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疫情进一步蔓延,1月6日,石家庄要求全员居家防疫。正大房产迅速做出反应,运营线的伙伴们对门店管理、经纪人日常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及方案,为门店和经纪人指明了方向。同时,贝壳找房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直播课程,帮助经纪人提升专业度。
为了鼓励经纪人学习,正大房产举办了线上晨会、晒笔记的活动,向表现优秀的门店与个人发放贝壳币以示激励。
在活动中,正定万佳丽都店表现突出,连续多天拿到线上晨会第一名。为此,小编特别采访了李猛经理,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管理门店晨会的吧!
< class="pgc-img">>01晨会做什么?
“疫情期间,我们一直有晨会制度。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安排工作,而是让整个团队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
最初,门店晨会时,大家一起开视频会议,见见面,聊一聊,消除长时间居家的烦闷感。
后来,贝壳推出了一系列直播课程,加上公司的鼓励经纪人学习的活动,李猛遂将晨会变为了分享会。他要求经纪人要按时听课、认真做笔记,并要晒出学习笔记,晨会时对前一天的学习进行复盘、分享。由于每个人都要进行学习复盘,所以晨会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少则1个小时,多则要1.5个小时。
“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也受益良多。”据李猛介绍,由于门店人员流动性较高,所以伙伴们对平台的产品、规则了解的并不全面。而这次的直播课程相对较为基础,对提升伙伴们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我还要求伙伴们要认真学习A+系统中的限时免费课程,并且在第二天晨会相互交流学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复盘以外,伙伴们还要对居家办公期间遇到的工作问题进行分享、答疑,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如线上如何进行VR讲房、如何与客户沟通等。
根据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万佳丽都店的行程量比以前提升了,尤其是VR带看取得长足进步,在正定片区的数据排名也相对靠前。
相信只要伙伴们抱有一个学习的心态,那就一定会取得进步,而门店也会因此越大越强
02晨会:我们要拿第一名
区总贾风瑞对正定片区的关注度很高。她在第一时间将公司“线上晨会”活动传达到了每一个门店,希望大家努力获得贝壳币奖励。
而得到的通知的李猛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并且将晨会时间定在了早上8点,成功拿到贝壳币奖励。
几天之后,伙伴们说起了奖励的事情,“晨会第一名可以获得更多的贝壳币,那我们为什么不争取第一名呢?”
李猛深以为然,既然都要开晨会,早一点就可以获得更多贝壳币,何乐不为?
经过几天的尝试以后,李猛将晨会时间定在了7:00,确保自己获得第一名。
“这多亏了伙伴们的配合,是大家相互鼓励、促进、提醒,我们门店才能始终保持晨会第一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相信伙伴们在2021年都将迎来丰硕的收获!
<>< class="pgc-img">>、为什么要开晨会?
晨会,是实现组织愿景有效手段,是企业文化打造的实际细化,它的意义在于:
- 1.统一团队的价值观:通过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评价,让员工清楚:组织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对提倡的行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反对的坚决予以惩处,以此将价值观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
- 2.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从内容上层层分解到个人,从时间上细化到年、月、日,再一件件落实,才能逐步实现,而晨会正好可以通过检讨员工每天工作的进度,来落实战略的完成情况;
- 3.部署重点工作:将当日的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和强调,确保每个成员知悉,同时便于相互间的配合;
- 4.提振员工的信心:一日之计在于晨,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高效工作的前提,主管要利用好晨会,宣导正能量,增强员工的信心;
- 5.培养雷厉风行作风:每项工作要有安排、有检查、有追踪、有落实,让员工意识到工作必须落地,养成以目标为导向,工作无借口的习惯;
- 6.促进成员技能提高:通过内部成员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分享,敦促其他成员的借鉴和应用;
- 7.解决信息的“肠梗阻”现象:将晨会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时传达公司的指示和精神,以及重大信息的反馈;
- 8.建立主管的权威:通过员工整齐的队列,正确的站姿要求,以及队伍前主管的“位置”和训话来强化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天天点评他,在员工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你的“领导地位”。
因此,开好晨会,可以有效提升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迅速实现组织的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为什么开不好晨会?
