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人都在关注的 调料家
近几年,火锅调料的市场容量处于一个快速膨胀的状态。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火锅调味料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在200亿元左右,过去五年,火锅调料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5%,而且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也仍然将维持这个速度,届时,火锅调料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00亿元以上。
赛道拥挤、竞争白热化,火锅战事俨然已经进入下半场,掘金变得越来越难。与此同时,品牌间的竞争持续升维,在产品、口味等基础维度外又掀起了新的战事。
?
为什么是番茄?
从2017年开始,口味清淡的养生系火锅品牌,就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其中番茄类养生锅底市场比例上升尤其明显。
根据大润发的《2021新“年味”消费报告》,春节5天卖出22万份火锅底料,卖的最好的5种口味是:番茄>三鲜>清汤>牛油>菌汤。其中番茄口味火锅底料更是在2021年1月份,月搜索量达到24万次,位居养生火锅底料搜索量榜首。
而众多的清汤口味火锅底料中,为什么番茄火锅底料能够卖的最好?
通过信息整理,《调料家》归纳出如下几点因素:
1. 大品牌布局清汤市场
从2018年以来,火锅界的各大品牌都在转入清汤火锅系列。
以颐海国际为例,仅去年半年时间,颐海官方就推出了不下9款火锅底料类型。并且,根据海底捞2020年月销数据显示,海底捞微商城番茄火锅底料售卖37695单,是销量最好的火锅底料。线下门店番茄锅牢牢占据鸳鸯锅的另一半。
2. 迎合消费者需求
2015年以来,人们就已经有了健康的饮食理念,但受技术原因的影响,清汤火锅发展并不是很顺畅。
2019年起,在疫情的影响下,居民健康的饮食理念被逐步放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步入到健康饮食的行列中。
番茄火锅底料作为清汤火锅品类之一,其原本偏红的锅底色泽,不仅能够引发消费者的食欲,同时也能在视觉上起到川渝麻辣味锅底与养生锅底的过度作用。加之其酸甜的口感,又有开胃的作用,因此既能满足消费者视觉上的需求,又助力健康饮食。
3.番茄锅底多元的应用场景
番茄火锅底料味道清香,可以涮食海鲜、牛肉、各类蔬菜、丸子等,产品的可操纵性强,在涮锅前还可以品尝番茄汤。
而且,番茄火锅底料具备很强的复合型,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除了涮菜、涮肉,消费者又解锁出更多新吃法,比如将酱料放入锅中,做酸酸甜甜的番茄面、番茄米线;还有番茄鱼……
此外,番茄火锅底料市场认知度高,老少皆宜,没有地域限制。
4. 企业加码
番茄类调味品出道之前,川渝麻辣口味火锅底料一直是市场红人。2017年,澄明食品进入火锅底料行业时,麻辣是当时行业口味中的绝对霸主,颐海国际、红九九 天味的好人家,大红袍的底料产品都是以川渝麻辣口味为主,竞争非常的激烈。
然而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澄明食品以其拳头产品七个番茄一锅汤,切入市场,将原本沉寂的番茄复合调味料市场再度激活,并在短期内实现品牌的巨大的飞跃。这也引得加点滋味等品牌不断在复合调味品方面追加资本,海天、千禾、厨邦、李锦记等传统调味品势力逐步加重了竞争的砝码。
?
为什么是澄明食品?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000多家火锅底料企业。“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火锅底料行业。”市场竞争也越演越烈,而澄明食品却在推出番茄品类产品之后,快速抢占市场——
2020年12月27日,澄明食品宣布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由嘉御基金领投,不惑创投、启承资本、锅圈供应链跟投。据澄明食品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销售额超过1亿元,2020年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00%,2021年预计销售额为6-7亿元,拳头产品番茄系列复合调味料将超过3亿元。
为什么澄明食品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产品的巨大飞跃?
