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城市饮食习惯的养成,是数代人甚至是数十代人的味蕾累积,它所散发出的香味,也是对城市味觉的溯源。在贵州,如果按九大地州市的味觉划分,可能各自都有值得为之自豪的美食。在成贵高铁开通之际,我们从毕节市区出发,沿着高铁线路进行寻味之旅。
寻味毕节第三站,我们抵达黔西县。
活菜 用上头的方式走心
在贵州,如果要选出最让人上头的菜品,豆豉活菜与牛瘪火锅,可能不相上下。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美食,总能撩拨吃货的心。有人说,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锅见底,饭遭殃”的豆豉活菜,偶尔油腻,但从来不耍流氓。
加佳家活菜,藏在黔西县城大转盘附近的复烤厂宿舍里,初来乍到的外地食客,恐怕只能循着若隐若现的豆豉味,才能如导航般精确地走到这里。六十九岁的李家荣和彭松两母子,一道经营这家活菜馆。
都说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加佳家活菜把这种厨房哲学,演绎到了极致。冷水豆干、黑毛猪肉、小黄牛肉,这些都是彭松数年来精心选定的,新鲜的食材切片上盘,一锅秘制的豆豉锅底端上,味道就填满了并不宽敞的房间。
地域迥异,粗细不同,与紧邻的清镇豆豉火锅相比,黔西的豆豉火锅仿佛更精致,它不靠满锅漂浮的豆豉颗调味,被打磨成酱的豆豉粑,在油辣椒的鼓噪下,毫无顾忌地释放出了它的美感。
不同于重庆火锅的麻辣,豆豉火锅的口味更倾向于香辣,它不需要油碟去辛除腻,豆豉本身的香臭,就足以丰富食材的口感,浓郁猛烈,层次分明。新鲜的猪肉或牛肉,在油亮的锅底里稍微翻滚,就能给人带来食欲。
豆豉火锅的配菜中,茼蒿是最特别的,两种气味的勾搭,在入口后交织缠绵,激发出了双倍的清香。加佳家活菜馆里的素酸汤,配上烧青椒蘸水,更是能消解锅底带来的油腻感。
有荤有素,五味杂陈,在香臭弥漫的氛围里,即使没有香烟和酒精的催化,豆豉火锅的美,也足以让人语无伦次。它从来都不是小清新,甚至透着工业重金属的煽动性,香味藏在锅底,却迸发着持久的狂野。
香臭的豆豉火锅,或许让人上头,但它的确很走心。
卤粉 美味之外还有美味
在不少黔西人的心目中,牛肉粉和卤粉排名不分先后,不接受辩解,也不接受反驳。
在黔西县城里沙大道,张慧的“胖子卤粉”,经营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之前做过服装生意,也曾外出打工,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加盟拴住了不少黔西人的胃的卤粉,理由很简单,“这是乡愁”。卤粉,在黔西2381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有数十家。
卤粉摊上,品类丰富程度,超过了很多人对早餐的想象——十余种素菜,二十余种荤菜,齐整地摆在那里,食客按自己的喜好挑选,洋芋、海带、香菇、藕片,大排、板筋、猪蹄、鸡腿,都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烫到刚好的粗米粉,放上自选的或荤或素的佐料,舀上秘制卤汤浇透,最后用折耳根辣椒收尾。拌粉的过程,最容易让人满足,看着汤汁浸透每根米粉,卤汤在搅拌中幻化出时浅时深的颜色,香味也在筷子的撩拨之间,慢慢飘散。
顺滑的米粉入口,汤汁的卤香迅速蔓延,带着浓郁甘香的卤菜,在舌尖上摇曳起来。都说卤粉的汤汁最出彩,但黔西的卤粉胜在那勺辣椒,这种不向非折耳根人群示好的固执,让它拥有了更魔幻、更个性的口感。
当沁人心脾的汤汁,遇上暴躁炸裂的折耳根,那种互相掣肘又瞬间和好的魅力,恐怕只有贵州人自己才能领悟。在速食时代,文火慢炖的卤粉,之所以能广收信徒,靠的是不同食材组合,在卤汤里面碰撞,最后变成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或是令人惦念的萍水相逢。
在黔西,没有什么事情是刨一碗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刨两碗——一碗卤粉,一碗牛肉粉。
麻辣脆 来自记忆里的味道