目前,只有不到50%的企业保持召开晨会的习惯,而这些企业的晨会,大多也只停留在一种单向的沟通,或者只是简单安排一下工作,有些形式非常随意,有的直接演变成了点名会。
晨会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 1.公司决策层对晨会没有提到战略的高度,既没有晨会管理制度,也没有对晨会形式、内容等做统一的要求,更没有衡量晨会质量的标准,因此出现了各自跟着感觉走的局面;
- 2.组织者认为晨会无所谓,没有意识到晨会的作用和对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在例行敷衍;
- 3.有些企业虽然数年来一直在召开,但从不对晨会进行检查、监控和总结,更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久之便流于形式;
- 4.有些主管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晨会的必要性,但又苦于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只能随波逐流;
- 5.有些晨会只是一种单向会,主管一言堂,久之员工也就失去了兴趣;
- 6.有些企业虽然对晨会也做了要求,但核心却有没抓住,譬如,连优劣点评都没有,点评意味着逼迫主管事先了解各部属的业绩情况等,否则无从评起;有些则成了扯皮会,主管冲冠一怒,晨会取消。
3、晨会准备
- 1.晨会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班前召开,一般掌握在10-20分钟为宜(与人数多少有关,如果10人以上,可以考虑分组召开);
- 2.晨会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就近的工作场所或办公区域,但是要确保开会时周围环境不影响晨会的效果;
- 3.先整队,后晨会:所有员工必须按统一要求,做到站姿标准,着装统一,整齐划一,主持人在队列前方进行讲评;
- 4.主持人的选定:开始阶段,最好以主管本人为主,之后根据部门形势的管控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或轮流主持;
- 5.主持人站立位置:主管要在队列前方的位置,最好能随着不同的汇报对象,位置也随之变化,但要始终站在汇报者的正前方,两眼目视对方,无论点评还是在听取其汇报;
- 6.为了节省时间,防止扯皮和跑题,晨会还要遵循(最好使用统一的晨会表单):正常内容不汇报,只谈结果,简明扼要,原因不解释、困难不解释;对成员之间可以自行协调解决的,不得提报晨会;晨会非讨论会议,不能反复纠结于某事,凡只牵扯个别人、耗时较长的,一律会后解决等等。
4、有效晨会的模式
高效的晨会,需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节奏紧凑、速战速决。具体可以考虑如下顺序:
- 1.首先个人汇报:各成员逐一汇报昨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只说结果,一件事一句话概括,对没完成的当众承诺二次完成时间),当日重点工作内容(可以考虑控制在3件事以内);
- 2.其次主管点评:个人汇报完后,主管要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同时落实之前安排给他的工作进度;
- 3.再次案例分享:内容可以是经验或教训的总结,也可以是学习心得(要保证团队每天有成员进行分享,可事先公布分享值日表);
- 4.然后是主管对前一天工作的整体总结:简要总结昨天的工作情况,并通报最优和最差员工,同时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宣导企业的价值观;
- 5.之后部署任务及提振信心:通报本部门当日或某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注意事项等,在表扬肯定的同时,鼓舞员工干劲;
- 6.最后是公司政令的宣导:包括重大信息的通报及制度概要的介绍或学习。
如果是生产类晨会,还需做一些事前准备。如,提前到厂巡视生产现场,了解原料、设备、产品、人员等情况;然后查看值班记录(有夜班企业),对值班中出现的问题要事先了然于胸;其次查看班组交接记录,了解当班任务完成情况及注意事项;之后对公司新传达的管理规定、会议精神或重大事件进行简要整理;最后对前一天的员工的优劣评价进行汇总分析等等。
><>按以上步骤召开的晨会,一般在15分钟以内就能结束,也基本能够达到管理者的预期。1、朋友圈每天的干活知识分享;2、KSF薪酬全绩效和OP合伙人学习视频;3、免费解答薪酬绩效考核的困惑。
日之计在于夕,一日状态启于早。
早会和夕会,是形和势,是硬币两面,是阴阳两面,不可分割,互相依存。
早会的三大误区:
A、会前会
有些公司在早会之前,安排一个“会前会”,讨论早会要传达的内容。这种方式看似精妙,但无形中又多出一个会。既然要提早沟通,为何不在昨晚夕会上沟通好。还有公司在周一早上开会前会,为何不在上周例会中趁热打铁做好决议。
永远不要做从零开始的事,既有余热,为何不借。
B、无成长
现在,许多人已经明白,没有成长,激励也没有用。没有趣味,喊口号也没有用。没话找话,员工更不听话。早会解决问题,问题越来越多。灌输知识,员工越来越无知。
C、太死板
早会是形式大于内容,要从形式上大胆创新。
以下列举五个创新举措,供读者参阅。
按从主到次进行排序。
1、 形式创新
首先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创新导图如下。
这五个创新,都是为形式而生。其中,头脑风暴型并不是思考公司的战略,而是快速互动,例如早会询问大家,本月的生日宴会在哪里举行?