《调料家》注意到,火锅底料企业在得到番茄火锅底料这一新的增量后,同样面临着发展的困扰。部分企业在积极突围,尤其在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比如,重庆德康调味品有限公司推出了“ODM模式”,即由商家提需求,从产品研制到生产都由底料厂家完成。企业为此配备了更智能化的生产线。周君记在火锅文化方面推陈出新,建造了全国第一个火锅工业园,植入工业旅游的元素,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5万人次以上。
通过对澄明食品公开信息的整理,《调料家》发现,与其他企业不同,澄明食品不论是大范围的火锅底料赛道还是细分之下的番茄赛道,在发展过程中都展现了其独特的市场优势:
1. 产品开发逻辑
澄明食品在聚焦番茄品类,打造细分产品体系上,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稳抓市场机会点、引领品类,实现产品纵深发展;同时,在产品的横向发展上,抓流量、寻爆款、塑体系,打造符合川调赛道市场规律的产品体系。
2. 产品的独特性
选最优新疆番茄作为原料,只选最优的20天采摘期成熟番茄、巴氏杀菌技术,保证营养不流失、风味不改变;
无需添加防腐剂、使用医药级产品才使用的铝塑复合真空包装袋,四层结构,真空包装,避光、防潮、隔水、隔氧三项产品特性。
3. 产品核心优势的维护
澄明食品表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口味,二是产品稳定性。”
口味方面,在细分赛道再细分,深耕番茄调味领域。在打磨产品的过程中,澄明食品七个番茄一锅汤首次以科学的标准,调和出了7度酸甜的味型,让口感自然均衡,味道酸甜适中,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口味需求。
产品稳定性方面。加大研发生产投入,打造过硬的产品力。澄明食品始终保持其良好的产品品质,并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做出优化,在满足消费者口味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产品服务。
4. 产品服务的数字化
河南鹿邑建造的全自动数据智能化工厂,是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可采集、信息可追溯、管控一体化的现代化工厂,预计年量产番茄汤料、番茄复合调味料约15万吨,年产值可达约30亿元。
据澄明食品介绍,目前,工厂开辟了四条专业生产线,并且这四条生产线导入数字智能技术,以数字驱动,开启C2F、B2F智能个性化订制生产。澄明食品已为数千家火锅企业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服务。
在供应链方面,澄明食品与华鼎供应链进行合作,依托其全国中心仓+前置仓的网络运营模式,有效解决运输效率问题。就近发货,3天之内就能送达门店。
5. 抢占番茄品类细分赛道
复合调味品细分赛道愈演愈烈,7月中旬,澄明针对其拳头产品——七个番茄一锅汤,推出了四款番茄品类下的细分产品:“七个番茄+番茄牛腩”“七个番茄+蕃茄鱼”“七个番茄+番茄面(米线)”“七个番茄+番茄沙司”。
澄明食品在适应“懒人经济”的同时,不断深耕番茄品类赛道,提升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
澄明食品能否成为番茄品类行业标杆?
番茄品类异军突起,打破重口火锅底料市场发展的天花板,并有着持续向好的市场趋势。
而行业的壮大和平稳,必须借助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对于番茄品类,如果能有一个国民级品牌诞生,势必会为火锅底料行业带来更多的标准参考。
澄明食品对于番茄品类除了深耕产品细分赛道,在行业影响、消费者认知、渠道拓展方面,也在持续发力。
在行业影响力方面。澄明食品选择与行业内主流媒体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消费者认知方面。一是在抖音、小红书、B站开始种草,触达一线消费者,提高市场声量逐步开始了品牌化的传播;二是尝试开展直播带货,并且选择与品牌定位相契合,能讲同时也能策划的专业主播;三是努力构建自己的直播带货团队,实现线上销售。
