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讯 11月1日,记者自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日前正式印发。
《办法》规范了餐厨垃圾的排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在餐厨垃圾管理上的职能分工,为全市推行餐厨垃圾单独投放、统一收运和定点集中处置活动提供了法制保障。
据《办法》,餐厨垃圾产生者按要求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可由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单位有偿收购。《办法》还对防止“地沟油”重回餐桌作了规定,并规定了几种违规处理餐厨垃圾的情形将面临惩罚。
一般餐厨垃圾收费处置,废弃食用油脂可卖钱
据介绍,《办法》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集体用餐配送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宾馆、餐馆、饭店、小餐饮、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单位食堂等(以下简称餐厨垃圾产生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过期食品和废弃食用油脂的排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及监督管理活动。餐厨垃圾产生源为从事餐饮服务和集体用餐配送的单位和个人,不包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办法》明确,餐厨垃圾包括一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一般餐厨垃圾是餐厨垃圾中的食物残渣、食物加工废料和过期食物。餐厨垃圾产生者应按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标准缴纳一般餐厨垃圾的处理费。《办法》规定餐厨垃圾产生者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如单独分离出的泔水油、煎炸废油和地沟油,由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单位有偿收购,收购价格按市场价格自行协商确定。若是没有单独收集的废弃食用油脂,如与一般餐厨垃圾混合排放的废弃食用油脂,则餐厨垃圾产生者应当按一般餐厨垃圾缴纳处理费。
严禁“地沟油”重回餐桌,不合标准废弃食用油脂不出广州
《办法》规定未经加工处理或加工处理后不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废弃食用油脂不得运出广州市,规定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处理要求,杜绝废弃食用油脂返回餐桌。鼓励特许经营企业对废弃食用油脂深加工为化工产品,生产生物柴油、洗衣粉和肥皂、油酸、硬脂酸和甘油、混凝土制品脱模剂、锂基润滑脂等产品。
餐厨垃圾处置该如何收费?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餐厨垃圾属于生活垃圾的一类,我市非居民餐厨垃圾目前已按生活垃圾的收费标准计量收费,具体标准为13.5元/桶(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为6元,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为7.5元,以“桶”为计算单位,每桶0.3立方米)。而对于居民,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为常住居民户每月每户10元,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为常住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持有《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居民户可免收)。
实施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特许经营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办法》要求的企业,可参与竞争一般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置特许经营权。企业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后,在开展收集、运输、处置业务之前,需向企业注册地的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申领《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和《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此外,《办法》明确了处罚条款: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畜禽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产生者未落实单独分类、密闭存放要求的,按照《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产生者未将餐厨垃圾交由依法确定服务本区域的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收运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在收集运输过程中混合收集、运输已分类的一般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或者沿途丢弃、遗撒餐厨垃圾、滴漏污水的,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等。
对餐厨垃圾排放、收运和处置的违法行为,可通过电话、来信、来访等方式进行投诉与举报。(举报投诉电话:12345;网络投诉方式:广州12345微信公众号、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网站的“政民互动”栏目的“咨询建议及投诉”)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成广聚
江波 受访者供图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 吴江
统筹:王漫琪 孙晶 赵燕华
食尚国味董事长尹江波:企业没创新与拼搏就会走下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王丹阳 通讯员 粤商宣
“食在广东”,展示出广东餐饮在全国的地位与优势。随着疫情逐步缓解,餐饮行业也迎来全面复苏和新发展机遇。在广州市食尚国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尚国味)旗下燕语茶馆,挂着一幅“学问无穷,曾三颜四;光阴有限,禹寸陶分”楹联的茶室里,食尚国味董事长尹江波一边品着茶,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其经营广州老字号陶陶居的努力与创新餐饮业的思考。
当谈到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时,作为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饮食商会常务副会长的尹江波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倡导文明用餐,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餐饮业更应带头行动起来。”
“疫”后率先恢复堂食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席卷整个社会。6个月前,疫情虽然得到控制,社会生产活动逐步走向正常,但餐饮业要想复工复产却需要莫大的勇气。业内人称“江哥”的尹江波回忆起半年前,百年老字号陶陶居“疫”后重生、首开广州堂食,说得最多的是:在做过大量充分科学调研后,才有恢复堂食的底气。
2月20日,广东官宣餐饮复工复产。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州首个恢复堂食的餐饮企业——陶陶居当晚就在官微发出全线堂食恢复的公告。3天后,一位女顾客在店里吃完午餐后,特意在餐巾纸上用娟秀笔迹留言:“专门带着孩子们过来捧场,就是表达对陶陶居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率先恢复堂食的尊敬。敢做第一的人也许会挨骂,但这是一种态度,恢复正常生活的态度……”
让老字号“常青不老”
敢为天下先、有信心、勇气、创新,这些在广东民营企业家身上都不是陌生词。在尹江波20余年的创业经历中,也有着类似的故事和相同的信念。
1998年,尹江波开办的第一家山东老家正式在广州环市路开业,不到300平方米的店面,设了3个小房间、13张散台。开业之初最惨淡的一次经历是有一天中午的营业额只有16元。但尹江波靠着将家乡味地道鲁菜带入广州的初衷,注重推出融合南北风味的创新菜品,日复一日的坚持,使得山东老家在广州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经营的产业还蝶变出了食尚国味、山东老家小馆、滋粥楼小馆等多元版块。
5年前,当食尚国味获得陶陶居餐饮品牌运营权,广州本地餐饮业曾提出质疑:一个山东人怎么能做好广府百年老字号?
