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云南新闻4月18日电 在昆明南部的斗南花市,每天下午5点左右便会热闹起来,满载着鲜花的大货车、小三轮在花都路上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之间穿梭。在斗南花市,每天有近3千万枝鲜花销往全国。我国消费者购买到手,摆在家里、办公室、各大活动展会现场的鲜切花,10枝中有7枝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云南鲜花的声名也被传播得更广。曾经只在线下流转的鲜花,通过电商,完成了更广阔意义上的信息和货物的交换,一捧捧鲜花也触达到了更多消费者手中。
线上终端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让鲜切花行业迅速地发生着变化。
斗南花市康乃馨交易区满目鲜花。本文图片均由 胡弘彪 摄
老鲜花人走上一条新“花路”
斗南花市,白天属于游客,晚上是批发商和电商们的主场。花农将花田里剪下代售的花枝,按照标准分级包装,然后送到“鲜花班车”上,批发商和电商们一家家选,仔细检查这花苞有没有残损,挑出满意的样品记下编号,等待落槌后收花。
昆明花拍中心就在距离斗南花市不远处,每一个初到斗南花市的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人,都会被眼前景象震惊:成千个拍手坐在电脑前,拍卖师确定起拍价格,会场上的电子大钟显示拍卖价格,拍卖开始后,价格从高向低逐次下跌,竞买者在认为能够接受的价位上,按下竞价按钮,价高者得,这是一场“速度游戏”,整个交易过程平均下来只有4.5秒。在提货大厅里,提货车穿梭在花海仓库,即将发送到各个参与竞拍者的仓库中。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花拍现场,每一个参与拍卖的鲜花人正摩拳擦掌抢拍心仪的鲜花。
昆明花拍中心创建于2001年,是一个以花卉拍卖为主,集花卉标准制定、新品种研发推广,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承担着推动云南“云花”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实现花卉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任。
2014年,本地人王宗堂第一次来斗南花市的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和多数初来这里的人一样感到兴奋。此后,他便从学习拍花、采购开始,在慢慢接触行业后,先是做传统批发,然后开始做电商,后来在拼多多上扩充经营,扎根行业10年。电商的加持,没有辜负他的坚守,到现在,王宗堂这位老鲜花人走上了一条新“花路”。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王宗堂正在拍花。
王宗堂很少和人提起,踏入鲜花行业的他起初并不喜欢鲜花。2014年的斗南花市还都是传统批发模式,王宗堂每晚来斗南花市选花到凌晨,黑白颠倒的作息时间,让他一度想要放弃做采购。后来王宗堂还包了一块地种过两年花,但因为经验不足,最终失败了。
花农失败的经历没有让王宗堂放弃鲜花行业,反而坚定了要在采购上继续深做下去的决心。2018年王宗堂和在网上做水果的朋友,尝试在店铺中开辟鲜花品类。有着多年采购经验的王宗堂,从花市散收到中心拍卖,对经手的每一束花都尽职尽责,他的新事业也慢慢有了起色。
近些年,身处行业的王宗堂深切地感受到,在线买鲜花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鲜花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从原来的“节令化”到现在的“日常化”,电商把买花的门槛降低了,它的价位和便捷性,都促进了鲜花品类的日常化。
王宗堂在斗南花市采购鲜花。
为了触达到更多消费者,2013年,王宗堂与朋友合伙,在拼多多平台上开了一家花店。王宗堂认为,“鲜花这个东西它不是生活必需品,我加入拼多多就是想让更多人明白,你不用花那么多钱,就可以获得一份仪式感,也不用非得等到特殊节日,才能让自己享受这种快乐。”
老鲜花人王宗堂的电商之路走得颇有章法。
因其丰富的货源采购经验,再凭借拼多多平台良好的供应链体系和对鲜花电商政策上的扶持,现在王宗堂的店铺实现了进阶式的跳跃。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王宗堂的“七月七鲜花”店铺目前已经跻身平台鲜花类目top3。