在渠道拓展方面。开展全渠道布局,线上打造自有电商品牌。但介于品牌还在初期发展阶段,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线下,针对B端的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同时,在C端入驻永辉、丹尼斯、盒马生鲜、胖东来、锅圈食汇等上万家商超系统。空间地域分布上,在全国设立了12个大区,进行市场的全面开拓。
在行业探索方面。澄明食品正在逐步推进与MCN的合作洽谈,并计划与头部的KOL进行合作,力图摸索出更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为了内部组织建设跟上发展的速度,澄明食品还邀请了上海的战略公司做整体的梳理,逐步完善渠道的建设布局,推动澄明食品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进,打造消费者认可的番茄复合调味料品牌。
成为行业标准需要做好产品、推广、渠道、服务等方方面面,如今,澄明已经形成了300多人的专业团队,拥有数据化的研发体系......已然在向“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进军。
< class="pgc-img">>年夏天,我局探员全员出动,写出了这份“上海嗦粉地图”。
今年,我们把线下嗦粉切换到线上,不用出门顶着日头找店、也不用隔着手机屏幕流口水遗憾自己不在上海——不管你在哪里,这篇文章都能让你种草好吃的米粉,并轻松买到它。
< class="pgc-img">>要说对嗦粉的狂热,我想在我局,还没人比我更执着。只要不知道吃啥、心情不好、太开心我都会来碗粉释放一下。如果不是我的“野生健身教练”小二同学拉住我,一周五天我都能日复一日地嗦下去。
连续嗦粉3天后,小二叫停了我的放纵计划
不管你是酷爱嗦粉份子,还是在此之前对米粉不怎么感冒的路人,兴许看完这期江西、云南、四川、重庆、海南、广西、新疆……的米粉后都会不自觉咽口水,顺便打开某宝刷起来。话不多说,先来看看本期入选的高手们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神仙米粉!回购预警 -
- 01 -
- 热辣川渝传说 -
< class="pgc-img">>重庆解放碑八一好吃街,永远的排队“王者”要数风靡重庆的好又来酸辣粉。于重庆人来说,好又来是儿时的记忆;于外地人,它是认识山城美食的窗口。太多游客来了重庆,必然要当街嗦一碗好又来酸辣粉,来融入山城的地气。
< class="pgc-img">>纵使像我这样酸辣粉从小吃到大、外加去年全上海探店酸辣粉的重庆娃,也要为这碗网购的粉竖个大拇指“棒!”
酸辣粉里的杂酱,好又来拿捏到位,用了实打实的肉糜,肉感十足、肉香充盈,完全拥有一碗杂酱酸辣粉的自觉。调味真的相当巴适,酸辣到位,油辣子的香来得强烈,吃几口开始麻嘴巴,然后是一股老陈醋的酸,压住快要蹿起来的辣火,激出一身汗,安逸惨老!
< class="pgc-img">>红薯粉没得说,浸在充满肉香的酸辣汤底里,裹满精华再入你的口,让你数落不出它半个不字。反正你就大口的嚼,它就让你舒服地爽,吃的就是那口老重庆的味道。还是那句话,不管你到没到过重庆,酸辣粉先整(重庆话:吃)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忍不住飞过去蹲在街边边来一碗好又来。
< class="pgc-img">>令人意外的是,一款素酸辣粉,竟在一众浇头丰富的粉类中崭露头角。等等,让我确认一下单价,我天,才4块钱一袋,性价比太良心了,十年前路边摊的卖价,买它买它买它。
< class="pgc-img">>红薯粉质感堪称完美,爽滑Q糯,很有嚼劲,却又不会赖在嘴里嚼不烂。煮熟后的粉晶莹剔透还弹韧得很,这批红薯做酸辣粉,真是找对了出路。
< class="pgc-img">>另一个让人惊艳的特色,是它酸辣的调味十分抓人。酸味很足,却不会令人生呛,辣度虽不算猛烈不过也是到了点儿上。酸辣两味结合,让我局本不爱吃酸辣粉的探员都无法拒绝,这个味道真是一试难忘。一圈圈豆皮卷的添加稍微加了点料,薄薄韧韧的有为酸辣粉加分。地道的调味、出绝的红薯粉打底,勤快的同学再添把蔬菜、肉卷,4块钱能吃出30块的满足感,值得。
< class="pgc-img">>众人都知重庆小面一绝,却忽略了酸菜米线的风采。一个小时候不吃面,独爱酸菜米线的重庆幺妹儿要强烈安利你们“给酸菜米线一个机会吧!”
