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永宁街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近段时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重拳打击地沟油产业链,并大力开展永宁街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
永宁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合理调配人员,“伺机而动”抓现行,对永宁街岗丰市场、凤凰城商业街、新城市场等区域内大型企业、油炸类洋快餐店、火锅店、大型餐饮馆加强巡查值守、蹲点布控,大力打击产生废弃食用油脂的“大户人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未具备特许经营条件的餐饮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分类收运、处置单位擅自处置等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处理,并采取顶格处罚标准,重拳整治违规处理乱象。
同时,永宁街综合行政执法办“顺藤摸瓜”找线索,利用新技术,巧借天眼。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同时,联动街综合研控中心和附近商铺,调取实时监控录像,严查非法收集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留死角。8月份以来共查处非法收运潲水的是4宗,扣押运输车辆4辆,严查偷倒生活垃圾的7宗。
与此同时,永宁街还注重宣教,发动全民齐督导,组织村(社区)志愿者在分类一线站桶督导,制止部分村(居)民随地乱扔乱丢垃圾、不分类投放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引导村(居)民合理投放垃圾,呼吁村(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静 通讯员:陈颖诗 增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莫舒洁 增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瑞琪
< class="pgc-img">>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令人后怕的消息:
一个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半夜因为腹痛进了急诊病房。
她的朋友圈,有一句话引起了我注意:
医生告诉我,外卖多吃点,下次就不是腹痛这么简单了……
< class="pgc-img">>看完这句话,我紧张地给她打了个电话:
你没事吧?怎么还进急诊病房了?
她听完,隔了2秒才缓缓告诉我:
我没事,你别担心,就是平时外卖吃多了,食物中毒了。
医生问了我的饮食习惯后,说很有可能是地沟油引起的……
和她聊了半个小时,我隐隐觉得后怕。
她平时就无辣不欢,毛血旺、夫妻肺片、口水鸡……都是她的最爱。
然而,因为工作繁忙, 她每次只能点外卖过过嘴瘾。
谁都知道,外卖卫生难以保障,再加上她长期重油重辣,想不“中招”都难。
这次进了急诊室,算是身体给了她一个警告。
她再不注意点,身体健康真的堪忧。
说起朋友这件事,我不由得想起近几年地沟油事件的频频“爆雷”。
前不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出了一则刑事判决书。
其中披露了一则“地沟油制售”的事件结果:
成都某知名火锅连锁品牌,在两年内制售地沟油,涉案2吨。
< class="pgc-img">>据悉,涉案人员包括老板、采购员和厨师一共5人。
他们先是用水油分离器分离顾客吃剩的废弃油脂,
高温加热后,加入地沟油制作成红油,再将红油做成火锅锅底,卖给顾客。
针对这5个人,法院的判决结果是:
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到2年4个月不等,并处罚金2万到17万元。
虽然法院对他们作出了处罚,但我还是忍不住脊背发凉。
近些年来,至少也有2亿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食用了地沟油吧?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信任品牌,才会无所顾忌地去消费。
现在看来,你以为自己吃的是美食,殊不知吃的就是地沟油。
黑心商家用地沟油换取利润,牺牲掉的是我们消费者的健康。
虽然他们得到的处罚有价,但我们的健康是无价的啊。
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可气又可恨。
你可能会觉得,明目张胆做地沟油的商家应该没多少吧?
可事实是,你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售卖地沟油的踪迹:
四川20家火锅店每天通过过滤、清洗、再加工等工序售卖地沟油;
湖南湘潭一米粉厂生产线使用地沟油,每天生产3万斤销往各大市场;
广州一黑作坊通过地沟油煎炸、双氧水漂白700公斤鸡脚进行贩卖……
< class="pgc-img">>南派三叔说: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地沟油对我们的威胁,无处不在。
那么,为了探索它存在的原因,我们就得从它背后的产业链开始了解。
人民网记者曾历时一个多月的暗访,发现了京畿地区的一条地沟油产业链。
“正规军”与“游击队”的较量
北京某街道上,一个中年男人把车开在了一家川菜馆附近。
下车后,他径直走进了餐馆。
短短6分钟,他手提两个白色水桶走出门口。
随后,将白色水桶里的东西倒入自己车厢内的黑色大桶,如此往返两次。
< class="pgc-img">>记者以经营饭店为由,和他攀谈。
“饭店垃圾收吗?”
“我们只拉泔水,不收垃圾。”
“什么价格?”
“要看你有多少东西,比如刚才那家小店,我每个月给他们100块钱。”
要知道,2012年,北京对“非居民餐厨垃圾”征收的处理费是25元/吨;
2014年,上调到了100元/吨。
同样是“处理餐厨垃圾”,前者给餐馆100元,后者收餐馆100元。
显而易见,在这场“餐厨垃圾争夺战”中,“正规军”的成本相对较高。
而低成本的“游击队”,反而会是餐馆商家处理“垃圾”的第一选择。
“地沟油”的初级加工
那么,“游击队”收集的泔水去了哪里呢?
