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22日消息,市场监管系统督促平台企业和外卖商家,有效规范外卖营销行为防止餐饮浪费。2024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诱导点餐、满减凑单、过量供给等外卖餐饮浪费问题,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执法,健全标准规范,督促网络餐饮平台、外卖商家持续规范适量点餐提示、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餐食份量等餐饮外卖营销行为。
截至目前,共监督检查平台企业、外卖商家85.5万家,办理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案件2591件,整改问题6.9万个,公布典型案例145件,制修订相关标准21项,宣贯标准94.8万人次,培训外卖商家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08.1万人次;指导推动美团、饿了么等大型餐饮外卖平台提供“一人餐”“小份餐”专题入口,推出外卖“碳”积分,今年以来“小份餐”订单已超过60亿单。(中新财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新网3月27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督促网络餐饮平台、餐饮外卖商家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持续规范餐饮外卖营销行为,有效防止餐饮浪费。
在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方面,《通知》要求,督促平台优化营销规则和协议规则,在页面显著位置发布适量点餐提示;鼓励平台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商家开发、提供、推广小份餐品,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指导平台及时纠正不规范营销行为。
在压实餐饮外卖商家主体责任方面,《通知》明确,督促商家加强动态管理;引导商家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品,如实展示餐品信息,发布适量点餐提示;监督商家规范营销行为,合理确定起送价格;鼓励使用食安封签。
《通知》强调各地要推进标准修订完善、加大宣贯力度、强化实施监督。线上线下、同频同步开展防止餐饮浪费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持续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对造成明显浪费、严重浪费且拒不改正的,依法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图片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活中,工作中,税收小常识与大家息息相关,近期,申税小微搜集了一些身边的税事,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的实用税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的《身边税事》栏目!
如今,外卖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从实体餐饮销售转型,进驻外卖平台销售。A饭店之前就是一家传统餐饮企业,一直是做堂食的,最近也打算进驻外卖平台,接受一些外卖订单。可是提供堂食,又销售外卖在增值税缴纳上怎么处理呢?这让处于准备期的财务小钱打起了问号?
财务小钱
申税小微,我们餐饮企业既提供堂食,又销售外卖,在缴纳增值税上有什么差别呢?
小钱,没有不同哦。餐饮企业销售的外卖食品,与堂食适用同样的增值税政策,统一按照提供“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申税小微
政策依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九条的规定:提供餐饮服务的纳税人销售的外卖食品,依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以上“外卖食品”,仅指该餐饮企业参与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食品。对于餐饮企业将外购的酒水、农产品等货物,未进行后续加工而直接与外卖食品一同销售的,应根据该货物的适用税率,按照兼营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