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则百业兴。11月2日至3日,“美好出行在吉高”媒体公益行采访活动完美收官,引起社会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微博话题仅两日阅读量高达4173万,创造了中国吉林网历史以来主持的微博话题单日阅读量最高纪录。
本次活动由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吉林网承办,旨在以独到精准的媒体视角,全面展现吉高集团牢记交通强国使命,贯彻可持续交通发展目标,以及“路畅人和,守正拓新”的企业宗旨和“服务在吉高,美好在旅途”的服务理念,践行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美好出行体验的职责与担当。
两日来,媒体公益性采访团走进96122客服中心、四平服务区、太平川服务区、让字养护工区、查干湖服务区等,大家以直播、航拍、系列报道等形式和全媒体视角进行报道。此外,中国吉林网利用官方网站、吉刻APP、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媒体矩阵对本次活动进行多平台转发、推广,11月4日头条微头条达到了219万阅读量,为新时代吉高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一站——集团总部
11月2日,“美好出行在吉高”媒体公益行主题采访活动在集团总部举办启动仪式。
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呼显臣,中国吉林网总经理助理、总编辑助理杨波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宣传部部长王寅石主持。中国吉林网区域运营总监张学龙,中国吉林网吉林站站长马天作,宣传部副部长聂大兴、邢大伟,客服中心主任林音参加启动仪式。采访团一行37人跟随着招展的旗帜,喊着响亮的口号,开始了此次采访。
吉高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呼显臣讲话
中国吉林网总经理助理、总编辑助理杨波致辞
吉高集团宣传部部长王寅石主持
第二站——“96122”客服中心
在吉高集团客服中心,客服中心主任林音向采访团介绍了高速公路运营事业部客服中心成立和运营情况以及客服中心业务、指挥调度业务和新媒体及衍生业务。集团依托96122客服热线电话,搭建了“吉林高速96122”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直播间,“吉行高速”小程序、APP等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客服业务主要是围绕吉林高速96122热线电话、95022全国ETC服务监督电话、95022全媒体在线服务、“吉行高速”小程序、APP等智能客服系统等公众服务平台,受理全网范围内的路况查询、ETC业务咨询、救援服务、投诉受理等工作。
数据信息中心副主任孙会向采访团介绍了吉林省智慧高速信息化建设建设背景及思路,客服中心依托信息化基础建设,充分利用路网运行监测平台实现精准化管控、智慧化决策,大大提高我省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能力。
第三站——四平服务区
在四平服务区,服务区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蒋涛向大家介绍了服务区整体工作运行情况和服务理念。他说:2021年服务区公司累计在具备条件的83对服务区设立展销专区168个,累计引进吉林各地方特色商品黄豆、煎饼、大米、小米、蜂蜜、木耳、蘑菇等70余种商品。截至目前,销售数量为2.17万余个、销售金额达到23.84万余元,为沿线村屯带来了收益和销售渠道,也为助力吉林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的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永乐村村长杨军说:“我们永乐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特别多,许多农户家里留下的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之前农产品都在家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干发愁啊!” 自从2021年8月四平服务区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在服务区内设置了免费的“乡村振兴帮扶专柜”,卖货物收益全额都交到农户手中,还为村里十户低保户提供了经济保障,为他们解决了很大困难。
服务区职工防滑姐介绍了服务区帮助周边村民如何解决就业问题。采访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邀请四平市党校讲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为此次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第四站——太平川服务区
采访团来到双洮高速公路太平川服务区,看到了智能机器人“洮洮”,采访团成员纷纷向它提问像“这里有什么特色菜?”“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达向海?”“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等问题,“洮洮”都会温柔、准确地回答。采访团成员体验了服务区的“智能虚拟动感地坪儿童乐园”里切水果和赛车等互动游戏,增加采访团成员与新科技的互动感、新鲜感。
服务区讲解员李云峰向采访团介绍了智能化服务区的卫生间的特点和应用、服务区内设置的3D全息智能影像系统所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及太平川智能化服务区的光伏地源热绿色能源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及绿色节能、降耗减排的绿色理念。“高速服务区居然能做到这么智能化!”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感叹。
第五站——让字养护工区