吃不到当地酸菜米线,让我们先从一碗来自重庆的网购米线吃起。
< class="pgc-img">>金牌干溜抓住了重庆酸菜米线的灵魂——够酸、够鲜!酸菜味道很正,在老坛里待够天数的,酸到流口水。酸菜剁得细碎,夹杂米线被嗦进嘴里,爽脆和软糯交织,还蛮戏剧化的。
< class="pgc-img">>不似江西米粉那样粗、弹,重庆米线更细、软,吃起来口感更柔,能在短时间内吸收汤汁的味道。这款红油酸菜米线的味道比较浓郁,适合重庆人的重口味,外地喜欢清淡口味的朋友可以多加汤水冲淡浓厚的味道。喜欢吃酸的朋友,请一定给它个机会~
< class="pgc-img">>火锅粉是近年来在酸辣粉之后发展起来的小吃新秀,你可以把它当作简易版火锅烫宽粉。哈哈哈,说白了就是一群爱在火锅里烫宽粉吃的崽儿们,把它搞成了不进火锅店也能吃到的“火锅菜”。
< class="pgc-img">>火锅粉的灵魂,是包含纯正牛油的火锅底料和久煮不烂的红薯宽粉。面厨娘的火锅粉十分快手,预熟宽粉沸水里烫30秒,同时用沸水化开牛油火锅底料,拌一拌2分钟内就能开吃,很是方便。
虽然是宽粉和火锅底料的简单结合,但宽粉迅速get火锅底料的味道,裹上牛油香气的同时还超入味,把火锅的麻辣鲜香抓了个透,完全媲美火锅里烫宽粉的味道。
< class="pgc-img">>酥脆的小黄豆是重庆小面、米线的老CP,加在火锅粉里毫不违和。吃一吃软软糯糯的宽粉,再嚼嚼嘎嘣脆的黄豆中场休息,潇洒得很。
< class="pgc-img">>这一位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颇有来头。上到五星级酒店宴席,下到乡村坝坝宴,在川渝它可是大大小小酒席上的凉菜头盘,酸辣开胃,专为大餐开疆拓土哈哈哈。
我妈夏天也爱在家里做一盘当下稀饭的凉菜,老实说虽然我嘴上说着“不错不错”,但面厨娘的调味比我妈拌得好(“挨打”预警…)。
< class="pgc-img">>蕨根粉是从野生蕨菜的根状茎里提炼出来的淀粉,而蕨根多分布于湖南、川渝、贵州等地的山间,所以蕨根粉也就渐渐演变为当地人的家常菜。
面厨娘这款,无论是粉还是调味都是完美的。蕨根粉软弹劲道又爽滑,酸辣口的调味和夏天很搭,酸酸凉凉的开胃去暑。即便在小店里,一盘凉拌蕨根粉也要卖十几二十,自己拌一份才5块多,能配一锅稀饭,请把“省钱”打在公屏上。
- 02 -
- 辣辣辣的云南好过瘾 -
< class="pgc-img">>云南这碗酸菜米粉的酸度,比重庆那款柔和一丢丢,重咸、重香辣,也是个妥妥的重口味粉。
< class="pgc-img">>酸菜味道挺老道,腌得相当有味道,而且分量很足,有种在酸菜堆里找米粉的错觉。
< class="pgc-img">>米粉质感弹滑劲道,吸足了汤底的油辣子味,有着满满的云南式香辣,很戳我这个川渝胃。如果烫把青菜、煮上肉啊丸子什么的,再多加点汤,完全可以演变为一份酸菜麻辣烫,一人食秒变家庭套餐,爽歪歪。
< class="pgc-img">>重口味、麻辣党赶紧试试这款惹火的糍粑辣子鸡米粉吧!超刺激~
< class="pgc-img">>康康这裹满辣椒的鸡肉,口腔有没有开始冒火的感觉?讲真,打开包装看到像冷吃鸡一样的辣子鸡,我激动到咽口水,天耶,是诱惑的味道,隔着空气我都感觉到了它的气场,和我胃口很配。
< class="pgc-img">>做成米粉在汤里泡过后,糍粑辣椒的外衣留在了汤里,鸡肉露出真面目,留下不那么火辣的味道。鸡肉谈不上多么鲜嫩多汁,倒有一种风干肉干的紧实腊香风味,嚼着嚼着就嚼出感情来。
< class="pgc-img">>米线不如看起来那么辣,刺激带劲中还可以接受,甚至嗜辣的同学表示没有被辣爽,也是很讨打。总的来说,这款米线把云南人喜欢的辣,地道地展示给了外省人,我觉得可。
- 03 -
- 江西骄傲 -
< class="pgc-img">>这是一碗能让我无限回购的粉,我太喜欢它那种带剁椒的酸爽辣了。这款的肉丝汤用了NFC非浓缩还原技术,不经浓缩、不添加防腐剂,通过灭菌工艺保鲜,保证了汤包的原汁原味,紧逼现熬汤料水准。
< class="pgc-img">>米粉用的是江西早稻籼米,直链淀粉含量在25%左右(一般煮饭的米在18%左右,制作米粉缺乏韧性),做出的米粉既有弹性又不发硬。爽滑有弹性,糯叽叽的很是亲口。
