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是我国产茶大省,所产的茶叶种类繁多。近年来,福建协同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探索“三茶”统筹发展新模式,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茶等茶产业正加速融入文旅、大健康、餐饮等赛道,催生新茶饮、茶美食、茶庄园等新产品、新业态。片片茶叶惠及万千茶农,茶产业成为福建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5月7日,武夷山市一家茶企的工人在岩茶生产车间忙碌。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武夷山一位制茶师在手工制茶。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在武夷山市一茶企展厅内,工作人员为客人泡茶。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在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内,工人在挑运茶青。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在武夷山旺角包装文化创意园,顾客(右)在挑选茶叶包装礼盒。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在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内,工人在挑运茶青。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8日,在武夷山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中,演员为观众敬茶。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7日,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内,工人在手工采茶(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的一处白茶园(4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剔除茶梗等杂质(4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工人在位于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的六妙白茶庄园晾晒茶青(4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工人在位于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的六妙白茶庄园晾晒茶青(4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家雅(左)在六妙白茶研发中心审评福鼎白茶(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在安溪县西坪镇盖竹村的德峰茶庄园,几名游客在民宿旁品尝铁观音(5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这是安溪县的中国茶都茶叶市场,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集散地(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工人在安溪县西坪镇珠洋村的八马红星茶场茶园里采摘茶叶(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这是福建八马茶业安溪总工厂的普洱茶仓储库一角(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婧
当今世界,中国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熟知。继去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9月,中国茶再度站上世界舞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源视觉中国
浙江茶源远流长,它始于两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地。从唐朝顾渚贡茶院,到宋代磐安古茶场,再到清朝十八棵龙井御茶,浙江茶文化底蕴深厚,浙江茶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浙江茶生长环境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在90个县中,涉及茶叶产业的就达到70个,目前全省建有生态茶园41.4万亩,全省茶园亩均产值达到8502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
在“三茶”统筹的大背景下,“浙茶”品牌矩阵正做大做强。在今年召开的浙江省“三茶”统筹发展推进会上,指出要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强化文化引领、科技支撑,加快形成以绿茶为主体、六大茶类共舞的新态势,加快构建产茶、品茶、事茶、玩茶等相融合的茶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位一体”的茶产业体系。
图源视觉中国
潮新闻将样本寻找范围锁定浙江省内,申报时间从现在开始,11月3日23:59将截至申报。随后,组委会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评并选出入围案例,于11月5日至11月9日在潮新闻客户端进行展示,并开启网络投票。11月10日,经由媒体专家及茶界专家组成的评审会终审,确认上榜名单。
此次奖项设置分为2023“三茶”统筹发展金叶奖、2023“三茶”统筹发展县域品牌传播力奖、2023“三茶”统筹发展十佳茶旅目的地。
图源视觉中国
何为2023“三茶”统筹发展金叶奖?顾名思义这片叶子需要具备足够的含金量。自“三茶”统筹在2021年春天被提出以来,已有两年多时间。茶企和茶人们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已书写下自己的笔墨,比如研发新品种、开创新科技、推广新技术、造就新产业等。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引领性质的创新做法,在一、二、三产方面已带来成效,并大幅拉动茶农增收,同时自身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这样的品牌和案例便是我们寻找的“金叶子”。
图源视觉中国
浙江茶香飘万里,少不了品牌的树立与打造。2023“三茶”统筹发展县域品牌传播力奖就是靠品牌影响力说话。浙江上千年的茶文化积淀了许多老字号,在当今时代,这些老字号紧跟时代大潮,将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通过品牌联名、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形式,主动步入年轻群体,将招牌越擦越新、越擦越亮。同时,浙江茶界也有一批新晋品牌,它们通过新茶饮走入大众视野,引领一种潮玩饮茶方式,并带火了茶叶衍生产品。无论新老品牌,只要具备一定品牌传播力,都可以申报该奖项。
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潮新闻还设置了一个“2023‘三茶’统筹发展十佳茶旅目的地”奖项。近年来,茶文旅融合是许多茶企的开拓方向,一个创新性与成熟性兼具的茶旅目的地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茶旅目的地将一、二、三产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也让茶文化变得更为具象。许多茶旅目的地除了提供游客采茶、制茶、品茶、学习茶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还伴随着许多共生业态,如餐饮、住宿、骑行等。故该奖项的评选除了让大家感受“三茶”统筹发展成果,也让大家看见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申报表可通过下方百度网盘链接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lt7aDHzOnm2WHMv1wKBwA?pwd=cp9h 提取码: cp9h
“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钰璇)12月1日,武夷茶世界项目开幕式——“汇百企千茶 敬世界一杯”专场演出在武夷茶世界商业广场举行。
夜晚的武夷茶世界(邱俊杰 摄)
夜幕下,武夷茶世界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演出开始前,在现场观众的见证下,武夷茶世界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武夷山市推进“三茶”统筹、茶旅融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迈出了关键一步。
推杆启动仪式(邱俊杰 摄)
据介绍,武夷茶世界建设面积约3万平方米,由武夷山市政府主导。规划有品牌茶企、茶周边产品、茶研学基地、茶道体验馆、茶拍卖平台、餐饮、休闲、娱乐、市集、茶直播间、国内首个茶主题沉浸式光影秀及场景式文化互动街区。项目将以文化为核心,产业为引擎,科技为支撑,通过提供接待、品鉴拍卖、茶文化交流推广、沉浸式演出等功能,旨在将其打造成为多形态融合的“永不落幕的茶博会”。目前武夷茶世界项目已签约茶企近百家,全国多家龙头茶企和武夷山当地知名茶企入驻。
启动仪式结束后,《我在万里茶路》公演启动卷轴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演出分为《我在万里茶路》和《海丝远航》两个篇章。立体展现了“茶路”的艰辛历程,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手段追忆前人万里茶路、总结今日一带一路、展望未来海丝远航。
演出现场(邱俊杰 摄)
演出现场(郑正华 摄)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