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春节期间,有这么一条视频,热度比肩《狂飙》,火爆碾压春晚。相信很多网友都知道我说的是啥,没错,就是那条关于“原味”猪大肠的视频。
视频来源于十年前的古早综艺《顶级厨师》。其中一期节目要求选手制作一道颇具难度的山东名菜——九转大肠。前一个选手的九转大肠,被评委批评太过“纯净”。
< class="pgc-img">>视频片段 图源/爱奇艺
包括现场选手在内的很多人,感觉这是主持人和评委们的有意刁难。于是,视频里的主角“小胖”俞涛登场,这位17岁的小伙,用他那桀骜不羁又略带懵懂纯真的眼神,看着主持人曹可凡吃下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未清洗彻底的猪大肠。
面对这样的“原汁原味”,曹可凡也报之以圆润的鼻孔和洁白的下牙。
< class="pgc-img">视频片段 图源/爱奇艺
>< class="pgc-img">图源/爱奇艺
>“小胖”成为了网友眼中智斗评委的“草根英雄”,实现评委“原味”梦想的勇士。这戏剧化的效果,加上“小胖”与曹可凡的魔性表情,让“九转大肠”迅速成为B站鬼畜区的顶流。
在欢乐观赏的同时,很多网友表示,这条视频的味儿够重。但是,对于吃过牛瘪(biě)的朋友们来说,原味大肠多少还是有些寡淡了。
01
牛瘪是什么?
关于牛瘪,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牛瘪(biě),又被称为“百草汤”,是黔东南非常奇特的一种食品,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
究竟是什么奇物,让人望而生畏?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汤色:
< class="pgc-img">牛瘪汤 图源/网络
>翠绿掩映着微黄,浓沫翻腾着细浪。此情此景,如果说煮咖喱也能看到,不算什么,那么其味道的腥酸苦臭,一定会让你联想到浮云苍茫的青青草原之上,那最不经意间的一坨。
其实这联想并非没有根据,因为牛瘪的今生,本就是那一坨的前世。
< class="pgc-img">牛瘪制作 图源/网络
>上等的牛瘪,一定要付之以最精心的喂养。将新美的青草中,融入人参、当归、何首乌,防风、荞麦、小柴胡。草鲜药香,让牛儿吃得自在逍遥。只有一头快乐的牛,才有资格做最顶级的牛瘪。此时,大厨与牛的博弈正式开启。
大厨们要预判眼前这头牛的胃肠蠕动状态,待草,药与胃液充分混合,却未消化之际,电光火石,刹那流星,手起刀落,剖胃取食。
取出这一团团翠绿之芯,拌以牛胆汁,佐以花椒、陈皮、香草,入锅沸煎三十分钟。可以想象,在那黔东南细雨迷蒙的深秋,炉火炽烈,牛瘪沸腾,那幽然的气味伴着炊烟,在小寨里弥漫飘散,路过的人不禁感叹,这是谁家又要“过年”。
< class="pgc-img">牛瘪制作 图源/尧山旧事
>最好的牛瘪,要配上最好的牛肉。剖胃之牛未冷,取最鲜嫩的一块,置于樟木砧板,快刀切片,生姜爆炒,出锅后倒入牛瘪汤底。小火煮沸,配上藿香、川芎、香葱、辣椒。此时,便可以用你最广博的胸襟去感受这最坦诚的味道了。据说,牛瘪还有着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
在万物皆可涮的贵州,牛瘪做底的火锅,出类拔萃,活色生香,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敢尝?至少我还没有这份勇气。
< class="pgc-img">牛瘪火锅 图源/网络
>02
谁是第一个吃牛瘪的人?
了解了牛瘪底细的朋友们,或许会对这样的美食心有戚戚,敬之重之,不敢近之。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爱上牛瘪,沉醉其中,陶然自得。其实,食“牛瘪”古已有之。据宋代朱铺著《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 。“臭不可近“但最终还是近了,可见其勇气。
< class="pgc-img">牛瘪火锅 图源/网络
>这些“勇士”令人钦佩,但是更让人仰望的是第一个吃牛瘪的人。究竟是谁,在怎样的机缘下,尝到了这样的“人间珍馐”?这个早已不可考证,只有打开脑洞妄自猜测。
饿得难受?活得倦了?还是打赌输了?
饿得难受完全站不住脚,牛瘪需要从鲜杀之牛取之,牛都有了,还会吃这个?活得倦了,更是不可能,哪怕吃牛肉撑死呢?如果自虐成性,那也可以找新鲜排出的,何必费这劲儿?打赌输了,看似最有可能:两位屠牛壮士,一边庖丁解牛,一边打赌,输了就去吃那绿色的一团。但生吃并不美味,打赌的人也不可能精心烹制。
< class="pgc-img">>有没有一种可能,第一个吃牛瘪的人,是一个好奇心与决心并存的“勇士”?那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反刍,看着牛莫名其妙反复咀嚼,好奇是个啥味儿。抢过来一尝,差点背过气,但又偏偏不信邪,煮过再尝,味道不错嘛!
