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是我自己常常会作的冬日暖身火锅,冬天一个小石锅,煮一人份的火锅,吃了暖洋洋不说,而且也比较好控制做菜的量,减轻家务的工作数量。有朋友来家里面,那就加大分量吃火锅也很容易拿出手。
=============================(关于高汤)===============================
我发现有朋友问道高汤的问题,通过百度可以搜索各种高汤的做法,选择自己方便的来做就可以了。如果我比较勤快的时候,确实会做一些高汤,然后分装冻在冰箱里面,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如果懒的话,就会放冰箱里面分好的猪大骨或者鸡架。
强烈推荐找个比较勤快的时候,买一些猪骨或者鸡架,让售货的帮忙砍开(菜市场都有这个服务,大超市其实肉铺当也可以找工作人员帮忙),回家用凉水清洗干净之后把水分滤掉,分小份装起来冻。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冷水汤加骨头,两片姜、一些大葱段或者大蒜,煮开捞出浮末,就是建议的高汤。熬汤的部分可以一直放在锅底里面。
=============================(都是1-2人份)=============================
【沙爹火锅】:
锅底:洋葱半颗,蒜头2颗,沙嗲酱2大匙,花生酱1大匙,椰子油适量,高汤少许
1.洋葱、蒜头切末。
2.热锅加适量椰子油,爆香作法1的洋葱末、蒜末、沙嗲酱、花生酱。
3.在作法2的锅中加入高汤即是汤底。
【番茄红汤】
锅底:番茄1-2颗,洋葱半颗,蒜头2颗,大葱2节,番茄酱2大匙,植物油适量,高汤少许
1.洋葱、蒜头切末、番茄切成大块。
2.热锅加适量植物油,爆香番茄酱直到红油出现,然后将作法1的洋葱末、蒜末、一半番茄加入翻炒。
3.在作法2的锅中加入高汤和剩下的一半番茄、大葱即是汤底。
【番茄泡椒】
锅底:番茄1-2颗,土豆半个,洋葱半颗,蒜头2颗,大葱2节,泡椒1大匙,泡椒汁1大匙,花生油适量,高汤少许
1.洋葱、蒜头切末、土豆切成立方块、番茄切成大块。
2.热锅加适量花生油,爆香泡椒,然后将作法1的洋葱末、蒜末、一半番茄加入翻炒。
3.在作法2的锅中加入泡椒汁、高汤和土豆、剩下的一半番茄、大葱即是汤底。
【泡菜火锅】
锅底:韩国辣白菜四分之一颗,泡菜汁一小碗,洋葱半颗,蒜头2颗,大葱2节,植物油适量,高汤少许
1.洋葱、蒜头切末、辣白菜切段。
2.热锅加适量植物油,爆香辣白菜,然后将作法1的洋葱末、蒜末加入翻炒。
3.在作法2的锅中加入泡菜汁、高汤和大葱即是汤底。
【东北乱炖】
锅底:黄豆酱1大匙,花椒几颗、八角3瓣、桂皮1小块、香叶一片、蒜头2颗,大葱4节,花生油适量,高汤少许(也可以直接扔带肉的骨头部分进去)
1.洋葱、蒜头、2节大葱切末。
2.热锅加适量花生油,爆香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然后将作法1的洋葱末、蒜末加入翻炒。
3.在作法2的锅中加入黄豆酱继续翻炒,最后加高汤和剩下的大葱即是汤底。
【四川麻辣】
锅底:干辣椒、八角、香叶、草果、花椒、肉桂、孜然等等各种香料,建议干辣椒可以准备两到三种不同的,这样味道会更加丰富。蒜头、大葱、姜片、植物油(任何一种都可以,你也可以尝试挑战椰子油,不过味道不保证),高汤少许。
1.蒜头、大葱末、姜片、辣椒和各种香料爆香,油要多一些,红油就是这样出来的
2.然后在放入整棵大蒜、2节以上的大葱葱白加入高汤炖煮即是汤底。
*你可以准备一袋火锅调料,在汤底的基础上加入适量味道会更加醇厚,并且味精的成分可以降到较低的位置。
【贵州酸汤火锅】