美食家蔡澜曾说,世界上最极致的口味,永远是妈妈的味道。对于黔西人而已,妈妈的味道可能是豆豉火锅,可能是素酸汤,也可能是黄粑,但最有可能的是麻辣大头菜。
大头菜,早在清代就已经被黔西人端上餐桌,那时他们喜欢用大头菜制成咸菜,或与肉片拌炒,或与腊肉蒸煮。随着口味演变,大头菜拥有了更诱人的身段——麻辣脆。
麻辣大头菜的做法不难,过去几乎是所有妈妈的手艺。把新鲜的大头菜洗净切成薄片或粗条,放进滚水片刻捞出滤干,放在火上烘烤以减少水分,再用盐和糖揉搓后,拌上酱油、辣椒面和花椒粉,让人垂涎的“麻辣脆”就算制成。
小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麻辣脆,那种市井的气息,过去全部藏在吆喝声里:“麻辣脆性又回甜,不香不脆不要钱,麻辣脆啰”,这是过去黔西大街小巷的样子,也是很多街头美食最初的传播模样。
红中透白,脆生麻辣,淡香回甜,让人欲罢不能,越吃越想吃。如今走在黔西街头,依旧能遇见挑着担子卖麻辣脆的人,这种提振食欲的美味,之所以在黔西长盛不衰,或许是它身上带着儿时妈妈的味道。
成贵高铁特别报道小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们常说,跑马识城,其实跑马“食”城,才是你认识这座城市的开始!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也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可见贵州人食辣程度非同一般。
贵州省清镇市位于黔中腹地,地处苗岭山脉北坡,乌江干流鸭池河东岸,与浪漫的夏威夷、秀丽的迈阿密、绚烂的冲绳、古朴的丽江同处地球最美景观带北纬26度,在这集天地灵气为一体的地域,清镇美食独成一脉。不光有辣,还有“香”,“清”,“奇”。
< class="pgc-img">>“美丽中国”四季贵州2018贵阳·清镇半程马拉松赛带你寻味清镇,品味贵州,开启味蕾奇幻之旅!
香
清镇以香为中心的美食代表有软糯的黄粑、清镇豆豉火锅、卫城辣子鸡!
黄粑
清镇黄粑采用优质糯米、黄豆、香米、白糖,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呈黄色,故名黄耙。味甜,质软。日久变硬后,用火烘烤、油炸或蒸,又恢复绵软香甜特点,即可食用。
清镇豆豉火锅
清镇豆鼓火锅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清镇的特色餐饮。用优质辣椒和优质豆豉作底料,加以其他佐料,以祖传的配方熬制而成。豆豉香味醇厚浓郁,开胃可口,被广大食客称赞为风味美食一绝。
< class="pgc-img">>红烧牛肉粉
牛肉粉有细粉和粗粉两种选择,本地人大多喜欢前者,你点了一碗,是清炖的片片肉+红烧的坨坨肉为你呈现,连粉都好像被泡进了浓汤的厚重感,很过瘾!脆辣椒都有两种,条条的和个个的,后者入口很香,是酥脆过后化开来,可以香很久的那种,你喜欢可以买回家。
卫城辣子鸡
就辣子鸡而言,相信你一定听过重庆辣子鸡,新疆辣子鸡,成都辣子鸡,而卫城辣子鸡却别具一格,主要采用火锅形式。地道的土鸡、传统土做法,火锅辣子鸡劲辣鲜香,酥嫩爽口,油而不腻,余味悠长。
清
清镇以清为中心的美食代表有鸡茸蹄丸、清蒸肚条、镶碗、醸竹笋!
鸡茸蹄丸
地道的卫城传统菜,它的主要特点是:汤汁晶莹剔透,蹄丸滑润爽口,仿佛一串养殖在海水的硕大的珍珠,给人以心旷神怡清新之感。
清蒸肚条
在卫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道菜味道鲜美、汤清而香、肉韧而嫩,吃喝兼备。
镶碗
镶碗,据传,最早本来是宫廷中的御膳,并非民间所有!
它的主要用料是鸡蛋、淀粉、豆腐、精猪肉和羹料木耳、黄花等。蛋清、蛋黄、肉末等分层搭配制作,形成上黄、中白、下肉色,置于大品碗中,整齐切块覆盖在羹料上,在笼中蒸熟,放足佐料上席,既有猪肉的清香、又有鸡蛋的美味,同时还有鸡骨汤的醇厚,是一道具有提神补气、开胃健脾功能的上好佳肴。上席即置于正中央,威镇四方,且形如宝盖,造型美观,味美可口。
醸竹笋
以干优质竹笋、鸡胸、肥膘为主要原料。其特点是香味浓,竹笋脆,山珍味美,汤清爽口。
奇
清镇以奇为中心的美食代表有热汤丝娃娃、砂锅油辣椒豆腐脑、怪噜粉!
