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价格一般比较昂贵,有时,甚至同一品种海鲜价格也会相差悬殊,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价格上的差距呢?
《消费主张》记者趁着8月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来到北部湾渔场的重要渔港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渔港——电建渔港,向当地海鲜收购商了解海鲜定价的背后原由。
海鲜收购商告诉我们,相较于其他商品,海鲜的定价有着非常复杂的标准。除了大小和品相的规格划分,鲜活度的要求更高,越是刚刚上岸的海鲜,越是鲜活,价格一定越高。同一种大小规格的海鲜,因为鲜活度的不同,价格能相差数倍。
海鲜收购商 黄春艳:
“像这种鱼就比较出名一点,马鲛鱼,做丸子什么的,正常也就20多元钱一斤(批发),看新鲜度,其实海鲜是越新鲜就越值钱。马鲛鱼贵的时候,大船刚刚回来,很漂亮,也卖到30多元、40元钱一斤。”
海鲜收购商 黄春艳:
“这个是小白鲨,也就那么大,大概都是在30元钱左右(一斤),反正就是越新鲜的鱼,就越贵。”
播出通知
9月23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海鲜消费市场调查(上):北部湾渔场》,次日16:29重播,敬请关注!
><>家好!感谢您百忙中阅读我的文章,文案每天下午17:30更新,您的鼓励就是我原创动力。如喜欢就请点赞,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点击"关注",欢迎与我一起探讨。
< class="pgc-img">大酒楼降低身份做盒饭
>每个餐饮店都会涉及到对自己菜品的定价问题,每期的新产品推出,都需要给产品制定适当的售价。既要自己赚到适合的利润,又要能令客人满意接受,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好的定价方法,能让你在竞争中取胜。
< class="pgc-img">餐饮产品定价对于餐饮经营很重要
>下面以我的经验,分享三个定价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普通餐馆的基本定价方法。
< class="pgc-img">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
>菜品的定价,关乎到餐厅的定位,你的餐厅处在什么位置,目标客源是些什么客人,这些都应该是每位餐饮经营管理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定位决定价格,只有清楚自己企业的定位,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定价方案。
如果你的企业立足于高端客户,要做高档的商务客人,政府接待。那你的定位就要高些,毛利率相应要求就要高些,可以把综合毛利率定在65%—70%之间。如果你把目标对着家庭客源,大众消费,那你的综合毛利率就定在50%—55%之间。
总之,在定价之前,你得先确定你的定位,你的毛利率应该定在多少,有了这个前提,产品的定价标准就出来了。毛利率出来了,那产品的定价就好做了。
根据计算公式:售价=成本/1-毛利率
产品的成本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再套用制定的毛利率要求,就能计算出售价。
如公司要求毛利率是60%,某菜的成本是20元,根据计算公式:
售价=20/1-60%=20/0.4=50(元)
那这个菜的售价是50元,毛利率是60%。酒水,海鲜等定价也可以按此计算方法。
这个定价方法是以成本为导向,将本求利。优点是能保证毛利率的实现,缺点是太死板,没有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
2、 以竞争对手为导向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是首先不考虑自己产品成本,而是以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某一相同产品或近似产品的售价为依据,然后根据它的售价结合自己的情况,或比对方售价高点,或比对方卖便宜点。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定位相近,档次条件相当的哪种竞争对手为参照目标。
< class="pgc-img">以竞争对手为导向的定价
>基于成本的考虑就是对方和我情况差不多,他能承受的价格,我也能承受。我看着你的价格定价,在顾客面前我更有主动权,我比你更薄利多销。
比如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白切鸡卖128元/只,你为了竞争考虑,可以把白切鸡的售价定为108元/只。每只比他便宜20元,以提高竞争力,争取更多的熟客。