锅底:贵州酸汤(红酸,可以准备瓶装和袋装,最好都要),番茄2颗以上,蒜头、大葱、姜片,如果可以最好配备木姜子油。
材料:黄豆芽、芹菜(请不要用西芹)、新鲜的小笋(请不要用冬笋一类的)
1.多一点油,蒜头爆香,加入番茄块,爆出番茄的红油,加入贵州酸汤底料继续爆香。
2.爆香材料里面加入姜片、大葱段和高汤
3.煮开2的材料加入黄豆芽、芹菜、小笋即可
*如果需要做鱼可以选择淡水鱼,煮久一点会没有土腥味,另外也可以尝试脆皖。不吃鱼的可以尝试牛肉或者肉圆,都是我们的传统配套。
【日式千层火锅】不知道最近怎么增加这么多喜欢,所以增加一个方子
锅底:淡酱油(或日式木鱼出汁)、日式味淋。
材料:大白菜,薄切的肥牛肉片(上等的火锅猪肉片也可以,我只在吉之岛看到过售卖)
1.淡酱油的做法:一锅水加入一片干海带、少许煮汤鱼干(日韩式都有)、一段大葱、四分之一洋葱,煮开,之后倒入一小杯生抽,关火。(日式出汁请百度)
2.大白菜一片片掰开洗干净,将肉片(非冷冻)摆满白菜叶子,一层层摞起来,最后切成和锅等高的大段,立起来塞满锅子。
3.将淡酱油汁倒入锅内煮开就可以吃了。可以加入香菇或者蘑菇配菜。
【卤水火锅】我看到有潮汕人吃,不过其实贵州也有这个吃法,但是卤汁味道不同,涮料也不一样
锅底:卤水料、动物油(猪油、牛油都可以,潮汕做法用鹅油)、葱、姜、蒜、香菇、干辣椒、个人偏好香料(如草果、桂皮、八角等)、酱油(最好多种混合)、糖。
1.卤水料加上个人偏好的香料装汤料袋,放在凉水中浸泡出味,加入酱油和糖煮开。
2.动物油爆香葱、姜、蒜、香菇、干辣椒、一部分卤水料。
3.煮开的步骤1的卤水倒入步骤2的油料中就可以成为汤底。
【糟粕醋火锅】海南的吃法,也是一种酸辣的汤底
锅底:酒糟(用甜米酒替代)、海南黄灯笼辣椒酱(用贵州红酸或者糟辣椒替代)、植物油、蒜头、米醋
1、开火热锅倒入植物油,油热后放蒜,小火炒
2、蒜香出来后倒入酒糟和黄灯笼辣椒酱一同中火翻炒
3、加入高汤和米醋煮开
><>到年底天气越冷,寒冷的季节就喜欢吃点暖乎乎的,而火锅是绝佳选择。不吃火锅,这哪叫过冬啊!
说起火锅,每个地方的火锅大有不同,麻辣锅、酸汤锅、羊蝎子火锅,鱼火锅,鸡火锅等,多得宝妈真是数都数不过来,深深感叹,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过呢,不管怎样吃,喜欢的才是美味。宝妈在内蒙老家的时候,家里常吃的是酸菜白肉火锅,主要食材是酸菜和五花肉,放些海米提鲜,冻豆腐、粉条不可少,再放点猪血肠更是完美呀!后来嫁给了老公,家里吃涮火锅,羊肉片、肥牛卷是必备的,是北京的吃法,重点在蘸料上,火锅好不好吃就在这碗料,吃过一次后我就爱上了它,几天不吃就馋这口,并且涮肉老人和孩子也都能吃,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涮火锅自然就成了主打,每周最少吃一回。
我们比较喜欢在家涮火锅,不用冷嗖嗖的往出跑,关键是自己在家涮火锅经济实惠。我家肉类必选的是羊肉片和肥牛卷,或者放些薄薄的五花肉也是不错的选择,汤里有了油水,再放菜,一大家子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吃的不光是美食,还是一种氛围,边吃边聊,越吃越暖,越聊越开心
< class="pgc-img">>这次宝妈没特意买肉,用的是内蒙老家的羊肉卷,新的又拿来了,这个得赶紧吃掉。考虑到切的时候可能费点劲,索性拿了块五花肉一起解冻,这个还能好切点
肉要想切成薄薄的片,还是有窍门的,就是在未完全解冻还很硬的状态下,你瞧,这切的还是很薄的
< class="pgc-img">>羊肉卷相对来说有点不好切,圆圆的太厚了,别急慢慢来,干这活得有点耐心