热汤丝娃娃
到了清镇,丝娃娃是必点的,你点了会为你配热汤、辣椒面和黄豆,热汤是秘制的,用十多种调料每天新鲜熬制,皮子现烙,辣椒也是自己手舂,黄豆也要亲自炒。根据喜好把辣椒与黄豆倒进热汤了,吃的时候一定要把汤里的佐料尽可能的舀进丝娃娃中,吃起来才爽!
丝娃娃既被热汤染了味,里面既有海带、萝卜等蔬菜的清爽,还能嚼到酥脆的黄豆!吃法新奇,口感奇特,层次丰富。
砂锅油辣椒豆腐脑
豆腐脑是吃咸的还是吃甜的,一直南北方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天我想以后可能得再加一条,你吃油泼辣子豆腐脑么?开辟了豆腐脑又一新奇吃法。
砂锅油辣椒豆腐脑非常适合重口味的吃货,里面添加的是店家自制的油辣椒,红亮亮辣油配上豆腐脑,光看着就很有食欲。豆腐脑口感细嫩,一碗里面有泡椒、盐菜、肉末等佐料,虽然清新但是滋味不减,非常开胃。
怪噜粉
清镇有家焦记怪噜粉,前后开了快30年,清镇吃货无人不知,怪噜粉的“怪噜”是指一碗粉里面有近十种佐料:软哨、折耳根、海带、酸菜、藠头等等,全是店家自己制作,最出彩的是秘制的油辣椒,不仅提色还提味。
大家来吃怪噜粉都喜欢再加一个煎鸡蛋,用自己熬的猪油煎,油香四溢,同时店里还会赠送盐菜洋芋汤,醇厚感比盒饭里的汤强太多!所有的佐料和粉拌匀过后吃简直太过瘾,每一口都吃到不同的东西,调性浓郁奇特,还会吃出一种小时候熟悉的“酱味儿”。
在清镇有太多的美食、不老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文化故事,寥寥文字不足以概之一二。
随着清镇经济、旅游、文化的发展与开放,清镇的美食不仅具有西南地区特色风味,更融合了大江南北多种美食元素。品尝一次,终身回味。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进清镇,跑马“食”城,用你的味蕾亲自品味一个贵州。
10月28日,等你!
><>个世纪70年代,清镇人家常菜里大家开始吃豆豉这个调味品,渐渐地,大家喜欢上了用豆豉制作各种火锅。到目前为止,这道清镇豆豉火锅已经走出百姓家,饭店开遍贵州省,一道家常菜摇身一变成为了大众追捧的名菜。
清镇豆豉火锅里最好吃的要数豆豉排骨火锅了,熟烂的排骨中充满了豆豉香味,浓稠的火锅汤汁,并没有重庆火锅的汤汁那样透明多汁,但煮出来的蔬菜味道太入味了,好吃不油腻。
没有太多辣味,但有辣椒香味,豆瓣酱香味,红油透亮,附着在土豆和豆腐上就像一层酱一样,味道十足,使人食欲大增。贵州人酷爱吃豆豉,喜欢这股农村的味道,天天都离不开豆豉,所以最爱豆豉菜。
上好的猪大排,豆豉的浓香充分融入到排骨之中,鲜美入味,嚼劲十足,老少皆宜!
如果是在家里想自己做,我为大家准备了秘方。具体如下制作:准备猪大排、糍粑辣椒、食盐、葱、姜、蒜、八角、花椒、料酒、生抽、五香粉、白糖、味精、鸡精、豆豉备用。
先将猪大排洗净,用加了姜片、料酒的水汆过,加料酒少许、豆豉、生抽及少量盐,抓匀腌制15分备用。
然后,起热锅,加少许色拉油,三成热时下入姜、蒜、葱煸香,下入腌好的排骨翻炒到变浅金黄色,直到水气散去,捞起待用。
加油烧热放入糍粑辣椒炒熟,放入少许花椒炒香,放入炸好的排骨,加水(最好是开水)、豆豉、八角、五香粉、白糖、鸡精、味精,大火烧开关中小火慢炖40分钟左右至肉脱骨熟透,加盐调味,出锅上灶。
注意加水焖煮时要恰到好处,肉熟汤少就合适了,之后火锅烫蔬菜都不加汤的,原汁原味,这是最正宗的吃法。配菜可以有白菜、豆腐、土豆、豆腐皮、粉丝、豌豆尖、酥肉和金针菇等。
>