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京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一名商户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热线(025-96096)反映,前一段时间赛虹桥街道城管部门要求商户更换早餐经营证,其中有一条是需要到居委会开困难证明,但现在条件很严格,根本就开不到,但有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却可以开到,并拿到经营证。记者就此向社区和当地街道城管部门求证,相关部门回应称,早餐经营证数量有限,只针对辖区困难居民,且在社区审核后,只减不增。对于投诉人所称的有人不符合条件也能拿证的说法,赛虹桥街道一名工作人员称,这样的说法并不存在。
经营户:早餐经营证更换困难,有人不符合条件也可拿证
投诉人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称,自己原本在雨花台区小行26路公交站附近经营一个早餐点,经营者都有一个临时早餐证,但到了换证的时间,自己却无法换证。
投诉人称,自己的早餐点经营了两年多时间,有的摊点经营了十几年。“实际上我没有这个经营证,是从别人手里租过来了,需要付一定的费用。”投诉人向记者坦承,自己本人办不下来,所以只能从别人手中租。投诉人称,今年1月份时收到一个通知,要求持证人拿身份证、老的经营证及相关材料,到当地社区开具困难证,然后换取新的经营证。如果开不到困难证,那意味着换不了证,也就无法继续经营早餐摊点。
“我也到社区咨询过了,因为要查家庭收入、房产、车辆等情况,像我这种情况是开不到的。”投诉人告诉记者,她父亲有残疾,但拿着这个残疾证社区也不给开具困难证明,而据赛虹桥街道的回复,目前已发了52个经营证,本人持证本人经营可以正常换证。投诉人说,她知道有一些人也是租别人的证在经营,而有的持证人家里有多套房,还有车,家里还有人做生意,却仍然可以换证,她对此无法理解。
投诉人称,原先不合规的证件是如何办下来的,现在到底有多少证件又是违规的,她想知道真相。
菊花里社区:只负责审核,并无权利发证换证
赛虹桥街道菊花里社区徐主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们目前正在调整,规范早餐经营管理,具体的发证机关是赛虹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菊花里社区经营的一共只有4家早餐点,也都发了证。“社区主要是对经营户家庭情况进行一个摸排,本来有6家,另外2家根据新的规范包括家庭状况及经营人员有所变动,不符合要求,就进行了更新。”
“我们就是过滤掉一部分自己不经营转租给其他人经营的摊点,原则上经营证是给辖区困难家庭,解决困难问题,需要自己经营。”徐主任告诉记者,原则上是达到低保或者困难保障家庭,但是每家的实际情况不同,相对来说困难的家庭,比如家庭有残疾,或者夫妻一方有重病以及夫妻均没有工作之类的其他困难境况的,并没有硬杠杠,但肯定是家庭相对困难的。
徐主任告诉记者,发放的早餐经营证有十几年了,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出于规范管理早餐经营点的需要,这才需要审核。对于出租经营证的,社区也发现了,此次就加大了审核的力度,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以通过。徐主任介绍说,早餐点不再增加新证,社区从源头进行管理,主体资格要符合,必须是本人经营,不得出租出借;其次就是对早餐点的管理,要求经营过程要规范。
赛虹桥街道:社区审核出具证明,街道负责换证
“我们辖区所有的早餐证,自2017年发证以来,到现在也没有增加过新的。”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开始对老的经营证件进行审核后,进行老证换新证。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街道老证换新证的总共44个,有的家庭条件好了,自愿放弃;或者经营者为外地户籍的,不符合相关换证规定,也未能通过审核,不能换证。街道也一直在排查,自发证起一直自己经营的,可以直接换证,非当地户籍将无法获得换证资格。对于投诉人所称有人不符合条件也能拿证的说法,该工作人员称,这样的说法并不存在,因为审核有相对应的标准。
“目前,区里把早餐点的管辖权下放到街道了,由各街道根据实际进行操作。”该工作人员称,2017年颁发早餐经营证的时候,要求必须是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辖区户口,且家庭困难的,才可以办证。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仍然维持这个规定,不增加新证,而此次整顿的主要是无证经营摊点,或者经营者与持证主体不一致的摊点等违规现象。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考虑到路边摊点过多,街道借鉴其他区域的做法,再就是出于市容市貌的考虑,开始引导经营者入室经营,如此一来,经营者就可以不受户籍及相关条件的限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郭一鹏
校对 陶善工
源:【开封日报-开封网】
6月12日、13日,开封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传统特色早餐地方标准评审会。素胡辣汤、杏仁茶、全牛汤、羊肉胡辣汤、水煎包、五香豆沫、黄焖鱼、鸡血汤、驴肉汤、四味菜、羊肉鲜汤、羊双肠汤等十二种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参与地方标准评审会。
据悉,参评的12个专家评审组,由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开封豫菜文化研究会、开封东京艺术有限公司、第一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等28个单位派出的60位专家组成,分别对12个品种的开封传统特色早餐地方标准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会上,与会专家听取了12个市地标编制情况介绍,对标准送审稿的格式、结构、内容进行了审议讨论,对部分章节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评审专家组认为,12个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地方标准结构完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一致表决通过审定,建议标准起草单位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相关单位审批发布。
据了解,本次起草的12个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地方标准是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中心具体撰写制定。本次标准制定工作是标准制定参与人员最广、标准数量最多、标准质量最高、制定时间最快的一次,经过3个月的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不懈努力,科学、公平、公正地完成开封市传统特色早餐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特色早餐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水平,为全面提高我市餐饮行业品质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高级工程师杨菲,开封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王燕,开封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科、标准化科、宣教科,开封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中心、开封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本文来自【开封日报-开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季是早餐摊点经营旺季,为进一步维护辖区市容秩序,改善市容市貌,近期,锁金村街道城市治理办公室开展早餐摊点专项整治行动,在便民利民的基础上,提升临时摊点的管理水平,规范早餐摊点经营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行动中,执法人员紧盯问题督促落实,对红山路沿街早餐摊点逐一进行检查,重点查看早摊点设置区域是否与审批地址相符、证照是否齐全、摆放位置是否合理、燃气设备使用是否合规等。针对影响市容的破旧餐车、不按规定时间经营、影响交通秩序、未设置垃圾桶、不及时清扫、违规使用煤气罐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逐一向摊主指出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责令立即整改到位,同时现场联合城市治理志愿者、公众委员强化普法教育宣传,明确每日经营时间,督促落实环境卫生清扫,引导摊主自觉遵守经营规定。此次整治对4家早摊点经营户开具了整改通知书,切实提高整治工作成效。
通过本次集中整治,早餐摊点经营时间、设置区域、周边卫生、燃气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下一步,锁金村街道将继续加强早餐摊点的监管,不断完善早餐摊点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居民提供放心、干净的早餐,同时切实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编辑:周云倩
审核:丁超
(来源:玄武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