又或者是某个报复心很强的天蝎座,就像那个做大肠的“小胖”一样。给某个记恨的人做了一锅牛瘪,没想到歪打正着,让美食界的一朵奇葩自此绽放?
……
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应该咂摸出味儿来了,上面这一大段不着边际的猜测,只是为了凑足字数,毕竟我们有字数要求。其实,谁是第一个吃牛瘪的人有啥好猜的,这些无聊的猜测除了凑字数,既没有营养,更不能创造GDP。不过,这里的牛瘪却实打实地创造了GDP。
03
“中国第一瘪城”
吃牛瘪的地方,主要在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和锦屏等县,以及广西的三江、融水、河池。其中,榕江更是以牛瘪为傲。在榕江县的一处廊楼上,赫然写着“中国第一瘪城”。这样写甚至有些谦虚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宇宙第一瘪城,也是毫不夸张。
< class="pgc-img">“中国第一瘪城” 图源/网络
>在榕江县的忠诚镇,有一处湘黔桂交界地区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年均肉牛交易量1.9万头,交易金额2.7亿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牛瘪功劳不小。牛瘪,是忠诚镇乃至榕江县的一张名片,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肉牛产业相关市场。
< class="pgc-img">千人牛瘪宴 图源/贵州网
>当地植根特色文化,依托忠诚镇牛市,打造了“榕江牛瘪”品牌,并创建了“牛瘪一条街”。同时以忠诚镇为基地,不断向四周县市发展。现在在黔东南大部分县市,都能找到榕江牛瘪火锅店。
除了线下产业遍地开花,近年来,网络上不少美食博主测评榕江牛瘪,随着网络的传播,也带火了一把榕江牛瘪。榕江牛瘪迅速出圈,不少外地人通过线上购买,或者到当地旅游后特意去品尝。
< class="pgc-img">>这些年随着宣传,让许多人打破了心中的芥蒂,敢于尝试牛瘪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大胆去尝试,吃多了见多了,也就不会觉得牛瘪奇怪了。
毕竟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老北京有豆汁,浙江东阳有尿蛋,云南德宏有撒撇,广东佛山有臭屁醋,黔东南还有更加重口的庵汤…...但如果你们能抗得住明天文章中的“美食”,才算是吃货界的真“猛士”。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隐藏在贵州的“黑暗料理”,吃了牛瘪火锅后,我一口气跑了10公里》
[2]《“牛瘪”食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3]《隐藏在贵州的“黑暗料理”——牛瘪火锅》
[4]《榕江县忠诚镇:吃出来的“牛”产业》
- END -
<>为一名吃货,总是喜欢看一些各地的美食推荐,但是今天看到了两样美食,让我心惊胆战!
爆烤猪眼睛
爆烤猪眼睛是广西百色的一道特色菜。把新鲜的猪眼穿到竹签上,一串四只,放在火上边烤边刷上酱料、油盐等各种佐料,就跟我们经常吃的各种烧烤一样。
烤好的猪眼睛黑黢黢的,吓人的原貌已经不是很明显了。我特地去百度了一下生的猪眼睛,很瘆人,这里就不放图出来吓大家了!
据说烤熟的烤猪眼睛很香也很有嚼头,口感非常好,没有腥味,最特别的是最后猪眼睛的汁水,轻轻一嚼,便“嘭”一声爆在口中,回味无穷。
反正不管网上说得有多好吃,我是不敢尝试这道菜的,你们敢吗?
牛粪火锅
牛粪火锅是苗族美食,也叫牛瘪火锅,为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待客上品。
牛粪火锅的火锅底料就是牛胃和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中挤出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和佐料,文火熬制,随后倒入牛肉牛杂,淡淡的牛粪味夹杂着微苦,被当地人视若珍宝。瞬间觉得我平时吃的各种火锅都太小清新了!
你们听说过的或者吃过的最吓人的食物是什么?有比这两道还厉害的么?
(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了冬季是该进补的时候了,都知道火锅虽然好吃,但吃多了还是要上火和风湿的,农村有道火锅叫“牛瘪火锅”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呢。不过这种火锅有点尴尬,火锅汤是用牛粪,让人要鼓起勇气才敢尝试一二
火锅底料里面这种看似“牛粪”的东西叫牛瘪,是牛胃里未消化的草汁,然后再加入香料以及一些中草药烹制。每家做法都不同,但是制作这种火锅很讲究,所选的牛不能是饲料养的,要吃天然草才行,“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饲养时候就提前给牛喂中草药”。
在宰杀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药材喂饱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来,挤出其中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后食用。
牛粪火锅虽然吃起来有点发苦,牛吃百草,只要煮沸把寄生虫消灭掉,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药膳的功能,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吃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