下午四点半,“美好出行在吉高”媒体公益行采访团来到让字养护工区,观摩了松原分公司除雪防滑演练。此项演练是为做好2021年冬至2022年春除雪防滑工作,为冬季除雪防滑作业做好充分准备,帮助操作人员熟悉路线环境,提高除雪设备操作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通过演练达到以练促战的目的。伴着隆隆的轰鸣声,20余台除雪设备梯队作业,为媒体记者朋友们展示了除雪防滑作业的整体操作流程。
松原分公司副经理曹颖群接受采访,介绍了松原分公司以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养护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有序、高效地完成今冬明春除雪防滑工作任务,全力打造“畅、安、舒、美、优”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
第六站——查干湖服务区
11月3日,“美好出行在吉高”媒体公益行第二日采访活动首先来到了查干湖服务区。服务区经理张清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路旅融合”新模式的发展情况、讲解了服务区同城同价、乡村振兴帮扶专柜以及“服务区+特色”等,为助力吉林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采访团参观了“查干湖渔猎文化馆”和“蒙古族文化馆”,馆内陈列的冬捕工具、蒙古族马头琴、还原冬捕场景和蒙古包的内饰,让采访团领略了冬捕和蒙古族的风情,同时品尝到了特色的奶茶和非遗蒙古族音乐家带来的马头琴演奏。
第七站——查干湖收费站
采访团刚一下车就被这浓厚的地域文化所吸引,纷纷表示没想到一处收费站居然这么有特色,俨然成为旅途中的一处景点。
随着浑厚震耳的呼麦声响起,一支由收费员组成的穿着蒙古族服装的舞蹈队伍已经蓄势待发,用他们张弛有力的舞姿为采访团献上舞蹈《查干湖,我梦中的天堂》。男孩们欢快的抖动着手里象征收获挂满鱼儿的白色渔网,美丽大方的姑娘们用双手献上送给尊贵客人代表健康、平安的蓝色哈达,浓浓的民族特色风情引得各位媒体采访团成员纷纷拍照留念。
最美路姐王雪萍向采访团介绍了松原分公司“金色查干”文化服务品牌的创建初心和创建成果并送上宣传画册。感受极具特色的收费服务窗口通行体验后,采访团一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吉高集团松原分公司“金色查干”文化服务品牌的创建愿景和服务理念。“一路一景皆美丽,一站一岗皆文明;一人一车皆至上,一颦一笑皆温馨”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中国吉林网和自媒体大V还通过多种平台积极宣传了本次活动。
小编手记
通过参加两天的“美好出行在吉高”媒体公益行采访活动,小编第一次接触到网络自媒体记者,感受到了他们不一样的视角和工作热情,同时也学习到他们敏锐的新闻嗅觉。此次集团公司首次尝试与新媒体和自媒体大V代表合作,所带来的宣传优势和达到超越预期的效果,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4173万,创造了中国吉林网历史以来主持微博话题单日阅读量最高纪录。通过媒体记者全方位采风、融媒联动、深度聚焦等形式,运用图文报道、H5页面、短视频体现了采访成果,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了吉高集团蓬勃发展的新成就和新气象,以独到精准的媒体视角,全面展现吉高集团“用户至上,信誉取胜,质量优良,服务优质”的企业宗旨和服务人民群众的使命。小编期待下次的媒体公益行采访活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图文来源: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句问候,一杯自制奶茶,一块蛋糕……山城通化的战疫卡点,一个温暖的故事正在发生。
作为80后夫妻的王金和刘春红都是通化人,他们经营着一家饮品店,疫情期间,夫妻二人来到饮品店,做起了一杯杯“爱心“奶茶,送到了通化战疫一线的卡点上。
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通化市马路两侧各色彩灯不断变换着颜色,映在志愿者的防护服上。
王金一家三口再次把刚刚熬制好的40多杯奶茶放进保温箱,出发前往“目的地“。这已经是一家人为值守工作人员送奶茶的第39天。
王金说:“我们送的地点是附近的一个区域,大概有40余人左右,需要送1个小时。“
刘春红告诉记者,因为疫情,通化“大白”们走上卡点,守护着这座城市,看到他们非常辛苦,内心也很感动。与爱人商量后,决定为这些坚守一线的“大白”们送去自己的一些心意。
“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都不认识,就硬着头皮送过去,然后跟大家说一句辛苦啦,希望他们暖和一下,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和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也觉得特别温暖和欣慰。”刘春红说。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一家三口人一直坚持每天为卡点送奶茶,白天上班就晚上送,休息时就白天送。一杯杯暖心的奶茶递到志愿者的手中,带去的还有王金、刘春红和女儿王丽莹对志愿者们的美好祝愿。
奶茶杯上,各色的便利贴写满了虽稚嫩却充满真情的语言,也同样温暖着卡点值勤人员的心。
王丽莹说:“作为通化人,能够和父母一起为家乡出一份力,真的特别开心,感谢所有“大白”的付出,送一杯热奶茶,能暖一暖他们的心。”
采访中,王金夫妻不善于表达自己,说的最多的是,他们是通化市的普通老百姓,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救治病人,但却可以用家里的饮品原料为卡点工作人员送去一份温暖。
一杯杯亲手熬制几个钟头的热饮,温暖了疫情下这座城市中的“大白”们,也让这座城市更有了人情味。
通化市东昌区某卡点工作人员李景波说:“这一家人的情意让我们非常感动,这杯奶茶不但热乎,而且暖心。疫情之中,还有很多人给我们送水果、面包等食物,说一声‘辛苦了’放下食物就走,一件件感动的事让我们体会到了通化人民战疫中的凝聚力。”
中国吉林网特派通化记者 越明/文字/摄影 郑子侯/摄像
近你身边的茶饮研发,有多少在为热饮加班?