< class="pgc-img">>重点来了,蘸料!这里我分享一下老公的私房调法。食材:纯芝麻酱160克,腐乳45克,韭菜花20克,生抽1勺,米醋1勺,白糖1勺,盐半勺,二锅头56度白酒半勺(如果有孩子酒要省略),花椒油半勺,味精1/3勺,温开水适量。怎样调呢 ?取一个大碗放入芝麻酱;小碗装腐乳及韭菜花; 芝麻酱用温水调开,腐乳用勺碾碎搅拌细腻(不再加水);把腐乳、韭菜花、生抽、米醋、白糖、盐、白酒、花椒油、味精一起放入调好的芝麻酱碗里,搅拌均匀 ,吃的时候放里点香菜末和香葱末拌匀就可以了。
这是我家用了好多年的调法,供大家参考。
吃涮肉的时候,我和儿子最喜欢的是土豆和红薯,厚点的片切着,煮熟后在芝麻酱蘸料里滚一下,真是好吃啊,尤其是红薯,每次我不张罗儿子自己都去拿
我不喜欢去外面买锅底料,我家这个是老一辈就开始用做法,很简单,放一把海米,扔里几片生姜和葱段就足够了。这次我放了些小黄蘑来提鲜,事实证明放不防蘑菇没啥不一样,好在当涮菜吃也不错
家里还有些豆制品和粉皮,泡软了一起涮着吃,辞旧迎新,全吃掉再买新的
< class="pgc-img">油麦菜
>油麦菜,每次吃火锅我都喜欢放它,嫩绿嫩绿的,烫一下蘸点酱料,真是好吃。这一盘油麦菜在外面吃还挺贵,在家吃真是实惠
冻豆腐,买来的鲜豆腐冰柜里整个冻上,吃的时候剁成大块,涮肉炖菜都是好搭配
#我为火锅狂#@头条美食?别看是不起眼的火锅,可是我家大人孩子都喜欢的美食,尤其是自家的这个做法,百吃不厌烦,你看这一顿也没花多少钱不是,青菜一大堆加一起也就十几块,贵了点的肉类也比外面便宜。天冷了,火锅在家吃哦,花钱不多吃的也不错呢!
觉得这个火锅不错的话,记得点击关注哦~
><>许是天气的原因,最近有些朋友们开始端出了自家的火锅,但是面对火锅底料的时候,开始有些烦恼了,一般来说,火锅有两种,清汤型的主要是当归、党参、枸杞这些为主,而今天讲的是一位在留意区中留意朋友的要求,聊聊麻辣的火锅底料。
< class="pgc-img">>说起这麻辣的火锅底料,去年冬天的时候,小鸣一度对于麻辣火锅十分的迷恋,仿佛热恋中的人般,自然自制火锅底料是不可或缺的,于是和当时一位朋友一同弄了些火锅底料,分享下当时的做法。
< class="pgc-img">>当时的做法是偏向于重口味的做法,麻辣的味道来自于辣椒面、辣椒和花椒,当时熬了一大锅,放在冰箱中,需要的时候挖一些出来使用,可以满足那最冷的一个月的需求。言归正传,麻辣火锅底料的做法和很多麻辣的配方相似,在使用香料上,主要的框架还是由花椒、辣椒、良姜、荜菝四种来构成。
< class="pgc-img">>前香上使用的是八角、桂皮、小茴香的组合,当时这里它们的用量不是占多少,主要是让它们能辅助好花椒、辣椒面和辣椒,构筑一种丰富的麻辣口感。
而辅香使用山奈、香叶、甘松、排香、灵草、千里香、白蔻(主要是怕防太久了有苦涩,所以用白蔻来做去腥之用,同时也可以出香)一同来勾勒出香味的层次感,在定香上为了避免味道混乱,所以同时使用的多种定香,如草果、甘草和陈皮。
< class="pgc-img">>而后香部分,则是使用丁香、砂仁为主,香茅草作为辅助用于平衡辣度,让辣度不至于失衡,这样可以保证其他香料的味道可以得到展现的空间。
这是当时最开始的思路,后来听从朋友的建议,加入了些孜然和碎米芽菜(一种风味酱菜),味道果然变得好多了,讲完了思路,我们继续说说具体的做法。
< class="pgc-img">>需要准备的香料有:辣椒400克,花椒60克,辣椒面90克,八角5克,桂皮5克,小茴香8克,山奈3克,香叶5克,排草3克,甘松5克,草果5克,灵草3克,甘草5克,陈皮3克,白蔻5克,荜菝5克,良姜50克,砂仁3克,丁香2克,香茅草5克,香果3克,千里香3克,大蒜50克,大葱30克,孜然5克
需要准备的调料有:郫县豆瓣500克,白酒50克,醪糟20克,豆豉15克,碎米牙菜15克,冰糖30克,色拉油1.5斤,植物油1.5斤(有牛油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