这种定价方式是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导向,处处竞争处处占先。优点是定价灵活,贴近市场,随时能从竞争中占据优势。缺点是忽略成本,毛利率难以控制到位。
3、 以目标客源为导向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是首先考虑你的目标客源的价格承受能力,而根据他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来制定菜式和售价。
< class="pgc-img">以目标客源为导向的定价
>你想向你的目标客人销售某种产品,在设计时你首先考虑的是他们对某样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对方可以接受的价格而反过来设计产品,这样就更有把握地把产品销售出去,从而提高你的市场占有率。
比如,你想推出一款家庭优惠筵席套餐,把附近家庭客源吸引过来。你知道附近家庭的收入不是很富裕,经济能力不怎么好,如果要吸引他们,人均消费最多是50元/人。
于是就先把价格定在每桌498元/桌,并要求厨师根据这个售价设计出九菜一汤含主食的菜单,至于菜单的菜式怎么定,由厨师根据市场原材料的进价而设计制定。
这种方法就是以目标客源为导向的定价方式,优点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在客人对价格有接受能力下,有针对性地设计菜式,竞争优势明显。缺点是这种方法只限于部门菜式或套餐,局限性较大。
< class="pgc-img">火爆的酒楼
>以上三种定价方式各有优缺点,各位经营管理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中奥妙自己领情。只要能灵活地运用以上三种定价方式,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有关讨论美食的问题,请点"关注"或与我私聊一起探讨。
><>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定价即经营。定价是决定经营生死成败的关键。
经营餐厅也不例外,定价是决定餐厅经营状况的重中之重。有的餐厅门庭若市,利润空间却十分有限,大概率就是定价问题导致的成本失控。
你的餐厅,定价对了吗?
< class="pgc-img">>定价即经营
“定价是一切的原点,它左右着经营的方向。”
在创立京瓷、担任日本航空董事长之后,稻盛和夫将自己几十年的商场经验浓缩总结成了这一句话。
做生意的逻辑和方法论有很多种,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买卖的核心,是用顾客可接受的价格卖出自己的产品,并制造利润。
所以,“售价优先原则”——努力思考合适的定价,再反向推动降低成本价,这正是经营的关键。
对餐厅而言,正确的定价有多重要?
定价决定了消费客群
餐厅的人均消费决定了餐厅面向的消费客群,决定了这个客群消费的频次和场景,也直接决定了同一消费区间的竞争对手是谁。定价的同时,其实就是把“经营餐厅”这件事具体化,直接聚焦到你要和谁、在哪里、赢得谁的喜欢。
定价定下来后,其他的问题才能在这个大框架下逐一解决。
< class="pgc-img">>?定价决定餐厅配套服务
餐厅的定价不仅仅决定了菜品的价格和可支配的成本,这个定价其实包含了餐厅的其他一切配套服务。高定价区间的餐厅,势必需要同等高质量的装修、服务,甚至地段来配合;反之,高性价比中低定价区间的餐厅,在其他配套上可以略显逊色。
定价除去原材料的成本后,其他的都是餐厅差异化竞争力的价值:菜品味道、服务水准、装修风格。而这些配套也要让消费者的支出物有所值,才能让餐厅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决定定价的同时,我们也决定了餐厅配套服务的定位。
< class="pgc-img">>?定价决定了餐厅利润空间
餐厅经营会经历淡旺季、食材波动,租金和人工成本也会变化,但是餐厅的定价需要相对稳定。因此,餐厅在定价的时候,要合理的计算利润空间,兼具市场竞争力和抗波动能力。不能因为一两月突如其来的食材波动,而带来大的经营困境。
定价是菜单盈利规划里最重要的部分,尝试用多个角度去反复推敲自己的定价是否合理。
< class="pgc-img">>如何合理定价
如何为餐厅定价呢?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实践、检验餐厅的价格体系: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定价,核心就是:你的目标客群愿意花多少钱、以怎样的频次来店铺消费。
我们常说餐厅是三公里的生意,核心目标客群是周边3公里的日常活动人群,他们的消费能力、外食频次、外食偏好这些都至关重要。忽略了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即使餐厅定价利润空间较小,依旧不可能做到薄利多销。了解消费者,符合他们消费决策内的定价,在餐厅宣传推广过程中,也更容易让潜在消费者实际到店。