在斗南花市采购,王宗堂正在仔细检查花卉品质。
闯荡鲜花江湖第十年,王宗堂现在对鲜花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于他自己而言,抓住了鲜花电商涌现的新机,完成了对人生的一次突围。对于家乡更多从业者而言,鲜花不仅提供了他们就业机会,还助力他们实现了美好生活。
花卉线上之路,让“鲜花自由”走得更轻松
鲜花电商还在飞速发展,让许多身处在行业中的人不得不正视这条赛道。
“满意,第一次感觉到花很少的钱带来的幸福感。”“鲜花新鲜,物流好,没有花损,都给我冲。”“第一次网上买花,DIY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花,同学都说特别好看……”
在王宗堂的拼多多店铺中,翻看用户评价,你会对消费者购买鲜花有新的认知。那是装点生活的热情,是年轻人新的悦己方式,是消费升级下不费力的品质生活。
王宗堂的拼多多店铺中,消费者的认可给了王宗堂鼓励和信心。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都会购买鲜花来为自己忙碌的生活增加一些浪漫和仪式感。根据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年消费者对品质鲜花、高端品种和品类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以弗洛伊德、洛神、卡布奇诺、艾莎等鲜花品种表现最为抢眼,不少店铺单一品种拼单量已超8万件;从消费群体来看,年轻人、女性人群成为鲜花线上消费主力军,对鲜花的购买节点也从节日化趋向日常化。
在王宗堂看来,电商让年轻人轻松实现“鲜花自由”,也给鲜花产业上游带去更多利好。
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鲜花是按级别进行定价拍售。基于花枝的长度、花茎的状态、花色和花型的正常度等因素将鲜切花分为AA、A、B、C、D、E等多个等级。这些年让王宗堂感触较深的是,“原来线下卖花的时期,鲜花多数是礼品属性,花店一般需要枝条长的A级的鲜花,对于枝条短的C、D级的不需要的话,就会少有人拍。每天流拍的鲜花,花农最后只能扔掉。随着电商的兴起,不同等级的货品也垂直消费分类,满足了大众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减少了花农的损失,也促使了很多花农愿意去种花。”
“鲜花自由”的背后,不缺斗南花农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故事。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有着丰富种花经验的花农们,纷纷在云南各地租地种花。截至2022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94万亩,鲜切花种植面积34万亩,产量约180亿枝,增长10.9%。
昆明斗南花拍中心成品鲜花质检区,工作人员正在为每天拍出的鲜花做准备。
昆明斗南花拍中心成品鲜花质检区,工作人员正在为每天拍出的鲜花做准备。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花拍师王俊颖介绍说:“一开始花拍中心只有2口电子大钟,现在13口大钟,将近一千个交易席位,基本上全年无休。现在花拍中心超4成花材货品都会流入线上市场。”
抓住鲜花电商新机遇
电商平台对鲜花的赋能,不仅拓展了营销渠道,同时大大降低了“鲜花人”的经营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正倒逼鲜花行业从事者不断去适应和进化,助力产业在转型发展上找到新的机会点。
当下,电商平台如何赋能云南鲜花产业再向前一步?
2023年拼多多宣布启动“农云行动”至今,持续集中投入优势资源,推动全国100个农产带更快“拼上云端”,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数字化农产带。由于云南生态环境优越、农产品众多,但由于当地缺乏电商人才、物流成本较高,电商销售半径大多局限在省内和周边地区,成为“农云行动”调研的第一站。
在斗南,花农正在采摘鲜花。
为了帮助云南鲜花走出西南、“火爆”全国,从去年开始,拼多多一方面帮助已经起步且具备良好供应链的商家,完成“从1到100”的跳跃;另一方面,千方百计鼓励和培训农产带的年轻新农人上平台开店,完成“从0到1”的起步。