前阵子,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史上最早寒潮”预警,降温猝不及防,“热饮季”也被迫提前。
门店感受更明显:奈雪、百分茶、书亦烧仙草都在推热饮,奈雪多个城市门店热饮销量增幅达到5成左右。
问题来了,今年什么样的热饮能成为现象级爆款?
史上最早寒潮来临
茶饮品牌都在大力推热饮
今年寒潮来得有多突然?国庆开始,我的茶饮研发朋友们,每天都加班加点到深夜,只为一件事——
上热饮!
今年,是自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最早发布的寒潮预警的一年,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断崖式”降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茶饮消费偏好。
奈雪近期的销售数据显示,从10月3日开始,热饮销量就有明显提升,当天众多城市的奈雪门店热饮销量增幅达到5成左右,长春、沈阳等城市热饮销量的涨幅近120%。
随着冷空气南下,南方城市热饮的购买力也有所提高。奈雪数据显示,10月7日,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的热饮销量增幅达到了23%左右。
在天气直接影响销量的茶饮界,品牌都行动起来了:加快热饮回归速度,以及冬季热饮研发进度。
比如百分茶,已经进入了第二波热饮回归阶段。9月23日,“奶奶系列”中的开心果奶奶和鸡头米奶奶就已升级回归;10月5日,去年大火的栗子奶奶、芋泥豆乳奶奶也重新上架。
新品研发进度也在加快,研发总监杨世忠告诉我,预计11月,他们还要推出冬季热饮新品。
嘿糖、桂桂茶的研发小伙伴们也告诉我,今年寒潮来的十分突然,从国庆到现在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研发热饮。
还有不少品牌用“推荐”的方式让热饮回归。9月23日,沪上阿姨推出了5G入秋热饮套餐:超有料麻薯冻冻奶绿、人气百香果金菠萝、经典桃桃蜜柚。
奈雪则是在点单界面增加了“热饮推荐”栏,涵盖了热霸气桂花生椰龙眼、热芋泥鲜奶茶等人气热饮,据奈雪官方数据,消费者十分青睐包含芋泥、桂花、椰奶、珍珠等原料的产品。
书亦烧仙草、悸动烧仙草等品牌也先后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热饮推荐”。
寒潮提前到来,“热饮季”被拉长,将为秋冬饮品季推新、出圈提供一个好机会。此外,11月前后,也是茶饮的传统“淡季”,提前推出一两个爆款,也有利于在淡季获得好成绩。
那么,今年秋冬,品牌们都在押宝哪些热饮元素?又有哪些制造爆款的好思路?