< class="pgc-img">>汤底咸香适度,酸菜和剁椒的加入让米粉多了酸辣的层次,很为汤色添彩。酸辣很清爽,同时又有点傲人的刺激,比起其他汤粉的辣更有特色,让人忘不掉。稍有欠缺的是肉丝量少、肉质一般,把它当荤粉过不了肉瘾。只有再浸个荷包蛋和厚片的午餐肉才能解馋。
< class="pgc-img">>我是江西米粉的绝对热爱者,以致于去年生日,江西朋友送了我一捆他老家的干制米粉(熟人间送礼就是这么朴实不做作hh)。这次米粉测评中江西米粉入围了不少,米粉品质都挺棒,好不好吃主要看调味是否出彩。选择的几家南昌拌粉中,我们更喜欢在调味上有那么点小惊喜的绿滋肴。
外婆菜、萝卜干和花生米这些小配菜虽没多出彩,好在味道正、量多,让素拌粉看起来不那么寡淡。惊喜在富有层次的油包和酱汁上,绿滋肴的调味中富有明显的麻酱味道,不光闻起来香,在口感上更是增色不少,比别的拌粉令人印象深刻。
< class="pgc-img">>光是油包就包括了辣椒油、猪油、植物油、芝麻油和葵花子油,整体调和在一起的风味真的香到精彩。咸度平衡,辣度初尝感觉温和,实则后劲不小,不怎么耐辣的探员一口后感觉口腔都在燃烧,接着就开始冒汗,但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辣得过瘾。对于习惯吃辣的同学而言,辣度正好在调味中起到解腻调和的作用,仅仅对口腔带来一点调皮的刺激,蛮舒服。
拌粉建议大家把粉煮透后过一遍凉水,洗去粉感,再加调料拌起来会更加清爽弹韧,也不容易黏糊在一起,口感会升级噢~
- 04 -
- 少有耳闻的海南经典 -
< class="pgc-img">>海南粉的发源是一个关于孝心的故事,明末闽南乔迁至海南的儿子为了让不思饮食的母亲能够进食,研发出了细腌粉。因为味道好,细腌粉开始在海南诸地流传,最后得名海南粉。2009年,海南粉和文昌鸡一同入选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粉配菜之丰富堪比螺蛳粉,另外还有一份秘制卤汁,这两个特色让海南粉在全国粉届拥有了姓名。一碗海南粉能统合酸、甜、咸、辣、鲜、香多味,吃一回就会不停想念。
< class="pgc-img">>秘制卤汁鲜香浓郁,略带甜口,不仅海南人喜欢,包邮区的上海人也吃得合胃口。
< class="pgc-img">>米粉比江西粉细、比重庆米线粗,弹韧细软好挂酱。调味中的咸甜比例高,好入口,加入黄灯笼辣椒后带点酸的辣味慢慢析出,让浓郁的酱香中多了一个刺激味蕾的滋味,挺特别的。不过要提醒一点,由于酸笋的加入,让海南粉和螺蛳粉一样略带“臭臭”的味道,不过没螺蛳粉那么重。如果是日常拒绝螺蛳粉的朋友,可能你和海南粉也没缘分。
< class="pgc-img">>粉叔这款海南粉也很棒,配菜和我们常点的易小满手工粉差不多,卤汁较之稍微清爽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酱香调味中带有一点甜面酱的味道,还有一点点的酸辣回味,作为腌粉而言有滋有味。两款海南粉在我心中不分伯仲,都推荐给你们,买谁你自己纠结去吧~
- 05 -
- 南京之光 -
< class="pgc-img">>去了南京,鸭血粉丝汤是我在赶火车的前一刻必定要吃的送别小吃,只有把胃填饱,才能没有遗憾地与南京作别。虽然上海有大大小小的鸭血粉丝汤店,但踩雷的居多,坐在家里想吃一碗的时候时候,比起发挥不稳定的外卖,还是回味赞靠谱。
< class="pgc-img">>看看这铺满表面的料哦,比上海不少二十多块钱的外卖还要良心。鸭血和鸭杂各自配了一袋,量大、丰富,关键是味道不赖。鸭血的香气很足,不会腥,吃起来还有些脆口,咸味也不会压住鲜气,挺好。鸭肝和鸭食管也是蛮丰富,肝粉嫩、食管脆爽,卤的味道得当,颇有现煮的风味。
< class="pgc-img">>红薯粉细而有弹性,不软烂也不发硬,嚼起来糯叽叽的鲜香饱腹。吸收鸭油的味道后与鸭杂融为一体,比好些小店煮的鸭血粉丝汤还要灵。
< class="pgc-img">>汤头味道挺正,这得夸夸鸭油,是它让汤充满了老鸭汤的滋味。咸鲜中略带辣气,比原味有气场。夏天喝一碗进肚,温热到额头冒汗,爽。
- 06 -
- 又爱又惧的豪迈新疆粉 -
< class="pgc-img">>
还有这位远道而来、令局里万众期待的新疆米粉。它的操作比前面的米粉略显复杂,需要提前泡发12小时,然后沸水煮15分钟将粉煮透,最后和酱料小菜下锅炒,一顿操作下来花的时间跟烧一道大菜差不多。