尹江波用5年时间给出了回应:还原味道、留住情怀,同步引入现代运营体系、智能系统和管理方式,是让老字号“常青不老”的秘诀。
顶着巨大的压力,尹江波运营下的百年老字号陶陶居不仅“活了”,还启动了老字号新上路的连锁经营模式,从广州到上海、深圳多地,成为走向全国的广府茶楼文化的代表。
今年8月以来,尹江波忙碌着广州上下九陶陶居旧址的加固修葺,不出意外,这一百年老字号将恢复到清末民初的原貌,于年底原址复业。
“公益”带给我们快乐
尹江波对记者说,当做一件事,一旦选定了就需要热爱它。不热爱,一定干不好。用心做事,才能成为优秀的人。而企业家则如同一位大家长,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带领企业创新式发展。
尹江波和太太一直坚持资助残疾儿童,长年累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们夫妻设立了燕语基金,定向资助云南的小学教育与特殊学校教育。在云南临沧地区跟四十多所小学建立联系,资助教学生活物资,同时设立奖学金和奖教金。
尹江波说,公益就在身边,先把企业经营好,向一流企业进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应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对话
曾因疫情焦虑难入睡
老字号打造成新时尚
尹江波说,他坚信,餐饮业只要开门就有希望,恢复营业就能逐步建立起信心。而且,餐饮业的复工复产,对整个商业活动的恢复同样至关重要。经历过疫情危机,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要把未来不确定的外力因素充分考虑进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羊城晚报:今年疫情对餐饮业影响大,面对危机,餐饮企业当前如何做出调整?
尹江波:疫情来了,餐饮业确实再努力也难力挽狂澜。我当时也曾焦虑无奈和烦躁,每天晚上睡不着。我知道一定要首先保护好员工,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产。我们旗下每个店都有上百号员工,闭店以后员工到哪儿吃饭?就需要有序地组织员工生活,即便是在餐饮业暂停期,依然要保证员工的用餐和生活。
随着疫情的减缓,我们开始有序地组织复工复产。餐饮业做回本质就是食品安全做到位、出品好、服务好。同时,顺应市场变化,陶陶居等推出外卖,取得了不错效果。同时,在出品、店面等方面都做出相应调整:比如,店面设计考虑到外卖的空间;开辟团餐和定制等新业务。
羊城晚报:自2015年您接手广州老字号陶陶居的管理,如今还参与陶陶居老店的改造,对于广州餐饮老字号的发展,有何经验分享?如何看待企业的创新?
尹江波:陶陶居代表广州人的生活方式。一讲到陶陶居,就联想到广州人的早茶文化。要做好老字号的餐饮,就要将其所承载的文化元素慢慢释放出来。
时尚代表的是一种朝气与活力,不能说一个企业老就不时尚,要传递其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时尚是种创新精神,在餐饮经营中,我提出了三个结合:
——餐饮与时尚结合:不论是店面环境还是出品都要与时尚结合到精致、高雅、时尚,为顾客提供优雅用餐环境和“高颜值”菜品,尤其是在出品上要讲究色香味形器意的结合,为顾客带来享受;
——餐饮与科技结合:体现在管理系统上,打造智慧餐厅,企业管理引入科技数据,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门店效率;门店引入线上排队取号、手机自动点餐、埋单系统,提效同时增强顾客体验感;
——餐饮与文化结合:文化是品牌得以长久发展的根基,一个品牌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以陶陶居为例,它是广府饮食文化及广州人生活方式的代表。陶陶居的发展不仅仅是美食的传播,更是对广府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有了饮食文化的支撑,餐饮品牌的发展才能长远。
来源:金羊网
文转自【南方+客户端】;
南方+客户端6月18日消息,顾客吃剩下的汤底红油,过滤后重复使用,吃剩下的青菜,火锅店回收后再次售卖?广州一家火锅店被立案查处!6月18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海珠区南石头街江燕南路冷记重庆火锅店因存在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已被立案查处。
火锅店涉嫌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被立案查处
6月17日晚,有媒体报道海珠区南石头街江燕南路冷记重庆火锅店,将客人使用过的红油、剩菜等回收,过滤分捡后二次售卖,瓜果蔬菜、肉类等食材未分类存放,且不做清洗直接切片摆盘,以及后厨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和手套、无健康证等问题,该局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置。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经查,情况基本属实。因存在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该店已被立案查处。
当晚22时许,经海珠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初步核查,该店能提供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查(登记名称:广州冷记火锅餐饮有限公司),但无法提供牛油进货单据,店内4名员工现场未能提供健康证备查,厨房环境不够整洁,甚至积污积垢、未按照保证食品安全要求贮存食品。18日凌晨1时,执法人员向该店发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店违法行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责令其当日内整改。
6月18日上午,海珠区市场监管局就牛油是否存在回收重新使用等问题,与冷记重庆火锅店法定代表人进行询问取证。经反复询问,该店法定代表人解释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锅底原料厂家一直无法供货,广州允许复工复业后,该店所用的火锅底油均自行熬制,在熬制过程中添加少量老油。针对该店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该局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海珠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突击整治
与此同时,海珠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冷记重庆火锅店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突击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以火锅店、小型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整治对象,整治内容包括经营证照情况、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材安全管理、操作规范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和废弃油脂管理等方面。”
据海珠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压实其主体责任;整治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者,将依法予以处理。
(原题为《广州一火锅店吃剩汤底回收再卖,竟称因受疫情影响原料断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