观察了100款热饮
品牌都在“押宝”这些元素
我收集50个品牌近期上新的热饮,并和众多品牌研发聊了聊,发现品牌都在押宝这4种热饮元素:
1、石榴、柿子、山楂,近期最热门的3种水果
从去年开始,品牌们就在大力挖掘应季水果,今年应季元素的运用已经十分活跃,观察了100款新品,我发现石榴、柿子、山楂是今年秋冬品牌着重发力的三个元素。
秋天卖石榴正在变成主流。奈雪的茶、伏小桃、7分甜、雅克雅思等8个品牌上新了约18款石榴饮品;在搭配思路上,主要分为石榴+茶、石榴+小众水果+茶、综合水果茶等方向。
柿子的热度也非常高,奈雪、喜茶都在力推柿子饮品,野萃山回归去年饮品喜柿连连;雅克雅思推出多款柿子饮品,并在饮品顶部放置整颗冻柿子。
去年秋冬受到关注的山楂,在今年迎来一波小爆发。沪上阿姨上新2款含山楂饮品,一是结合去年思路做创新,将草莓、山楂、奶昔、茶搭配;另一款将山楂搭配茶,做单一水果茶。
2、五谷香、坚果香,茶饮“追香”概念正在拓宽
秋冬热卖的饮品元素,离不开一个字:香。除了高香茶底,谷物香、坚果香在今年也受到极大的关注。
CoCo都可连续上新花生、芝麻系列饮品,益禾堂将板栗、芝士、珍珠、奶搭配,做出“厚度十足”的奶味饮品,百分茶回归升级开心果绿豆奶奶,吾饮良品推出绿翡翠燕麦奶。
可以发现,当前秋冬氛围浓厚的坚果、五谷类元素,呈现出一个新的产品特征:复合混搭,比如将板栗与石榴与油柑、青提等多种水果搭配。
元素之间的搭配越来越别具一格,多种水果与坚果、五谷的混合,能最大程度上激发香气,更易产生惊喜感。
杨世忠也表示,今年品牌都在着重挖掘芝麻、花生、开心果等秋冬元素的新鲜感,专注“老料新做”的概念。
嘿糖研发也有相同思路,他告诉我,嘿糖今年会在传统产品上进行创新,比如米麻薯搭“x”、蛋糕酱创新其他风味,在经典爆款元素上做突破,保证饮品销售的稳定性。
3、热果茶值得关注,酸涩痛点可以用“咸”来解决
这两个月,已经有不少品牌在上新的饮品选购栏里,标明“可做热饮”字样;也有不少品牌开始推热水果茶,比如,眷茶点单界面新增“热饮推荐”等。
去年冬天喜茶推出的“爆汁大橘”引发一波热购,在小红书拿下了5万+笔记。今年,热果茶依然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但热水果茶不好处理,高温会放大果酸值,从而影响口感。因此,在制作热水果茶时,推荐选择甜感重、酸味弱的甜香型水果。
比如:桑葚、蓝莓可冷可热,是推荐尝试的水果;桂桂茶研发阿弟认为,今年依然可以重点关注柑橘、草莓等水果。
咖门新茶饮大赛评委、7分甜产品负责人潘升仪曾表示,如果原料特色本身就具有酸涩特性,就要注意调合咸、甜、酸的比例,让口感丰富度高。
例如,涩可以用咸来减缓停留在口感的时间。
这让我想起夏天人气非常高的老盐柠檬茶、老盐黄皮水。巧用咸味,或许也能成为冬季热水果茶的一个思路。
挞柠“老盐桂花冻鲜柠茶”
>4、一个会讲故事的IP,能带动饮品出圈
产品之外,还需要找到一个概念上的传播点。
当家家都在推热饮,产品重复度越来越高时,品牌可以主动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记忆点。
比如,百分茶曾推出“奶奶系列”:鸡头米、开心果、栗子、豆乳四款产品,击中消费者记忆中“奶奶现剥现做”的画面,传递温暖、温馨的概念,让消费者与饮品之间产生情感上的链接。
挖掘“暖色系水果”
热饮依然看重情绪价值
去年冬天,有两个现象级爆款,一个是当时火爆全网的“入冬四件套”:
奶茶+鲜花+糖炒栗子+烤红薯,包装成一份精美的礼物,被称为“入冬第一份礼物”、“情侣冬季必备”,话题度相当高,蜜雪冰城、快乐番薯等品牌都曾推出。
快乐番薯去年推出的“入冬4件套”
>二是“热红酒”,热红酒摆摊潮在多地兴起,书亦烧仙草、T9品牌也都上了“热红酒风味”饮品。
不难发现,这两个爆款有一个共同点:以年轻人情绪价值为切入点,注重打造秋冬温暖氛围。
阿弟也告诉我,今年,挖掘“暖色系水果”的秋冬氛围感,依然是一个很好的冬季热饮研发思路。
寒冷的天气里,热饮想要出圈,就离不开对消费者“情绪”的拿捏,温暖、温馨、温情,都是值得抓住的突破口。
今年冬天,还能有什么现象级爆款出现?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