有探员嫌弃“这么费时间干嘛还要自己炒,麻烦。”话也不是这么说,毕竟点份新疆炒米粉外卖,小50就出去了,也不见得味道多好,肉有多少。自己炒嘛,肉菜随便加、味道稳定的同时性价比还高。在馋新疆炒米粉的时候,还是值得花上一点时间讨好自己挑剔的嘴,肚子填饱了生活幸福感也会提高的呢~
< class="pgc-img">>
下单的这份中辣新疆米粉,比这次测评的其他米粉都要辣,真真辣得人急求冰水的同时又一口接一口。我特别喜欢新疆的粗而有弹性的粉,比别的粉都大气,又泡又煮虽然麻烦了点,但保持了它滑糯的口感,让人大呼满足。这款的调味,讨好了嗜辣探员的胃口,个个争相扫底不亦乐乎。如果你是新疆米粉爱好者,快试试吧。
- 还没吃过瘾?-
- 再给这些特色粉一个机会 -
< class="pgc-img">>
海南有三大名粉,除了之前安利给大家的海南粉,还有正要介绍的抱罗粉和酸粉。抱罗粉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因兴起于文昌市的抱罗镇而得名。它的粉质比海南粉略粗,虽也是咸甜口,但更偏咸,配料和海南粉一样丰富。咸、甜、辣三者融合得和谐,笋和榨菜清脆,米粉Q弹,整体还是好吃哒~
酸粉有点像胡辣汤的酸稠度,对于喜欢清爽口的探员来说对它有一定接受门槛,不过习惯以后,还是会为它的独特口感折服。酸味特别足,而后是入喉的辣,由于米粉超细很能挂汁,所以每一口都是足足的酸辣劲,让人爽到爆。不反感酸口的朋友,我想它会是你的菜。
< class="pgc-img">>配料十分丰富,大份的香菇牛肉浇头在一众米粉中属于妥妥的“大户人家”,而且味道还很赞,像我局拌饭酱测评中拔得头筹的仲景香菇酱,肉多香菇多,还很有嚼头。刚出锅的米粉弹韧度和软糯度刚好,不过我忘了过一遍凉水冲掉粉感,以致过几分钟后,粉体开始黏腻拉低了评分。买来救急当宵夜还是很不错,价格摆在那里,性价比高的。
< class="pgc-img">>
这款南昌拌粉和好评榜上的绿滋肴很像,米粉质感几乎一模一样,优秀到没话说。调味上阳际山野这家就是普通的好吃,缺少亮点,不像绿滋肴添加了一点麻酱,口味让人印象深刻,它的口感更清爽一些。两款粉单价相差一块钱左右,都是性价比之选,大家各凭喜好购买。
湖南的卤粉也还不错,总归粉是没话说,弹软滑口,优秀!小菜走湘式风格,酸豇豆、剁椒的加入,立马让平庸的卤粉有了湖南的气质,爽辣的口感我是很喜欢。牛肉给得蛮多,还都是大块的肉,虽然挂着牛筋的地方有些考验牙口,但调味相当家常,吃起来感觉到了亲切感。再说那颗完整的卤蛋也是够扎实,好的调味和丰富的配料,已经让我原谅了它的小缺陷。
< class="pgc-img">>
整体调味咸淡适中,酸鲜调味挺爽口,蛮好吃的。酸菜够酸也够爽脆,汁水饱满很加分。叉烧肉大片有嚼头,煮透后的饵丝泡在酸汤里也很清爽,适合夏天解馋。
粉的嚼劲刚好,爽滑到几乎不用咀嚼就能滑进肚。调味是我很喜欢的重花椒的麻和炝香的油辣子辣。遗憾的是,牛肉虽然质感不错,但香味不够突出,特别是在麻辣的汤里更没啥存在感,偶尔解馋可以,但距离“满意”还差点水准。
< class="pgc-img">>道福祥的羊肉粉让人惊喜,本不对它抱太大期望,没想到,吃过之后让我这个本不爱羊肉的人都要为它说句好话。羊肉很鲜,肉质相当软嫩,带有的一点羊腥味还有点羊奶的香气,我觉得刚好。就是预熟的米粉不如干粉煮熟后那样劲道,缺少一点弹糯口感,略有遗憾。
< class="pgc-img">>这碗桂林切粉与我当地朋友带我在本地吃的粉,口感差不多,还原度挺不错。就是有点隐隐的酸笋“臭”气,不爱的人碰都不碰,喜欢的人可爱死了这味儿。扁扁的米粉薄而软,像肠粉一样溜进嘴里,柔软得很。锅烧锅烧锅烧,虽然网购的不如店里酥脆,但肉质很棒呐,瘦而有嚼劲,还很香,给力。
< class="pgc-img">>川式红烧牛肉的调味,或许是我对它更有亲切感,所以很合我胃口。牛肉丝丝到肉,嚼头足,可能会让喜欢酥牛肉的小伙伴有些失望,但相信我,它越嚼越有味~汤头里花椒的存在感强,哈哈哈哈也太合我意了吧。真心推荐你试试四川式麻辣牛肉细米粉,只要你不嫌它重口,就会戳到你的好吃穴。
< class="pgc-img">>比起说是鸡汤,更像是清蒸童子鸡的味道,挺鲜美。笋笋笋,真的特别鲜,有探员反馈为了吃它家的笋也愿意回购这碗粉。没有酸笋那股老坛的气息,清脆多汁,淡淡的咸让人欲罢不能。粉是米线甚至粉丝的质感,很细很细,也很容易吸收味道,汤的水量没控制好就容易偏咸。