打开拼多多,搜索“鲜切花”,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能看到有9.9元的平价鲜花。这是拼多多平台对不同鲜花进行的秒杀补贴,除此之外还给予商家“零佣金”、增强流量曝光等政策扶持,以帮助他们打开生意销路。据了解,现在每天在拼多多搜索“鲜花秒杀”“鲜花万人团”的消费者就有近万人。
每一株艳丽的鲜花背后都是花农的悉心呵护。
现在,不只是像王宗堂这样拍市拿货型的商家,在拼多多上得到了广阔的生意“钱”景,平台还帮助了不少基地合作型商家迈入鲜花电商行业。
去年,一位昆明的水果卖家跨界做起了鲜花生意,从昆明当地进鲜切花到拼多多上卖。由于平台运营门槛低,市场发展空间大,小二还给予开店帮助,商家起量速度非常快,仅用两个月销售额就达到80万元,截稿前一个月销售额接近300万元,业绩同比大幅提升。未来,这位商家计划从单一品类的小众花材向受消费者欢迎的花材扩张,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随着这些小而美店铺的诞生,拼多多已经成为很多基地型鲜花商家低成本稳定出货的重要渠道。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拼多多全面升级鲜花助农扶持政策,在开店和活动的基础上,还对参与直播的商家进行扶持,帮助更多原产地商家提升销量,让消费者购买到质优价美的鲜花。
具体而言,在开店方面,官方补贴持续升级,平台将给予开店商家千万流量扶持,帮助商家快速打造日销破万链接。平台小二还会直接对接商家,帮扶优化供应链、客服等经营布局,也可以免费对接头部带货达人,帮助降低经营损耗,提高毛利。
在直播方面,商家可享长达1年的直播免扣点权益,另外还可以获得流量扶持和广告红包权益。
越来越多“鲜花人”通过电商直播工具将斗南的鲜花卖出去。
昆明斗南,新老“鲜花人”正在构建起“鲜花自由”的业态。
在拼多多的带动下,像王宗堂这样的从业者,都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花路”。正如王宗堂所说,“无论是鲜花的流拍量,还是花农的滞销量,都大大降低,拼多多用它自己的方式,让斗南的整个鲜花行业,达成了三赢的效果。”提及未来发展,王宗堂对鲜花电商充满信心,他希望能扩大供应链,后期实现自产自销。他笑着说,“按照现在的销售量,计划了1000亩的产地可以满足供应,到时候就应该能在斗南排上名号了。”(完)(推广)
些年来,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爆改风”,无论是邋遢小哥还是小眼姐姐,在化妆师的一通爆改之下,都能变成氛围感十足的帅哥美女。
< class="pgc-img">>你以为只有脸蛋可以爆改?设计师们已经把爆改的风吹到了服装上。妈妈衣柜里土气的旧衣服,经过一番巧手改造后,就成了艺术生的辣妹时装,还真有些稀罕。
< class="pgc-img">>今日,一男子在玩《逆水寒》手游的时候,发现游戏上新了一套新时装,风铃主题“聆萤语”。这套时装售价是68元,但是他用了之前官方送的代金券后,仅花费3元就把这套时装收入囊中。
< class="pgc-img">>这套搭配书童帽的淡雅服装穿回家,他却觉得怎么都不够得劲,竟然掏出家伙,对着身上的衣服就是一通爆改。只见薄荷绿色的上衣变成了淡粉色,搭配副本掉落的羽毛翅膀,好像天使出现在眼前。
< class="pgc-img">>这还没完,哥们接下来又掏出剩下的染色剂,把衣服改成了天空蓝色,这下直接变成清纯男高。坐在汴京的大街上,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 class="pgc-img">>逆水寒这套风铃新时装才刚上线,他就爆改出了极品网红款,被玩家大赞销冠出现了,屏幕前全都是“斯哈斯哈”的流口水声音……
< class="pgc-img">>作为拥有5000万玩家的逆水寒,那销冠也是层出不穷,这不,今天就看到了不少爆改新时装的造型,比如染成黑白二色的服饰,搭配潇洒不羁的狼耳朵,少年充满了野性的味道。
< class="pgc-img">>把场景换成蒲公英和向日葵的庄园,坐在花田之中的少年,又充满了温暖的朝气。
< class="pgc-img">>等等,销冠甚至把隔壁原神家的吟游诗人——温迪,都给还原到逆水寒里,别说,这一身真就幻视温迪了。
< class="pgc-img">>女装在销冠手中也是焕发别样的魅力,贵气的富家千金风轻松get。
< class="pgc-img">>高挑的美女姐姐搭配海军帽和红蓝色条纹裙,妥妥爆改成美式辣妹。
< class="pgc-img">>说真的,逆水寒手游每次推出新时装都会有大量的玩家购买,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靠着这些销冠玩家们的推销。毕竟超高的自由度和染色玩法,能把每一套时装都爆改出上百种不同的风格和造型,这谁看了能不心动?