记者经过探访,发现这些泔水全都运往了一个偏僻的村子里。
村子附近,大概有10家养猪户聚集。
整个面积有2个足球场那般大,外围还堆放各色垃圾,空气弥漫着浓浓的恶臭。
猪舍外有人在烧东西,记者走近一看,锅里熬着红黄相间的液体。
见有生人归来,对方马上挡住大锅。
“油什么价?”
“580块一桶,打电话收。”
< class="pgc-img">>在攀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个信息。
对于小作坊来说,单纯“炼油”并不划算。
“你需要养一些猪或牛,炼出的油给人吃,剩下的渣给猪吃。
这样既赚了油钱,又省了饲料钱。”
一份原材料的支出,可以获得两份收益,果然“好头脑”。
另外,记者也在交谈的过程中得知:
炼制初级地沟油,基本没有技术门槛,而且只要你炼出来,就专门有人来收。
养猪是挣小钱,收油的才是赚大钱。
< class="pgc-img">>那么,炼制的初级地沟油,收购价是多少呢?
在当时的行情,一桶收购价为600元左右。
一个中等规模(80头)的养猪户,7天即可炼出一桶油。
按照一年来计算,收入可达3万元。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到恐惧。
“商贩们”炼制的地沟油被人们吃到嘴里,这是第一大威胁;
将炼制剩下的油炸给猪牛吃,猪牛等肉类食品进到人们嘴里,又是一大威胁。
在地沟油的产业链下,我们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是多么不值钱?
“地沟油”的精炼以及售卖
地沟油经过“初级炼制”,又会被一个“中转站”收购。
据了解,按每桶油600元成本计算,“中转站”一年仅收购就要花费2000万。
之后,中转站又会把“地沟油”运送到河北的一个露天炼油区。
那里,是“精炼地沟油”的技术来源地。
“这油能炒菜吗?”
“能,味香着呢。”
“倒进去的是不是饭店吃剩下的东西?”
“是。”
< class="pgc-img">>经过交谈,记者确定了炼油锅里的红黄油块是地沟油。
一个男子和记者交谈的过程,还透露了很多信息:
村东口好几家做这个的,一天40吨很轻松;
炼出来的油和水一样,很清,不然过不了要求;
他们自己不敢装瓶,都是卖给外面的大厂;
精炼后的地沟油,可以做日化,也可以做食用油……
精炼完成后,地沟油又会被专业油罐车运输,送达一个工厂里。
厂里生产出来的高熔点油品,会卖给一些食品企业。
而油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则会被内部加工成硬脂酸、皂隶、甘油等出售。
这就是地沟油从原始收购、倒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细思极恐。
作为一个消费者,或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丢弃的油脂,竟可以变废为“宝”。
我也没想到,地沟油背后的产业链养活了这么一大批人。
更令人害怕的是,我们无辜的普通人为此付出了危害健康的代价,却一无所知。
为什么他们敢于顶风作案?
为什么地沟油产业链屡禁不止?
我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
- 高利润,让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2012年,金华市公安部侦破了一起地沟油制贩事件。
据违法企业代表人称:
正规食用油的成本约为1.4万元/吨,每吨利润不足1000元;
而以劣质油脂生产“地沟油”,成本在7000多元/吨。
高达50%的暴利,就是一些企业铤而走险的原因。
< class="pgc-img">>根据警方介绍,在这些地沟油的利益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都非常可观:
最底端的个体熬油户,卖出价5000多元/吨;
中间商收购后卖给企业,卖出价七八千每吨;
而企业经过加工卖出去的价格,1吨就已经过万了。
东野圭吾说过一句话: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钱,驱使人们昧着良心做事。
为了钱,他们不惜露出自己丑恶的嘴脸。
- 原料“新”,门槛低,鉴定难
2012年,南京市检察院处理了一则“地沟油”事件。
这个案件,相比以往的“地沟油”事件,有一些新特点。
(1)原料“新”
传统地沟油,是将下水道的油腻漂浮物,或回收的泔水进行提炼;
而“新型地沟油”是用废弃动物油脂制成,
包括生猪屠宰后丢弃的内脏、猪皮上刮下来的碎肉末等等。
< class="pgc-img">>(2)门槛低
以往地沟油的回收,只需要多次过滤和沉淀,才能使“油”澄清;
而废弃油脂,只需要倒入锅中熬煮,加工过程十分简单,没有技术门槛。
(3)鉴定难
目前食用油的检测,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
而此次查获的“地沟油”,按照检测几乎全部合格。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总之,现阶段对于地沟油的检测,还没有很精确的方法。
这也是黑心商贩、商家和企业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主要原因。
“地沟油”的屡禁不止,为违法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暴利。
然而,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带来的可能是隐藏的健康隐患。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
浙江台州一年轻小伙,年年都要到医院ICU报到。
原因不是他有严重的疾病,仅仅是他“管不住嘴”。
小勇(化名)是个吃货,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和朋友出去撸串喝酒
长期饮食不健康,导致他每年都要因为胰腺炎来一次医院。
医生说,小勇的急性胰腺炎是由“甘油三酯”太高引起的。
查血常规时,医生发现他的总胆固醇为17.89mmol/L,甘油三酯为54.01mmol/L。
这是什么概念?
