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霸屏朋友圈
海口年轻群体立秋时节消费热
8月8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如约而至。当天,“喝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内容霸屏海口众多年轻人的朋友圈。记者在海口部分商场饮品店、街边奶茶店发现,奶茶销售火爆,顾客们有序排队点单,等候取餐,而其中大部分为大学生、上班族等年轻群体。
在海南大学南门夜市旁一家奶茶店,排队的暑期留校大学生较多。“今天是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也带一杯给舍友分享。”学生徐博赛笑着表示。当晚,位于友谊阳光城六楼的几家饮品店同样订单爆满,“从今天中午开始,点单后至少要等半个小时以上,前面还有几十杯在做。”一家饮品店老板告诉记者,当天订单是平时的数倍,不少饮品已经售罄下架了。
< class="pgc-img">>立秋当天,在友谊阳光城一家奶茶店内,众多顾客通过来购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体验仪式感带来的乐趣。记者 孙士杰 摄
记者发现,明显增多的不仅是饮品店线下排队人数,线上外卖平台销量也出现明显增长。在手机外卖平台可以看到,为满足部分抗糖爱美人群的低卡需要,部分商家在立秋前一周便推出油柑、芭乐、黄皮等冰爽低糖的水果茶;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专区,不少商家还推出满减券、无门槛劵、初秋饮品活动劵等活动。
“怪不得今天订单特别多,我看到有人在订单上备注‘送你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原来今天是立秋。”一位等待取餐的外卖小哥告诉记者,订单一多,商家出餐速度就慢了,平时半个小时能送达的订单,当晚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近年来,以时令节气为代表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火出圈”。记者发现,百度上已出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词条。如今,“时令消费热”的风潮已从正餐蔓延至茶饮行业,一杯奶茶、一份小小的仪式感,收获不少椰城年轻人的喜爱,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与以往众多热点不同的是,它不仅是一次集体打卡,同时也带动了实体消费的提升。
[来源:海口日报]
茶店,绝对是学生时代的最佳回忆。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老海口人”,你的奶茶记忆里一定少不了这家「大台北珍珠奶茶」。
他们在这里已经开了十多个年头,依旧还是印象中的那个样子。喝一口醇滑的奶茶,时间仿佛倒退回到学生时代...
90后从上学开始喝这家奶茶,7080年龄段的也跟着打卡,如今正在上学的00后们也被它的美味深深种草,可谓是全年龄都宠爱。
中学时代,经典的原味奶茶,招牌的珍珠奶茶和烧仙草,榨干了每一位小伙伴的钱包。当下课铃声响起,放学时分和小伙伴挤在奶茶店门口买奶茶的时光,也一定是那些年里最单纯快乐的小确幸。
那时候的奶茶种类不多,没有现在花里胡哨的选择,但是几块钱就能买到一整个下午的快乐。
「珍珠奶茶」
“什么是你觉得人间很值得的时刻?”
“可能是喝到这杯珍珠奶茶的时候吧”
陪伴无数学子放学时光的,一定是这杯珍珠奶茶!看着奶茶封口还是手动的封口机,随着拉杆往下,“咂”的一声奶茶就已经做好递给你,让人仿佛喝一口就能回到那些年的青涩时光。
珍珠奶茶依然是那熟悉的味道、包装,就像是遇见了久违的老朋友。吸管“嘭”地一声戳破封口发出令人愉悦的声音再猛地吸上一口珍珠奶茶,满口都是鲜奶与茶的香味,略带嚼劲的珍珠,吸一口嚼一下,实在是太满足了!
「半杯都是料的烧仙草」
学生时代最爱喝的一定是那杯烧仙草,里面整整有7种配料,新鲜熬煮的仙草冻、嚼劲十足的珍珠、饱满的红豆、增添口感的花生碎、Q弹的芋圆…一勺一勺混着奶茶喝真的非常夏天~
烧仙草作为镇店招牌,深得吃货们的芳心,每日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仙草几乎都是每日手工现做。熬制好的仙草汁处理晾冷后要等待凝固,才能成为黑亮爽滑的仙草冻。
仙草自带天然胶质感,无需额外添加食用胶,就足够Q弹甘甜,是妥妥的“天然果冻”哦~热量很低,伴有馥郁的清新味道,减肥的小仙女们可以不用担心长胖。
吸管吸上一大口,奶茶口感很是顺滑,味道不会过于甜腻,各种配料很是丰富,幸福的多巴胺充满全身,绝对是一杯入魂!
「柠檬红茶」
男童鞋们可能不喜欢甜腻的奶茶,就会点上一杯柠檬红茶。每颗柠檬现切现锤,纯手工爆锤,充分捶打出柠檬的新鲜汁液和颗颗果肉,酸味和香气瞬间释放!