2、纪律创新
会议纪律是公司最头痛的事情,所以就用罚款来创新:
一个月内,凡是迟到、早退、手机响,一次乐捐10元,两次乐捐50,三次乐捐100元,四次自动离职。
分析这种创新的是否合理?
首先,乐捐就是罚款,换个词,内幕还是一样,累积还要倍增的罚,一看就是喜欢装神弄鬼的公司。
其次,看章程的出发点是什么?以为把员工管的规规矩矩,会议就有效率,以为从不迟到的人就是好员工,以为遵守纪律就能出业绩,一看就是非常官僚的公司。
再次,看早会是目的是什么?让大家有状态。既然要状态,怎么可以用制度来约束,一看就是乌烟瘴气的公司。
最后,罚款会罚出抗药性,员工就不怕迟到,大不了罚款。
所以,早会纪律不是由公司去规定,而要由参会人员自发定出约束机制,自己挖坟自己埋,那执行效果就非同一般。例如张三迟到罚李四的款,赵五迟给大家买早餐,王六迟到一分钟加班十分钟。老板在一旁偷着乐就好。
3、节奏创新
早会并不是全程激励,更不是全程激动。
就像烧一壶水,从0度慢慢烧到100度,再慢慢降到合适的温度才可以喝。烧水到喝水的过程是一个势,早会一个势即可,最好不超过三个高峰点,如果早会花样百出反复烧,就会变成千滚水,员工也会迷失在会议的形,无法转化成工作的势。
以下提供几个创新点,每天上两个花样,一个月可以不重复。
4、节日创新
早会当天,如果遇到节日,直接做成当天的下酒菜。
如果是法定节假日还上班,就在早会上公布连接客户的事项。
如果母亲节、父亲节、青年节,中西方情人节,想想当天如何做客户回馈活动。
如果当天是员工的生日,在早会上做出简单祝福,但要把生日Party放在夕会。
如果是战略客户的各种节日,早会要确定如何为他们庆祝。
5、内容创新
时代在呼唤有实质意义的早会,即有形式,也要有内容。
如何在早会上有内容,笔者会录制视频为大家分享。
在此列举几个提纲:
A、从解决问题升级为发现问题。
在早会上“解决问题”,本就是大问题。
早会哪里是解决问题的会?
凡是在早会上解决问题的领导,脑子肯定是秀逗了。
(打字就是过瘾,写书可不能这么干)。
B、把传统流程升级为智能流程。
传统流程如同诺基亚手机,开启一个程序,层层点开菜单。
智能流程如同苹果手机,执行程序都在一个平面上,想点哪个点哪个,不管先后顺序,也没有先后顺序。
智能性早会,直指核心,不需要啰嗦的开场,不用配合无聊的掌声,不用吆喝斗鸡的口号,可以直接讲到主题,也可以跳转主题。
这五大创新,(需要开早会的公司)全员都需要掌握,因为每个人都有主持早会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分享的机会,每个人都要超别人的主持。
所以,要牢记三点——
早会出丑就能成长,成长就要在早会中出丑。
早会经常出丑,在客户面前就很少出丑。
早会就是为让员工行动起来,为结果而战。
以上内容摘自笔者所著的书,文字有删节。
最后,回顾一下总目录
▲ 书籍目录
▲ 知识结构
▲ 8月8日正式发行,全国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