正常甘油三酯的参考值为0.56-1.70mmol/L,总胆固醇为3.10-5.70mmol/L。
也就是说,小勇的甘油三酯足足是正常参考值的五六十倍!
通过血浆置换,医生从他的血液中抽出了半袋“牛奶血”。
< class="pgc-img">>即使看到照片,我都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的血液中有这么多的脂肪。
但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承认:
不健康的油脂,真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我曾查过资料,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而小勇体内的甘油三酯偏高,很有可能就是长期摄入“地沟油”引起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地沟油”离我们很远。
武汉工业学院研究食品科学的何东平教授,曾估计: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
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概是2250万吨。
换个简单的说法,你吃十顿饭,可能就有一顿会碰上地沟油。
< class="pgc-img">>医学研究也曾经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比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另外,地沟油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我们都知道,地沟油制售的产业链处于灰色地带。
因为辨别困难等等原因,目前还没有效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从事地沟油研究的何东平教授,也曾表示:
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 class="pgc-img">>难道我们就要看着制售地沟油的恶人横行霸道吗?
难道我们就要眼看着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吗?
不。
作为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地沟油的受害者。
为了尽快迎来“禁绝地沟油”的那一天,我们要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
向有关部门举报,向警方提供有效信息。
从一切环节遏止“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
总之,不要让人性冷漠充斥社会,让好人寒了心;
不要让道德败坏成为普遍,要让恶人寸步难行。
点个「赞」,让地沟油产业链无所遁形!
参考资料: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中国青年报》两年2吨地沟油,这个小龙坎门店胆子太大!
《央视网》四川广安20家火锅店涉嫌生产使用地沟油被查处
《凤凰网财经》内部员工爆料 日产三万斤的米粉上刷地沟油
《新浪新闻》你吃的凤爪可能有毒!700公斤毒鸡脚被查获
《人民网》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
《人民日报》“地沟油”是如何“达标”的?
《中国新闻网》南京猪下水制新型"地沟油" 原料"新"鉴定难
《东北网》「警惕」小伙年年送进ICU,身上抽出“牛奶血”!
《重庆晚报》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 彻底禁绝需10年
都讯 11月1日,记者自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日前正式印发。
《办法》规范了餐厨垃圾的排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在餐厨垃圾管理上的职能分工,为全市推行餐厨垃圾单独投放、统一收运和定点集中处置活动提供了法制保障。
据《办法》,餐厨垃圾产生者按要求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可由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单位有偿收购。《办法》还对防止“地沟油”重回餐桌作了规定,并规定了几种违规处理餐厨垃圾的情形将面临惩罚。
一般餐厨垃圾收费处置,废弃食用油脂可卖钱
据介绍,《办法》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集体用餐配送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宾馆、餐馆、饭店、小餐饮、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单位食堂等(以下简称餐厨垃圾产生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过期食品和废弃食用油脂的排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及监督管理活动。餐厨垃圾产生源为从事餐饮服务和集体用餐配送的单位和个人,不包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办法》明确,餐厨垃圾包括一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一般餐厨垃圾是餐厨垃圾中的食物残渣、食物加工废料和过期食物。餐厨垃圾产生者应按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标准缴纳一般餐厨垃圾的处理费。《办法》规定餐厨垃圾产生者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如单独分离出的泔水油、煎炸废油和地沟油,由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单位有偿收购,收购价格按市场价格自行协商确定。若是没有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如与一般餐厨垃圾混合排放的废弃食用油脂,则餐厨垃圾产生者应当按一般餐厨垃圾缴纳处理费。
严禁“地沟油”重回餐桌,不合标准废弃食用油脂不出广州
《办法》规定未经加工处理或加工处理后不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废弃食用油脂不得运出广州市,规定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处理要求,杜绝废弃食用油脂返回餐桌。鼓励特许经营企业对废弃食用油脂深加工为化工产品,生产生物柴油、洗衣粉和肥皂、油酸、硬脂酸和甘油、混凝土制品脱模剂、锂基润滑脂等产品。
餐厨垃圾处置该如何收费?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餐厨垃圾属于生活垃圾的一类,我市非居民餐厨垃圾目前已按生活垃圾的收费标准计量收费,具体标准为13.5元/桶(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为6元,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为7.5元,以“桶”为计算单位,每桶0.3立方米)。而对于居民,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为常住居民户每月每户10元,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为常住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持有《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居民户可免收)。
实施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办法》要求的企业,可参与竞争一般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置特许经营权。企业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后,在开展收集、运输、处置业务之前,需向企业注册地的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领《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和《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此外,《办法》明确了处罚条款: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畜禽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产生者未落实单独分类、密闭存放要求的,按照《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产生者未将餐厨垃圾交由依法确定服务本区域的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收运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在收集运输过程中混合收集、运输已分类的一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或者沿途丢弃、遗撒餐厨垃圾、滴漏污水的,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等。
对餐厨垃圾排放、收运和处置的违法行为,可通过电话、来信、来访等方式进行投诉与举报。(举报投诉电话:12345;网络投诉方式:广州12345微信公众号、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网站的“政民互动”栏目的“咨询建议及投诉”)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