户)借道经营
记者获悉,《广州市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允许部分区域商家(个体户)临时借道经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日前正式印发,试行期为两个月。《方案》明确,要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和适度放开”“加强分类指导和共治共管”3项工作基本原则,在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以及不影响消防安全、不影响交通秩序、不污染城市环境、不侵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允许部分区域具备实施基本条件的商家(个体户)临时借道经营(《方案》中所指商家(个体户)不包含流动摊贩):
一是允许商场、超市临时借道经营;
二是允许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临时借道经营;
三是允许步行街、酒吧街临时借道经营;
四是允许沿街商铺临时借道经营;
五是允许餐饮店临时借道设置占道经营;
六是允许快递企业临时借道堆放派送包裹;
七是其他可以允许借道经营的情形。
夜间借道经营时间可适度延长
借道经营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商家类型、交通状况、居民作息等因素,对商家(个体户)实行分类分时段借道经营。对不影响交通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商场、超市、步行街、酒吧街、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餐饮店等商家(个体户)可以适当延长夜间借道经营时间。其中,为确保公共安全,对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如地铁口、公交站场、火车站)等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允许借道经营。
《方案》要求,以审慎包容态度落实普惠政策,在商家(个体户)提出借道经营的申请后,由属地街(镇)进行登记备案,并根据区域特点与商家(个体户)实际,明确借道经营的区域、场所、路段、时段及相关要求。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做好做实做细帮扶政策,属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商家(个体户)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工作,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借道经营行为,坚决避免出现“一放就乱”现象。
要定期评估借道经营工作。聚焦借道经营效果,认真听取民声民意,定期评估检讨借道经营政策,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机制、改进方法。采取优化、取消、增补等方式,对临时借道经营区域、商家(个体户)实行动态调整,使借道经营更加切合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实际。
深化建设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
据了解,根据《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管理办法》《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设置手册》,市城管部门引导流动商贩入场入室入点经营,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采取灵活的设置方式,在部分区域划定临时摆卖点,允许流动商贩在规定时段进行摆卖。目前广州市已建成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和临时摆卖点超过60个,设置摊位8400多个,惠及1.2万余人。花都区城管局针对新华市场周边流动商贩较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卫生等问题,积极主动为低收入人群想办法、谋出路,协调市场管理方拿出市场闲置的3楼,免费为流动商贩提供经营场所,得到周边居民的广泛好评。
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要更加注重保障社会运行秩序和城市运行安全,将坚持不以牺牲公众利益和城市环境为代价,正确处理好“放”“管”与“服”的关系,找到经济发展方便市民和城市治理的最佳平衡点、融合度。对借道经营商家,实行“721”工作法,寓管理于服务,加强精细化管理,重点落实好垃圾分类、油烟处理、食品安全等规定,引导其规范有序、文明守法经营,尽最大努力争取全社会的最大认同和广泛支持,坚决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
【记者】冯艳丹
【通讯员】成广聚
【作者】 冯艳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