猛吸一大口入喉爽到爆!和外面那些“妖艳的柠檬茶”完全不一样!柠檬红茶入口丝滑还带有回甘,确认过口感,是心动的口味,喝不习惯红茶可选绿茶做茶底,绿茶和柠檬的奇妙碰撞,口感更加清新,喝起来解渴又消暑。
谁当年没有喝过这家的珍珠奶茶,显然是和同学们格格不入的。如今,五花八门的奶茶店随处可见。这家简陋的小店很普通,也不是特别值得特意跑来打卡的网红店,但是对这家店总是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依旧可以唤醒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些回忆,毕竟它可以说是陪伴了不少学子的整个青春。
海鹏和王丹是一对90后夫妻,2018年两人来到海口,尝试干过电商,还和朋友合伙开过奶茶店,但都因种种原因没能继续……生活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拼搏的人,夫妻俩并没有气馁,2019年10月,他们第三次尝试在海口市桂林洋大学城盒子夜市开了一家水果捞店,如今每日营业额3000元左右。
“在海口创业4年,一步步走来,有心酸有收获。去年,我们贷款在海口买了房,真正安了家,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李海鹏笑着说。
一对夫妻的梦想小店
日营业额3000元左右
6月23日,临近暑假,海口市桂林洋大学城街道上,不少学子拖着行李箱在等车。17时左右,在大学城勤学路盒子夜市街道上,不少学生到夜市就餐,李海鹏夫妇的水果捞店就开在勤学路上。
记者走进店时,打印机响个不停,“吐出”长长的快递单。水果、酸奶等食材已切好,整齐地摆放在桌台前,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共20多种水果,有菠萝、杨梅、草莓、火龙果等。
不时有学生进店买水果捞,到账7.8元、到账11.9元、到账13.3元……20平方米小店,收款提示声不时响起。
“他们店的水果种类多选择多,价格也比较便宜,非常划算。”一名正在买水果捞的女学生告诉记者,她经常到店里买水果捞。
李海鹏老家在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受不了拘束的他,工作两年后果断辞职,做过外贸,后来几经辗转来到海南。当记者问及为何执着于开店时,李海鹏感慨道:当你走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了,不想再回去上班,因为已经习惯了自由,“2016年辞职创业,一路走来很辛苦,也迷茫过,不知道自己选的路对不对。”
2019年10月份,李海鹏和妻子王丹决定在桂林洋大学城盒子夜市开水果捞店。“开业那天,我既激动又忐忑,每当有人路过,我都会冲着人家喊‘水果捞了解一下’,那天卖了400元。”李海鹏告诉记者,他们的店铺位置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店里水果品种多,价格实惠,慢慢地有了不少回头客,“现在每天营业额3000元左右。”
一波三折的痛苦创业
受疫情影响停业5个月
“开店初期很辛苦,每天6点多起床,到南北水果市场选购水果。”李海鹏回忆道,那时没钱买车,都是骑电动车拉货。
“不料店才刚刚起步,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返校,便被迫停业5个月。”王丹一边配单一边说道,5个月没有收入,手里的钱一直往外“流”,心里特别难受。
“那时候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店停业了,没了收入,却还要生活,压力很大。”李海鹏告诉记者,那会开始长白头发,不断掉发,“还好疫情结束学生回来了,生意也逐渐恢复,生活也正朝着好的方向走。”
当记者问及开店的感受时,李海鹏这样回答:创业就是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但每天晚上算钱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一咏三叹的人生故事
干过电商,合伙开过奶茶店
在开水果捞店前,李海鹏夫妇做过电商,还和朋友合伙开过奶茶店。
“2018年3月份,我和妻子来到海南,当时手里只剩2万元左右,经过考虑,我们选择了做电商。”李海鹏说道。
“当时,我们花了1500元租住一间自建房,仓库、办公、吃住都在里面。刚开始没有订单,压力非常大,为了省钱舍不得打车。努力了近一年,也没能赚到钱,便放弃了。”李海鹏告诉记者,做电商需要人脉,他们拿不到更低价格的货源,失去了竞争优势。
2019年,李海鹏夫妇和朋友在海口高登西街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开店的费用基本都是朋友出,我们俩负责经营,当时连带加盟大概花了十多万元。”李海鹏称,刚开始客人比较多,一天营业额1000元-2000元,
感觉生活有了盼头,但随着奶茶在海口逐渐火起来,高登西街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开了很多家,客流量被极大分流,最终因种种原因,奶茶店没开到一年便转让了。
“算了算,开奶茶店亏了五六万元,到现在还有奶茶材料没用完。”李海鹏笑着说,在海口创业4年,一步步走来,去年贷款买了房买了车,虽然车贷、房贷每个月要还1万多元,但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趁着学生放暑假,我们也利用这段时间休息,到其他地方游玩,享受生活。”(记者 符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