< class="pgc-img">>?从竞品角度出发
在餐饮市场的红海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从竞争对手的门店里争抢过来的。在研究餐厅的定价体系时,是否和竞争对手们处于统一竞争区间,是否在这个区间内有竞争力,是否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决策价值,这些都是在判断自己定价是否合理的关键信息。
比如,同样是人均100-150的火锅品类,海底捞作为火锅行业的强力竞争对手,在一二线城市,这个价格区间内可与之一战的其他火锅店铺并不少,差异化竞争力大多是特殊食材或者汤底;而在三四线城市,这个人均高于平均餐饮市场,海底捞本身的品牌溢价和服务已经构成独有的竞争力,其他火锅品牌想要与之抗衡相对较难。
< class="pgc-img">>?研究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理解它们背后的利润构成,对自己定价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从利润角度出发
利润是餐厅持续运营的根本。在进行定价时,可以从餐厅的利润空间倒推定价是否合理。
在拆解餐厅的利润空间时,可以采用从大化小的方法,一步步确定最终定价。比如,在不排除租金和人工的情况下,餐厅的毛利率总体设定在70%左右,那所有菜品的利率波动要在70%附近。
在从利润角度出发设置定价体系时,要注意价值感知和供应链特性。
价值感知上,菜品会分为消费者敏感和不敏感菜品。举例来说,一道番茄炒蛋的食材成本是六块钱,如果将毛利率设定为80%,这道菜的定价就是30元,毛利率设定为60%,定价则为15元。番茄炒蛋,作为国民家常菜,大家对它应有的价值感知相对熟悉,并不适宜作为高毛利单品。
< class="pgc-img">>?从供应链特性上来说,如果食材供应链成本波动较大,那么在设置毛利率时,要充分考虑到抗风险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海鲜餐厅的毛利率设置较高,有些甚至采用时令价格来定价。
精细化定价
大部分的餐厅在经历了上面的定价流程,就认为定价的工作结束了。其实不然,真正考验店铺盈利能力的,是更加数据导向的精细化定价。
在餐饮高度成熟的日本,定价体系可以精确到单人、单位面积、单一营业时间餐厅的流水和利润。举个例子来说,东京人工的成本一小时约1000日元(近70RMB),一个基础厨房小工一小时可以生产10斤左右的土豆配菜,在计算土豆配菜的成本时,一旦加上人工的费用,要高于直接向配菜公司采购土豆配菜。
这样精细化的成本计算,可以帮忙找到餐厅经营里的“利润黑洞”。
< class="pgc-img">>?在定价时,日本餐饮业常见的检验方法是FLR成本控制。
FLR成本控制,是指F(Food=材料成本)+ L(Labor=人事成本)+R(Rent=租金成本)不能超过餐厅收入的70%,控制在60%以内是非常理想的盈利状态。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数据显示,餐饮行业的平均损耗率是10%-20%,或高至30%,食材、人力、租金三大头总体要低于70%绝非易事。这三者的配比,也是餐厅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中餐一哥海底捞,食材成本占比超过40%,人力成本占比约30%,即使这样,由于租金成本占比仅0.8%,保持了店铺良好的流水和利润率。而高额的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支出,也为海底捞产生了相应的价值:口味和服务。
在进行成本三大头配比控制时,根据餐厅的目标人群和场景不同,可以尝试不同的比例配置。
对高端餐厅来说,食材成本可以在定价的25%左右,中档餐厅占比约35%,而平价餐厅的食材成本占比可以高达40~45%。当食材成本确定后,留给人力和租金的成本就相对有限了,在保证盈利空间下找出可以压缩成本的漏洞,就是餐厅运营中日复一日的课题。
总结
定价即经营,它是一切的原点,其左右着经营的方向。在定价时,可以从消费者、竞争对手、利润空间开始搭建定价框架。
当第一轮定价完成后,可以从成本控制角度来检验定价是否合理。当你的FLR成本占比控制在60%左右,又在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才算是拥有了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的入场券。
-今日互动-
餐厅经营到底怎样合理的定价?
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进群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