< class="pgc-img">>以前想吃一碗好粉要做好攻略、飞到当地、满大街寻觅,现在只要坐在家里看看测评(劳烦路过小主转发、收藏、赞和在看点起来),滑滑手机加购,就能坐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我这样的“粉头“是真的开心。这几年,网购不管是米粉的种类,还是粉里配料的丰富程度,都在变多变丰富,吃货们有福啦。
本期全国网购速食米粉指南已送达到各位手上,速度收藏呀——
< class="pgc-img">>散落民间的嗦粉达人们,快来留言区跟我交流交流你们还吃到过哪些赞到爆的米粉?我的嗦粉生涯需要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我国美食的版图上,云南过桥米线早已闻名遐迩,成为无数食客心头的牵挂。然而,在火锅之城重庆,一款名叫“他六姐米线”的美味同样能与云南过桥米线相提并论,甚至被誉为火锅界的“黑马”。这款美食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人如此推崇?
< class="pgc-img">>他六姐米线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其食材的丰富与搭配上。相较于云南过桥米线的清淡,他六姐火锅米线在选材上更加大胆创新,将火锅与米线相结合,既保留了火锅的香辣鲜美,又凸显了米线的滑嫩爽口。其中,尤以牛肉、鸭肠、毛肚等食材为特色,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火锅的热烈,又能品味到米线的细腻。
此外,他六姐米线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烹饪技艺。在传承火锅烹饪技法的基础上,他六姐米线巧妙地融入了云南过桥米线的烹饪理念,采用分餐制,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独特的饮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他六姐米线的汤底尤为讲究,选用上等牛骨、鸡肉等食材,经过长时间熬煮,汤色浓郁,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正如古人所说:“民以食为天。”一款美食要想深入人心,除了食材和烹饪技艺的独特,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六姐米线正是如此,它将重庆火锅的热情与云南过桥米线的温婉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这种文化,既彰显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他六姐米线的风靡,不禁让人想起古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款美食之所以能够受到食客的喜爱,正是因其精细的选材、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在传承美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与突破,以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
他六姐米线作为一款能与云南过桥米线相提并论的美味,凭借其独特的食材、烹饪技艺和文化底蕴,成为了美食界的一股清流。它的风靡,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火锅与米线的完美结合,更让人们看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无限可能。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六姐火锅米线将继续传承美食文化,为食客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