< class="pgc-img">>我真想和你们这些销冠拼了,现在看得心扑腾扑腾跳,现在就去买!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金虎 许馨仪 王潇 光明网记者 王若昕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一首动听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我们带到了内蒙古那广袤无际的大草原上。美丽、自由、浪漫、豪迈的内蒙古如同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北疆。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成立77年来,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呈现出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画卷。
新时代,内蒙古提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战略目标。在北疆风光最美的时节,“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团走进内蒙古这片辽阔土地,近距离聆听内蒙古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同发展、亲如一家共进步的故事。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新华社发
兴安盟:红色故事代代传
走进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红城小学,巨大的石榴雕塑分外醒目。围绕雕塑栽有56棵石榴树,每棵树下都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是各个民族的简介。
“这56棵石榴树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红城小学校长杨金辉说,学校设有国学精粹、经典诵读、石榴园实景教学等42种特色课,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与实践。
进入暑期,乌兰浩特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内游人如织。在一件件红色文物、一张张珍贵照片、一座座铜色雕塑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静静伫立,耳边是讲解员娓娓道来的红色革命故事。
“内蒙古各族人民同祖国其他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馆内,一位小朋友用稚嫩的童声向游客讲解,言语流利,声情并茂。这位小小讲解员名叫樊玥辰,是一名小学生,也是“小小红色宣讲团”中的一员。“我的讲解能让更多人知道内蒙古的红色故事,我觉得很振奋,也很受鼓舞。”樊玥辰说。
“我们组建的是一支有思想、有活力、能创新的兴安盟‘小小红色宣讲团’。”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宣教部副部长李思宇表示,培养“小小红色宣讲员”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3年来,纪念馆已经成功举办240多期小小红色宣讲员、讲解员培训和实践班,培养了小小红色讲解员350多名。
小朋友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进行赛马活动。新华社发
包头:工业新城正崛起
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集团,一号高炉高高矗立,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现场火花四溅。65年前,内蒙古的第一炉铁水从包钢一号高炉流出,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也让“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流传至今。
当年,包钢一号高炉荣誉炉长刘志祥毅然放弃到清华大学深造的机会来到祖国北疆,成为包钢第一代建设者,并与8万多名创业者一起奋战,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发展的先河。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传承。
“包钢不仅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籽心连心的生动赞歌。包钢5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次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9岁高龄、曾任包钢党委办公室主任的葛桂林告诉记者。
如今,包钢正续写着“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佳话: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中,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目前,包钢累计产钢3亿吨、实现利税1000亿元以上,并拥有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现在,“草原钢城”包头,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奋起直追,钢铁等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求变,稀土产业抢抓机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一座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6月25日,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牧骑的演员在着陆现场庆祝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新华社发
呼和浩特:草原都市新牧歌
内蒙古呼和浩特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内,成群的“黑白花”奶牛,有的在牛舍享受“牛体刷”按摩,有的在院子里晒太阳,好不自在。“奶牛吃的是科学套餐,喝的是纯净水,耳标‘身份证’显示着它们的健康。”牧场的畜牧工程师张吉明说,奶牛每天过的都是“定制生活”。一天中,张吉明除了定时参与3次喂养奶牛外,还会随时监测奶牛的采食、消化、产奶数据。
“我们采用物联网技术,全天候监控牧场各个环节,牛舍温度、湿度、光照自动调节,让奶牛生活得更舒适。”张吉明说。走入车间,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各司其职。在这里,全球先进的全封闭智能一体化发酵模式,可以全自动处理粪渣并制成有机垫料、液态肥料,实现了种养结合、可循环的生态化养殖。
“现在几万头的奶牛场,生鲜乳挤出后,2小时内即可完成加工。今天晚上做的牛奶,在冷链配送下,第二天早上六七点就能送到市民楼下。”在内蒙古草原新牧民“八万头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奶牛场,“新牧民”王玲艳见证了“挤奶到加工2小时成品”这一全球乳品行业重大技术突破。
现如今,“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自然风貌正在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铺展开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牧歌”,乳业让呼和浩特更加香飘四溢,名声在外。
鄂尔多斯:暖城铺就幸福路
走在鄂尔多斯大街小巷,处处可见“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民族团结标语;党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组建而成的宣讲队伍,成为鄂尔多斯各族群众获取和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鄂尔多斯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五个一”为抓手,在全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建设,打造了“暖城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品牌,让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位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9个民族聚居。在社区一角的“共享花园”内,记者看到各种蔬菜花朵竞相生长。“这是我们的‘共享花田’项目,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居民可以优先得到花田种植权。”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说。
据郭佳介绍,悦和社区积极推进“家园共治”,成立“幸福共治委员会”“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助协会”,培育“石榴籽家庭”、社区“红”人、睦邻联络员等骨干力量71个,让这些组织和“红”人成为党群关系和民族团结的最佳“联结点”,党建引领下的各族群众自治成了社会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悦和社区依据各族群众需求,打造“21℃暖”党建品牌,构建五级三类服务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到适龄儿童上学难,小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桩件件都得到了重视与解决,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赤峰:玉龙故里中华情
赤峰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这里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地区,发现了8000年前的小米、“华夏第一龙”红山碧玉龙等,中华文化的根脉在这里从未断代。
在赤峰市松山区临潢家园社区,一番热闹景象呈现眼前:各族居民有的在学书法,有的上剪纸课,还有的参与乌兰牧骑排演……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壮族等13个民族。近几年,社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在赤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城市社区辐射到乡镇农村。走进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多民族之家”张国利家,小院内鸟语花香,瓦房干净敞亮。
“我家共有11口人,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家庭,家庭特点是‘四三二一’。”张国利向记者解释,“四三二一”是指四世同堂,家里有汉、蒙古、满三个民族,有两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党员。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马鞍山村考察调研时来到张国利家,看庭院、看厨房,唠家常、问收入。5年过去,张国利对此情此景难以忘怀。“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带头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张国利深情地说。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03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